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督导文化

一、有没有督导文化?

在教育领域,无论教育机构还是管理部门,都有我们熟悉的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管理文化等等概念。尤其是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更是被许多学校当做“校魂”、“品味”而孜孜以求,也被教育行政部门当做重要标准来衡量、考评学校。但是,迄今为止,至少就专门研究而言,还没有人提出过教育督导文化或督导文化。这是不是意味着教育督导领域根本就没有督导文化?或者谈论督导文化缺乏实质意义?

那么,教育督导领域有没有自己的督导文化呢?

一般的理解,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非自然所提供的。再简单点说,有人就有文化,建筑园林、民乐曲艺是文化,烟斗酒樽、夜壶痰盂也是文化,文化无处不在,都是由每一个具有社会属性和行为能力的人共同创造并践行的。它每个普通人的一言一行息息相关,并非来源于几个圣哲或哪本古代典籍,也并非神圣得高深莫测和高不可攀。

教育督导是由具有一定条件或资质的人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对下级教育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首先,他是人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既是人的活动,自然就能创造自己的文化;其次他是一种管理行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一书中就把管理与文化明确地联系起来,他认为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由此可以看到,教育督导领域应该有自己的督导文化,督学责任区也可以在实践中形成有自己风格、韵味、模式和氛围的督导文化。

二、督导文化有哪些作用?

劳伦斯·哈里森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社会进步》一书中,专门就文化为什么重要撰文提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和从事实际发展工作的人,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上的价值观和态度在促进或阻碍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戴维·兰德斯著有《国富国穷》一书,他也有有一个简洁明确的结论:文化使局面完全不一样。社会学大师鲍曼认为文化既是失序的动力,也是秩序的工具;既是创造性的温床,也是规范法则的框架。虽然他们都是从考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来关注文化现象、强调文化作用的,但正也说明文化对事物发展的巨大影响力。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没有文化的组织也是没有希望的组织。

对于督学责任区而言,其督导文化有哪些作用呢?李永刚先生在《文化如何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一文中,专门阐释了文化精神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影响。借其思路,督导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督导文化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又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价值目标导向作用。督导行为的选择和确立会受主观文化价值的引导,这种价值观可能是督学在长期的教育理念下形成的,对其在督导活动情境下的行为具有强支配决定作用,因而会以一种内在的自觉,引导他制定行为的目标与方向,甚至会无意识地选择应当“做什么”。二是行为策略导向作用。在督导活动中,督学的行为策略也受主观精神和性格禀赋制约。督导的行为方式可能是创新求变的,也可能因循守旧的;督导的过程可能是循循善诱的,也可能居高临下的;督导的结果处理可能是审慎稳妥的,也可能是激进浮躁的。

二是督导文化的“激励”作用。文化也是督学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撑。或者给我们提供克服困难的坚韧与毅力,或者对我们提供勤于学习、不断探索的勇气和信心。人们可以观察到,许多被聘督学在当地、在同辈之中都是功成名就之人,不存在对物质生活的更多需求,但是他们从事工作的内在动力仍然丝毫不减。这种持续的从事工作的内在动力是生存需求动机所不能解释的,只能用他们的文化精神、品格、禀赋、境界来加以解释。

三是督导文化的“规约”作用。文化还是督学的内在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依靠督学的文化精神自觉来自动维系,因此不同于依靠外部强制的法律规范。如果说文化的行为导向作用是让督学无意识地选择“应该做什么”,文化的行为规约作用则是让督学无意识地选择“不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如何做”,为督学在行为选择过程中提供一种规约与限制,或者使外在行为规范变成督学的内在行为自觉,形成一种诚信督导、廉洁督导、公正督导的督导文化精神。

三、应该有什么样的督导文化?

