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奇谭——灵心芳魄今何在

汉太极白玉塔,高78.2厘米,重19.97公斤。玉质。共十三层,全部采用上等和田玉雕琢,分十六个部件组合而成。玉塔选材奢华,工艺精湛,汇集了古人琢玉的浮雕、平雕、圆雕、镂雕、包金、镶嵌、堑工、彩绘等全部技能。二层塔台五条游龙环护着的太极双鱼图的哲学内涵与玉塔的整体造型形成了高度统一。玉塔周身雕琢了形态各异的神龙五十条,全部采用纯金包饰,黑色玛瑙镶嵌的龙眼兽睛,灵光四溢。

西周五彩沁牛首挂剑玉雕,长90厘米,玉质。分牛头和玉剑两部分,玉剑从牛嘴穿过,巧妙结合,玉剑可以自如抽出。

汉黄玉鹤舞昇平玲珑塔,高58厘米,宽58厘米。和田黄玉质地。通体由圆雕和浮雕龙、凤、鹤等瑞兽装饰。底部双鹤基座,中下部香薰型容器和顶部背光型火焰镂空龙凤纹配饰等三大部分组成,采用榫卯结构相互连接。雕琢精细,构思精绝。

三星堆文化玉卧虎,长27厘米。玉质。属绿色透闪石龙溪玉,有黄褐色沁和石材的天然绺裂,玉质通透莹润。 玉虎体形矫健,肌肉饱满,虎头硕大,虎口大张,纹饰极其精美,造型威猛狞厉。此玉虎做工之精致,为三星堆时期玉虎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三星堆文化玉高冠神人首,高34厘米,玉质。属绿色透闪石龙溪玉。玉质极其通透,器表亮洁莹润。所戴高冠的高度超出常规两倍,表明主人翁非最高权力者莫属。玉质精优,雕琢精致,抛光精细,形神精妙,为三星堆玉器中的极品。

三星堆文化玉神坛,高72厘米。玉质。属浅绿色龙溪玉。为整体镂空雕,分为三层。底层,外方内圆的平板上四方各立一大鸟;第二层亦此,但是鸟的体型和外形都不一样了;顶上一层是两个神人首和两条龙相对分立神坛的四面。器物上有细阴线刻卷云纹、浅浮雕神鸟纹和人面纹等。是古蜀王国政治宗教合一的实际物证之一。

三星堆文化玉神鸟,高33厘米,直径40厘米。玉质。绿白色蛇纹石,透光性不强,长期地下水侵蚀下,器表包有一层厚厚的皮壳。

三星堆文化玉立舞人,高64厘米。玉质。属浅绿色龙溪玉,强光照射下半透明,长期地下水侵蚀致使玉立舞人表面有一层白色灰皮,是为次生矿物结晶。玉材有较重的绺裂,局部有黄褐色沁,长衣下摆因侵蚀已有皮壳剥落。玉立舞人赤足立于一平板上,着对襟束腰长衣,上有浅浮雕纹饰,左手高举头顶,右手自然下垂,表情平静。

三星堆文化玉琮,高8厘米,长14厘米。玉质。属浅绿色龙溪玉,强光照射下半透明,长期地下水侵蚀下全器表面有一层白色灰皮。此玉琮未分节,只是上下各刻以三条细阴线装饰,四面中部也各有三个细阴线刻的古文字,这些细阴刻线槽内生长有黄色结晶体,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清晰可见。

三星堆文化玉金面神人首,玉质。属绿色透闪石龙溪玉,有暗褐色沁,还有少量黑色斑点。玉质莹润,包浆厚实。此头像粗眉大眼,方颐阔口,大耳高冠,双耳穿孔,表情肃穆。面部黄金覆盖,只露出眉眼部分。头顶高冠上有小圆。

三星堆文化玉人首蛇身神像,高27厘米。玉质。属黑色蛇纹石玉,强光下玉质透出墨绿色,材质密度高,硬度大,不易受侵蚀,器表光洁如新。蛇身盘曲,饰菱形纹,人首戴冠,独角粗壮弯曲,构图简练稳重,造型独特。

