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永远可以相信人性!
userphoto

2023.07.09 河南

关注

⬆️点我 ⬆️


01

春秋末期,曾经的最大咖晋国,已经肉眼可见走了下坡路,作为晋国话事人的晋侯失去了绝对控制权。
晋国当时的权利掌握在六个家族手里:赵,韩,魏,范,智,中行。
人心都是贪婪的,总会有人吃着碗里还看着锅里的。
比如,赵氏掌门人赵鞅,就看上了邯郸这个地方。
邯郸的主人和赵氏算是同宗兄弟。
当年赵氏的一支被分封到了邯郸,所以改成了邯郸氏。
抢别人的东西,总得有个借口吧。
于是赵鞅做了一个局——
三年前赵鞅曾帮助卫国打退宋国,卫国为了表示感谢,许诺给赵鞅500户人口,但赵鞅一直没来得及接收。
赵鞅就给卫国国君打了个电话:把这500户人家倒腾到晋阳(太原,赵鞅的老窝)太麻烦,要不你把人送到邯郸吧,那是我兄弟,到时候我跟他要人就行。
卫国国君直接把人送到邯郸。
邯郸氏的大当家叫邯郸午,以为大哥赵鞅发善心,直接就把这500户的人口给扣下了。
赵鞅等的就是这个,马上翻脸:兄弟,我的这些人只是在你这中转一下,你这黑不提白不提的,啥意思?揍你丫的。
邯郸午傻眼了。
不过还好,邯郸午有个亲舅舅叫中行寅,是六大家族中行氏的掌门人。
眼看自己不出手这外甥就完了,中行寅答应拉他一把。
中行寅知道自己干不过赵鞅,于是忽悠来自己的好基友——六卿中的老范家来帮忙。
赵鞅很生气:我们兄弟的事儿,跟你们有毛关系?你邯郸午会摇人,我就不会?



02

赵鞅很快约了六卿中剩下的智,韩,魏三家:跟我去打中行氏和老范头,完事儿我请喝酒。
战争初期颇为顺利,邯郸午被杀,邯郸精锐被灭,但邯郸午之子邯郸谡接替老爹迅速进入角色,凭坚城实践起了论持久战,死活不再出城。
赵鞅想来想去,不如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赵鞅没想到的是,他这个玩鹰的却被鹰给叼了一口。
中行氏和范氏联军,在四家联军撤退途中展开了追击,赵鞅被打得一溜小跑回到了晋阳(今太原)
眼看赵鞅还欠最后一锤都完蛋了,那说啥也不能叫他再回血,中行氏和范氏便把晋阳围了个水泄不通。
不过,赵鞅毕竟不是一般人,眼珠子一转,又去找到了自己的盟友,当时势力最大的智家。
智家是傻子吗?眼看着火坑往里头跳?
赵鞅可是搞阴谋诡计的高手,最擅长的就是忽悠:你帮我灭了中行氏和范氏,他们的地盘你看上哪一块就拿去;但是你要不出手,我被人家灭了,人家三家是一个战壕里爬出来的,到时候一联手,你们智家可当不了老大了。
智家还有点犹豫:二对二,牢靠不牢靠?
赵鞅:放心,我马上去找韩魏两家让他们帮忙,四对二,干不干?
智家掌门人一拍大腿:干!


03

这会儿,轮到中行氏和范氏郁闷了。
晋阳城本来就不好打,现在赵鞅又多了三个帮手,很明显实力不对等,最好的办法就是两家军队撤回去,瞅准时机再说。
然而,中行氏在思索过后还是决定硬拼——主要是真舍不得这到最的肥肉啊,下一次谁知道还能不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结局就不用说了,中行氏和范氏被打得鼻青脸肿,回了老窝。
但赵家和智家根本没打算放过他们,一路追着打。
这一混战持续了八年......结局是:中行氏和范氏两家的大本营都没守住,跑路到邯郸。
结果,赵家和智家顺手把邯郸也给接收了。
没办法,继续跑,跑到齐国。
本来齐国完全可以不顾这两个流窜犯,毕竟是人家晋国自己的事儿,没必要趟这趟浑水。
可齐国当时也是觉得自己是个儿,眼瞅着人家投奔自己再把人家推出去,像什么样子?
结果是赵鞅带着十万人又把齐国给干趴下了。
前473年,中行氏和范氏彻底玩儿完,智赵韩魏把两家的地盘给瓜分了。

