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惊险故事片《英雄虎胆》

《英雄虎胆 》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惊险战争影片,由严寄洲 、郝光执导,于洋、王晓棠、胡敏英、方辉等主演,于1958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解放军侦察科长曾泰化装潜伏到国民党残匪的老巢,协助大部队将匪徒一网打尽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新生政权和保护人民安全,人民解放军开展了艰苦的剿匪斗争,由于匪徒隐蔽、狡诈、凶悍,斗争更显尖锐、复杂、艰巨。电影《英雄虎胆》以歼灭盘踞广西十万大山地区残匪为背景,集中描写解放军侦察人员打入虎穴,沉着机警与匪首斗智斗勇,配合大部队一举歼敌,充分表现了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精神和在特殊环境游刃有余的灵活斗争艺术。片中情节生动、悬念迭起、人物鲜明,是一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惊险军事影片。

电影《英雄虎胆》宣传广告

十万大山和十万大山剿匪

十万大山 位于广西的西部,东起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贵台镇,西至中越边境,分布于钦州、防城、上思和宁明等地。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00多公里,宽30-40公里,海拔700-1000米,也有不少超过1000米的高峰。整个山脉面对大海、毗邻越南,山中林木参天,路少人稀。

俯拍十万大山

除了十万大山,广西还有九万大山、六万大山。那么广西到底有几万座大山?对这个问题,很多广西人会付之一笑。其实,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六万大山中的“十万”、“九万”、“六万”,不是数字,而是壮语山名的汉文记音。

十万大山的“十万”系南壮方言“适伐”的记音,“适伐大山”的意思是“顶天大山”;九万大山的“九万”系壮语“九怀”(水牛头)的汉文记音,山名的实际意思是“水牛头山”;而六万大山的“六”,是壮语lueg(意指山谷)的近音,“万”的壮语意思是“甜”,合起来就是“甜水谷大山”。没有五万大山、七万大山等。

十万大山剿匪 1949年11月解放军进军广西后,韦秀英、韦雨庄等匪帮以十万大山为依托,并与逃往越南的国民党残余部队相勾结,肆意作乱,危害人民及边防安全。十万大山的剿匪斗争主要在防城、上思境内开展。

1950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1师451团51、52大队进驻防城。中共防城县委、县政府与部队首长联合组成剿匪指挥部,统一指挥剿匪斗争。各级党委、政府成立支前委员会开展支前工作,全力支援剿匪部队。解放军剿匪部队在防城县大队和民兵的密切配合下,对盘踞在十万大山的土匪进行全面清剿。经过一年多的剿匪斗争,共歼土匪2000余名,击毙匪首韦秀英。经政治瓦解投案自首的大小匪首、匪徒1200名。防城县境内成股的土匪被基本肃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剿匪

与此同时,上思的剿匪也全面展开。1950年3月,中共上思县委发出《关于剿匪护粮工作的紧急指示》,作出发动群众,武装群众,防匪自卫的决策,并组织当地武装、民兵和群众开展剿匪斗争。当年5月和1951年1月,解放军第134师402团、第219师655团先后进入上思,对土匪进行全面追剿。从1950年3月至1951年9月,上思县共歼灭土匪2053名,缴获轻机枪17挺,重机枪2挺,长短枪5305支,迫击炮6门,子弹15508发。

十万大山剿匪斗争的胜利,极大震慑了反革命势力,解除了土匪对新生人民政权的威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影片创作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天,八一厂导演严寄洲看到部队剧作家丁一三以十万大山地区剿匪斗争为素材创作的剧本《北仑河畔》。虽然剧本有些粗糙,但严寄洲认为故事选材角度不错。当时,银幕上反映解放初期剿匪斗争的题材比较少见,而《北仑河畔》从打入敌人内部切入,故事有潜力可挖。于是,他立即向厂长陈播汇报,表示要接手这个本子,但须进行重大修改。

因为《北仑河畔》原作者丁一三当时已随所在部队整编调动,故八一厂决定由严寄洲负责改写剧本。在厂里的安排下,严寄洲很快动身前往广西搜集创作素材。回到厂里,严寄洲根据采访手记,对原作进行了调整与增删,突出了土改运动的时代背景,并把片名改为《英雄虎胆》。

在剧本创作之初,严寄洲就对影片的风格有所考虑,从剧情出发,他有意把影片拍成一部军事惊险片。他的构想得到了联合导演郝光的认同。在之后的创作各阶段,从切分镜头到实际拍摄,乃至灯光布景、音乐设计、后期剪辑,影片都围绕“惊险”二字进行统筹。

在选择演员时,严寄洲本着“找演员不要看他曾经演过什么样的角色,而是要看他能够演什么样的角色”的原则,反复斟酌遴选正反面人物的扮演者。

影片的男一号、扮演侦察科长曾泰的于洋,是外借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高大魁梧,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刚毅睿智的气质为导演看中。片中表演准确体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身份,粗犷中蕴含刚毅,质朴中透露机智,把侦察英雄塑造得有血有肉,可亲可敬。可以说,这部电影让于洋真正走红,以后又主演了《青春之歌》《暴风骤雨》《大浪淘沙》《戴手铐的旅客》等影片。

