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西女匪网罗5000人啸聚十万大山,指使部下奸污女学生,结局如何

1958年,八一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叫《英雄虎胆》的黑白电影,一经上映,好评如潮,遂成为一代红色经典。

艺术来源于生活,该片是根据50年代初期,我军在广西十万大山地区剿匪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

片中那个风流狡诈的女特务阿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的真实人物原型,参考的是当时广西土匪的最高指挥官,著名的女匪首韦秀英。

旧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想要成为一个凶神恶煞的女匪首谈何容易?!那么,韦秀英究竟有何过人本领?让一帮粗鲁的壮汉言听计从,并忠心耿耿跟随她呢?

这一切,还得从韦秀英的军长丈夫张瑞贵说起。

1950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却依然贼心不死,一直做着“反攻大陆”的美梦,妄图颠覆新中国政权。

在蒋介石多次策动之下,那些隐藏在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开始积极组织各地土匪武装发动叛乱,张瑞贵也成了国民党在广西的一枚重要棋子。

张瑞贵

张瑞贵是广西钦县贵台镇人,189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整日在田地里劳作,一家人却难求温饱,经常饿得肚子咕咕叫,却无力改变现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瑞贵自幼就跟在父母身边干活,上山打柴,帮人牧牛看鸭……柴火还要挑到集市里去卖,帮助家里维持生计。

由于老家实在生活困难,张瑞贵的父母在亲戚的介绍下,举家搬迁南宁谋生。张瑞贵进入一家酱料店当学徒,薪水勉强够养活自己。

年轻人比较好动,闲暇之余,张瑞贵就与同伴一起到武术馆拜师学武,没曾想,几年勤学苦练后,竟然逐渐有了一身不错的拳脚功夫。

1910年,张瑞贵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选择了弃工投戎,毅然进入旧桂系部队当兵,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到了部队以后,因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张瑞贵接连获得提任,几年下来就当上了连长,前途一片光明。

有一次,张瑞贵回南宁探亲,期间经媒人撮合,然后与以前就认识的韦秀英结婚了。

韦秀英

韦秀英是一个铁匠的女儿,虽说家里并不宽裕,但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势力,一般人家都不敢招惹,同时也让她养成了较为果敢强势的性格。

1925年,张瑞贵率部接受陈济棠改编,由此升任少将团长,驻防廉州城。

有一次,张瑞贵等将领跟随陈济棠巡视潮汕防区,有一个刺客突然冲上前,持手榴弹要与陈济棠同归于尽,众人吓得纷纷躲避。

张瑞贵眼疾脚快,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前,双手推开刺客,一脚使劲踹刺客几米远,同时护住陈济棠卧倒在地。“轰隆”一声,爆炸声响起,刺客一命呜呼,而陈济棠只是脚部受轻伤。

陈济堂感念张瑞贵的救命之恩,此后对其另眼相看,不仅送房送车,还要提拔他军长,但遭到部下强烈反对,最后只能作罢。

陈济堂

不过,有了陈济堂的信任和赏识,张瑞贵的仕途此后是一路绿灯,连年获得晋升,即使后来陈济堂反蒋失败,张瑞贵依旧当上了国民党第63军军长。

随着丈夫张瑞贵的职位升迁,韦秀英也成了别人眼中羡慕的军长夫人。不过,让她始料未及是,张瑞贵此后喜新厌旧,非要纳小妾。

这小妾名唤陈培兰,原是菜市场卖豆腐的,年方十八,长得貌美如花,肤白大长腿。张瑞贵自从途径菜市场见了一面,立即迷得神魂颠倒,整日茶饭不思。

不久,经张瑞贵副官的走动撮合,陈培兰就成了张瑞贵的二房太太。

韦秀英这下给气坏了,生性要强的她哪里受得了委屈,主动跟张瑞贵说,我不在你这呆了,我要回老家看家护院去了。

电影剧照

张瑞贵抱得美人归,眼里也容不得沙子,再说多年相处下来,深知妻子韦秀英的脾气,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蒋介石准备调遣63军北上参战。张瑞贵根据几十年从军经验,知道此去难有胜算,一直借口推脱。