PS:
范家逃到齐国的一支人后来改姓为刘,姓刘的生了个娃叫刘邦。


04

这四家里头,还是智家势力最大。
按照正常发展规律,智家很有可能最后也把那三家给收拾了,独领风骚。
但凡事都有意外。
经过连年打拼,赵家的掌门人赵鞅和智家的老大智申都老了,想着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了。
智家有俩娃:
老大智宵,平平无奇,看上去就是个普通人;但老二智瑶可不简单:长得帅,武功高,口才好,有文化,脑子快。
智申就打算把掌门人的位置传给老二,但是智申的弟弟智果不同意:
“大哥,智瑶这孩子确实不错,但他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太骄傲,容不下别人,你要是把他捧起来咱们智家就完了。”
俗话说:刺猬只说他娃光,黄鼠狼光说他娃香。这么优秀的孩子不让他带领大家奔小康哪能说得过去?你是嫉妒我家孩子吧?
于是智瑶成功当选智家扛把子。


05

再说赵家。
赵家也是俩娃:老大赵伯鲁,老二赵无恤。
两个孩子差不多,谁也没比谁强多少。
该让谁接班呢?
赵鞅分别给了他俩一块竹简:这是我练了一辈子的秘籍,现在传给你俩,你们可得好好练。
一晃三年过去,赵鞅突然叫来两兄弟:检查一下你们这几年的成果,来,背一下让我听听。
赵伯鲁当场就晕菜了:爹呀,你这坑挖的太深了吧?当初我是背过了,但是你一直也不检查,现在我都忘完了。
再看赵无恤则面无难色当场脱口而出,一个标点符号都没错,并且当场从身上掏出了竹简:我这天天一有时间都背,爹吩咐的哪儿敢忘?
赵鞅双手一摊:比赛结束,老二胜出,当家人的位置是你的。
很多人对这样的选拔方式有异议,觉得赵无恤是弄虚作假,早就在他爹身边安插了卧底,知道今天要检查。要不然,三年了,天天身上揣着块竹简,累不累?
但是我认为就算是弄虚作假,也是赵无恤比他哥更懂得他爹的心思——赵鞅一辈子喜欢打算盘,他不可能随便交代你一件事然后黑不提白不提,你应该做的就是时刻准备。
谨慎小心,是每一个想要玩政治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06

两个老头在选好了接班人之后,仿佛约好了一样,前后脚离开了人世。
智瑶上位之后,迅速表现出了自己敢整敢干的性格,北边灭了小国仇由,南边讨伐郑国,东边撕逼齐国,一套组合拳下来,地盘扩张了不少。
智瑶很得意:说我不行的睁开眼瞅瞅,这是本事。
你以为这样智瑶就满足了?当然不可能,人家要的是全天下人的尊敬。
外面已经打得差不多了,该从内部整顿了。
智瑶早就看韩赵魏三家不爽了。
怎么把他们的地盘弄过来?
想来想去,智瑶还是想到了办法:楞要。
智瑶第一个找到了韩家——因为当初在联合韩赵魏攻打卫国的庆功宴上,智瑶曾戏弄过韩家的掌门人韩康子,当时韩康子也没敢吱声。就以为软柿子好捏。
韩康子这次爆发了:你骑我脖子上拉屎就算了,你特么还拉痢疾?打你丫的。
但韩家有明白人,谋臣段规劝住了韩康子:智瑶这货就等你拒绝呢,好打你,咱打得过他吗?不如给他,让他得意忘形,继续跟别人去要,总会有人跟他杠的,到那时候咱再瞅机会弄他,多好?
韩家虽然弱,但是能跟其余几家平起平坐这么多年当然是有理由的,于是韩康子忍着气划了一个一万户的城市给了智瑶。


07

智瑶果然立即膨胀,转头就去跟魏家要。
魏家的老大是魏桓子,魏桓子的态度跟韩康子的态度一样:我就指望这些土地,指望这些老百姓收税呢,给你了我喝西北风去?
魏桓子手下一个叫赵葭的马上阻止了他:韩家都给了你不给,这不是惹祸上身吗?
魏桓子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心里不平衡,又问一个叫任章的到底给不给?
任章的回答也很干脆:给,干嘛不给?咱不能表现的比别人落后是不是?
并且给老魏分析:他智家这样搞,明显是把自己孤立起来了嘛。那些被他敲诈的是不是心里都恨他?咱只需要忍,到时候跟他们统一战线,不比咱单打独斗强?
于是,魏家也很痛快给了一万户。


