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著名的淮军将领家族
      李鸿章家族

      1838年,李文安37岁进京会试中进士,可谓“大器晚成”,彻底改变了李家以后的命运;1847年,李鸿章成为当年进士第39名;李瀚章后来被清廷赐同进士出身。 

  祖父李殿华

  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是个“50年不进城”的乡下读书人,总不进城但总想从黄土地上走出去,于是对科场功夫甚为在心。他考试总不顺利,科场屡次失意,后来就在家设馆教学生和孩子读书,把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他家是一处三进的小瓦院,有几十亩地,算不上很富裕。但是李殿华心气很高,立志让4个儿子都能读书做官,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为此不惜工本地请来科场高手当家庭教师,助儿子们攻读、备考。小儿子李文安于江南乡试中举,4年后又考中了进士,从而跻身于京城衮衮诸官之列,使李家这个淝水边的中农之家,一夜之间“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庐州府志》)。李文安即是这个家族走出安徽、走向官场、走向京城、走向沿海的第一人,是李家有家谱记载的前7代人中,惟一的1个进士。

  父亲李文安

  父亲李文安(1801-1855:54),号玉川,又号玉泉,别号愚荃,榜名文轩。李文安早年读书读得很苦,在兄弟中排行最小,从小身体很弱。别人家聪明的孩子4岁就开始启蒙了,他到8岁才读书,到了13岁,别人都有考上秀才的了,而他才读完“四书”和“毛诗”。老爸望着他直发愁,没看出他是个大器晚成型的人才,还以为他贪玩不用功,就叫大儿子李文煜来督阵,专门管着他读书。结果李文安中了举而大哥未中,而且正好与数年后大红大紫的曾国藩同一年考中,这种关系过去称为“同年”。李文安性格比较内向,“资性中下”,但万事心中有数,眼力不差,同年中始终与曾国藩拉得挺紧。李文安早早地就安排2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去拜曾为师,跟其学“经世之学”。

  李文安是京城里刑部的执法官,曾任主管广西、奉天、山西的司员,当过提牢厅和秋审处的主管,掌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还亲自管理过2个监狱。李文安在刑部一干就是18年,一贯秉公办事,官私毫无闲言,最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李文安严禁狱吏虐待囚犯,规定囚饭每人要保证给足1满勺饭,为了防止狱吏克扣斤两,遇到开饭就要亲自检查,并且亲自尝尝生熟。春夏季节,狱中易发传染疾病,他早早派人熬好了药做好准备,甚至夏天买来扇子和席子,冬天捐献棉衣,还在每个“所”备置12条棉被,供生病的犯人发汗养病之用……在他管事期间,狱中没发生过意外死亡之事。

  李瀚章和李鸿章兄弟

  李鸿章,21岁中举,24岁就中了进士!李鸿章1845年(22岁)来到京城,成为曾门的学生,果然2年后(丁未科)中了2甲13名进士,朝考后成绩名列前茅,入了翰林院,与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任驻英大使的郭嵩焘,闽浙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以及曾国藩的幕僚陈鼐,并称为“丁未四君子”,都被曾国藩看好。1858年,安徽已成太平军的主战场,官军方面以郑魁士为统帅。李鸿章心高气盛,面对太平军的攻势总是心有不甘,对郑魁士的退避战略也大为不满,坚持应当迎面痛击,大战一场。郑魁士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就说:“你这么想打仗,叫你带兵能保证打赢吗?”李鸿章说:“我保证打赢!”郑魁士又问:“你话说得好听,敢立军令状吗?”“立就立!”李鸿章立马就递过去。7月,“官军与贼战而大败,贼漫山遍野而来,合肥诸乡寨皆被蹂躏,傅相所居寨亦不守。封翁(李文安)先已捐馆(去世),傅相与诸兄弟奉母避之镇江,而自出谒诸帅,图再举,既落落无所合”(见薛福成《庸龛笔记》)。这一仗太平军大破清军,李鸿章的团练队伍全被打垮了,只好逃跑。这一仗打得他在安徽也站不住脚了,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好在大哥李瀚章在江西曾国藩幕府,全家就都逃往江西。他单枪匹马,牛皮已吹破,只好灰溜溜地前往江西,先到大哥那里,然后伺机入曾国藩幕。这大概是李鸿章一生中最狼狈的时候。

