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医学堂丨道经道书之道德真经

道德真经即《老子》,周老聃着。老聃之名,早见于《庄子》书中,其它如《礼记》、《韩非子》 、《吕氏春秋》、《说苑》各 书中也多提到老聃。关于他的历史,向来无确实记载,司马迁的 《老子传》已难使人相信,汉刘向的《列仙传》、晋葛洪的《神仙 传》上面都有老子的事迹,更不足为凭。(《史记·老子传》已转录于《道协会刊·创刊号》 ;《列仙传》见缩印本《道藏》第 138 册;《神仙传》不见于《道藏》,收在其它丛书中) 老聃的学说,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出于史官”,是从历史上的“成败、存亡、祸福”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而得出的哲 学理论。

《史记·太史公自序》则说它是各家学说的总和。他说道家之学,“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是集诸家之大成。但这样说法似乎不够完备,他还观察并研究了宇宙间的自然现象,从自然规律中求得了更多的论证。如他谈长生,就是从“天长地久”的道理而推想出来的。他在《道德经》 中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 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说的“不争”,则是研究了水的特性而获得的结论。如他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他谈“柔弱”, 则是根据了“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因而发现了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道理。所以说,老聃的哲学是观察了多方面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而得出他自己的结论。

《道德经》全部内容,主要是发挥作者对于“道”和“德” 两个名词的涵义;又可以说,这两个名词也就代表了老子的哲学 思想。 他所说的“道”既阐明了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了他的人生哲 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至于“道”究竟是什么?研究老聃哲学的, 各人所见不同,自古至今没有定论;我们的领会则是:“道”就 是“空”,就是太空的“空”,但在《道德经》中未曾看见一个 “空”字,因为他把“无”字代替了“空”字,这在本经中是有 根据的。如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墒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一联串的“无”字,意思都当“空”字讲,并非绝对 的无;这“道”是无形无象的存在于太空中,它和太空是分不 的。“道”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所 以本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 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 

第二十一章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 信。”这里很清楚地说明了“道”的一切。至于什么叫做“德”?“德”也就是“道”,不过“道”是它的总体,“德”是由“道”中分化出来的个体。万物的化生都是得了“道”的微末一部分,它们所得的一部分就叫做“德”。如《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第五十九章又说:“是谓重积德”,所 说的就是这个“德”。老子对于“道”和“德”的解说,就是他 的宇宙观;将它运用在社会生活方面,就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 将它运用于身体内部,以控制人的生理过程(生、老、病、死), 得出了他的修养法。以上说明老聃哲学的全貌,也就是一部《道 德经》的真诠所在。

道德经》在先秦诸子中被列为道家书。西汉初年,黄老之学大兴,研究老聃学说的人从此多起来了,《道德经》在黄老学派中被视为主要的经典;东汉桓帝时,黄老之学衍变成为黄老道,他们此时神化了老聃,说老聃就是老君化身,《道德经》于是更渲染上了一层宗教色彩。道教中经典,初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就 是《太平经》,这部书比较汉魏以后继续出现于世的许多道经完全 两样,大概也受了《老子》的影响不少。 东汉张陵父子创立五斗米道,始以《老子五千文》教导他的弟子,《道德经》从此成为道教中必读之书;到了唐代,唐玄宗又设立崇玄馆,令馆内诸生讲习道经,并以《道德经》为众经之 首,于是这部经就更普遍地受到道教徒们的尊奉和信仰了;从张 道陵创教时算起,一千八百年来公认为它是教中第一部经典。

《道德经》注本很多,其中时代较早而为人所知的,则有汉 《河上公章句》、汉严遵道《道德指归》和魏王弼《老子注》。这 三种注本皆曾流行于唐代,但我国历来学者大抵都否定河上公本和严遵本。唐刘知几说,《老子》无河上公注,欲废之而立王弼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老子道德经昔义》也只取王弼注,但以河上公作为参考;惟司马贞则主张二注并用,调其各有所长。这三个人在当时都号称博雅,但他们的见解并不一致。严遵的《道德 指归》虽收入《道藏》中,原书已残缺一半,可置之不论;河上 公《老子》注,文字既不似汉代人手笔,理解亦瑕珑互见,似是 南北朝时道流所依托;王弼注本亦未能使人满意。

现传《道德经》注本中,早的应当说是近代在敦煌所发现的《老子想尔注二》残卷,它是南北朝人所写的系师(张衡)传本,据近人饶宗颐考证,注是张陵所著;在罗振玉《道德经考异》中也有南北朝人写本一 种,只可惜如今皆非全璧了。此外,比较完整的《道德经》古本,还有唐人碑刻,像玄宗元二十六年的经幢,中宗景隆二年和昭 宗景福二年的碑刻等,这些都要算是难得的古本了。此外,像傅 奕校定本、李荣注本等现在还都存在于道藏中。这些古本大抵是 篇章不分,或是只分篇而不分章的。后来研究《道德经》的人,因为《道德经》的理论可以运用 在许多方面,仁智之见,有所不同,取舍之间,也就各有所异了。 清谈家将它看成玄言;纵横家将它看成权谋;大用之,则为国家 施政方针;小用之,则为个人处世哲学;更有把它当作兵书看的,如宋人所撰《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之类。

在道教中虽有一些人 想发挥老子的修养法,而对于本书的认识不足,所说未免支离,如白玉蟾的《道德宝章》、李清庵的《道德会元》,每喜用禅门的 话头附会《老子》,当然文不对题;又如明陆西星的《老子玄览》、清李西月的《东来正义》都是用《参同契、悟真篇》金丹之说而 隐约其辞的来解释《老子》,也是费力不讨好的一件事;惟清代黄 元吉所撰《道德经讲义》,全部用修养法作注,虽亦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但比较尚属可观(此书原名《道德经注释》,是清光绪十年即公元 1884 年的作品,到了公元 1920 年第二次翻印时,才有人把它改名《道德经讲义》,原作者是,黄裳,字符吉,清代江西 省丰城县人)。 古今有关于《老子》的撰述,现存于世者,重要的约有九十种左右(连《道藏》所收五十种在内),如果专门从事研究工作,像这些书都应该注意,此处不能一一介绍。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究竟应该选哪个版本?(深度分析,道德经各个版本)!
《老子河上公章句》独特的经文
白玉蟾高徒彭耜:入山潜修道 出世造南宗
转:道教主要经典(学者必读)
《清静经》引导入清静
老子其人与《道德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