不料,蒋介石执意要打,频繁发号施令。张瑞贵实在推脱不过,干脆主动请辞,言称年老力衰,难担大任,望委员长另请高明。

随后,张瑞贵就返回从化七星果园安度晚年去了。

1947年,蒋介石感到共产党领导的湘粤桂游击纵队开始势力壮大,有些担心张瑞贵被“策反”,于是,委任张瑞贵作为地方保安司令前去镇压。

两年后,国民党大势已去,蒋介石无力回天,只能盘算后退之路,就任命张瑞贵为“粤桂边区清剿总指挥”,要求他无论如何都要拿下广西十万大山这块地盘。

十万大山是广西西南部的一条著名山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崇山峻岭,方圆上百公里,一直延伸到中越两国边界。

蒋介石计划以此为游击根据地,与避开与解放军正面交锋,此后等待时机成熟,再伺机而动配合其余国民党部队反攻。

张瑞贵接连收到蒋介石三封电报,也丝毫不敢懈怠,立刻率部联合防城、钦州一带的地方武装驻守在十万大山的外围,企图阻止解放军的进攻。

谁料,此时的解放军士气如虹,兵锋所至,无往不胜。张瑞贵的部队哪里抵挡得了,被解放军战士打得节节败退,四散而逃。

张瑞贵一路溃败,狼狈不堪逃到了北海。刚站稳脚跟,屁股还没坐热,解放军却早已兵临城下,吓得只能逃往海南岛。

此时,蒋介石的电报再次发来,要求张瑞贵必须坚守十万大山,否则军法处置。

张瑞贵眼看无法跟蒋介石交差,突然就想起了妻子韦秀英。

他认为只要韦秀英能够在十万大山里面拉起一只像样的队伍,日后与自己来个里应外合,或许还能够杀个回马枪,从此东山再起。

1950年2月,张瑞贵派了一个叫李成威的亲信,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偷偷摸摸跑到了贵台镇韦秀英的家里。

李成威一直跟随张瑞贵做事,韦秀英当然也认识他。不过,突然见到他出现在自家门口,还是被吓了一大跳。

“你不是跟着张瑞贵跑到海南去了吗?怎么突然回来了呢?”,韦秀英非常惊讶地问道。

李成威不答话,似乎有些尴尬,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交到了韦秀英的手上。

韦秀英吩咐仆人端上茶水,让李成威先喝茶解渴,这才拆开信封阅读,却是丈夫张瑞贵的亲笔信。

张瑞贵信里言辞谦虚,态度诚恳,说是如今队伍被打散,但会坚持下去,希望韦秀英看着多年夫妻情分上,能够帮自己一把,拉起一支队伍,与自己里应外合,并肩作战。

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韦秀英也不能坐视不管,何况如今张瑞贵真情流露地请求自己帮忙,就更不好推脱了。

于是,韦秀英读完信,把自己的盒子枪往桌上一拍,底气十足对李成威说:“当年我年轻的时候看戏,最佩服的人就是穆桂英,没想到年纪大了,还会有一个机会当佘太君!”

李成威见她答应了军长的请求,立刻眉开眼笑,趁势说了些恭维的话,夸赞韦秀英是当今“巾帼英雄”,一定能大获全胜。

韦秀英虽然是处于深山之中的官太太,但平日会组织一些家丁护院以防盗贼来偷,并且这十里八乡的村民,以及周围的山寨土匪知道她是军长夫人,因而,韦秀英在当地具有不错的的号召力。

此后,韦秀英就树立起了所谓“反共救国军”的大旗,抵制解放军减租减息的政策,喊着“保枪,抗粮,抗税,破仓分粮”的口号,引来了当地一些国民党散兵、土匪等武装人员来投,逐渐拉起了一支近2000人的队伍,随时准备发起暴动。

1950年3月3日,韦秀英为首的“反共救国军”攻破当地乡政府,并在那袅村袭击了人民政府征粮工作队。

或许由于当年丈夫张瑞贵的“移情别恋”深深伤害了韦秀英的心,也让她对于年轻的女性极为厌恶,基本丧失了女性的同理心。

征粮队里有两名女学生,韦秀英不仅不阻拦属下调戏,甚至还怂恿纵容他们数十人轮流奸污,最后命令将两人枪杀,弃之荒野。

另外11名男同志则被押到板唐村对面水沟边,遭匪众们集体枪杀,仅有一名男同志趁土匪不注意,侥幸逃过一劫。

此后,韦秀英率领土匪们更为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几乎扫遍了十万大山地区。

据后来统计,“反共救国军”在韦秀英的指挥下,疯狂攻破当地乡、县政府达11次,残杀平民百姓数百人,抢粮、烧房,抢牲畜更是难以计数。

广西的解放军部队闻知消息,立即对他们进行围剿,却收效甚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韦秀英非常狡猾,一直利用熟悉当地环境的优势,巧妙地与解放军剿匪部队进行周旋,从来不与剿匪部队正面对抗。

