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明师走正道,学习伤寒收获多 |「贰」我对《伤寒论》一些问题的认识

肖相如按:这是第一期弟子班的大师兄徐怀书对《伤寒论》中一些问题的认识。

 我对《伤寒论》一些问题的认识 

1

对六经分病的认识

张仲景写《伤寒论》,提出六经理论,我认为他是有依据的。

这个依据就是,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有六气,人体内也有六气,当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出现太过、不及成为致病条件时,人体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便成为发病的根据。

因此,外感病,也就是六淫之气侵袭人体后,已经不是它原来的单纯属性,至少也不能是它原来的全部属性,其在人体的一切变化,主要看伤在何经,便与何经之气共同合化。

这就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玄冥由微,变化难极。

六经分病有三种意义,即疾病区域的划分,疾病发展的阶段,疾病性质的确定。

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疾病性质的确定,而确定疾病性质,唯一的方法,就是认识邪正二气的合化,所以说,外在六淫是致病的外因,而六气变化是发病的机理。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一般规律是以寒热二气分居南北,我们国家的地域,南热为上,北寒为下,而以风气流通其间,贯穿于六气之内。

因此,风气正常,则其他气候也正常,风气反常,其他气候也反常。

古人有四时八风之说,就是按季节风向论述这个道理的。

同时,风气也有太过不及之变,反常的风向和太过不及等,都是造成六淫的原因。

所以《素问·骨空论》说,风为百病之始。

古人讲风中夹寒叫风寒,风中夹热叫风热,若风中兼见燥湿火诸气,往往又以风字冠于其首,以说明其性质。

其实说白了,风只是一种媒介,是气的自然运动,单纯的风邪是不存在的,因为空气本身不能致病。

要彻底明白这个问题,就得读师父的《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所以,对古人所谈的风,我们还是要换个角度来解读。

那么,张仲景的《伤寒论》既然以中风、伤寒为证型,我认为他采取的是一种类比手法。

太阳病篇,他以风寒二邪为主要病因,但在论述证侯表现上,开篇第1、2、3、6条就以风寒温热为其眼目,告诉我们,相对于寒邪而言,所谓的风邪就易于化热,且寒闭阳郁,也易化热;

所以寒而热、热而厥的变化之证,不仅贯穿足太阳膀胱经,而且散见于六经之中。至于燥湿火三气,在六经病变中均有涉及。

所以《伤寒论》虽以风寒二邪为主要病因,实际却是结合六经,统讲六气为病的。

譬如太阳中风,邪气初入太阳,必与卫气相加,使太阳之气开泄太过,而营阴守护调节之力不及,就成为卫强营弱表虚有汗之证。

若表邪传经内逆,入于阳明则化为燥热,入于少阳则化为风火,入于太阴则为风湿,入于少阴则或从阳化热或从阴化寒,入于厥阴或二气不相顺接,或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这是一般规律,而风阳化燥是其特性,结合温热则更加明显。

又如太阳伤寒,由于其性凝敛,郁闭卫阳则成卫闭营郁表实无汗之证。

若冬时受寒,人体阳气怫郁,守护于里,至春转盛,化热外达,就变为伏气温病;

若寒邪化热入里,入于阳明反可化为燥热或湿热,入于少阳其火为郁,入于太阴则寒湿相加,入于少阴则寒及心肾,入于厥阴则易阴阳气不相顺接,这又是一般规律,而阴寒化湿是其特性,入于阴经则更加明显。

总之,《伤寒论》虽以风寒二邪为病因,但在伤人以后,根据六经特点,就可见到人体六气的内在病理变化,我们据此即可因证识病。

所以说,六经分病实际强调的是六气之变,说是六气对应六经,其实最集中的还是寒热燥湿的病理变化。

2

对《伤寒论》所述症候的认识

一本伤寒,描述的症候眼花缭乱,有寒热,有汗出,有头身症状,有胸腹症状,有饮食二便,有咳喘呕吐、哕逆下利,血与脓,神志症状等,症状的组合就是证,观其脉证,必须对产生症状的小病机了然于胸。

师父让我们一要熟背条文,二要认真思考,理解仲景原意,这个意思很明白,就是让我们反复琢磨六经病过程中,同类症状出现的不同原因,看出其中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对病机有准确的把握。

比如,《伤寒论》中多次提到谵语,谵语就是说胡话,其中也包括郑声,就是神识颠倒,语言重复,实则谵语,虚则郑声,是其基本病理。

所以说谵语是邪蒙心神,多见于外感病,郑声是意识不清,多见于内伤病。

谵语最多见于阳明为病,从210条到221条,条条有谵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胃气不和谵语者,是因为胃之大络上通虚里,正在左乳下心尖部,胃热上壅,气郁虚里,心神被蒙,意识受扰,即神识不清而谵语。

伤寒十三日,正值气回太阳之时,若过经谵语者,又是病从热化,邪传阳明不得外出之故,因此说,以有热也。

若伤寒八九日,又值气行阳明少阳之期,下之而见谵语的,则是邪陷入胃,火热困扰,气机不转所致。

阳明病篇谵语到处都是,太阳篇也不少,108条肝乘脾证亦见谵语,因为肝藏魂,脾藏意,肝郁脾困,气逆热壅,上犯心神,则使神魂不宁,意识不清。

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津液大伤,火热内炽,邪实正虚,阳明少阴俱病,故久则谵语。