于洋扮演侦察科长曾泰

风流倜傥的“副司令”赢得匪首亲信阿兰的芳心,也为他在匪巢中开展工作提供了方便

此前仅拍过一部电影、即在《黑山阻击战》扮演我军连长的张勇手,刚刚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因显露表演洒脱而慧黠的特点,被选中饰演配合曾泰打入匪窟的侦察员耿浩,将我基层军事干部的英武耿直,与伪装的土匪骨干的傲慢恣情,颇为准确地集于一身。此后,张勇手先后在《海鹰》《林海雪原》《哥俩好》《奇袭》等片中扮演我军青年指挥员。

张勇手扮演侦察员耿浩

扮演匪司令李汉光的方辉,也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一直在银幕上扮演民兵队长、复员军人等正面角色。导演认为其又黑又瘦的体貌,扮演抽大烟的麻杆司令绰绰有余。方辉则怯于自己只有28岁,演50多岁的土匪司令,无论在形体、气质等方面都有很大距离。在导演鼓励下方辉努力开拓戏路,较好刻画了人物专横暴虐、贪恋酒色、色厉内荏的性格特点,从此方辉成为擅演反角的演员。此后,方辉在《粮食》《无名岛》《停战以后》《暴风骤雨》等片中都是以反面形象出现。

方辉扮演匪司令李汉光

扮演女匪首李月桂的胡敏英,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原是部队文工团老演员,曾在话剧《夜店》中扮演妖艳风流、心狠手辣的老板娘赛观音,给严寄洲以“演活了”的深刻印象,认为她很有表演潜力,果然“演好了”李月桂这个凶狠、狡猾、尖酸、泼辣的女土匪。她在《英雄虎胆》中的几句台词,很有个性,给人印象深刻:“要不是我手心里这一套,你呀,现在当司令?共产党那边坐班房去吧!”“听到这种音乐使我想起了国外的生活,那是多么多么的美啊!”“来,跳舞吧!来个伦巴!”胡敏英后来在影片《夺印》中扮演烂菜花,也有出色表现。

胡敏英扮演女匪首李月桂

扮演女匪首李月桂贴身随从阿兰的王晓棠,此前曾在《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中,扮演过少数民族姑娘等善良、纯洁形象,而在生活中却是轻快洒脱、能说会道,导演认为她具有表现性格比较复杂多面人物的可塑性,本片中她以苦闷深埋于淡漠的举止,压抑掩盖于冷傲的神态,颇为深入细致地揭示了阿兰政治上愚昧与情感上渴求交织的矛盾特征。她塑造的美丽、多情、又甘愿为土匪卖命的阿兰,成为本片亮点之一,这也是王晓棠唯一一个反面银幕形象。

王晓棠扮演阿兰

不过,这个反面形象倒是挺值得同情。当初电影上映后,《大众电影》就有观众来信提意见,说阿兰罪不改死,她的结局应该是被俘后学习改造,重新做人。有不少观众支持这一观点。

《英雄虎胆》剧照:阿兰被击毙前

以后,王晓棠又多次在严寄洲导演的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如《海鹰》中的女民兵队长玉芬、《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环、银环。

2013年,相隔55年后《英雄虎胆》中的“副司令”与“阿兰”再聚首

其他一些重要角色也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如扮演马政委的里坡、扮演老猎人的李力、扮演独眼龙的张怀志、扮演田参谋的张璋,以及曲云、袁霞、刘季云、谢万和等。当时为节省成本,剧组规定所有演职人员都要上镜头,连导演严寄洲本人也出镜扮演了被服的匪军副司令雷震霆。

《英雄虎胆》剧照:导演严寄洲客串匪军副司令雷震霆,还真像!要不导演怎么给说戏呢?

《英雄虎胆》在全国上映后引起轰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在公安战线影响很大,就连公安部长罗瑞卿大将后来在国庆10周年晚会上,见了于洋就叫“科长”。影片还出口苏联、东德等国,苏联报刊为“中国能拍出这样优秀的电影”赞叹不已,有几位苏联观众专门给八一厂写来热情洋溢的祝贺信,厂长陈播少将特意把来信译成中文,一并装存大镜框悬挂出来以示成果。

“文革”结束后,该片复映,全国发行拷贝在复映片中排名第一。

影片中的原型

侦察科长曾泰原型林泰

在电影《英雄虎胆》中,男主角侦察英雄曾泰的原型就是广西柳州市公安局原调研员林泰。

《英雄虎胆》剧照:假扮副司令的曾泰与女特务阿兰

林泰,1925年出生,黑龙江巴彦县人。20岁参加了八路军,并且当上了侦查员。之后林泰在解放长春、四平、沈阳、天津等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多次立功获奖。

1950年,林泰随部队来到广西十万大山参加剿匪。1950年10月,剿匪部队截获了一封来自女匪韦秀英的密电,经过破译后发现,这是韦秀英给国民党的求救信,信上的内容是,希望能从台湾派来一个参谋长,来协助她管理十万大山中的各路匪帮。

