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月12日(周三)宝珍微拍1532期无底价拍卖


百年热浪一朝离去,秋风习习,又到了收获的季节!金秋时节,宝珍堂为您带来件件珍品!晚上7点半,来宝珍微拍寻宝吧!宝珍微拍将为您展现繁星璀璨的收藏世界,也祝您收获一份幸福美满,阖家幸福,事业虎虎生风,开心捡大漏!宝珍微拍第1532期的16件拍品精美绝伦,造型独特,极具赏玩收藏价值,今晚七点半,老时间、老地方,我们不见不散!


Lot 01

品名:清乾隆一级白和田籽料透雕刘海戏金蟾莲花牌

规格:长6.3cm   宽3.9cm   厚0.7cm

重量:45.7g 

说明:

  爱玩古玉的人,一定都知道“乾隆工”这个说法。乾隆工,是中国玉雕史上的一座巅峰。因用料考究,精雕细琢,不惜工本,极富有时代特色而成为一种固定名词的称谓——“乾隆工”。

  这件清乾隆一级白和田籽料透雕刘海戏金蟾莲花牌,就具有乾隆工的典型特征,玉牌呈方形,周边及四角镂空雕刻出繁复的花纹,中心为圆形,其上浮雕出刘海戏金蟾这一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看似寥寥几笔刻画,实则动作姿态准确传神,十分精彩。背面浮雕莲蓬荷花,清雅脱俗,玉牌局部有红褐色沁,点缀其间别有韵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清代精雕乾隆工玉牌,佩戴礼赠佳品!


Lot 02

品名:明代红沁河磨料青黄玉璧

规格:长6.1cm,宽5.1cm,厚0.7cm

说明:具有红山文化玉器艺术风格。此件玉璧河磨料青玉材质,玉质细腻,沁色金黄迷人,器形方中见圆,中间圆孔,璧体中间略凸,光素无纹,光泽温润,玉璧边缘大部受沁,沁色立体丰富,呈金黄色,有扩散蔓延态势,浑然天成,中间有部分无沁色露出玉璧青玉本色。这种沁色的自然生长现象人为无法做到,古玉中若有这变化立断真品,因为这种活沁是玉器造假者无法攻克的一个死穴,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无论科技有多么先进,都永远无法做到。因此,这件是大开门的红山文化期青玉璧,距今已有六至八千多年的历史岁月,品相完好,非常难得。红山文化是史前文明的曙光,红山文化玉器属于中华玉器文化的首创,也是中华玉文化起源的一座高峰,因此,深受全世界古玉收藏家们的追捧。


Lot 03

品名:清代红皮和田白玉籽料童子献寿把件

规格:长5.5cm   宽3.7cm   厚2.8cm

重量:85.6g

说明:

  和田白玉籽料是和田玉中极为珍贵的玉石品种,产量低,价值极高,因而吸引了广大爱好者争相收藏。

  这件清代红皮和田白玉籽料童子献寿把件,通过圆雕,镂雕、透雕相结合,雕琢童子喜笑颜开,抱住一大一小两只寿桃,寿桃巨大而夸张,寓意童子献寿,底部有部分红沁,俗话说红沁抵万金,整器玉质洁白温润,随身佩戴一款,闲暇时分盘摸把玩,感受天地之精华,品味日月之神韵,人养玉,玉养人,润心怡人,盘玩日久,那油油的感觉似乎要从玉体中流出,令人心旷神怡。 


Lot 04

品名:明代受沁白玉浮雕螭龙剑珌

规格:长5cm   宽3.8cm   厚2cm

说明:

  西汉玉雕艺术风格。剑珌是安在剑鞘端尾段的玉制品,流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剑珌一般为直身、体圆、较厚,早期光素无纹,至后来逐渐出现了有兽面纹和卷云纹等饰之剑珌。汉代剑珌器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梯形,纹饰以螭纹为主。

