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翠螺山麓采石矶
去年初夏去马鞍山,游览了采石矶。采石矶,又名牛渚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采石矶绝壁临江,水湍石奇,风景瑰丽,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而采石矶以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独领风骚,被誉为三矶之首。采石矶因李白而出名,相传他醉酒后赴江中捉月,溺死于采石。


  李白纪念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要在这里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吸引了众多热爱李白的中外人士云集于此,吟咏唱和,把酒抒怀,这一活动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盛事。


  左侧是太白楼,右侧是李白纪念馆。两组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合璧成为一组,为全国建楼最早、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文物藏品最多的李白纪念馆。


  太白楼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原名“谪仙楼”,宋元时期均有修葺。明正统年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视江南时重建。清顺治年间,知府胡季瀛重建,改名为太白楼,又称“唐李公青莲祠”。后毁于兵燹。清光绪三年,兵部尚书彭玉麟捐资重建。



  李白祠位于太白楼后面


  李白纪念馆门楼内侧高耸的三层叠檐下上书“千载独步”。李白终生创作的诗文四处散失,难以计数。他的族叔李阳冰时任当涂县令,李白来到当涂后,李阳冰将他安顿在采石矶翠螺山下,为他盖了草堂。此时,李阳冰即将离任,在交接期间,李阳冰对李白精心照顾。李白病重卧床时,他请来李阳冰,把所有诗文托付给他,请他编集作序。正是李阳冰后来编纂的《草堂集》,使李白这位“千载独步,唯公一人”的诗人大放光彩。


  李白纪念堂,上世纪五十年代重建的建筑,由赵朴初题写堂额。


  燃犀亭,唐代诗人胡曾为此题诗:“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宋真宗赵恒有感于这个神话,于三元洞设立了“中元水府”,以此祭祀水中的江神。现在的燃犀亭为光绪十三年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重修。此亭四角擎以石柱,亭檐飞翘。亭内立一石碑,上面镌刻着“燃犀亭”三字。字体遒劲,为李成谋手书。

  亭上“江天一览”四字借用镇江金山寺江天一览亭的康熙御笔。


  三元洞,启功先生题字,三元洞直通长江边。三元洞,又称三官洞、三观殿。“三官”传说为道教供奉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道教以三官配三元,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三元、三官为一义,是道教所奉祀的神灵。

  关于三元洞,民间还有另一个传说,说湖南有三个秀才赴京会考,经过采石矶忽然碰到了狂风暴雨,恰遇此洞避难,大难不死的三个秀才在随后的殿试中包揽三甲,做了高官。为了感谢神灵护佑之恩,特在此营建庙宇奉祀,故名“三元洞”,又叫“三官洞”。于是三元洞的这个民间传说不胫而走,并成为学子必游之处。


  从三元洞往下直通长江边的江水,洞的出口处有铁栏杆挡着,以防不测。


  贴水而建的三元洞建筑,向西望去,长江江水奔腾而来。



  站在江边看三元洞建筑全景,黑瓦、飞檐、翘角、白墙、红柱临江而建的三元洞建筑很有气派。


  广济寺东侧的赤乌井,为三国赤乌二年建广济寺时所掘,是采石矶最古老的历史遗迹。


  赤乌井为马鞍山市级文保单位


  李白衣冠冢,为埋葬李白衣冠的坟冢(李白墓在马鞍山当涂县的太白镇)。相传李白身着宫锦袍,在采石矶头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其衣冠被渔人捞起葬于采石。墓碑为当代诗、书、画三绝之一的林散之题写(采石矶里有林散之艺术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去看,非常遗憾)。


  三台阁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朝时毁。“三台”是星官的名字,以“三台”为名,以祀“文昌”之意。文昌星,也称文曲星,是主宰文运功名的星宿,不少古代文人的文志中,都有此一说。所以一些文人学士为科举盛、教育兴、文运昌,在全国各地相继建起了形制各异的文昌阁,或称文昌宫。明末建立的采石三台阁,“中祀文昌”君,含义便在其中了。1999年,马鞍山市政府重建三台阁。如今的三台阁,阁分五层,高31米,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地耸立在翠螺山巅。余秋雨先生说:“此阁居高临下,俯瞰苍茫,应该比别处更能读懂万里长江”。我们是否也能读懂万里长江?


  位于太白楼东北侧的谪仙园,典型的江南园林。


  小桥流水、太湖石假山。


  耸立在翠螺山的三台阁为谪仙园背景。


  谪仙园内李白的桃花潭送别群雕塑像,“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采石矶是李白一身中的最后归宿地,在他61岁的那一年,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唐朝还未有马鞍山地名)做县令的族叔李冰阳,在当涂生活一年就去世。李白爱饮酒作诗,酒喝的越多,诗就作的越好,杜甫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的死也与饮酒有关,旧唐书中说醉死:“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还有人说他是“醉致疾亡”,因酒而生病,因病而亡,再有一种说法是醉酒入江中捉月溺死,最后一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尤其在采石矶的资料中就是这种解释。

  千百年来采石矶是凭吊诗魂、寻觅李白游踪、体味诗词意境、领略山川之美的绝佳去处;采石矶有着美丽的传说,是一个江南风景独到之处,是长江边最灿烂的云霞。

  顾志晔

  2016年4月2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采 石 矶 游 园 || 许道连
采石风景区
安徽马鞍山最美10大古镇,山水之都千年人文古韵悠悠
端午节二日游(2)采石矶与李太白
春游采石矶◎曹芸
随笔 | 李白、马鞍山诗歌邮局及其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