同时,她还积极鼓动当地群众参与暴动,积极收拢那些作战经验丰富的桂系军阀士兵加入队伍,这样一来,队伍反而不断壮大,也让她彻底迷失了自我,愈发膨胀了。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韦秀英陷入了狂喜之中,误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国民党的军队已经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对此,她将所有匪众召集一起,告诉他们:以后天下还是我们的,对共产党分子、农会干部不必留情,一律格杀勿论!

1950年10月,韦秀英的土匪队伍已经有了5000多人,手上有2000多杆枪,四处攻打政府办公场所,扰乱公共秩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俨然成为了10万大山地区实力最强、危害最大的一个毒瘤。

韦秀英掀起的“暴动”浪潮,如果只停留在十万大山里那倒还好,但广西其他地区的大大小小土匪也闻风而动,纷纷表示投靠“军长夫人”,企图彻底搅乱广西的局势。

最为猖狂的时候,广西全省102个县,就有97个县发生了暴动,参与暴动的人员达到了50万之多,如何让其继续猖狂作乱下雪去,没有强有力镇压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久,广西发生严重的匪乱的消息,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关注。

叶剑英

1950年10月14日,毛主席亲自起草电文,对广西省委和军区进行的剿匪工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两天后,毛主席再次致电广西省委,要求广西方面对剿匪的工作加以检讨,并且要总结成绩,纠正缺点,同时加强剿匪的领导力量。

同时,毛主席亲自致电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要求他们前往广西协助领导剿匪工作。

最后,毛主席还下了一道死命令:半年内,也就是在1951年5月1日之前,必须彻底肃清广西的土匪!

军令如山!中南军区迅速抽调湖南、广东的解放军部队前往广西剿匪。一个月后,广西全省的剿匪主力部队达到了15个师, 12个独立团,大约20万人整装待命。

广西各地土匪看似人数多,却都是乌合之众,平时欺负老百姓趾高气扬的,跟正规解放军动真格的,哪里是对手,顿时被打得鬼哭狼嚎,溃不成军。

短短十几天时间,韦秀英在十万大山外围的各个土匪纵队,一个接一个地被解放军歼灭,土匪们不是缴械投降,就是弃甲归田,从此隐姓埋名。

很快,消息传遍了整个广西,韦秀英的手下大小匪众开始人心涣散,斗志全无,再也没有了往日嚣张的气焰。

韦秀英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好不容易拉起来如此壮大的队伍,怎么会被解放军十几天之内就全部吃掉,还以为是属下谎报军情。

因而,韦秀英仍然陶醉在“反共复国”的美梦之中,直到手下一员大将的溃败,才终于明白解放军的厉害,此后开始了逃亡之路。

广西剿匪最艰险的一战,莫过于发生在钦县的周屋村之战。解放军面对的土匪是韦秀英手下的一支强悍王牌部队,叫做朱广筹大队。

朱广筹大队并不是一般的土匪惯匪,而是一个成建制的国民党军队,非常讲究战术纪律,士兵个个骁勇善战。他们原本属于桂系部队,自从国民党撤退以后,如今化兵为匪。

当时,敌我双方在周屋村激战了一天一夜,解放军浴血奋战,最后以30多人牺牲,70多人负伤的代价,取得了歼灭朱广筹大队300多人的全面胜利。

可惜,大队长朱广筹带着10多个亲信士兵逃出了重围。一个月以后,他又偷渡出海,逃往台湾去了。

不久,解放军侦察敌情的战士回来报告,女匪首韦秀英藏在钦县的滩天村。

解放军部队当机立断,兵分三路,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形成合围之势,将韦秀英及几千残匪展开了包围。

经过两天激烈的战斗,部队歼灭了大部分土匪。然而,战士们打扫战场的时候,却并没有发现韦秀英的尸体,立即把这个情况报告了上级。

经过开会商议,解放军派出151师452团3营进行追击,同时打开地图,仔细研究这个女土匪会逃往哪里,一旦确定,立马通知就近兄弟部队进行围追堵截。

韦秀英逃出生天,却有些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想着宁明县离越南不远,于是他带着剩余土匪进入了西南边陲的宁明县。