08

剩下的就是赵家了。
但让智瑶没想到的是,赵无恤这个年轻人根本不讲武德,直接很温柔的跟他说了一声:滚!
赵无恤倒也不是觉得自己有多牛逼,最主要原因是两人有私仇。
当年赵无恤跟着智瑶满世界开战的时候,就觉得这货不是个正常人,所以经常磨洋工。
这让智瑶很生气。
赵无恤他妈是夷狄人,还是个小妾,在那个时代,说实话,就连他爹一开始都有点瞧不上赵无恤。
智瑶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辱骂赵无恤。


一次酒会上,智瑶骂赵无恤是杂种,还拎着拳头砸赵无恤的脑袋。
所以,韩魏两家其实是早就算好了赵家不会痛快答应智瑶的。
智瑶在赵无恤这儿吃了瘪,马上联系韩魏两家:赵无恤这小子不上道,我跟你们要的土地其实都是孝敬晋侯的,现在这小子不给,咱们是不是应该揍他?
韩魏两家的老狐狸当然不会在这时候拒绝智瑶:出工不一定要出力对不对,跟上凑个热闹吧,最后你们能打得你死我活,劳资还能捡个便宜呢?


09

赵无恤很快敏锐发现,智瑶在联系其他两家要对自己动手。
咋整?躲躲?往哪儿躲?
有人提议去长子城。
赵无恤说:长子城刚刚建好,多少老百姓为了建城命都没了,现在跑到那去,谁会跟我一条心?
有人说去邯郸。
赵无恤说:邯郸城虽然粮多,但那都是咱薅的老百姓羊毛,人家能跟咱一起守城?
这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去晋阳。
这个人叫张孟谈。
张孟谈为什么提议晋阳?其实赵无恤心里也很明白,因为他爹早就交代过他:有事儿就去晋阳。
早在晋景公的时候,赵家先人被灭了族,只有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人藏在裤裆里带出去了。后来赵鞅当家的时候,为了防止悲剧重演,在考察了很多地方后,觉得在晋阳作为退路。
于是让一个叫董安于的手下,将晋阳城打造成了铜墙铁壁。
但赵鞅深知,光靠这些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民心,于是又派了一个叫尹铎的年轻人去经营晋阳。
尹铎上任之前专门问了赵鞅:
“你想让晋阳成为你的现金流还是想把它当成养老金?”

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

赵鞅很坚定的回答:这就是咱的劳保账户。
所以,尹铎到了晋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减少赋税,这些年过去了,晋阳不仅是城高墙厚,老百姓也非常认同赵家。
当张孟谈说出这个提议之后,赵无恤立马拍板:就去晋阳等智瑶。


10

晋阳背靠大山,又有汾水环绕,真的是易守难攻。
智瑶吃奶劲儿都使上了,但三个月过去了,晋阳城仍屹立不倒。
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咋整?来都来了,难道现在再退回去?
两个小弟跟着呢,脸还要不要?
于是智瑶搞了一次头脑风暴:干脆,咱也不打他,就围着,饿死他。
结果,晋阳这些年早就做好了备战准备,物资丰富的很,倒是城外的韩赵魏联军有点扛不住了。
这个时候,可能老天爷看智瑶实在是没招儿,选择出手帮他一把:下雨,连绵的大雨。
汾河水上涨,智瑶灵机一动:咱把汾河扒个口子,淹死他们不就完了?
(缺德啊,两千年后还有个货炸开了黄河花园口,直接导致了中原几千万老百姓流离失所。)

滔滔的汾河水瞬间将晋阳变成了汪洋泽国。
狂风卷积着乌云,在水一方,赵无恤化身成黑色的闪电高傲的骂着:智瑶,我R你八辈儿......
紧接着瘟疫爆发......


11

城外的智瑶倒是很得意,吹着牛逼。
魏桓子用胳膊肘轻轻捅了一下韩康子,老韩也偷偷踩了一下老魏的脚(成语肘履交加)
这可不是两个人在智瑶的眼皮子底下激情燃烧,而是两个人同时想起了:
老韩家的军事重镇平阳靠近绛水,老魏家的安邑也靠近汾水。按照智瑶的性格,下一步必定要对付自己。智瑶能用水搞死赵无恤,到时候再来一次,咋整?