  李瀚章,29岁时考上拔贡(从秀才中考试选拔出的优等生)时,李鸿章已中进士2年了,此后李瀚章学业再无长进。

  老三李鹤章,15岁就跟父亲去京城读书了,20岁时还没读出个名堂,就由老爸花钱捐(买)了个国子监生(即国学生,清廷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26岁仍是个秀才,后来横竖考不上也就死了这条心。

  老四李蕴章,少年时患眼疾,只能捐个国学生。

  老五李凤章,小李鸿章10岁,早年也被老爸带入京城读书,曾游太学,没念出名堂就在国史馆当个誊录员,20岁时原计划到南京参加江南乡试的,却因太平天国兴起而作罢。

  老六李昭庆,学历也只到国学生为止了

      刘铭传家族

  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晚清合肥西乡(今肥西县南分路乡)人,1836年9月7日(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生。出生地在肥西最高山峰大潜山西北7华里的(汤)四房郢,是合肥与六安两县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隶属合肥西乡(今肥西县南分路乡建设村),其旧宅遗址及刘铭传年轻时亲手挖的一条长约数丈、宽约丈余的护宅壕沟仍存。因乡人传说他是“黑虎星下凡”,所以一百多年来始终没人敢占用这块“风水宝地”。父刘惠,字怀刚;母周氏;世代务农,后以子铭传贵,追赠三代一品封典。兄弟6人,长铭翠、次铭玉、铭盘早逝;又次铭鼎、铭彝,皆在母亲后去世,是父母务农的主要帮手;铭传最小,脸又微麻,乡人称呼他“刘六麻子”,或“刘老麻子”。

  刘家祖籍江西进贤县紫溪村,元代至正年间避陈有谅之乱,由始祖刘赛迁居合肥西乡大潜山南大烟墩(今肥西县金牛乡境),卜居“刘家院墙”。在肥西定居的刘氏后代老兄弟二人,分别居住大潜山南北。山南居长,称为“山前老长房”,后代又分为“老八房”;山北居次,称为“山后老二房”,后代又分为“老七房”。世代繁衍,成为望族,修建祠堂(在金牛乡刘祠堂村,今不存),编纂家谱(创修于1811年,续修于1850年,三修于1870年,四修于1884年,五修于1901年,六修于1943年,在今金牛乡、南分路乡存五修、六修家谱各两部)。刘铭传家族属于“山后老二房”后代“老七房”中的一支“老五房”的后裔(《刘氏宗谱》)。

  此外,刘氏家族还有一支于明代中叶又迁回江西进贤县原籍,重修村庄、祠堂。近年曾有此支刘氏后裔来肥西联宗认祖。进贤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即此支刘氏族人。

   后裔概况

  刘铭传生4子。长子刘盛芬(1858—1894),字兰谷,曾主持修建刘老圩,官至直隶候补道。因刘老圩火灾,惊吓病故于父铭传之前。生子朝仰。次子刘盛芸(1865—1906),字翰香,举人,官至记名道,写有《刘铭传行状》一书。三子刘芾(1871—1921),字春圃,历任兵部,民政部郎中。四子刘盛芥(1875—1898),字沅湘,举人,官至分省补用道。

  长孙刘朝仰(1879—1920),字兰谷,袭一等男爵,特赏员外郎,历任度支部郎中,毅军营务处处长。民国任京师军警联合办事处代表,陆军少将。无子,过继三叔盛芾长孙、即堂弟朝侍长子文昌(文彪)为嗣。

  曾长孙刘文彪(1911—1979年),原名文昌,字肃曾(意为壮肃公曾孙),以字行。复旦大学中学部毕业,民国时战乱频仍,冒险保护国宝“虢季子白盘”,拒绝军阀和外国侵略者强占,1950年初献给国家。受到国家领导人董必武、郭沫若等接见,文化部发给褒奖状,郭沫若赋诗相赠。后任安徽省文献委员会、省博物馆研究馆员。1978年逝世。妻李湘琇,为清末民初曾任淮泗道尹、合肥、六安县知事的广西桂林人李諴字眉庵之八女,生于宣统三年(1911)闰六月初十日亥时。生子四:学昶、学亚、学晶、学宣。女五:学韫、学昭、学缇、学□(殇)、学曦、学珣、学馥。

  刘铭传后裔二、三、四房世系如下:

