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朝是否真的存在?《史记》中的记载漏洞百出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神秘的朝代,在先秦的古籍中,有很多关于夏朝的资料。例如《尚书》中有《禹贡》、《皋陶谟》诸篇,说明在商朝之前还有一个夏朝。先秦的子书也有许多说到夏朝的地方,将其与商周合称为“三代”。《史记》中,位于《五帝本纪》的后面便是《夏本纪》,耐人寻味的是,这篇本纪的质量奇差,而且矛盾的地方很多。

《史记》关于大禹的记载有矛盾

《史记》并不完全是一家之言,他有更原始的史料作为基础,其中包括《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从史料来源看,秦汉的内容丰富而三代较为短缺,基本是依据谱谍来写的,《夏本纪》也不例外。在这篇本纪的开头,作者交代大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所以——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可是在前面的《五帝本纪》里已经交代说:

“自颛顼父为昌意:以至舜七世矣。”

那么禹跟舜的高祖父(爷爷的爷爷)是同辈,然而禹与舜生活于同时代,且前者却是后者的继承人。这种世系记载显然缺乏可信度,所以班固在《汉书·律历志下》中只得做了补充,说“伯禹《帝系》曰: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虞舜嬗以天下。”这样,舜跟禹才成为同辈人。可能是因为颛顼到鲧之间的世系无法考证,所以《史记》干脆说他们是父子关系,颇为草率。

后面记载大禹治水的内容,都是从《禹贡》上摘录的,只是部分文字与《尚书》有出入。从“天下始太平治”开始下面又摘录了《皋陶谟》,只是大略概述,没有照抄全文,但拼凑的痕迹很明显。

禅让制为什么终结于夏朝?

根据《史记》的记载,大禹晚年出巡会稽,驾崩于此,遗命将天下授予益。但是益却不肯接受,自己跑到箕山隐居起来。大禹的儿子启很得人心,所以诸侯都拥戴他做天子。《史记》中说: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这说明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是人们自愿的选择,但是后来出土的《竹书纪年》却否定了这一说法。《竹书纪年》虽已错简,但从古代史料中我们还是能推测出里面的内容。这本书出土于西晋,原本已在宋朝失传了,现存的版本是人们根据各种线索来拼凑的,但是在史书里还是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晋书·束皙传》就记载说:

“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车......其中经传大异,则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

这说明,晋朝人所读到的《竹书纪年》中有启杀益而夺权的记载。禅让制的终结并不是诸侯的选择,而是启强权驱使的结果,这与《史记》相矛盾。至于哪种更可信,还有待于考古的继续发掘。

在关于启的部分,《史记》又摘录了《甘誓》,言其灭亡有扈氏,称雄天下。之后的内容就变得十分简单,只有世系传承,而缺乏叙事。

《夏本纪》里为何不记载后羿之事?

《夏本纪》记载说启驾崩后,他的儿子太康继位,失去了国家,兄弟五人便写作《五子之歌》,抱怨太康去而不返。之后是记载太康驾崩,弟弟中康继位,中康驾崩后他的儿子相继位,相驾崩后,帝位才传给了少康。因此,太康是少康的伯祖。至于太康失国的原因以及夏朝如何得以复国,《夏本纪》中都没有记载,这段历史变成一片空白。而我们在《左传·襄公四年》却看到了这样一段史料:

晋候想要讨伐戎狄,魏绛劝说不可,便引夏朝的关于“有穷后羿”的历史来借鉴。他说:

“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鎺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说明历史上存在有穷国灭亡夏国之事。魏绛又继续说后羿夺取夏政后,恃其善射,不修民事,用寒浞以乱朝政。寒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囚后羿于田。后羿不服,寒浞便杀了他,并且将他的肉食其子吃,其子不忍食,死于穷门之外。寒浞之后又纳了后羿的妻子,生下浇与豷。此时,夏朝旧臣伯靡逃到鬲氏,引兵反攻寒浞并将其灭亡,然后迎接少康复位。少康继位后又灭亡了有穷国的浇与豷,使夏朝得以中兴。

《竹书纪年》的记载则更为详细,它说帝太康元年,出猎于洛表,后羿趁机入其都城而据之,太康不能归,流亡于外,四年而卒。帝仲康立于都内,受制于羿,只是个傀儡,七年后便死去。世子相出居商丘,后八年,寒浞杀羿,二十八年浞使其子弑帝相。此时,夏臣伯靡出奔有鬲氏,帝相的遗腹子少康出生。数年后,寒浞知之,少康再奔有虞,为之庖正。及伯靡杀寒浞,得少康而复立之,夏朝遂得以中兴。

我们综合史料,可把后羿的事梳理如下:

  1. 后羿趁太康出猎的时候占据了夏朝的都城,使太康流亡在外,最终死去;
  2. 后羿立太康的弟弟中康为帝,但他只是个傀儡,并无实权,在位仅七年便死去;
  3. 中康死后,后羿便篡夺了夏政,建立起有穷国。中康的儿子相因此被贬到商丘居住;
  4. 后羿的大臣寒浞弑杀了他,取得有穷国政权;寒浞又令自己的儿子杀死夏朝的后裔相;
  5. 相死后,他的遗腹子少康才出生。过了好些年寒浞才知道这事,便下令追杀少康,以使夏朝绝后;少康只得逃到有虞国去,从事厨师一类的工作;
  6. 夏朝的旧臣伯靡杀死了寒浞,将少康迎接回来,继承帝位;
  7. 少康出兵讨伐寒浞的儿子浇与豷,彻底灭亡有穷国,使夏朝中兴。

这么一段内容丰富的历史在《夏本纪》中却遗漏掉了,仅仅记载说“帝相崩,子少康立”而已。那么《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父子难道不知道有关后羿的事情吗?

司马迁父子是否知道后羿篡夏的历史?

关于后羿篡夏和少康复国的历史不见于《夏本纪》,司马迁难道不知道有过这么一段事情吗?答案是否定的,司马迁知道少康复国的事,并且写进了《史记》里面。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王夫差击溃越国后,勾践请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出面力谏,引证了少康复国之事。子胥说:昔有过氏灭夏帝相,夏后方有孕,逃于有仍而生少康。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氏妻之以女。

“后(少康)遂收夏众,抚其官职。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这说明司马迁明是知道少康复国之事的。内容与《左传》《竹书纪年》有出入,但复国之事确实存在,为什么这段历史不写入《夏本纪》中而放在《吴太伯世家》呢?我们推测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后羿篡夏与少康复国之事见于魏绛和子胥的转述,或许司马迁认为不足信,所以不编入《夏本纪》中;

二、《夏本纪》可能是司马谈写的而《吴太伯世家》是司马迁写的,他知道有少康复国之事,但不愿意更改父亲的旧作,所以没有把这段史料补充进去;

三、司马迁父子编《夏本纪》时有些草率,内容大多从《尚书》里拼凑过来,最终因疏忽而不记载夏朝的史事,导致内容头重脚轻;

四、《夏本纪》可能不是司马迁父子的原本,原文已失传,只剩下目录。像《孝武本纪》一样,是由后人根据各种史料拼凑起来的;

不知道你相信哪种,或者有什么更好的推测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康失国
扑朔迷离的夏朝
夏代纪年考
最全夏朝君王顺序列表!
夏王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度的巩固(3)
极简夏朝史——那个因遥远而陌生的朝代,其实极其精彩而绚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