就在这瞬间,三人同盟已经悄无声息的有了裂痕。但裂痕归裂痕,两个人现在还不敢明目张胆跟智瑶翻脸,毕竟实力不允许。
不小心,两个人的小心思被一个叫郗疵的看穿了,郗疵马上找智瑶:老大,你小心点,我看那姓韩的和姓魏的怕是要反。
智瑶嘴都笑歪了:开玩笑,当初我跟他们说好的,干掉赵无恤我跟他们平分赵家地盘,现在马上要胜利了,你说他们要反水?
郗疵:关键的问题就在这儿,眼看就要分桃子了,按道理,他们两家应该高兴,可我从他们俩人脸上一点高兴的样子都看不到,反而是愁眉不展。很简单,他们害怕收拾了赵家就该要收拾他们了。
尽管智瑶还是不信韩赵两家敢做对不起自己的事,但还是在第二天敲打了一下:郗疵说你俩准备造反,是真的吗?、
老韩和老魏也是老油条了,当即怼回去:郗疵会看相吗?你把他叫过来,让他算算我们什么时候造反?怎么造反?
智瑶哈哈一笑,一天云彩散。


12

晋阳城里,很多人已经转移到树上去生活了。虽然没人要逃跑,也没发生暴乱,但谁都能看出来,晋阳失守只在旦夕之间。
赵无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来张孟谈:要不咱开门投降吧?
张孟谈是个要脸面的人:

“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无为贵知士也。君释此计,勿复言也。”

赵无恤说那你给个主意,张孟谈说你别管,我有办法。


张孟谈(左)和赵无恤

13

张孟谈的办法就是要从敌人的内部分化瓦解,目标就是老韩和老魏。
见了两个人之后,张孟谈并没有废话,直接指出了矛盾的关键:
别看你俩现在跟着智瑶闹得欢,到时候总要拉清单,你们以为智瑶收拾完了我们会放过你俩?

“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

老韩和老魏也没废话:这话还用你说?你就说你想让我们咋办?
张孟谈:好办,咱们里应外合,弄死智瑶。
老韩和老魏有点犹豫:智瑶那货可残暴着呢,万一不成功,大家一起完蛋。
张孟谈:只要你俩不反水,肯定能成功。
于是三个人商量好了行动的具体细节,以及动手的时间。
为了麻痹智瑶,张孟谈又专门去见了智瑶:我们老大派我来跟你商量商量投降的事儿。松松手吧,你再这样搞下去受不了啊......
一顿花言巧语,哄得智瑶是心花怒放,就等着赵无恤开门迎接自己进城了。
只不过很不幸,张孟谈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人,智果。
就是当初反对智瑶接班的那个。


14

智果是个聪明人,只是跟张孟谈打了个照面,他就看出了问题,马上跑去找到了智瑶:张孟谈来干什么?
智瑶:他来商量着投降的事儿。
智果摇摇头:恐怕没那么简单,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很可能已经跟韩魏两家接上头了,估计这两个老东西这几天就要调转枪口对准咱们。
智瑶:郗疵也这样说,根本不可能的事儿,你别瞎比比。
智果:我刚才碰到张孟谈了,他的表情一点都不想要投降的样子,反而很傲慢。
智瑶还是不信。
智果转身就出去了,直接找到老韩和老魏:你们俩为啥要勾结张孟谈反水?
两个人吓得脸都白了:瞎说!
智果知道这是戳到两个人的肺管子了,又折回去跟智瑶说:相信我,韩魏两家绝对有鬼。
智瑶还是不信:整个晋国我最大,不跟着我混,反倒跟晋阳城里快淹死的赵无恤勾搭,不是疯了吗?
智果知道自己劝不了这个狂的没边的侄子,扭头就走,出了门就把自己的姓氏都改了:拜拜吧您呐,你自己玩儿吧,劳资是不陪着你掉脑袋。


