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讲稿8.3(上)

(摄影:老严)

        好,我们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个合病。在刚才有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说,唉自己到了夏至之后啊,或者夏至前后,其实不想吃凉东西。所以是不是阳明大法不是下,我觉得这个很对。其实正常情况下,如果你静下心来,人没有时间喜欢喜欢吃一种凉的冰糕啊这东西,这东西其实挺伤脾胃的,尤其大家看那个李东垣的医书,它会提到这么一句话说,类似原话,我不记得是不是这个原文,但意思是这个意思,不要用你的热胃去暖冷的东西,这样挺伤胃的,因为它很重视脾胃嘛,你如果你的胃是很热,因为大家知道体内胃是很热的,正常情况下不管你多么缺水,你多么渴的慌,其实你都喜欢喝点温的,或者最起码是常温的,喝一点之后它能够解渴,如果这时候是一个凉东西,咕咚,倒到胃里的时候,他就很容易很容易伐了脾胃,所以说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用那种直折的那种寒凉的方法,当然我们说也是有前提的!

        就是如果这个人确实内外皆热的时候,可以用直折法,直接折,苦寒直折。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开方尽量不要选苦寒直折的方,当然如果说这个人确实是瘟疫,确实是内外皆热,热的要命,该用苦寒直折就苦寒直折,但是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尽量能不用这种方式就不用这种,因为这种方法确实挺伤人,也挺伤胃,尤其这种苦寒直折用完之后容易引起一个脾胃的不适,然后可能我们还需要健脾胃,对于一个非常重视脾胃的李东垣来讲,一定要告诉你不要这么做,所以我也不建议任何的,咱们学中医的人啊没事的时候说唉呀从冰箱里拿出个东西就往嘴里添,就拿出一个冰冻可乐就咕噜咕噜倒到嘴里头,这一倒进去之后,你想你的胃这么热,一下夸嚓倒进去这个凉东西,你瞬时间你的气血让头脑中的气血,分布到四肢的气血,全都回到胃里去暖这个胃,唉呀,半天刚刚暖起来,你哐当又一顿!

        几次下来之后你就自然而然脾胃虚弱,所以这种饮食习惯是不好的,那么阳明病的正确治疗大法,它是一个下是什么下?它叫承气,是一个亢则害承乃制,是人的气血都亢盛到外边,都亢盛到了四肢末梢,人体四肢末梢非常亢盛,气血非常的亢盛,那时候怎么办?那时候你赶紧把这个气通过下法给引进去,所以张仲景一定不会说,我们说张仲景一定不用大承气汤去治疗便秘的,因为大承气或小承气汤或者阳明病的下法的适应症一定是重病则止!

        气一泻下来之后,马上停止,所以这些方子开出去之后,一定是病人吃上一副药两付药或者三副药,不管治疗小孩发烧或者什么,跟病人说你吃完药之后如果泻下,拉肚子了或者大便变稀了,或者哪怕还没拉到肠子咕噜咕噜响,你就停下来,再吃吃多了之后它就容易伤了胃,反倒引起这个一系列,反倒因为你的治疗反倒能引起这个病,所以阳明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就是一个下,但是这个下法不是我们,不是我们现在脑中想的下法,而是张仲景脑中想的下法,就是一个把他亢奋的气给它下下来,下到内里来这种方法,所以这时候一定是这种方法,不是这种苦寒直折的方法,所以这是题外话,

        咱们接着聊这合病的治疗。合病的治疗,咱刚才也已经说了分两种,一种是病人主要表现出一个体表症状,比如说有的病人来说,怎么难受?你一摸这病人阳阳明合病或者太阳任何,他脉但浮,就一个浮象,脉但浮者,这时候病人主诉呢,可能是我嗓子微微有点疼,或者里头微微有点气,或者微微有点阳明经的症状,没有那么多阳明经的症状,只有微微那么一点,那么我们这时候就可以说脉但浮,不用管他,不用管那个合的问题,直接发汗麻黄汤,脉但浮这麻黄汤,或者哪怕太阳少阳合并,如果是脉沉小柴胡脉,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你看,这时候脉如果是沉的,你比如说太阳跟少阳问题,这病人你一看有个表证,太阳的表证,但是你一摸脉,经过误下之后,下到少阳脉的状态,你一摸这脉是少阳病,病人也表现出胸胁支满,这时候你问病人哪难受?病人说唉呀我这个浑身疼后背难受,或者表现出个表征来,那么这时候你就按照这个浮来治疗,麻黄汤,如果这时候病人说唉我这个就是胸胁闷的慌,里症,很明显里证,这时候而且你一摸这脉,少阳证很明显!