  这件明代受沁白玉浮雕螭龙剑珌本件剑珌,白玉质地,玉质细腻,局部受沁,抛光细致,光气可鉴,整体呈梯形,上下底面呈梭形,顶端三孔用来镶嵌于剑鞘。正面浮雕两只螭龙,蟠螭身躯修长矫健,双目圆瞪,炯炯有神,劲力十足,动态传神。背面饰以云矩纹,雕刻之纹予人活泼灵动感,工艺富时代性,整器雕工精湛,线条流畅,富立体感,抛光完美,体现出优美工艺。此剑珌自然老化明显、沁变自然、纹饰技法符合时代特征,历经久远年代,光气依旧可鉴。


Lot 05

品名:明代受沁白玉圆雕猪挂件

规格:长4.7cm   宽2.5cm   厚1.8cm

说明:西周玉雕艺术风格。这件圆雕猪挂件,取材和田白玉圆雕,玉质非常坚密,肉质熟糯,油脂性肥厚,局部受沁。雕刻精美,圆雕玉猪,玉猪呈立姿。此玉猪技法简洁有力,粗线阴刻技法,线条刚劲挺拔,琢制疏朗、明快,寥寥几道便勾勒鼻、眼、足等细节,猪四肢,沉稳、肥实,力道十足,整体造型生动。此玉猪中间有孔,可穿带作佩饰。其雕工简练,对细部不作繁缛处理,玉猪崇拜源于上古时代,猪身体强健,猪在古代是生命力和财富的象征,此玉猪刀法纯熟简练,形象写实生动,玉质熟旧感明显,包浆温润,品相完好,收藏把玩精品!


Lot 06

品名:明代受沁白玉透雕龙凤鸡心佩

规格:长6.5cm   宽5.3cm   厚0.5cm

说明:汉代玉雕艺术风格。鸡心佩是韘形佩的俗称。盛行于汉代,多作椭圆形,上端尖,中有一圆孔,近似于鸡心的形状。此佩和田青白玉籽料材质,玉质细腻坚密,其上装饰的螭龙凤纹样亦为战国至西汉时所流行,通体镂空雕刻一条螭龙一只凤鸟在鸡心佩上,一左一右,双面同工。雕工精湛,造型灵动,中心椭圆孔可用以穿系,以便佩挂。玉质莹润,熟旧感十足,沁色渗入玉质过渡自然。包浆厚实,表面形成千年玻璃光泽,光气强烈。一眼开门老,品相完好,良玉佳工,加上历史文化价值,收藏潜力巨大。


Lot 07

品名:明代红沁河磨料黄玉环

规格:直径5.1cm   厚1.7cm

说明:

  红山文化玉器风格。黄玉是极为珍贵的软玉品种。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就有“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亦有之,故而令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这无疑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上等黄玉出产较少,十分珍贵。

  此件玉环取河磨料黄玉制,玉质细腻温润,局部带红沁,皮色漂亮。造型规整,玉环圆形,整体素面,不琢纹饰,打磨圆滑,尽显古朴浑厚。整器舒展流畅,稳重大方;简约精致,如行云流水般,一气而成,显示出时代的审美匠心与制作工艺的完美结合。


Lot 08

品名:清乾隆和田黄玉籽料圆雕观音摆件

规格:长10cm   宽2.9cm

重量:62.1g

说明:

  和田黄玉在明清时期排在和田羊脂白玉前面,黄玉产量非常稀少,如今和田黄玉材质价值与和田籽料羊脂白玉并列。黄,皇也。黄色被认为是阳光和大地之色。在古代被认为是皇家的象征,非一般平民百姓所企及。故,黄玉这一玉器,仅仅只流传于清代宫廷,作为身份权势的象征。

  这件清乾隆和田黄玉籽料圆雕观音摆件,和田黄玉籽料材质,温润光滑,质凝如脂,镂空雕刻观音立像,观音发髻高束,开脸祥和,双颊丰腴,眠目,长耳垂肩,宝相端庄慈祥。身背佛光,身着长裙,衣纹处理流畅自然。左手结印,右手手持净瓶,立于莲花底座上。此观音用料上乘,镂雕工艺精湛,包浆醇厚,收藏礼佛陈列精品!


