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OOCs是教师走出象牙塔的契机

Coursera的两次教学风波


天有不测风云,即使像Coursera这个冲劲十足,表现耀眼的新创之秀,也出现了凸槌情况:有门课在教学一周后,突然无预告地关闭了。这也成为一个话题,最反讽的是,这是一门名为《如何规划与执行在线课程》的课。


这门课在2013年1月28日开课当天,就因为分组搞得一团乱,2月3日又突然在课表上失踪。按理说,这门课的老师是在线教学老手,不该犯此错误。但或许正因如此,老师太大意疏忽了,以为教四万个学生,跟教二十个学生,没什么不同,因而沿用贯有的教学模式,更没有虚心观摩其他老师的教学。


老师不够戒慎恐惧,连别的老师开课前都会做的问卷调查也没做,一开始上课,就要求学生到GoogleSpreadsheet去签到和分组,结果Google服务器因无法支援庞大的交通量而死机,造成一团乱,只得停下来。


网上专家分析造成此次“灾难”的原因有三个,都与分组有关。第一个,就是技术故障导致Google服务器崩溃;第二则是缺乏对分组的目的作明确说明,让学生陷入一团迷雾,而产生很大挫折感;第三则是没有明确的小组活动来导引组员之间的认识与互动。


Coursera的另外一门课《经理人的微经济学》,是由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RichardMcKenzie教授主讲,学生人数为37000人。


二月下旬,这位教授宣布退出教学,他对外界说明退出的理由,是出于授课质量的考量,他发觉学生太多,难以掌控学生的学习质量,他认为讨论区的发言太多,会使学生分心,影响好学生学习,而且学生抱怨作业太多,使他无法确认学生能否达到他心目中的标准。


但也有人批评,这只是McKenzie教授的一面之辞。有一名学生名叫CatherinePrendergast,同时也是一位经济学教授,她指出,老师不喜欢学生反击自己的理性经济模式,还要有经济学知识的学生闭嘴,他不但无法接受批评,还要学生买他写的教科书(87美元),学生不配合,让老师觉得无利可图,尊严又大受打击,才会出走。


慕课推动教师的自我变革


很多人看MOOCs的兴起,最喜欢讨论的就是商业模式,最少谈的就是老师,其实对老师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契机,不论是当MOOCs的学生,看看别的老师如何教课,或是当MOOCs的老师,来实验新的网络教学模式,都可让大学老师从原来的学术象牙塔中走出来,发现老师角色的转变与新机会。


Coursera宣布新增29所合作大学,其中包含亚洲的台湾大学、新加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东京大学,使得Coursera的合作高校共有62所,并增加90门新课,累计有313门;授课语言也增加法语、汉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加入的学生累积达280万人,每个月有140万人注册上课。其中,用中文讲授的课程有香港中文大学的两门人文课程,一个是李欧梵,主教《中国人文经典:大师导读》,另外一个是白先勇,主教《崑曲之美》。


这两位教授都是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之后,到美国留学,得到学位后,在美国教书到退休,最妙的是,两人还是同班同学,都年过70,却仍乐意投入MOOCs的实验,因为他们受过西方文化的洗礼,所以没有架子,不畏科技,不怕丢面子,勇于实验和创新。


香港中文大学推出的另外一门课,就是统计学的专业课程《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由KitTaiHau教授主讲,他说:“自1995年以来,十多年了,我已在大陆不同地方,举办近百次大型结构方程研习班。大陆学生勤奋、进取的学习态度,令我甚为感动。不过,中国地域甚为广阔,就算我到一些偏远地方办免费班,颇多学生仍难以支付旅费前往参加研习班。为此,我将在香港中文大学内自行制作的网上课程公开,方便学生们用这网上课程及大量的练习去修读。”


KitTaiHau教授为大陆学生设想的一片好心,令人感佩,但一般Coursera课程的影片,都放在Youtube上面,大陆的学生除非翻墙,否则是无法浏览的,不知Coursera和香港中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会辜负了老师的一片好意!


教学国际化成为轻松实现的理想


我的母校台湾大学,在Coursera推出了两门新课,一门是《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一门是《机率》,开机率课的叶丙成老师雄心勃勃,特别强调在课程当中将搭配使用台湾大学所开发的多人竞技在线游戏系统,来帮助学生快速叶老师说:“这个游戏的主要精神,便是由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个机率题目,而后彼此竞技,互相攻破他人的题目。


我们会教同学如何设计题目。同学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养成对于机率题目的洞察力……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在线课程出现的多人竞技在线游戏,欢迎你一起来加入!”


我的母校台湾大学,在Coursera推出了两门新课,一门是《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一门是《机率》,开机率课的叶丙成老师雄心勃勃,特别强调在课程当中将搭配使用台湾大学所开发的多人竞技在线游戏系统,来帮助学生快速叶老师说:“这个游戏的主要精神,便是由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个机率题目,而后彼此竞技,互相攻破他人的题目。


这是多么吸引人的课程介绍呀!他举出课程设计有两大重点,一个就是让学生设计问题给同学解答,而非传统的解答老师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采用多人在线游戏来作答题比赛,不管实验途中会不会出现问题,这种勇气和用心,就令人激赏!


我在台湾的研究所教课,观摩了不少MOOCs,我发现老师都会碰到一些问题,但他们也会很快地修正和适应,不太会把挫折或学生的批评放在心里,教完之后,很多老师马上会继续开同样的课。Coursera真正吓人的武器是翻课率,快得吓人。比如,普林斯顿教授的《20QaboutNetworks:Friends,Money,andBytes》,为期十周,针对目前各种网络服务,做了极为深入周全的分析,教得真好,还举办了十个网络创新项目竞赛,只可惜教学过程中,引用太多数学,使很多人却步。


他去年年底教完第一次,给学生的课后报告中说,今年2月4日就开第二次课,内容与第一次相同,接下来5月份他又要开一次,这次他就会呼应同学的请求,换用新内容,完全不使用数学公式来教学。


加拿大的数字化学习专家StephenDownes认为,21世纪的老师,已经无法像从前一样,只是当个灌输知识的管道,而是兼具四种不同角色,那就是专家、教练、设计者和学习者。这四个角色,在MOOC的课堂中,每位老师都有或多或少的清楚呈现。


MOOCs像是一把钥匙,打开封闭的大学象牙塔,让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学习和合作,像Cousera的很多老师就相互观摩和分享许多教学技巧。MOOCs让跨校、跨国的观摩,不费吹灰之力,也让教学国际化,成为可以轻松实现的理想。


MOOCs但是很多老师并不看重教学方法的改变,还是维持着传统的封闭教学方式与心态,只教书,不学习,不改变,这不但是学生的损失,更是老师自己的损失,MOOCs会加速推动老师的改变步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慕课MOOC
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变革(1)
【MOOC读书】《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一本有慕课实战经验的人写的书
慕课(MOOC)改变高等教育使命的失败?
SPOCs vs MOOCs
“慕课”平台能为他们带来哪些受益,是否适合高中生学习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