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贫血”可不等于血虚



I导读贫血,是西医的专有名词,和中医的血虚概念并非同一个意思。“本案失误在于医者误将西医诊断的“贫血”等同于中医辨证之血虚证,未按中医理论辨证。”(编辑/居业)


  • 失误医案


赵某,女,40岁,农民,1991年10月8日初诊。患者诉某日因汗后淋雨,次日感头身困重,心胸烦闷,恶心欲呕,肢倦纳呆,大便不畅,头昏心慌,少气懒言。


诊见形体瘦弱,面色少华,舌红苔腻,微黄,脉濡细而数。经血常规化验,提示为“贫血”,即处以补益气血之归脾汤。


4剂后,心胸烦闷不宁,痞满难受,神若无主,辗转床笫,彻夜难眠,舌红苔黄微腻,脉数有力。余思之后,认为此症误诊误治也。


后改用清热化湿、除烦消痞之枳实栀豉汤,3剂后诸症稍减,再加以辨证治疗,处以薛氏五叶芦根汤加竹叶石膏汤化裁,5剂而获效,贫血乃愈。【《四川中医》.1996.14(8)】


  • 失误辨析


本案失误在于医者误将西医诊断的“贫血”等同于中医辨证之血虚证,未按中医理论辨证。


患者自感头身困重,心胸烦闷,恶心欲呕,肢倦纳呆,大便不畅,苔微黄而腻,脉濡细而数,均为湿热之象。病属湿热之邪阻滞中焦脾胃所致。


虽然患者仍有头昏心慌,少气懒言,面色少华等血虚表现,并非主要矛盾。何况在湿邪不去的情况下,补血则助湿邪碍脾胃,致病情加重。湿邪祛,脾胃健,血虚之证不补自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月13日养生堂 王新月 病从脾胃生(1)血虚
常年胃疼、反酸腹胀、食欲不振?萎缩性胃炎怎么治?老中医告诉你
什么是“五心烦热”?
察言观色审病机,中医速效疗顽疾
如何辨别脾虚还是肾虚
【讨论】《高手过招》系列之四十:肝病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