        那怎么办?脉沉开个小柴胡就行,当然如果有时候这病人两个证都有,又有里证,又有表证,里头又有点不舒服,你也可以开个柴胡桂枝汤,当然也可以开各种各样的方子都可以,随意的变方。

        我们接下来聊,这种病症其实在临症中非常多见,我们今天聊着聊着个太阳病辨证论治中,第一条,我们先把第一条聊完之后才能聊第二条,这个葛根汤,第一条你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无汗 恶风,这个就好办。你看太阳病,后背很紧,后背强几几,紧,但这个紧呢,又不是那种很硬的这种,强几几稍微有点紧。这种有点那个像那桂枝汤那种强几几,后背紧,但是他无汗怕风,这时候怎么?内里比较虚,同时有一点那种紧象,大家能感受到感觉,同时有一点那种紧象,那么这时候我们摸这病人脉,病人会什么?一方面会表现出一些虚像,项背紧,怕风,所以这个病人脉是人迎气口一摸脉,病在太阳。太阳病该发汗,对吧?尤其是脉浮紧的时候该发汗,这时候脉比较浮紧,咱画这个图,寸尺,整个脉比较浮紧,但是尺脉比较空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里头稍微弱一点,所以他会反倒有点怕风,有点里虚的症状,这时候怎么办?我们还要解表,我们这时候我们不管他,我们不管这里虚,我们就解麻黄汤行不行?行,但是善之善也,不是尽善尽美,病人可能吃上一幅麻黄汤之后,头也会好,但是紧接会出来一个不适的症状,可能表现出来呀脾胃虚弱,或表现出一系的副反应,但这时候我们说唉我不开麻黄汤,我开个荆防败毒散,大家知道荆防败毒散吧?荆防败毒散可不可以?也可以。但是也不若我们现在今天要聊到的这个方子好,就是葛根汤,葛根汤是什么?他用葛根的那种甘,葛根是甘平之气,一般葛根汤要先煎葛根麻黄去上沫,一般没上沫,把剩下的药,桂枝芍药甘草搁上去,病人熬一锅粥,熬20分钟喝完,睡觉之前喝,喝完之后,一吃完这个药之后,那么这个病人就会表出什么特点?一方面由于这个葛根汤是个大剂量葛根为最多量,来顾护着脾胃,他那甘来顾护的脾胃,并且这个葛根是那种甘不是那种滋腻的甘,这时候我们不能用熟地之类的来顾护,也不能用党参之类的顾护,你用熟地加麻黄汤,发不出汗出来,你用党参加麻黄汤脉太燥很燥,所以这时候用葛根把这个尺部脉护住之后,然后这时候再加上一个类似于桂枝汤加麻黄一样的方子,把这个寒邪解开,那么正常情况下,这个病人解完之后的脉象就会表现出两个方面都有缓解。第一个,尺脉虚的症状变得比原先实了。第二个寸关这个紧象变得消失了,变弱了,就这样就到了一个阴阳匀平的状态,那么这病人就好起来,这是第一个应用法,我们一定说任何一个病呢,其实有时候我们不能老想啊一个方就一个证,一个方就一个证。我们说不能这么想,我们就想这个病人当下状态该用什么方子就可以了。比如我们再来聊下面这个方子。