凡用火攻,或大汗伤津,或阴液素亏,火邪入内,均可致谵语。

太阳与少阳并病,本为枢机不转,火热闭郁,若发汗则谵语,是津伤火盛,气逆上壅,胃热郁阻,神明被扰。

热入血室而见谵语,则是邪热循冲脉逆于肝与心包,神明为蒙。往往入夜为甚,是邪热随阴入血上扰所致。

发汗多,若重发汗,亡其阳谵语,是初汗而胃津伤,再汗而心液竭,故心气内乱,神无所依,胃热阴虚,而见谵语,此时当有郑声之状。

若吐下伤中,津液内竭,邪反独留,燥热必盛,戊癸化火,即伤少阴,故轻者心神为蒙而见谵语,重者肾志被困而见昏冒惊惕。

另外,阳明病大便硬的,硬则谵语,燥屎内结的,更多谵语,若大便难的也久则谵语,总为腑热上壅。

至于三阳合病而见谵语遗尿,是开合皆滞,神机不出,热极阴伤,心肾为郁。

再如二阳并病而邪入阳明,阳明为病而证兼太少,少阳误治而火热入胃等,均可见谵语,皆为热困中焦,不得泄越之故。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是火邪内逆,阴液下脱,阳气上越,热扰心神之故。

厥阴病下利谵语者,为胃有燥屎,复为肝火窜扰,致成热结旁流之证。

这些问题,师父在书中不厌其烦地讲,光看一遍是记不住的,必须反复看,串起来读才行,否则,只背条文,不明机理,就这一个症状,会弄得你懊恼颠倒不得眠。

3

对伤寒药证的认识

学伤寒,学经方,方子背出来不能算数,我的感觉是还要思考张仲景用药的特点,把古人用药的规律掌握了,才算有收获。

有人统计,《伤寒论》总共用了九十多味药,这几十味药仲景都是怎么用的,哪些药出现的频率最多,有什么特点,随着学习的深入,也要把这个问题搞明白。

师父讲桂枝汤,他把五味药掰开来,揉碎了,引经据典告诉我们,桂枝汤之所以能调和营卫,根源在这五味药都有补脾胃的功效,让你无从反驳,不得不服。

所以学伤寒,不懂药证是不行的。

比如说,甘草这味药,《伤寒论》中有70个方子都用了,《金匮要略》有88个处方也用了。

它是个可以混搭的药吗?未必!它只能为佐不能为君吗?也未必!

到底怎么用,把相关的方子提取出来,归纳一下我们发现,甘草不单单是个和事佬,它的功用特点还是鲜明的。

甘草主治羸瘦,兼治咽痛,口舌糜烂,咳嗽心悸,以及躁急痛逆诸证,并能解毒。

治羸瘦,长肌肉,凡大汗、大吐、大下,或大病以后的许多方剂,多可以见到甘草;

兼治咽痛,有甘草汤,口舌糜烂有甘草泻心汤;

心悸,有炙甘草汤;

躁急痛逆四症,躁为脏躁,有甘麦大枣汤,急为挛急,有芍药甘草汤,痛为心痛,有茯苓杏仁甘草汤,逆为气逆,有橘皮竹茹汤。

仲景先师用甘草的规律除以上内容外,还表现为三必配、三不用。

“三必配”是,用麻黄必配甘草,用石膏龙骨必配甘草,汗吐下伤津必配甘草;

“三不用”是,峻攻急下不用,清利湿热不用,水肿者及逐水药多不用。

仲景用甘草的固定药对包括:配桔梗利咽——桔梗甘草汤,配桂枝定悸——桂枝甘草汤,配干姜温中——干姜甘草汤,配芍药柔肝——芍药甘草汤;

还有配麻黄发汗利水,配大枣、小麦治妇人脏躁等。

再比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不少方剂用了茯苓和白术,苓术剂,主要治疗的是水液代谢异常的病症。

根据水饮内停的病位不同,苓术剂的组成也相应不同。

比如,停在头项和上焦,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停在心下或胸胁,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泽泻汤;停在膈上,用猪苓散;兼阳虚寒甚的,用真武汤,附子汤;兼气虚的,用理中加茯苓汤;兼血瘀的,用当归芍药散。

不要小看这个药证,把它弄熟了以后,我们学开的处方,即使不是经方,也会有经方的味道。

所以《伤寒论》学到今天,我有点明白师父那句话的意思了,他说,学伤寒,背原文,抓方证,理解张仲景原意,这就是学好《伤寒论》的三步曲。

现在看来,这三步曲,差一步就成不了乐章,差一个音符都不能算完整。

照这个要求,我们《伤寒论》才学了三天半,差得远着呐,恐怕这是个伴随终身的任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胃承气汤原文,临床运用医案
《伤寒论》 六经辨证之我见——吴昶 等
蔡长福六经辨证文字稿
伤寒六经密蕴1
《伤寒论》阳明篇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一例口腔溃疡案的六经辨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