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郝万山说健康:冬季养生,如何养?


郝万山 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名中医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冬三月是从立冬开始,经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直到立春的前一天,共90天3个月。这是阳气内闭潜藏的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很盛,表现出寒风凛冽,江河结冰,地被冻裂。这个季节,就不要扰动潜藏于体内的阳气了。怎么才能做到不扰动阳气呢?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为了顺应冬季阳气潜降的趋向,人们就要适当减少在外面的活动,要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升起时再起床,才能避免寒气的侵袭,保持阳气的内藏。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平静内敛,好像是有惊喜的隐私、意外的收获,内心无比的恬然愉悦,但又不露声色。还应当注意躲避寒气,趋向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出汗,防止阳气的一再散失。这就是顺应冬气的养生方法,养藏的原则。




某年初夏,一个30岁左右的女病人来门诊看病,这时人们都只穿一件单衣了,她却穿着厚厚的保暖衣和夹外套,既怕风又怕冷,而且汗出不止。起因是,在冬天的时候,她因关节酸痛,肌肉拘紧。到一家养生美容中心进行汗蒸,每天一次,连续蒸了两周,每次都是汗出淋漓。结果关节疼痛、全身拘紧,没有明显好转,却遗留下了汗出不止,怕风怕冷的症状。

 

这就是因为,在冬季连续出大汗,扰动了内藏的阳气,阳气多次外泄,消耗过大,导致了阳气虚衰,不能固表。我用了温补肾阳、益气固表的方法,调治了三个月,才逐渐好转。类似的病人,后来还遇到多个。




逆之则伤肾,如果在冬季违背了这个养藏的原则,就会伤损肾脏,使肾主藏精的功能受到影响。

 

人们提倡冬季进补,主要是补肾的阴和阳。肾阳不足的,可以表现为温煦功能不足,出现畏寒肢冷,腰膝冷痛,五更泄泻,小便清长。眩晕耳鸣,阳痿早泄,性欲减退,宫寒不孕,白带清稀,尿少浮肿。 

 

需要温补肾阳,当然要找医生协助,而食疗方面,鹿茸、鹿角胶、鹿肉、羊肉、牛肉、驴肉、虾子、红参、杜仲、紫河车等温性的助阳食物和药物,都可以选择。

 

肾阴不足的,可以表现为滋养功能低下,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手足发凉,失眠健忘,多梦,精神萎靡,齿摇发脱,动则气喘,足跗浮肿。除找医生治疗外,食疗选用熟地黄、山萸肉、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玄参、龟板、鳖肉等。

 



在春季和秋季,要求养生顺应阳气的展发和内收来养生,在夏季和冬季要求顺应阳气的旺盛和潜降来养生,这就叫顺应规律。但当夏季极度炎热时,还要午睡防暑,冬季极度严寒时,还要去寒就温,这就是趋利避害的养生原则。


春季养阳气的展发,夏季养阳气的上升,这就叫春夏养阳,因为这都是阳气的阳性运动。秋季养阳气的内收,冬季养阳气的潜降,这就叫秋冬养阴,因为这都是阳气的阴性运动。


这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本义。后世和当代的养生家们,对这句话有许多发挥,都可以供养生参考。


【来源:郝万山说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人这样学习中医诊断“六经辨证”,变的很简单!
健康之路20160605郝万山:不生气不生病(五)
厥阴病预后(摘自郝万山伤寒论)
阳气与养阳
郝万山说健康【讲稿】08五季养生时间表
郝万山说健康08_五季养生时间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