教育督导领域应该形成什么样的督导文化,这是讨论督导文化的核心。个人认为,可能要把握两个层次。一是督导文化的大方向。督导文化要发挥引导、激励、规约作用,必然是符合教育先进理念、引领学校进步的文化,是具有凝聚力、创新力和生命力的文化。二是督导文化的具体内容。按照文化的内部结构来分,督导文化涉及到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由人创造,就必有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也有落后的、糟粕之类的文化。督导文化同样如此。我们需要的督导文化,应该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思想基础之上,承继了长期以来国内外教育督导的科学理念、制度规范、专业行为,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学校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发展方面具有切实引领作用的文化;是一种能够在精神上吸引督学“主动做”、在价值和行为选择上引导督学“应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文化;还是一种对督学有强凝聚力、对学校有强感召力、对教育决策者和执行者有高满意度的文化。

在督导文化的具体内容上,首先是物态文化。一套督导评价工具,一份督导记录,一篇督导报告,一篇督导随笔,一叠督导案卷等等,都是一种物态文化。它反映我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对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科学督导的理念,能折射出督导计划的专业性、督导过程的规范性、督导结果的严谨性,体现督导工作的专业和水平。

其次是制度文化。即督学实践活动中组建的各种督导规范。正如有好的市场经济和坏的市场经济一样,督导也有好的制度和坏的制度。好的制度才有好的制度文化,才能发挥正确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当下,我们亟需建立一个好的责任区设置、实施、保障、监管的制度体系,并逐步规范形成自己的制度文化。

第三是行为文化。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平等合作的文化,督学不再是挑刺找毛病,不再是“钦差大臣”“特派员”,而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学校沟通探讨,在帮助指导学校查明问题的原因、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改进工作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时,有一种合作、服务的意识和态度,能达到“从‘站着’到‘蹲下’的转变;能够让学校感受到督学是学校可以信赖的朋友,与学校是常态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对他们进行干预;能够让教师感到与督学进行讨论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让他们难堪。

二是求真求实的文化。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做好教育督导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求真求实的文化里,督学既能大胆行使职权,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走过场,不和稀泥,又能以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准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自定标准,不道听途说,不随心所欲。

三是廉洁自律的文化。“公生明,廉生威”。督导本身就是一种权威的体现。在《教育督导:重新界定》一书中,作者提出了督导权威,并分为官僚权威、技术—理性权威、专业权威、个人权威、道德权威,每种权威都和“公”、“廉”有很大关系。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处在一个关系社会和人情社会里,很多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托人情、找关系,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也似乎成了文化。这种文化与求真求实的文化、廉洁自律的文化很不兼容,给督导工作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既要靠《督学行为职责》等制度来规范行为,更需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和文化氛围,最大可能在污染的湖泊周边找到自己那段洁净的源流。

第四是精神文化。这是督导文化的核心,是督学在督导实践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是给督导行为提供指导并使督导活动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和基本态度。它是无形的,又时刻显现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让每一所学校都有进步”的理念、督导活动中要坚持的“发展性、差异性、合作性”原则、推进学校规范发展和特色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等,都是开展督导工作的价值观念与基本信念,是督导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尤其重要的,除了价值观和基本信念外,专业精神、科学精神在督导精神文化中尤为重要。对学校成绩、不足的判断,对一堂课、一名教师的评价,都应该建立在专业、科学的判断之上。此外,督导的文化精神,还是一种团队精神,它能够把督学都团结在这面精神的旗帜下,能使督导团队的每个成员从潜意识里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义务感和责任感,感到自己与团队、与学校息息相关。

督导文化这个命题的提出,很难说是督导观念的一次进步,但对于推进教育督导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责任区建设刚刚起步,更需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积淀,实现文化引领。应当相信,教育督导文化就在我们的意识中,在我们的行动中,不断探索、逐步积累,我们就能够创新性建设自己的督导文化。当然,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督导部门的积极倡导和正确引导,需要每一位督学的开拓前进和砥砺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闻浏览
通道县督学责任区督学履行职责考核办法
让责任督学切实发挥作用需创新督学管理机制
20230822-黑龙江哈尔滨:市教育局召开责任督学会议
督学案例:兴学校特色教育,促良好习惯养成案例
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 扎实开展随访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