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医学堂丨太平经的前因与后果之大纲

《太平经》是《正统道藏》太平部中第一部经,也可以说是 三洞四辅诸道经中古的一部,(周秦诸子不算在内),原书共一 百七十卷,残缺甚多,现在所存者不满五十卷(《太平经钞》在外), 而且字句脱误,篇幅错乱,读之尚未终卷,即感觉苦闷。五十年前一般的读书人并不知有《太平经》这个书名;清朝乾隆、嘉庆 年间的学者们垒喜欢考订古籍,也未曾注意到此。

唯一的原因,就是除了《道藏》而外,《太平经》别无单行本,而《道藏》又保存在国内少数的几个大道观中:不肯轻易供人阅览,所以这部书就埋没无闻。自从公元 1925 年涵芬楼影印《道藏》出版后,《太平经》才渐渐地受到研究家的重视。用现代人的心理和眼光来看一千八百年以前的古道经,无论如何努力,总嫌格格不入。

公元 1912 至 1914 年,我借住上海白云观,看原版《道藏》(此时涵芬楼影印本《道藏》尚未出世),对于残留的数十卷《太平经》不感兴趣,仅粗枝大叶的浏览一遍,没有多费时间;1940 至 1942年,第二次在上海看影印版《道藏》,又碰着《太平经》,勉强耐心翻阅过两遍,仍是索然无味,只好把它放弃;1959 年住在北京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看《太平经》,这次下了一个决心,不惜时间,不怕困难,从头到尾细看,同时并参考有关的书籍,才识认了《太平经》在历史上和道教上的重 要性。今将管见所得,先写上几条大纲,然后再依次作补充的说明。

第一、《太平经》是个简称,是于吉的《太平青领书》和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两种的混合物,作于东汉时代,比较其它道经先出世,若要研究道教经典来源,此书应该首屈一指。

第二、东汉的《太平经》又脱胎于西汉的《天宫历包元太平经》,此书当初只有十二卷,因为秘密相传,日久年深,漫无稽考,传经者各自运用手腕,逐渐地使它篇幅扩大,数量增多,遂成为后来的一百七十卷之鉅着。

第三、西汉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又是根据秦汉之交燕齐 一带海上方士所传授的资料而编写出来的,他们的老祖师就是战国时代以谈天说地、名重诸侯的齐国稷下人驺衍。

第四、有了《太平经》,就产生了黄巾张角的“太平道”。东汉灵帝来年,张角等发动数十万人起义(其中大部分是穷苦的农民),虽不幸失败,但间接的为他人造成了机会。此后群雄并起,共逐汉鹿,曹操更以受降黄巾为终身事业发轫之始,魏、蜀、吴 三国遂由此基。

第五、有了《太平经》,就产生了天师张道陵的“五斗米道”。他的孙子张鲁用“五斗米道”治理汉中,闭关自守,独霸一方,不参预他方的混战,别处受战祸的难民都以汉中为避难所。张道陵的曾孙张威,于西晋时迁居龙虎山,一姓传统六十三代,历史经过一千八百年,可谓宗教界中特殊的现象。

第六、“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但因地理上和人事上的关系,彼此结果遂大不相同。于吉往来都市,招摇过分,致遭孙策之忌,柱作牺牲,死得没有价值;张道陵隐居深山,避免众害,专心研究古代的修炼方法,并为后世道教建立一个深远的基础。

张角所发动的群众,都在平原,无险可守,容易被人击破;张鲁所占据的地盘,形势巩固,易守难攻,暂时足以自保。张角以行道为手段;以革命为目的,推翻了封建统治的局面,结果曹氏篡汉,天下三分;张鲁以政治为手段,以行道为目的,只谋地方一时期的安全,后见机投降,专务道业。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为汉代道教,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有什么不同?
张角的太平道,张道陵的五斗米道,谁才是中国道教的起源?
道教的创始人是谁?
11夭师道与《老子想尔》
太平道、天师道、五斗米道:这三“道”,有何不同
认识《太平经》1:来龙去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