而我军刚刚在港深边境抓住了一名乔装打扮的国民党军官,恰好是给韦秀英派来的参谋长。我军就来了一个将计就计,反正韦秀英也没见过这参谋长长啥样,索性派一个人顶替上去,还能为我军传送情报。于是在侦查方面经验丰富的林泰,就被委以重任。林泰经过乔装打扮,拿起了原参谋长的各种证件、联络图以及密码本,就赶紧上山。上山之后,林泰凭借自己在多年侦查工作中的经验,成功赢得了韦秀英的信任,并且摸清楚了十万大山中各路匪帮中的详细情报。林泰又将所得的情报透过各种途径,送入我军的秘密联络站。1950年的12月初,解放军根据林泰提供的情报,开始对十万大山进行合力围剿。匪徒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触即溃,短短十几天,韦秀英在十万大山外的部队就被全部围剿。

之后,我军势如破竹,一路追赶韦秀英残部,终于在1951年2月下旬,十万大山全部余匪都被清剿完毕。林泰也成功完成这次任务,立下大功。战争结束后,林泰转业来到柳州市公安局工作。

女匪首李月桂的原型韦秀英

《英雄虎胆》这部电影反面人物也是有原型的,电影里的李汉光其实就是国民党63军军长张瑞贵,李月桂则是张瑞贵的老婆韦秀英。

《英雄虎胆》剧照:匪首李汉光和李月桂

1949年12月,广西相继被被解放军解放,国民党“粤桂南区清缴总指挥”张瑞贵率残部退守到围洲岛。不久围洲岛也被解放,张瑞贵逃到了海南岛。此前,韦秀英因为和张瑞贵的小老婆不和,被迫到钦县贵台镇那统村张家老宅居住,因此,没能跟着张瑞贵到海南。

张瑞贵自己虽然不敢和解放军正面对抗,却也不甘心就此放弃自己在广西的势力。1950年初,张瑞贵派外甥李成威拿着自己的亲笔信去见韦秀英,希望出身铁匠家庭,自小就舞刀弄枪的韦秀英能在老家拉一支队伍,或许可以让自己东山再起。

韦秀英收到信后,大言不惭的说了一句:

“年轻时看戏,我最敬佩穆桂英;没想到老了老了,却当上了佘太君。”

显然,韦秀英是答应了张瑞贵,从此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不归路。

1950年2月13日,韦秀英聚集了50余名十万大山的土匪头子,在邕宁钦县交界处的南间乡那曹村秘密开会。她仗着背后有蒋介石的支持,打出了粤桂边反共救国军总指挥的招牌,并且在3月13日发动暴动,派出1000多名土匪突袭了钦县那袅村,杀害干部群众231人,烧毁房屋1029间,史称“那袅惨案”。

暴动之后,台湾方面还特别嘉奖了韦秀英,一时之间,附近土匪极其猖狂,闻风归附。到1950年6月,韦秀英麾下已经有6个纵队,25个支队,5000余人。韦秀英股匪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生活,成为十万大山地区实力最强、危害最大的匪患。在韦秀英的带动下,整个广西都不太平了,全省102个县就有97个县发生了大小规模不等的暴动。

广西的严重匪患,受到了毛主席的严厉批评:广西解放在西南之前,而剿匪成绩则落在西南之后,为什么这样?请你们加以检讨,并以结果告诉我们。

毛主席的批评让广西的军政部门受到极大压力,为此迅速加大了剿匪力度。1950年12月初,解放军第45军134师进军十万大山,主要目标就是韦秀英。

剿匪部队进入十万大山地区后,一路势如破竹,只用十多天功夫就把韦秀英的手下各路土匪消灭殆尽。韦秀英也惶惶如丧家之犬,感觉到自己的灭顶之灾快要到了。

12月14日,剿匪部队将韦秀英围在大菉镇那厚村的一个院子。当时,韦秀英身边只剩下几十个凶悍的匪徒,准备据守制高点负隅顽抗。为了减小损失,解放军没有强攻,弹药手郭喜林抓住机会成功爆破了院子的围墙,一个战士爬上了韦秀英盘踞的房顶,向屋里扔手榴弹,顽固不化的匪首韦秀英被当场炸死。但是在影片《英雄虎胆》的结局中,匪首李汉光、李月桂夫妇双双被俘。

《英雄虎胆》剧照:匪首李汉光、李月桂束手就擒

上世纪80年代初,《英雄虎胆》导演严寄洲与主演于洋、王晓棠

经典影片《英雄虎胆》距今已经65年了,感谢老艺术家给我们留下一部传世之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雄虎胆》原型:林泰和他激情燃烧的岁月
广西女匪网罗5000人啸聚十万大山,指使部下奸污女学生,结局如何
蒋军军长败退海南,想回广西接老婆,不料夫人已成女匪首
兵哥哥38军历史知识之十七《女匪首覆灭记》
国军将领逃台,大字不识的妻子成了广西总匪首,她最后下场如何?
中南剿匪之:广西剿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