15

张孟谈回到晋阳城马上见赵无恤:咱们的行动可能要提前了。
赵无恤:为什么?
张孟谈:我从智瑶那儿回来碰到了智果,他看我的眼神不太一样,我估计他已经怀疑我了,咱们今晚不动手的话,怕来不及了。
好一个张孟谈,跟智果一样都是老江湖,都是在人群中多看了那么一眼都知道了对方的心思。
不一样的是,赵无恤同意了。
张孟谈马上溜出晋阳城,找到老韩和老魏:计划有变,今晚动手。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到了夜里,赵襄子派军队偷袭了智伯守堤大营,杀干净之后,开始决堤放水,倒灌智伯军营。
智伯军纷纷来救水,乱成了一锅粥。
趁此良机,韩魏两军一个从左翼一个从右翼突击智伯军。
同时赵襄子也率军从正面攻打。
智伯军大败,智伯也被活捉。
韩赵魏三家丝毫没有客气,杀智伯,再灭智氏全族。
唯有智果改姓,才得以幸免。
赵无恤最恨智瑶,砍下了他的脑袋,做成了一个醒酒器,经常用这玩意儿跟大臣们喝酒。


16

胜利了,当然是要排座座分果果。
张孟谈的功劳最大,一时间,鲜花掌声财富权势都朝着张孟谈扑面而来。
但是张孟谈拒绝了这一切:让我回老家去种地吧。
赵无恤很纳闷: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吗?
张孟谈摇摇头:你爹当初在世的时候曾说过,当老板的一定要有足够的能力控制住手下,而不能让下面的人超过老板。所以,功劳太大太有威望的人不能掌握太多的权力。现在咱们要是继续处下去,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张孟谈还说了一句特别有名的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你往回看,有几个老板和手下因为权势相等又能走到最好的。
赵无恤也只能挥手放他走了。
张孟谈是个聪明人,他太明白“可以共患难但是不能同富贵”的道理了,他也太清楚赵无恤这个人了。
当年赵无恤想打代国,因此把自己的亲妹妹许配给了代王来麻痹他,然后趁着喝酒的机会让厨师拿着大铁勺子砸死了代王。然后发兵去了代国,他的妹妹也因为伤心过度而自杀。一个连亲妹妹的死活都不在乎的人,他能容得下张孟谈比自己还牛逼?
不过张孟谈的田园生活也没有安逸太久,三年之后,赵无恤派人通知张孟谈:有大麻烦,赶紧来。
原来当初瓜分智瑶的地盘时,赵无恤多分了十座城,这让两个人很不开心。
正好这时会北边的燕国和东边的齐国也看出来赵无恤在晋阳被围困了三年,元气大伤,于是四家一商量:灭了他,分他的家业。
没有永远的朋友,这话在什么时候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17

鬼一定是鬼,但人不一定是人。
你永远可以相信人性!
张孟谈给出的方法,永远都是那么简单粗暴:各个击破。
他让自己的老婆去了南边的楚国:现在他们要打赵国,一旦姓赵的没了,地盘被瓜分,韩魏两家势必坐大,到时候你可控制不了啊!
楚王一听是这么个理儿:放心,我派人给你帮忙。
得到楚王的回信后,张孟谈又分别派大儿子和二儿子去找了韩魏两家,话术都是一样的:咱们之间又没有啥血海深仇,只不过是分赃不均,这都是可以商量的;再说了要真是想打,楚国已经答应出兵,到时候我们不会跟燕国和齐国正面刚,就是打你们两家。你们想想能抗住吗?
老韩和老魏实力不咋地,还是胆子小,害怕了:不信谣不传谣,我们从来没说过要跟你们开战。
搞定韩魏两家,张孟谈又派小儿子去齐国:我们和韩魏两家只是内部矛盾,现在已经解决了。另外告诉你,楚国也和我们结成同盟了,要真是打起来的话,就是我们四家打你一家,你确定要打吗?
齐王本来就只想捡个蹦蹦枣,现在人家四家好的穿一条裤子了,自己还打个屁?
燕国一看:卧槽,你们都不打了?那我也不打了。
就这样,张孟谈连面都没露,就解决了一个天大的危机。
神奇不?牛叉不?



18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的后人韩虔,魏斯,赵籍派使者面见周天子威烈王,要求册封。
周威烈王于是封三家为诸侯。
至此,三家分晋完成。

致亲爱的汉周小伙伴

有读者反映看不到封面头图

因为平台规则调整了

要“星标

才能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推送和封面

按下图指示操作,莫错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家分晋的历史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解密权力背后的阴谋和贪欲
“三家分晋”是一个什么过程呢? 它的潜在因素和本质是什么?
晋国内斗总决赛:三家分晋,春秋落幕
三家分晋,都是哪三家?做人别太狂,太狂必有祸​
为何说“烽火戏诸侯”是个借口?漫谈晋阳风云中的计谋战
素质太差的人,下场都不会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