  盛芸,生子二:朝望、朝玉。朝望,生子三:文炽、文炳、文煌。朝玉,无子,入祧四房文颋为嗣。

  盛芾,生子四:朝侍、朝俊、朝谈、朝迪。朝侍,生子三:文昌(文彪)出祧长房朝仰为嗣、文璟、文鉴(殇)。

  盛芥,生子二:朝谟(殇)、朝叙。朝叙生子三:文颉、文颃、文颋(出祧朝玉)。

  《刘氏宗谱》与刘氏“铭军”人物

  《刘氏宗谱》创修于1811年;续修于1850年;三修于1870年;四修于1884年;五修于1901年;1943年为六修谱。刘氏世居豫章,彭城世家。自元至正年间避陈友谅之乱,始祖赛公自江西进贤县之紫溪村迁于肥西大潜山南大烟墩,卜居刘家院墙,因人丁繁衍,散居于大潜山之周围。分为山前(即大潜山之南,也叫山南)居老长房,又分为老八房;山后(即大潜山之北)居老二房,又分为老七房。刘氏“铭军”统领人物,多为山后老七房,其中以四、五房最多,六、七房次之。

  从六修《刘氏宗谱》 “绅衿总记”及世系中查抄“铭军”将领人物(武官参将以上,文官知县以上始入表)53人,山前老八房1人。山后老七房52人。其中记名提督9人。在山后老七房中:一、三房无人;二房1人;四房刘盛藻、刘盛休等21人;五房刘铭传、刘献廷等24人,六房4人;七房刘朝林等2人。此外,未入表的文武职官99人。全谱记载大小官员共152人。可见当时刘氏参加淮军人数之多。故袁甲三称:铭军为“刘家子弟兵。”

周盛波家族

       周家一世的祖先周福德,是从江西移民到此的,定居于紫蓬山下,故名“山周”。世代相传到周盛传兄弟,为十五代。周家世代的班辈是:“国有文方盛,家行孝本先,典章崇法守,理学绍心传。”这二十个字是从十一代拟定的。全户人丁约在万丁以上,是肥西境内的较大户族,每逢重修宗谱,都是电告各地,按时送来人册。人口分布到天津小站、江苏淮安、本省巢县等市县。

   周氏兄弟概况

  周盛波,住周老圩北头,发妻李氏,罗坝圩破家被太平军杀害,生长子家谦字录陔。继室吴氏,生次子家麟,三子家祜;侧室韩氏,生四子家颐;侧室王氏,生五子家咸。长子家谦住周老圩北头,次子周家麟住周草圩,第四子家颐,住居周新圩;五子家咸,住周新圩。总计田产约收两万石租,还有“当铺”一所设在圩内,财产小于周盛传。

  周家谦,笔名录陔,善长书法,字体是魏碑底、苏字面,自成一家,当时颇蒙社会人士赏识,求书者有求必应,因此遗留不少墨迹。

  周盛传,字道林,号薪如,晚年号北海老农。妻袁氏,就是太平将领袁宏谟的胞妹,生两男一女。长子周家驹,字子昂;次子周家泽。长孙周行浚,次孙周行湜,字芷香,绰号“二胖子”。次子家泽无后,周行湜过继给他。周行浚又未生子,周行湜又把长子周亚斌过继给他。现今周盛传后裔中,有四世重孙周本宗,此人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教育界工作。

  财产:土地收入稻谷约两万担,是佃农耕种,每年向他交租(每石稻一百七十斤),另外在本省大的市县,开设当铺、钱庄(今之银行)、油坊、机米厂和市房等等(芜湖的十里长街)外,独资开办山东枣庄煤矿,经济收入大于田产。两项收入超过其它淮军将领家产几倍。偌大财产的来源,除来自微薄的俸禄,大部是得了横财。据说太平军到江苏的镇江、无锡一带,已溃不成军,部分首领所掳的金银约有五百缸,埋藏在一个庙内。周盛传图谋私吞金银,使用周姓的子弟兵营,夜间进庙,杀死全部和尚,挖出金银归他自有,给子弟的军官们各分一部分。据乡里老人们说,合肥至周老圩这一段路,原来不是大路,就是为了运输这笔金银才整修的。当时的运输工具是用马骡和独轮手推车推,时间陆续搬运约有一个月。