        这个条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就是这个病人脉象表现出阳明病来,你一摸这脉阳明,形成这么一个象,阳明病。但是呢某一部脉比较浮,某一部脉比较浮,当然这个阳明给我画得比较偏差。某一部脉浮有一个表症,有一个表症,当下病人又是阳明病。那么这个病人就会表现出几个问题的来,一个是可能后脖子发紧啊,或者乱七八糟的头疼啊,乱七八糟的太阳表不解的象,另一个呢,就是这个络脉上,或者寸或者关,有的是寸,往往在寸脉上,在关脉上也有极个别有,然后其他脉显一个紧象的这个阳明象,这时候的病人也有表现出阳明经的嗓子疼,各种各样疼痛。这时候我们就也是这样,就是张仲景说这个病为啥来?来自于下利。这种病必然来自于下利,本来这个太阳病脉浮紧,太阳脉浮紧,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正常情况下脉是这样。整个脉三部脉皆浮紧,整个脉浮紧,或者寸部脉某一部脉有一个表征,或者关部脉有一个表征,这有个表证,稍微浮一点,这说明这是一个太阳病。如果这时候你经过误下,必自下利,那么就必然会使关尺脉下得比较虚,大家知道这种感觉,而且这种病在我们临症中非常多见,而且关尺脉非常虚,这样就形成一个也是一个阳明病的脉象,一摸这病人脉就是阳明脉,而且这时候病人的表现是表现出有,脉上有阳明经的脉就一定有阳明经的表现,然后这时候病人还有一个太阳经一个络脉的表现的症状,这时候我们就判断这个病人必然来自于下利,但是我们这时候治疗怎么办?

        他经过下利了,里头已经变得虚了。关尺脉也不像刚才那么结实了,因为经过误下,所以这时候呢我们再开的时候,我们就跟刚才一样立法,用葛根为君顾护着尺脉,然后让这个尺脉给顾护住之后,再用点桂枝汤加麻黄之类发一个汗,这样就会好起来,那么这种病临证当中多不多见?我们要正常情况下,在临床中我们会发现麻黄汤并不如这种汤在临证中多见。麻黄汤,就是标准的麻黄汤脉临症中见得不是很多,就是我们说在临证中麻黄汤在治疗感冒上尤其不多见,但是麻黄汤在治疗别的病上还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在治疗感冒上病人以感冒为主的病的时候,来找我们医生看病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如果还有表不解而且还要寒邪的话,多数情况下表现都是一个,这个太阳阳明合病必自下利的葛根汤证,这种证非常多见,为什么呢?因为一般情况下病人发烧之后啊都会自己服药!知道吧?那么自己服药都会服什么?清开灵,双黄连,蒲地蓝,这个大青叶,板蓝根。我就发现就是往往这时候他们巧妙地躲过了所有的可以用来解表的方子,都选择了一些苦寒直折的药,所以这时候就给,我们这时候一摸这个脉,这病人就会表现出,或者是阳明病的脉,或者是太阳病的脉但是尺脉虚了,这两种可能都有,阳明病的脉但是有表证,尺脉稍微虚一点,不虚也可以。

        或者是就是一个太阳病但是尺脉虚了,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那么这时候你可以问病人,你是不是这个没事的时候就给他吃这些泄火药?病人就会说是,然后这时候我们就确定这脉就是这样!往往问病人怎么难受?嗓子肿不肿?有时候病人嗓子还肿,还有表不解的象,这时候给他开上一剂到两剂,一般情况下跟病人都说开3剂葛根汤,跟病人嘱咐只要吃上一剂或者两剂,病人好了第二付就不要再吃了,那么葛根汤怎么吃呢?我们以前聊了跟桂枝汤差不多的方法,就是临睡觉之前喝,喝上之后就是睡觉,多喝点水,睡觉稍微出点汗,不要让它受寒,慢慢的第二天早上醒来之后就会解开,这是第一个,所以这种病人非常多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12 讲 桂枝汤的禁忌证、桂枝汤的加减应用(1)
同学你会学习中医吗?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五)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蔡长福讲解伤寒论合辑】独辨阳明
蔡长福讲谈伤寒摘录
中医诊断与选择经方的步骤(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