Lot 09

品名:明代受沁白玉透雕鹦鹉龙纹佩

规格:高9.5cm   宽4.3cm   厚0.5cm

说明:商代玉雕艺术风格。鹦鹉,俗称“鹦哥”,头圆,脑后有一长冠,上嘴弯曲成钩状,羽毛色彩美丽,舌肉质柔软,能模仿人言,多栖息热带雨林中,主食果实。鹦鹉似鸮,《山海经·西山经》:“黄山有鸟焉,其状如鸮,名曰鹦鹉。”鉴于鹦鹉色彩美丽,又能学人言,故先民对鹦鹉颇为推崇,并用玉制成以供佩玩。殷商王朝的贵族们十分推崇和赏识这种鸟,所以玉鹦鹉的数量之多超过任何其他同期动物形玉器。此鹦鹉形佩白玉材质,片状,龙为冠,勾喙,尾部向下勾卷,爪子紧贴尾部呈蹲式,以双勾线刻画“臣”字眼,羽翅和尾部均饰卷云纹,两边纹饰相同,轮廓简练,线条刚劲,有剪影式的艺术风格,“臣”字眼和双勾阴线构成的卷云纹都具有浓厚的商代玉器风格。历经沧桑岁月,玉质已经熟透,并且受沁,沁色从边缘向中间蔓延,非常自然,龙头部,鹦鹉尾部已经形成鸡骨白状态,鸡骨白是是岁月有力的证据,也是古玉质变的最高境界。表面包浆醇厚,一眼开门,品相完好,远古时代的玉器收藏精品。


Lot 10

品名:明代受沁白玉虎把刀

规格:长14cm   宽2.4cm   厚0.8cm

说明:商周玉雕艺术风格。商周古玉中有两个重要的类别,即玉斧和玉刀。玉斧代表的是帝王的威严,而玉刀则显示了帝王所拥有的生杀大权,尤其是西周时期的玉刀,大多雕琢琥纹,以示“秋后问斩”的杀气,当然这些小巧的器物不可能是真正的兵器和刑具,而是升华为礼器的一部分,带有皇权和王权的象征意义,表明持有者握有生杀大权的力量和地位,而对聪明的君王又带有自省自律的警示意味。此玉刀青黄玉材质,玉质坚密细腻,片装,虎形刀把,虎形线条简约,寥寥几刀把虎塑造的威武霸气,虎嘴咬着刀柄,臣字眼,虎足伏地,尾巴上扬圈起,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刀仞中间厚两边薄,开仞,仞身减地阴刻三角形装饰,线条犀利,寒气逼人。整体造型独特,器形罕见,玉质受沁,沁如发丝,腿部钙化,已经形成鸡骨白状态。包浆醇厚,光气十足,一眼开门,品相完好,堪称稀世珍宝。


Lot 11

品名:民国书画篆刻艺术大师陈师曾寿山田黄石瑞兽钮印章

规格:高6.2cm   宽5cm

重量:247.6g

说明:

  此印章是非常珍贵的寿山田黄石材质,质地细腻光滑,温润如玉通灵,寿山田黄具有的特征,石格,萝卜丝纹都非常清晰,印章方形,顶端刻瑞兽钮,威武霸气。印面朱文篆刻,印文是“更有知不尽处”章法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字体线条老辣洒脱,如锥画沙。印身刻阴文楷书边款:更有知不尽处,己未之仲冬十五日,师曾。字体俊秀,行刀如笔,线条犀利,大家风范。此印是民国书画书法篆刻大师陈师曾的篆刻作品。刻于1919年,是陈师曾43岁时的篆刻作品。陈师曾(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男,原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南昌义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

  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今南通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梁启超在致悼词中称:“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吾人之损失,乃为精神。”吴昌硕的题字是“朽者不朽”,这是对陈师曾艺术人生的最高评价。此寿山田黄石印章材质珍贵,重达247.5克,如今寿山田黄石资源已经枯竭,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包浆温润,使用痕迹十分明显,非常开门。品相完好,艺术价值,历史文物价值极高。


