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家微言——中医只有神医和庸医



最近一些中医铁杆粉丝们,经常找我聊起中医的发展。无外乎国家现在如何扶持中医,或者“中医黑”们又有了什么喷中医的言论,等等。


我基本是一笑而过。


记得有位中医前辈说得非常好:中医的发展是靠疗效,而非扶持。有些东西过犹不及,反而是捧杀


中医达成疗效不易,辩证越加困难。是以我之前说过,中医两极分化,只有神医和庸医。中等医生,在中医圈不多见,甚至没有。其衡量的依据,就是疗效和复诊率。


另外一个,可能跟平台和知名度有关。君不见往往能守方三个月或者半年才促成疗效的,大多是名医。小门诊的医生,往往三五副药不见效,病人就不肯继续信任,进而转往他处。没有后续的追踪,在我个人医案里通常划入未治愈范畴。所以,小门诊的治愈率一低再低。


按道理说,常规病基本在三诊内可以建立疗效。不过,仅限于常规病。话说回来,往往一些中医粉推崇的“效如桴鼓”“覆杯即愈”,不好意思,恕我见识短浅,除了外感病,即类似感冒等病大多可以达到外,其他的病我还真没见过当代有几人能做到。

至少我个人做不到。不过,千万别拿那些能效如桴鼓的医案来找我,因为那只是个例,仅此而已。当然像古代一些名医的医案,我无话可说,不过那也看个人修行,也权当个例。

用朋友话说,中医治的是人,疗效有时真的挺难说。如上所述,就我个人来评价吧,也算是庸医范畴。做不到覆杯即愈,效如桴鼓。甚至有时候一个病症,因为辩证的不精确,拖延日久。


因为困惑,所以着急。即使明明知道这些病根本没法迅速治愈。


因为困惑,所以读书。遍读经典也是为了早日找到能够起效的办法。


因为困惑,所以自责。面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背后挂的“大医精诚”,竟然也感觉很刺眼。  


以前老师曾问我,怎么随着你临床日久,治愈率却日见降低。我说可能自己水平有问题,学习不够勤勉。


不管什么病都一样,治不好,那一定是水平有问题,责任在人。开诊所,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有一同行说,专治疑难杂症的,多半都是骗子。我想了想,来我这儿的多半是疑难杂症,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的病史。我也算骗吧。


“大爷,您这病没有半年不敢说啊……”


“大妈,您这先给你调理看看吧,估计怎么着也得仨俩月!”


“兄弟,你这拖的时间有点久,我看得不大准,疗效估计只能在三诊以后才能见到。”


“姐,你这情况急不来啊,一定要平心静气,别着急!”




如是这般,日复一日地告诫。依然有很多耐不住的病人转投他医。又半年或者数月转回来治,屡见不鲜。这时候我也在想,疗效在哪里,仅仅是医术水平问题?


我想水平只是一方面吧。处理疑难杂症的同时,才发现自己有待提高。


沟通也是另一方面吧。记得扁鹊有六不治,其中之一就是不信者不治。


关于这点,我做过一些统计实验。实验发现,越是信任医生的病人,往往治愈率要比不信者高出一倍!


我给朋友开的药,随手处方就能疗效迅速。由此可见,扁鹊祖师立的规矩确有妙用。我想可能类似于心理暗示,就像我针灸时会告诉病人经络走向,然后让病人闭上眼,去感受走向。往往效果不错,针到痛止。



说到最后,不知从何起,从何终。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也忘记了,算是一个医生的微薄之言吧。中医的发展与否不管,如何让中医师的提高才是主要的。

另外想说,病皆因人而异,信则治之,治则安之。

相信每一位有良知的医生,都会尽全力早日治愈病人。如果自己真的无法治愈,相信也会推荐他医。耐心点,也许下副药就是奇迹的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人怎样靠中医治好自己的疑难杂症?
寻找自愈之路比打针吃药更重要
许卫国|古今中医的崇高
西药治疗高血压病是欺世大骗局
鉴别中医水平高低,不能靠证,唯有靠百姓提高辨识水平!
上海嘉定中医张建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