汉黄玉车马,长86厘米,和田黄玉质地。玉质莹润,局部闪绿,皮色斑斓。前部为四骏马套负车马具,前蹄高抬,马尾飘扬,张口斯叫,蹄下镂刻大云纹写意表现马奔卷起尘埃。其中一马胸前有双阴刻永平四年字款。后部为龙撵套车,华盖上雕琢一凤,直挺腿爪,展翅欲飞状。套车两辕龙首前探,车前车夫跪驾挺胸,抑首傲视前方。全车琢有龙风纹丶卷云纹等众多纹饰。集剔地,隐起,镂雕,透雕,圆雕,起领,阴阳刻等众多碾刻技法。线条流畅,

三星堆文化玉龙首形器,高14厘米,长27厘米。玉质。属黄色龙溪玉,玉质半透明,全器满布白色皮壳,为地下水长期侵蚀的结果。整器只塑造一头部,就足以表现龙的威猛神武:圆眼,张口,露齿,造型简练准确,形象细腻夸张,眼睛为一圆孔,脸部有细阴刻文字。此龙造型不同于其他地方龙的形象,而独见于古蜀文明,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三星堆文化玉戈,长20厘米,玉质。属绿色蛇纹石质龙溪玉,有黄褐色侵蚀。戈身中有脊,脊两侧琢磨以宽而深的瓦沟,穿为漏斗状圆孔,援部浅浮雕眼形纹饰。是当时的重要礼器之一。

汉青白玉塔楼式龙凤出行车,和田玉质。青白色。分为两部分构成。在前部位是辆马车,繁复华盖下官人悠坐其中,六名持矛玉佣表情严肃护卫左右。在其后面三层仓楼耸立,四只瑞兽在底仓;上面八只兽面威风凛凛,灵鸟缠绕飞动。凤鸟在顶端,与另一龙遥遥相对,显现八方美好、吉祥。整车在由一块玉板托起。整体玉质温润,做工精美,气势恢宏。集先朝各种工艺于一身,再现了东汉时期王亲贵族出行的宏大场景。

三星堆文化玉兽面纹神像,高23厘米,玉质。属黄色龙溪玉,有褐色侵蚀和少量白色灰皮。整器为不规则形状,上部宽薄,下部厚窄。体量较大,玉质精优,工艺精美,是兽面纹器物中的精品。

三星堆文化玉反缚双手跪人,高32厘米,玉质。属绿色透闪石龙溪玉,有黄褐色沁和石材的天然绺裂。跪者腰系双带,双手反缚,头戴双角冠,身形健硕,服饰整齐。整器玉质精良,造型精准,做工精致。

东汉黄玉立体棋子象棋,新疆和田黄玉。玉质温润,微透明,局部略带褐色玉皮。浮雕、镂雕、透雕相结合。由棋盘和32枚立体棋子组成。棋盘主体为整块黄玉, 阴刻“纵九横五”线和盘中“汉界”“楚河”篆字。棋盘四周镶玉框,围框侧面与上方阳刻螭龙。榫卯结构。盘面呈凹状。盘下有四根14厘米高兽首作脚。脚与脚之间镶嵌围栏,围栏上透雕六条苍龙。棋子双方各16枚,呈立体状。底部饰勾云纹。将帅手握权杖,坐高背椅,表情凝重。

三星堆文化墨玉立人,高70厘米,玉质,属龙溪墨玉。立人赤足戴双镯,立于方台之上,头戴高冠,兽面纹冠沿,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件右衽上衣,下摆垂如燕尾,衣裳布满纹饰,有龙纹、蝉纹、眼目纹、云纹等,双手环握呈抱持状。

三星堆文化尊祖习礼组合玉雕,玉质。该组雕塑共有七件构件,底版正前方浮雕有箭射鱼凫的图案,表明此器物很有可能属于古蜀国鱼凫王朝时期。三人身上均刻有神秘字符,右手方为三人中最幼者,平顶短襟,跪拜在地;案上熟豚;对面及侧面的长者都戴有高冠,双手扶膝正襟危坐。极有可能表现了王族子弟成年分封礼的仪式场景。

