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萨克小玉兹:“环境造就人,圈子改变人”的里海—咸海低地草原

说起哈萨克斯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其版图面积达272.49万平方公里,占到了中亚的一半还多。但奠定哈萨克斯坦大体疆域的却是16世纪蒙古黄金家族后裔术赤系的苏丹克烈汗与贾尼别克建立哈萨克汗国,从金帐汗国治下脱颖而出后,占据了整个中亚草原,并且使得中亚草原从此有了另外一个地缘名称:哈萨克草原。但辽阔的疆域,代表着内部一定存在着不同的地缘板块,所以在哈萨克汗国存续的漫长时间里,便形成了具有各自独立区域的三玉兹:小玉兹(里海—咸海沿岸低地)、中玉兹(哈萨克丘陵)、大玉兹(七河地区),这也是如今我们解读哈萨克斯坦内部地缘结构的窗口,更是深层了解被誉为“稳定中亚的定海神针”的哈萨克斯坦,如何对外实现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对内处理内部地缘板块竞争的根本途径。

哈萨克斯坦三玉兹部的划分区域

历史的天空.mp33:11
来自维达说

鉴于在前面四个章节,已经连载了对大玉兹和中玉兹的解读,所以本文作为《中亚的定海神针》系列的第五章,将视线转向哈萨克斯坦最西侧的小玉兹部,试着去追溯以往,借地缘的视角看待如今这片被称为“富裕能源区”的里海—咸海北部草原,审视其在哈萨克斯坦这个高级板块中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其形成独立次级板块的地缘性根源。

哈萨克斯坦三玉兹各自所属部族分布图

其实哈萨克三玉兹的划分本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玉兹在哈语中的本意是部分或地区,其基础是个别氏族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如大玉兹是已突厥化的西征蒙古人,中玉兹是突厥化的鞑靼人,小玉兹则是克普恰克人(即钦察人),是指哈萨克人于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相对独立发展的三个部分。其中小玉兹部的大致范围在今哈萨克斯坦的曼吉斯套州、阿特劳州、西哈萨克斯坦州、阿克托别州和克孜勒奥尔达州的西半部,即里海—咸海北部低地地区,面积上小于中玉兹,但远大于大玉兹部。其冬季牧场位于伊列克河、乌拉尔河一带,夏季则迁往阿克托别地区的草原。

里海沿岸低地草原即是在乌拉尔河流域,水草远比哈萨克丘陵半荒漠地带要丰茂

其实在古典时期,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即便是如今的小玉兹部族穿越回两千年前的阿兰人时期(今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人和高加索的奥塞梯人是其后裔,元朝称色目人),依然可以完全适应当时的游牧生活。同样地缘板块的划分也是如此:同处一个地缘板块的部族,总是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而形成联盟,所以小玉兹部的构成并非只有种族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同处里海—咸海北部这片低地板块。而同一板块的组成更多的是受制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也就是“环境造就人,圈子改变人”的道理

来自南俄草原的斯基泰人的东进即是通过小玉兹所在的里海北岸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们不妨穿越回比哈萨克汗国形成更早的两千年前,主导中亚草原的并非如今的“亚系”游牧民族,而是来自于南俄草原的欧洲游牧民族(今塔吉克人是其后裔,也是唯一不同于中亚其他四个斯坦的国家),如汉朝时的康居国和乌孙国。如果一定要命名这个族群的话,那就是斯基泰人(公元前8世纪-前3世纪)。在整个斯基泰人游牧体系所覆盖的区域中,不仅有中亚草原,还包括整个以伏尔加河、顿河为核心的东欧平原南部(也可称南俄草原),其中的衔接点就是小玉兹所在的里海—咸海沿岸的草原带。其实从游牧民族的角度而言,是不存在以乌拉尔山脉为界的欧亚大陆分界线的,这片草原所共同具备的“低地”属性,使之更容易构成一个整体的地缘板块。