宁明县跟越南接壤,与越南凉山只有63公里。韦秀英一路心急如焚,风声鹤唳,到了宁明县地界才彻底松了一口气。却没想到,她早已进入解放军布下的天罗地网。

原来,解放军早已料到韦秀英会从宁明离境,加强了大量兵力驻守检查,根本就没有给她逃跑的机会。

韦秀英眼看解放军部队在后面紧追不舍,前面又有重兵拦截,一点都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无奈之下,只能避开正面交战,决定回到自己经营多年的“老巢”--大菉镇。

大菉镇同样处于中越边界,离越南较近,如果这个地方守不住,马上就可以通过后山,潜逃到越南去。

1950年12月30日,解放军151师452团3营的战士们到达大菉镇,立刻对土匪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眼看剿匪部队声势浩大,吓得韦秀英大气都不敢喘,率几名亲信就跌跌撞撞逃到了附近的高地上隐藏了下来,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不料,此时3营的战士们却停止了进攻,反而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战术。这一方面是想要活捉匪首韦秀英。另一方面是这毕竟是韦秀英的“老巢”,土匪的人数较多,他们要等待大部队的增援。

于是,战士们以静制动,通过喇叭进行了劝降和喊话,告诉土匪们缴械投降,政府会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双方就这么对峙了两天两夜,谁也没有开一枪。第3天,解放军大部队赶到,对面突然就颤悠悠的举起了白旗,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韦秀英这两天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方设法找到了一个熟悉当地环境的土匪,然后带着十几个亲信匪众偷偷地溜出了包围圈。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剩余的土匪知道了,气不打一处来,立刻就不干了,这个女头领都逃跑了,我们也干脆投降算了。

韦秀英虽再一次逃出重围,此时却已是穷途末路,也不知该去哪儿好,集合所有余党藏在了大菉镇那厚村。

不过,剿匪部队很快就接到了消息,知道了韦秀英的具体藏身之处,一声令下,部队立即全速前进,直扑那厚村,再一次把村子围了个严严实实。

韦秀英身边只有几十个人,即使拼死一搏,也根本就守不住,很快就被剿匪部队攻进了村里。

进村后,剿匪部队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了枪炮声大作,原来韦秀英在村里找到了一个制高点,对战士们进行疯狂射击。

有些土匪枪法很准,冲在最前面的战士们猝不及防,一下子倒下了十几个人,跟在后面的战士连忙找角落躲起来,暂时停止了冲锋。

一名负伤倒地的解放军战士,慢慢靠近了高地,然后用尽全力扔进去一捆手榴弹,只听“轰隆”一声,高地顿时火光四射,浓烟滚滚,瞬间没有了枪声。

后面的解放军战士们一拥而上,马上冲进了高地。在一处房间里,战士们在满屋的硝烟中看到炸伤腿的土匪,立刻逼问他:韦秀英去哪里了?

那名土匪吓得哆哆嗦嗦,连话都说不出来,用手指了指床下。解放军战士走过去瞧了瞧,见里面有一具被炸死的尸体,连忙把它拖了出来。

解放军战士一看,也不由吓了一跳,这是一具50出头的女性尸体,面部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已经认不出她原来是什么模样。

大家只好找来当地群众和俘虏辨认,又从她身上搜出一枚刻有“粤桂边区救国军总指挥”的蓝色印鉴,才确定此人正是韦秀英!

1951年12月底,广西十万大山的匪患基本肃清,从此彻底断绝了蒋介石对广西的最后念想。

韦秀英的丈夫张瑞贵也在海南解放后,灰溜溜的逃窜到了台湾。

毛主席听到此消息,大为高兴,向全国各大军区党委发出电文,称赞广西是“匪焰大降,民意大伸!”

从此,广西十万大山地区的老百姓才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险故事片《英雄虎胆》
国军将领逃台,大字不识的妻子成了广西总匪首,她最后下场如何?
蒋军军长败退海南,想回广西接老婆,不料夫人已成女匪首
兵哥哥38军历史知识之十七《女匪首覆灭记》
韦秀英祸乱广西,毛主席怒批,派叶剑英围剿
建国初期,广西、广东两省匪患猖獗,陈明仁率兵将其逐个击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