三星堆文化玉雕狩猎图,玉质。圆雕。用几棵树代表山林,树上栖息着小鸟,相背而立,树林里有虎、羊各一只,以及两只兔子,四名平头的猎人手持工具打猎。在树、动物、猎人服装、工具上均刻有文字,尚未破解。底板背面有阴刻的文字40个。这组玉雕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王族在祭祀前狩猎竞射的场面。

三星堆文化大纵目人面具玉雕,玉质。双眼呈柱状向前凸,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额部有直立向上的夔龙形纹,人们称之为“通天尺”,整体造型意象神秘诡谲,风格雄奇华美。面具的背后刻有97个尚未解读的象形文字,文字书写优美,线条流畅,刻工精细。

汉龙凤鼓玉香薰樽,高63.5厘米,宽43.5厘米,厚10厘米。玉质。白色。晶莹剔透、宝光四溢。镂雕透雕、高浮雕。下四方平足高浮琢螭龙虎,寓大地。台矩形浮琢纹。中图腾浮琢圆通天柱,柱下螭生龙活虎。寓众神祈升天。上端饕鬄衔活环,饕鬄辟邪天地界神瑞兽,环寓天圆。两翼为羊,龙首凤身展翅升腾天庭动姿,龙中有龙,凤中有凤,阳阴合谐,外缘螭龙,这综形是大汉图腾意境中有意境,虚象里见实象。

汉错金银出廓铭文车马璧,高56厘米。和田玉质。器型硕大,内外出廓。璧分为两区,内区主题由四组金线马车对称组成。周围有骑马,拉弓的武士和咆哮的猛虎。用银线勾勒出几何文装点其中。整个画面再现了古代社会贵族的狩猎生活场景。激烈,生动,传神。传递出古人优雅,浪漫的生活氛围。璧的外围有一圈60篆铭文镌刻,字体规范,大气,精美。

汉白玉四灵神兽龙船,高70厘米。和田玉质。青白色。由四辆龙船整体组成。每个独立龙船上有一棵发财树,在顶端各自站立着一神兽,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兽。树的下端分别有两位舞动双臂敲鼓祝兴的武士。玉质优良,做工精美,构思独特,既有奇特宏大的气氛和动感,又有局部的精美描刻。

西汉双牛奔腾组合镂空香薰玉樽,玉质。莹润、闪青。立雕。半浮雕半身熊纹圆弧长方底座,上承背向低首扬蹄奋进双牛。其上托承镂空熊,鸟神纹香薰,盖钮为凤。全器构思巧妙,雕琢鬼斧神工。

西汉白玉高镂雕组合礼器,高68厘米,宽38厘米。采用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通体包浆厚实,庄严圣洁,玉体由里而外闪烁着盈盈玉光。器物形态结构的布局设计错综复杂,螭龙凤鸟委婉交汇,似飞翔,似入定,有静有动,欲腾欲翔。拼接件之间用胶粘就,历千年而不脱,可谓神奇。

良渚文化玉编钟,由当时良渚玉器的基本用材小梅岭玉雕制而成,并采用榫卯结构的工艺将上中下三层连接起来,十六个大小不一的玉编钟按顺序排列而成,两只玉鸟置于最上层的左右两边,正中央是一只神眼徽,第二层由两个玉琮支起顶层,一只大玉璧稳居正中央,最下层也是用三个大玉琮顶起上面两层。上下两道横杠上沿和十六个玉琮的四方上镌刻着五百多个古文字,这些文字集甲骨文和石鼓文以及钟鼎文之风韵。

战国错金银镶宝石和田白玉雄定天下爵,高24厘米,宽18厘米。采用一整块的新疆和田白玉籽料雕琢成器,玉质细腻温润,光泽雅致,含蓄内敛。

商代玉盉,高22.6厘米,宽17.8厘米,厚14.2厘米。玉质。呈分裆四足鬲形,深袋实足,一侧为兽头活环把,腹部饰四条扉棱及浮雕长角的兽面纹,颈部周圈饰菱形纹及阴刻铭文。其上有盖,盖呈穹顶隆起,盖上斜伸出管状流,口细而根部稍粗,流表面饰一长耳兽首,兽口即为流口。流后穹顶开有圆形口,盉腹顶面和盖表面用双阴挤阳技法雕刻铭文。