小玉兹所连接的东欧平原气候带分布示意图

从宏观的气候环境上来看,小玉兹所在的里海—咸海沿岸低地,是属于东欧平原与中亚哈萨克丘陵之间的过渡地带,属于东欧平原南部的南俄草原的东延部分。而整个东欧平原虽然整体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也具有显著的地带性,自北而南可分为苔原、森林苔原、针阔叶混交林、森林草原、草原、半荒漠与荒漠等自然带。南俄草原所在的东欧平原南部,自然景观基本属于草原和半荒漠气候带,而里海—咸海沿岸低地作为南俄草原的延伸部分,大体以乌拉尔山河流域与图尔盖河流域为分割,分属草原和半荒漠景观自西向东分布,甚至在咸海北部呈现完全荒漠化的自然景观。

里海虽有广阔的水面却无法给周围提供足够的降水,故而沿岸低地多是草原与半荒漠自然带

根源在于盛行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自西向东呈现递减的趋势,虽然里海拥有广阔的水面面积,但是完全封闭的地形轮廓,以及气候盛行风向等因素,无法产生显著的“湿岛效应”为周边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故而年降水量仅有200-450毫米,满足不了高大森林对水源的要求,但一定量的降水也不至于让此地成为戈壁荒漠,于是需水量较少的草类植物便获得了大规模生长的条件,形成了一望无际且甚少树木的温带草原。由此也产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而南俄草原之所以没有跟小玉兹所在的里海—咸海沿岸低地草原组合成一个地缘板块,也是因为年积温和年降水量(450-600毫米)等条件都更好的南俄草原西部,在文化发展方向上与纯粹的游牧文化产生了分异。

相比森林地带,草原更适合游牧民族生存繁衍

相较之下小玉兹草原的游牧生活方式与之东侧的哈萨克草原更具相似性。毕竟从机动性而言,森林草原,甚至是针阔叶混交林分布的森林地带,对于擅长机动作战、兵民合一的游牧民族来说,那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和灌木丛,即方便了猎物或敌人的隐藏,也增加了自己受到攻击的危险,它们更适应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去追逐、厮杀,强大的机动战斗力使得游牧民族始终是草原的真正主人。即便是拥有更强价值产出的农耕民族,可以一时击败它们,却也是在采用与游牧民族相似的骑兵力量为主导的情况下完成的,如西汉对匈奴。即使可以使游牧部落臣服,在工业发生革命前的古典时期,农耕文明也很难完全占有草原、开发草原。相反占据西至南俄草原,东至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却可以大大影响东西方两端农耕民族的历史进程,如东方世界的蒙古灭南宋、西方世界的罗马帝国亡于北方蛮族之手等。

19世纪时哈萨克西部的小玉兹属于并入俄本土,中玉兹归入西西伯利亚总督区,大玉兹归入土耳其斯坦总督区

当然这些在农耕民族掌握工业力量之后,全部被推到重来了。崛起于东欧森林中的斯拉夫人,凭借着火器装备和迥异于中亚突厥化的认同,成功实现了对南俄草原的渗透,与之接壤的小玉兹便成了下一步扩张的目标。于是在1723年准噶尔汗国攻占哈萨克大玉兹和中玉兹东部领地后,惶恐中的小玉兹于1731年成为俄国人的保护国,七年后被完全兼并。1792年俄国以武力对中玉兹实行占领,不久大玉兹也沦为俄国的殖民地。自此哈萨克三玉兹进入近代史的资本主义时期,俄国的军政管理体制也彻底替代哈萨克汗国的传统制度。直到苏联建立后,伴随着哈萨克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哈族内部三玉兹的区分才日益被更多的哈萨克斯坦人所认识和接受,并成为影响哈萨克斯坦的各项决策的地缘势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濒临两个“海”的国家,却是世界第一大内陆国,人口仅一千多万
270多万平方公里的哈萨克斯坦,有四大地貌,最美还是伊犁河谷
哈萨克斯坦揭秘:29个冷知识,让你大开眼界
游牧民族入主伊朗高原便开启农耕进程,是环境使然还是地缘影响?
【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