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不信你没有“秋燥症”!

我不信你没有“秋燥症”!

原创: 麦冬 当归中医学堂 今天


秋燥症?

一到秋天,就口干口渴,五窍如冒烟,

咽喉里像有只爬虫似的,

头皮里总是积攒了厚厚的头皮屑,

皮肤呈时时刻刻需要补水的状态,

大便干到没天理。

那么抱歉,你终究成为了秋燥症的受害者!


秋天为啥这么燥?


春夏秋天,皆有燥气滋扰,为何偏偏只大谈特谈“秋燥”?中医有“燥主秋令”的说法,简单来讲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中医里干扰人类健康的六种外邪)都有自己猖獗恣纵的时候,秋天就是燥邪抬头的这个时候。


温燥OR凉燥


燥邪易伤肺,秋季常有呼吸道的不适,因为燥邪而得的外感可分为温燥和凉燥。


两者的共同点是发热、怕冷、口咽干燥,温燥由于合并了热邪,所以更容易干咳无痰,或痰质粘稠,口渴,舌红少津,凉燥由于合并了寒邪,所以会有头痛无汗,流涕鼻塞,口不渴,怕冷怕风明显。两者的治疗需要区别对待。


燥邪为何好袭肺


肺为华盖,处于五脏之巅,五脏里也只有肺时时刻刻和外界保持沟通,也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肺为娇脏,需要津液的滋养,燥邪最大的特征就是耗伤津液,所以六邪皆伤肺,唯燥邪最甚。


肺主宣发肃降,津液受伤,则无以宣发,五窍及皮肤则河道干枯。


穴位也能润燥


润燥的食物,我相信广大人民群众可能比小编还如数家珍,所以我们今天谈谈几个滋阴润燥的穴位:


涌泉

太溪


涌泉:屈足,在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凹陷处

太溪: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照海

复溜


照海:内踝尖下的凹陷处

复溜: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前方


♫. ♪~♬..♩


这四个穴位的名字都有三点水,取义于江河湖海,分布在足少阴肾经,全都有固本滋阴之效。


秋天夜渐长,清风阵阵凉,立秋后空气逐渐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燥为秋季之主气。当下快进入白露节气,可以开始养阴润肺,建议适量饮水,清淡饮食,少食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更多往期精彩文章:

导致秋季过敏的四大坏习惯

处暑丨暑热下线,寒湿登场,我们该怎样养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条文章
拒绝秋燥,哪类中药能滋阴润燥
秋分至,昼夜均而寒暑平,养生防凉燥
这碗“秋季养颜露”,润燥不生湿,缓解你的秋燥上火、便秘、熬夜损伤
对于中医八纲理论“燥、湿”之理解
秋分之后1个小动作,滋阴润燥,预防感冒,鼻炎也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