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托公司拉银行和券商做后台 武汉掀起四国战|信托产品|信托公司|四国大战

信托公司拉银行和券商做后台 武汉掀起四国战

2013年03月15日 11:10  荆楚网-楚天金报 微博

图为:对于信托投资,很多普通百姓还处在阅读说明书的阶段

  上周,武昌水果湖的纪先生与一家证券营业部签订一份信托买卖合同,购买了300万元的固定收益信托产品,两年期,年利率9%,按季付息。

  这300万元,是他集中了几位部门同事的个人积蓄共同投入的。

  信托经纪人吴小姐表示,手握大笔“闲钱”的投资者,或像纪先生这样闲钱不多但有“资金集合能力”的人,正在将高收益的信托产品作为投资出口。这类投资人最近在她的客户中明显增多。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行业65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和利润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47万亿元和441.4亿元。资产规模首次超过了保险业7.35万亿,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部门。

  与全国同步,武汉的信托产品销售战正趋激烈。

  争抢高端客户资源

  信托公司拉银行和券商做后台

  在这场客户争夺战中,银行一直占着有利地位。

  银行拥有渠道和客户资源的优势,使信托公司在高端客户争夺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信托公司在汉销售主管陈先生说,武汉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对高端客户的争夺能力很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银行售卖信托产品的主渠道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

  信托公司在银行面前的低调是有原因的。目前注册地在武汉的两家信托公司中,交通银行(4.68,-0.05,-1.06%)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控股方就是交通银行。成立之初,业界就认为,交银信托的产品销售具备先天渠道优势。

  交银信托是2007年10月在汉成立的。这家公司由交通银行投资12亿元人民币入股重组湖北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而成,是国内首家银行系信托公司。武汉大学[微博]教授、经济学博士程虹评价说,当时,这一事件是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一次“实质性突破”。

  在汉注册的另一家信托公司——“方正东亚”,于2010年11月开业,由北大方正集团、香港东亚银行和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共同组建,注册资本3亿元。其前身是武汉国际信托公司。

  上月26日,方正证券(7.18,-0.15,-2.05%)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拟斥资28.55亿元收购方正东亚信托70%股权的议案。由此,方正证券将成为中国证券史上首家控股信托公司的证券公司。

  产品众多机构不少

  信托市场显现“四国大战”格局

  “在汉注册的这两家信托公司,要不以银行为背景,要不以券商为靠山,都是看重后者的渠道。”供职于某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沈先生说,除了这两家公司外,还有63家信托公司的产品在汉跨地域推广。虽然他们在武汉并不一定有销售机构,但这并不妨碍其线上售卖。

  有数据表明,目前在汉设有办事处的第三方理财机构不下10家,而在汉开展业务的信托公司除了本土的两家外,还有平安、中融、中铁等近10家,预计今年还将有新机构进驻。

  中国信托业协会理事周小明说,去年以来的资产管理“新政”,使得银行、券商、信托和第三方理财机构都在迅速增长的信托行业舀饭吃,现在基本上形成“四国大战”格局。

  门槛高预期收益率诱人

  很多武汉人仍觉信托太神秘

  目前,在汉销售的信托投资产品门槛普遍超过 100万元,投资年限多在1-2年间,年预期收益率多在8%-11%之间。

  信托产品在武汉好卖不?此间一些券商对记者说,“现在,国内随便一个规模数亿元的信托产品,一个月内可募集完毕。越是有钱的人,其以钱生钱的意识越强”。

  业内估计,2012年在汉销售的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约20亿元,与全国以万亿元计的信托销售量相比,真不算大。但武汉这类信托业二线城市迅速增加的信托理财需求,被多数行内人士看好。“今后3-5年,武汉信托销售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沈先生预测。

  2012年,我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73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12年底,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家庭预计达174万户,较2011年增长17%。而在2012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经济“年报”排名中,武汉GDP以8003.82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第四位,重返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十强。去年武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61元,增长14%。

  这也是信托行业对武汉市场信心的主要缘由。

  上述沈先生对记者说,武汉人买信托产品总量占比相对较小,主要原因还是投资者对信托产品不够了解,很多人还不知道信托公司和银行一样,也是银监会的监管重点,是很正规的金融机构。“这也是为什么银行、券商进军信托业的全国首单,都花落武汉的原因。”沈先生说。

  投资提醒

  交银信托前副总裁徐思新:

  投资信托别迷信“刚性兑付”

  信托业有种说法叫“刚性兑付”,即信托产品到期要给投资者兑现时,信托公司必须按合同给投资者兑付本金和收益。

  不过,交银信托前副总裁徐思新说,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哪项法律条文规定信托公司必须进行刚性兑付,这只是信托业一个不成文的说法。尽管固定收益信托产品采取了资产抵押、担保、项目公司资信审查等多种风控措施,但“风险与利益共存”同样适用于信托领域。

  以业界被提及最多的房地产信托风险为例,2013年房地产信托总还款额约3100亿元,而兑付高峰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达1301亿元。对此,徐思新提醒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房地产市场风险不言而喻。

  2012年多款信托产品被曝出兑付危机。徐思新说,投资者在选择信托产品时,也应树立“买者自负”观念,不要盲目迷信“刚性兑付”。“按以往做法,信托计划到期时如果出现兑付困难,信托公司一般会采取提前清算、延期展期、借新还旧等方式来保证兑付。但如果同一时间多款产品出现兑付风险,信托公司的资金无法垫付产品本息的话,‘刚性兑付’这一所谓的‘金科玉律’必然会被打破,最后承担后果的只能是投资人。所以投资信托产品时,要注意选择信誉好的信托公司,并预估信托产品的盈利前景,考察信托项目担保方的实力。”

  名词解释

  信托是一种投资理财方式,也叫做信任委托。其投资门槛相对较高,投资年限相对较长,且投资期间资金周转度较差。但信托产品一般为固定收益率,一般比银行的定期存款高一倍甚至更多,吸引了很多中高端理财需求。信托产品是银监会监管的信托机构发行的金融产品,在风险控制上和项目选择上都相对具有把控性。(楚天金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叫打破刚性兑付?
理财产品“净值化”意味什么
为什么取消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和刚性兑付?
高端人士弃银行追高收益
“理财的世事要变了” 为了父母也要读一遍
精选 | 看不懂资管新规? 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