Lot 12

品名:明代和田白玉籽料螭龙耳勾云纹杯子

规格:高13.2cm   宽9cm   口径6cm

重量:315.3g

说明:汉代玉雕艺术风格。葡萄美酒夜光杯,这个夜光杯就是指的古代君王饮酒用的和田玉杯。和田玉杯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流行于汉代,因为材质珍贵,多为宫廷使用酒器。此玉杯它是以新疆和田白玉籽料为材料雕琢而成的,玉质光洁滋润,器形作圆体,筒身弧腹,把柄浮雕龙首形,杯身浮雕一只螭龙,口沿阴刻灵芝纹装饰,杯身阴刻勾云纹,杯身下部刻花瓣纹,线条犀利有力,圆喇叭形高足。这件玉杯的口沿、杯腹、及足部均切割规整,转折明确,曲线优美。杯身经过了细致的打磨抛光,手感细腻温润,确是一件宫廷玉杯精品。历经历史岁月,玉质局部受沁,沁色深入玉体,足部受红沁,黑褐色沁,丰富立体,有自然蔓延有生长态势,玉璧表面玻璃光强烈,非常开门,器形硕大,用料奢华,全品相,其价值不可估量。


Lot 13

品名:明代红沁黄玉卷尾龙挂件

规格:长4.2cm   宽3.5cm   厚1.5cm

说明:西周玉雕艺术风格。此龙挂件黄玉材质,玉质细腻油润,扁圆形,首尾相连,吻部突出,头部雕出两角,臣字眼。嘴、鼻部雕刻得清清楚楚。背部减地印刻棱形、三角形纹饰装饰,龙身印刻叶筋纹,坡刀工艺。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嘴和尾部受红色沁,沁色有扩散态势。古玉收藏圈子里有句行话;“玉玩三分沁,红沁抵万金。”也就是说,高古玉带点沁色最好,要是红沁那就更加珍贵了。沁色岁月给古玉留下的痕迹,有沁的古玉显得古朴而神秘,因此,众多古玉藏迷恋沁色。此黄玉龙形挂件,玉质优良,工艺精湛,年份高古、品相完好,佩戴收藏俱佳。


Lot 14

品名:明代和田白玉籽料浮雕秋山牌子

规格:长5.8cm   宽4.1cm   厚0.8cm

重量:51.7g

说明:此藏品采用和田白玉籽料制成,玉质细腻,油性十足,使用浮雕手法,雕刻一只小鹿在秋山中觅食,画面生动,雕工精湛,独具匠心。鹿为瑞兽,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之一,鹿在山林觅食的内容,是北方民族的生活写照,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是判断玉件年代的指向之一。此玉牌鹿的造型简约,典型的明代早期风格,传承几百年,玉质熟旧感明显,开门见山,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Lot 15

品名:明代红沁白玉花草纹璧

规格:直径4cm   厚0.5cm

说明:战国玉雕艺术风格。从古至今,几乎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对于玉有着特别的喜爱,并在此之上,形成了底蕴深厚的玉文化。原本是多姿多彩的石头,被注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受到历代的热捧。围绕着玉,还有许许多多的传说,最著名的当属和氏璧的故事。此件玉璧和田白玉籽料材质,玉质坚密细腻,圆形,表面阴刻花草纹。双面同工,线条流畅,有明显接刀痕迹,时代风格明显。玉质熟旧感十分明显,多面积受红沁,沁色入体,过渡自然,表面有千年玻璃光泽包浆,非常开门。品相完好,器形精致,黄金比例尺寸,适合男女老少佩戴,且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Lot 16

品名:清代和田白玉籽料福寿祥云纹玉璧

规格:直径5.1cm   厚1.1cm

重量57.9g 

说明:

  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经过玉龙喀什河上万年的冲刷,就形成了和田玉籽料。和田白玉籽料开采至今,资源已经枯竭。追求和田白玉籽料的人越来越多,没有了再生资源,因此,和田白玉籽料原石一路上涨。好的和田白玉籽料高价难求,一级白和田白玉籽料,克价一度万元一克。

  这件清代和田白玉籽料福寿祥云纹玉璧,形态圆润,玉质洁白,玉璧双面浮雕如意纹,团寿纹等吉祥纹饰,籽料油润有加,适合佩戴,俗话说人养玉一年玉养人一生,不可多得的佩戴佳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象视界】伦敦苏富比百万级的黄玉奇品,超级直播秀0元拍卖
实战系列之二十一:战国和田黄玉斧形佩
新疆和田玉
中华博物院藏品大系《史海遗珍· 汉唐时期上》
和田黄玉,皇家专用的玉石,价值超羊脂白玉!
古玉奇谭——灵心芳魄今何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