战国玉神像,高21.8厘米,宽10.1厘米,厚4厘米。玉质。属和田灰玉质。神像为站立状,戴尖顶高冠,身着格纹战袍。面部表情庄严神武,水滴眼,悬胆鼻,嘴似兽,上唇饰微翘八字须,两耳处饰方形镂雕饰,双手朝前微曲,手为猛兽的爪状,是一种半人半兽的神像,带有某种图腾崇拜的痕迹。整器雕琢精细,纹饰精美,造型怪异,棱角犀利,极具战国晚期器物之典型特征。

明黄玉鎏金金刚佛像,高25厘米,宽21厘米。玉质。属和田黄玉。玉质剔透,神态夸张,面相威严。共有四手,其中两手高举利器,双手捧着法器;双脚各镇一只小鬼。背面阴刻有二十余铭文。

清白玉桥型笔架,长18厘米。玉质。和田羊脂白玉,表层微微发黄。全器集圆雕、高浮雕、镂雕、透雕于一身。桥上两老者边骑马边交谈,另有小商贩、挑担者、孩童各一,桥下船上一人坐船头,一艄公摇撸,人物表情各异,栩栩如生。小桥旁掩映巨树,一派安逸娴静的江南水乡风光。

三星堆文化玉金面顶虎神人首,高42厘米。玉质。属绿色透闪石龙溪玉,有暗褐色沁。玉神人首头戴双层回纹高冠,顶上蹲一神虎,虎口大张,仰天长啸,威猛无比。面部除了眉眼部分,全部以沥金覆盖,因此,玉质眉眼就更显突出。在上古众多玉器中,能以如此精致的造型、材质、工艺来制作的器物,谅必神圣至尊。

三星堆文化立体玉兵阵,玉质。属龙溪碧玉,材质坚硬。底面是边璋与圆璧的组合体,全器由大小100余件构件组合而成。展示战争中的守城一方和攻城一方,双方将士和统帅、高大坚固的城墙和野外的军营寨门、长短不同的刀枪和方圆不同盾牌、战场的高大树木、双方统帅的指挥所在,甚至军书卷轴在案,表现得详实而精细。

商代玉觥,高18.5厘米,宽22.2厘米,厚9.5厘米。玉质。属地方玉质。由觥盖和觥体两部分组成,器形规整硕大,沁色优美,包浆自然。觥盖中脊饰扉棱,为双兽首形,用双阴挤阳刀法刻两行铭文。觥体浮雕兽面纹,上部阴刻一周铭文。体盖结合严密,体、把、足三者比例协调,整器端庄稳重,极具庄重性和美感。

战国玉马首,高15.8厘米,宽10.6厘米,厚6.3厘米。玉质。属和田青白玉质。马首枣红色沁,间有棕、黑色沁斑。局部开窗露出青白玉质。马首眼圆睁,嘴微张,双耳立。马鬃毛刻划一丝不苟,马颈侧饰繁缛卷云纹和羽毛纹。面颊和额头以游丝毛雕琢流畅云纹,马颈正前面琢饕餮纹。整器雕琢精细,纹饰华美,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战国玉匣及璧,。匣直径12.9厘米,厚2.4厘米。壁直径11.6厘米,壁厚0.6厘米。玉质。属和田青玉质。器物由匣的上下两部分及内藏的璧共三部分组成。匣的上下部分均以浅浮雕饰龙凤纹和人纹,纹饰精美、布局对称,构思奇巧。匣的周侧均以游丝毛雕琢“s”纹和网状纹,匣底部内设高沿,正套住藏于匣内的璧的“好”,使之不会碰撞。匣的上下两部分合口用阴阳缝,使之不易晃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月12日(周三)宝珍微拍1532期无底价拍卖
实战系列之二十一:战国和田黄玉斧形佩
玉质金相(冬)|玉之光华:隐而不彰,藏而不露
玉中珍品——黄玉和田玉
玉蝉年代判定(图组2)
古天一2017春季拍卖会—金和轩藏玉器专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