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岳美中先生学习治疗“痰饮”
01
《和剂局方》二陈汤



姜制半夏6克,橘红3克,茯苓3克,甘草3克。加生姜。


半夏、橘红取其陈久,则无燥散之性,故名二陈,治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呕吐恶心,眩晕心悸。


治痰通用二陈(用治稀痰佳),而治稠痰则嫌药力尚弱。


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寒痰加半夏及姜汁;火痰加石膏、青黛;


湿痰加苍术、白术;燥痰加瓜蒌、杏仁;


食痰加枳实、瓜蒌、莱菔子、山楂、神曲;老痰加枳实、海浮石(为末冲)、芒硝;


气痰加香附、枳壳;胁痰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沥。


二陈汤加人参、白术,名六君子汤,治气虚有痰;


二陈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治顽痰胶固;


二陈加菖蒲、旋覆花,名六神汤,治产后神迷;


二陈加枳实、桔梗,名枳桔二陈汤,治渗出性胸膜炎;


二陈加砂仁、枳实,名砂枳二陈汤,行痰利气;


二陈加柴胡、生姜,名柴陈煎,治风寒发热咳嗽;


二陈加杏仁、白芥子,名六安煎,治痰滞气逆;


二陈加干姜、砂仁,名和胃二陈煎,治胃寒生痰恶心呕吐,胸膈满闷嗳气;


二陈加黄连、栀子、生姜,治膈上热痰;


二陈加枳壳、苍术、片姜黄,名加味二陈汤,治痰攻眼肿,并治酒家手臂痛麻木。



02
《证治准绳》荣卫返魂汤



何首乌、当归、木通、炒赤芍、白芷、炒小茴香、炒乌药、炒枳壳、甘草。


功在温经通络,消散痰饮,可用于治疗湿痰流注。亦可作散剂,散可走表,以治痰饮流注肌肤成核。


痰核流注加独活、南星、半夏。气虚者去木通。


痰核流注,临床并非罕见。


余曾诊马某儿媳孀居,郁结成痰核多处,四肢困倦。


予营卫返魂汤加味:制首乌9克,当归9克,赤芍9克炒,木通6克,白芷6克,小茴香6克,枳壳6克,乌药6克炒,甘草6克,独活9克,南星9克,半夏9克。进十余剂,流注消散。



03
加味小陷胸汤



瓜蒌30克,川连3克,半夏9克,枳实6克,川朴6克,陈皮6克,连皮茯苓12克。


治痰饮结聚,心下按之痛。



04
雪羹加味煎



淡海蜇30克,荸荠2枚,生萝卜汁2匙。


治热痰滞于膈上,或痰塞咽喉。



05
《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



苏子、橘红、半夏、当归、前胡、厚朴、肉桂、炙草、生姜。一方加沉香。


主治男女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虚烦引饮,头目昏眩,腰痛脚弱,肢体倦怠,腹痛如刺,冷热气满,大便风秘,涩滞不通,肢体浮肿,有妨饮食等。


本方以苏子为主,其主要作用有三:一为除痰温中;一为降逆定喘;一为消痰润肠。


苏子得前胡,能降气祛痰,祛风散积;得厚朴、陈皮、生姜,内疏痰饮,外解风寒;得当归,能止咳和血,润肠通便;得肉桂,能温中散寒。


肾火微则痰湿上泛,痰饮停积又碍肾火,故用沉香、肉桂以温肾纳气归肾。


本方肺肾同治,为治上盛下虚,喘咳诸证之良方(痰涎少者不宜用)凡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见该汤证者可用。


举二案于下:


案1:旷某,年40岁,夙患慢性气管炎,每逢秋凉,则患咳嗽。于1969年9月20日初次就诊。


诊其寸脉弦滑,视其舌润而胖,有齿痕,症状见痰涎壅盛,肺气不利,咳喘频频。


投以苏子降气汤原方:苏子8克,炙甘草6克,半夏8克,当归4.5克,肉桂4.5克,化橘红4.5克,前胡3克,川朴3克,生姜3片。


四剂咳喘见轻,复诊仍原方照服四剂,喘止咳平,嘱日后若遇风凉再复发时可按原方服之。


案2:王某,年43岁,有肺气肿宿疾,于1970年5月22日就诊。


切其脉右关浮大,咳嗽咯痰,呼吸不利,短气不足以息。


患者自诉胸部满闷,周身无力,腰腿酸困,小便频数,午后两胫部浮肿。西医检查尚有肝肿大。


因其脉右大而无力,主气虚,投以柴芍六君子汤,用以补气化痰,兼顾其肝。服四剂。


27日复诊,腿肿见好,咳稍减,痰仍多,脉浮大如故,前方加苏子、桑白皮,再服四剂。


6月3日三诊,咳稍轻而痰仍未减。乃改投苏子降气汤原方。咳与痰虽俱减,而胸满腰酸便数等症,未见消除。


因考虑苏子降气汤是治疗咳喘的,就此而言,咳喘是矛盾的普遍性,而此例患者,还有其矛盾的特殊性,即胸满、腰酸等症,而于原方中却未加入针对此特殊性矛盾的药味,难怪未能一起得到解决。


于是加入人参以补气,加入沉香以纳气归肾,用肉桂治上盛下虚,更入冬虫夏草以化痰益气。服十余剂,诸症基本全除。



06
痰饮用药法



热痰:宜天竺黄、牛黄、竹沥、青黛、黄芩、天花粉降膈上热痰。


顽痰:宜青礞石。


老痰:宜海浮石(为末冲服少许,多服易伤人)。朱丹溪谓海浮石热痰能降,湿痰能燥,结痰能软,顽痰能消。


海蛤壳可软坚痰。瓦楞子、五倍子治老痰,佐他药可治顽痰。


胶痰:宜皂角、葶苈子。


稀痰:宜半夏、菖蒲。痰迷心窍菖蒲可开。


燥痰:宜贝母、瓜蒌。


有痰而渴不用半夏,而用贝母、瓜蒌,因贝母寒润,故主脾家燥痰;半夏温燥,故主肺家湿痰。贝母为治水痰、燥痰及郁火生痰之妙品,无热之痰则不宜用。


酒痰:宜枳椇子、葛花。


风痰:多见怪证。宜白附子、南星、僵蚕、天麻。


寒痰:宜白芥子、橄榄等。白芥子能搜“皮里膜外”痰。


虚痰:宜加用黄芪。


食痰:宜莱菔子。


疟痰:宜常山。


治痰之药甚多,各有所主,上列诸条,择要举例而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降气
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痰 秘
治疗咳喘如何选用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家庭中医药知识问答,快易捷药品交易网
中医治疗慢阻肺有秘方吗?如何才能破解慢阻肺魔咒?经方、验方、偏方该如何区分?
虚喘痰鸣,腰膝酸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