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碗“秋季养颜露”,润燥不生湿,缓解你的秋燥上火、便秘、熬夜损伤

秋分把秋天分成两半,也将秋燥分成了温燥和凉燥。

秋分之前是温燥,秋分之后就是凉燥了。秋燥会影响人体三个方面:皮肤、呼吸道和肠道。

这是因为,到了秋冬的时候,天地行收敛之气,为数不多的气血首先归于脏腑,润养内里。

体表的气血不足,更容易被秋燥所伤,就会出现各种“干”:

  • 皮肤发干、紧绷,甚至开始过敏,脸上一片一片的泛红

  • 护手霜一天就得用3~4次

  • 掉发严重,洗完头发一抓就是一把,摸着也会觉得干枯

  • 鼻子开始发干、发痒,嗓子痰变多,想咳嗽

  • 时常感觉胸口有股燥热感,经常觉得口渴

  • 便秘难下,上火

......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喝很多水,因为嘴里总觉得很干,整个人就像是被火烤过一样,但还是没有什么效果,嘴巴上还总是起皮,人也恹恹的,没什么活力。

如果只是“干”就算了,最可怕的是,就像是烧水一样,如果不及时去处理,再加上熬夜、思虑过多等等行为继续损耗水……

一开始只是剩下的水少,但时间久了,就会真的烧干整个水,从干变成枯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咱们这消耗的都是宝贵的津液啊!损耗了这些津液,真的很容易就出现各种衰老感!

许多人可能这段时间会有这样的感觉:明明吃了梨汤、百合等润燥的,但有时候却不起效果,甚至觉得脾胃不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这里,想把我前两天看到的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中医里面有个最大的概念,阴和阳。从病因上来说,我们都可以把病邪大体分为阴和阳两个部分。所以这六种邪气也可以分成阴阳两部分,而其中风、暑、火属于阳;寒、湿、燥属于阴。

看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哪里有点不对?是的,燥,偏于阴,是跟寒有共同属性的。从我们自身感受上来说,大家都有体会,一般觉得燥的时候,多是在天凉的状态下。

夏天虽热,但是我们身上是润的;反而是秋冬季节,我们的身体才更觉得干燥。所以,单说燥邪本身是属凉的,不属于热,只是和寒相比,寒的程度比较低,但确实是跟寒属于同类。

所以这时候,如果一味寒凉清热,不仅不能解决燥的问题,反而寒凉伤中焦脾胃,或者使凉变得寒,或者加重燥,或者变生湿,导致疾病久不愈。

在这里,我推荐大家用这个杏仁露来做个润燥,效果真的好,本身也很温和,特别适合这段时间里总觉得很“干”的小伙伴了👇

杏仁露,改自医书《济生方》里的名方“杏仁煎”,自古就是润肺实力派,更温和、不寒凉,适合更多的人。

《本草拾遗》:杏酪浓煎如膏,服之润五脏,去痰嗽。

《本草纲目》说杏仁: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皶疱。

杏仁有润肺消痰、清积食、散滞的功效。它的润不只润肺,连五脏都润,而且不寒凉不淤积,还能消积食。

《本草纲目》还记录了很关键的一点:“去头面诸风气皶疱。”

就是说杏仁可以祛除头面部的风邪、面疣什么的。所以民间一直流传的杏仁美容,真的是有依据的好嘛!

用杏仁粉敷在面疣、雀斑上,可帮助它自己清除。

此外,还能顺应时节,帮助我们宣肺+降肺,全面的调理肺气。像给身体打通一个孔,不仅能吸入新鲜空气,还能排除体内浊气。

秋燥是最伤肺的,而肺与大肠通表里,一旦肺气受损,大肠的蠕动也会出现异常没办法把垃圾推出体外,人就开始便秘了。

这种秋季特有的便秘问题,用这个杏仁露,给身体上一层“润滑油”,每天1杯,轻松排毒。

好物推荐▼

道生生活馆 交易担保 放心买 杏仁露 秋养润肺 经典古方 小程序

01
鼻炎、感冒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燥邪一旦侵犯肺部,鼻子则首当其冲,因此鼻炎较为高发。加之秋季早晚温差大,夜晚凉意较重,不慎受凉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这主要是因为肺气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所致。
迎香穴与鼻通穴常被用来治疗各类鼻炎、感冒等问题,前者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后者位于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常按这两个穴位可缓解或预防打喷嚏、流涕等不适,尤其通鼻效果相当明显。
此外,从两眉中间的印堂穴起,往上经上星穴、通天穴至头顶的百会穴,按顺序按揉都能配合治疗鼻部病症,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

02
咽喉炎


咽喉是肺部的重要通道,邪气犯肺咽喉也受影响,也就出现咽喉干痛、干痒、干咳等现象。由于咽喉有脾经、肝经、肾经三条阴经通过,因此阴虚火旺者是咽喉炎的高发人群。
合谷穴、照海穴都是主治咽喉的重要穴位。合谷穴便是平时常说的双手的虎口位置,可缓解咽喉肿痛。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同时,可交替按揉列缺穴、太溪穴和天突穴,可提升增液润喉的效果。
上图:合谷穴

下图:照海穴

03
皮肤干燥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受秋燥的影响,皮肤出现干燥,甚至皲裂。平时应注意保持皮肤的干净,及时涂抹润肤霜。搭配养阴润燥的食疗如蜂蜜水,对滋润皮肤也有帮助。
上图:外关穴

下图:曲池穴
专门针对皮肤干燥的保健穴位虽然较少,但干痒的皮肤病多乃风邪引起,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理,常按摩手部的外关穴、曲池穴或足部的足三里等位置,使经络气血通畅,风邪自灭,能大大改善皮肤的干痒问题。

04
便秘


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为表里,肺有余热可影响大肠,肠内有热耗损津液,便容易导致大便干结、便秘等,还可能诱发痔疮。位于肚脐旁两寸、左右各一的天枢穴,对治疗便秘效果显著,此穴有双向调节作用,便秘者可通便,腹泻者可止泻。此外,合谷穴、足三里、太溪穴等,对于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问题具有良好功效。
平时在家可用指腹先后点、按、揉三种手法按摩穴位。按揉时需注意力度柔和、均匀,每个穴位可缓慢地各按10次再换其他穴位,坚持早晚按摩有助促进气血循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常口干、咽痛、咳不停,多半是“火烧肺”,除了去火,还要清肺润肺
杏仁露
白色食物润秋燥 早中晚滋润各不同
给妹妹的小礼物,一周七天不重样的养生热饮,以食养肺,亮白肌肤
腹部腹痛 杏仁露+麻仁丸 行气通便显神效 罗大伦
秋季如何食杏仁?有苦有甜须分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