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朝联军两次组建游击支队

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第125师,由吉林省辑安县跨过了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之满浦镇。入朝不久,125师抵达德川郡北面,还没有接到作战任务,就接到了一个命令: 42军125师抽两个加强营,配带电台,组成中朝联合游击队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由两名师职干部分别率领,挺进敌后,联络朝方党政军民,开展游击战争。

接到这个命令后,军  师党委会立即开会研究,最后决定派125师副师长兼参谋长茹夫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淮湘带电台,率42军125师375团2营,1营分别组成中朝联合游击队第一支队、第二支队。

中朝联军敌后游击队组成如下: 
 
第一支队:  

支队长:125师副师长兼参谋长茹夫一(兼政委);

副支队长:125师375团副团长李文清和朝鲜人民军第12师团上校作战科长崔风俊;

副政委:125师375团政委包楠森;

人员组成:朝鲜人民军12师团一个联队中两个建制不完整的营和42军125师375团2营。

第二支队:  

支队长:125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淮湘(兼政委);

副支队长:125师375团团长赵立贤;

人员组成:42军125师375团1营和朝鲜孟山郡委员会、宁远郡委员会地方党政干部

第一支队当时主要在平壤、成川、顺川、阳德一带活动

第二支队深入战线敌后的德川东南、孟山郡、宁远执行游击、侦察、宣传(志愿军入朝)、摧毁韩方地方武装、牵制韩第二军团北进、联络敌后的朝鲜人民军方虎山第5军团与朝鲜江原道地方党政机关的任务。

1950年12月24日第二次战役之后,这支中朝联合游击支队,便停止了一切活动。

再次组建中朝联军游击支队(团级部队)

1951年5月底,第五次战役后,准备进行第六次战役,中朝联合司令部发出指示,决定再次组建中朝联合游击支队,深入南朝鲜建立敌后游击根据地,袭击敌基地、仓库,切断敌后方交通,收集情报,配合原定于1951年8月发动的第六次战役行动。

1951年6月中旬正式组成中朝联军游击支队,驻地伊川郡.直属中朝联军司令部领导。志愿军组建4个中队。一个兵团组建一个中队,一个军组建一个分队,一个师组建一个小队。人民军组建两个中队。每个中队约500人左右。

1951年6月底,朝鲜党中央敌后游击指导处处长裴哲少将,按照中朝双方的预定方案,从平壤来到伊川郡游击支队驻地,同中方商谈决定选派部分人民军干部战士编入游击支队。7月中旬,由朝鲜人民军总部派来由人民军丁树民和赵宝善带队,基本都通汉语的130多人来到游击支队报到。自此,中朝联军游击支队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对外代号为“九支队”。

支队长刘振华(第40军第118师副师长)茹夫一(1952年3月上旬继任支队长)
政委丁树民(解放战争时期是辽宁军区李红光支队干部)
副支队长兼参谋长茹夫一(第42军第125师副师长),赵宝善(东北抗联出身) 李相模
副政委孙良浩(第26军第77师政治部主任)朴方烈

支队部工作机关设参谋组:作战、侦察、通信、机要参谋各一名;政工组:组织、宣传、保卫干事各一名;后勤组:供给主任、管理员各一名,同时配备了英文翻译和机要员。中队设有中队长、政委、参谋、干事,配备英语和朝语翻译、书记、译电员、医生。分队设分队长和政委。分队下面是小队设三到四个班,每班有十三四人。此外,支队还直辖一个50多人的警通排。

一中队:第三兵团组建
二中队:第九兵团组建
三中队:原第十三兵团各军组建
四中队:第十九兵团组建
五支队:朝方敌后突围人员
六支队:朝方敌后突围人员
支队直属警通排,约50人

中朝联军游击支队配备的干部战士素质都比较高,基本上是高职低配。当时中队的领导都是正团职干部,分队的领导是副团职或营职干部,小队的领导大部分是侦察连的正副连长,各班长大多是侦察排长,战士基本上是侦察班长或优秀的侦察兵。

中朝联军游击支队的编制、装备充分考虑执行特殊任务的需要,做了精心的安排。整个3000多人的队伍,军械、军需、卫生等均未设专门机构,所需武器弹药、被服粮食等由干部战士随身携带。各种药品也以班为单位携带。

1952年3月,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已决定不再发动第六次战役,中朝联军游击支队去韩国开展游击战争的任务也随之解除了。支队长刘振华调离,任40军120师师长。游击支队担负西海岸守备任务。

1953年9月,中朝联军游击支队被取消番号和建制,朝鲜人民军的两个中队归原属建制,志愿军的4个中队改编为志愿军总部独立团。从此,中朝联军游击支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河区抗战史
中原突围后的艰苦转战
吴瑞林回忆彭总指示:“派一个加强营由团长、政委带队到敌后”
志愿军中鲜为人知的游击队,大胆穿插六百余里,营救朝鲜人民军
学四史 | 1938 | 120师新建7个支队
沂蒙大地上的人民军队——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四支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