  传说周盛传一天在花厅午睡中,梦见很多无头和尚用手提着头来砸他,同时有仆人向他报喜,说恭喜生了一个孙少爷,他不但不喜欢,相反长叹一声说:“冤家对头到了!我的家将会败在他手。”果然之后几十年,家产全部被其孙周芷香(周二胖子)败得精光。从此可见不义之财来的快,去的也快。

  周盛传除屡建军功外,部队驻在直隶天津一带,小站地区土壤是含盐碱的不毛之地,他申请朝廷带领军队搞农垦,挖海河引进淡水,冲洗土壤开垦成为能种水稻的良田,产出有名的小站大米运销各地,部队官兵不少在退役后到小站安家落户,小站能吃到大麻饼和米粉肉,是合肥的特产,北方人本来不会种水稻,也是合肥落户人传授的。

  周氏兄弟无奈办团练

  周盛华兄弟,原住肥西大柏店乡枣林岗附近的周老家郢,田地几十亩,是半耕半读的小康人家。兄弟六人,老大盛余、老二盛选、老三盛华、老四盛波、老五盛传、老六盛春。私庄独村,田园肥沃。当地的“地头蛇"胡松,早想霸占他们的田园,就乘着地方大乱的时机,向他们进行围攻,企图灭门夺产,他们兄弟从拼死格斗中冲出重围,逃回老家紫蓬山下,寄居于罗坝圩,过流亡生活。当时周氏户长周方策家有财产,胆小怕事,但为对抗太平军和保卫地方,动员周盛华领头办团练,粮饷兵器都由周方策解囊资助和从全户族筹集。他们兄弟在有家不能归的情况下,才招募当地穷苦农民干起来了。 

  在罗坝圩失利破家

  为了扩大地盘,首先是夜间偷袭烧脉岗,周盛华率领小刀队到唐大桥一带河沿掩护,周盛波、周盛传暗带短刀混入唐家第二进屋的赌博场内,假装赌钱。到夜深潜入后进内房,杀死唐姓的夫妇。对方发现时,他们兄弟已顺利归队,占领了烧脉岗。接连又进攻五十埠、董岗。五十埠的太平军头目马千禄被迫撤到上派河,他们又向上派河发动进攻。时在咸丰五年二月十一日。周盛华因患眼疾,在家治病,只留兵丁十二人守罗坝大本营,由周盛波、周盛传领兵前去作战。不料胡松当了马千禄密探,向马千禄报告说要想除掉周盛华就在今天,机不可失。结果太平军在上派河固守,只留少数人马,以佯装撤退诱敌深入,延长时间。以主力绕道偷袭罗坝圩。周盛华率领12人血战终日,终因寡不敌众,全部被打死。周盛华死在罗坝圩外杨墩至蔺大郢之间的化水沟中。周盛波的妻子李氏被杀倒地,怀中幼儿(周家谦)被太平军一战士用长矛补刺,另两个太平军战士用长矛护救,幸免于难。周家谦有一只眼睛受母亲的热血喷射,造成不治的后遗症。另外周盛华的妻子伊氏抱着幼儿(家德)爬进仓房的破地板内,未遭杀害。还有不满十岁的孩子家宽,被太平军用刀砍伤头部当时晕死,因头骨未碎,后又苏醒。免难后只活到廿二岁,伤发死去,这就是“罗坝圩破家”的情况。

  周盛波兄弟失利破家后,心灰气馁,想偃旗息鼓,又由户长周方策以国难兄仇见勉。晓以不进取只有自取灭亡,他们才又干起来,以死战求生存。周盛波骁勇善战,屡建军功;周盛传足智多谋,文武兼备。李鸿章组建淮军时,任周盛波为“盛字营”主将,周盛传为副。后来兄弟俩官至湖南提督,驻防天津。《清史稿》有传。

张树声家族

       张树声(1824-1884),字振轩,县廪生出身,肥西聚星乡张老圩人,兄弟九人,排行老大。他与二弟树珊、三弟树槐、五弟树屏,皆为淮军将领。《清史稿》有传。

  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军打到合肥,张树声兄弟在父亲张荫谷带领下,在周公山下的殷家畈筑堡结寨,兴办团练,和西乡团练首领刘铭传、周盛传、董凤高、丁寿昌等联络一气,与太平军为敌。先后在本县及六安、霍山、寿州、无为等地打仗,多次配合李文安、李鸿章父子(当时在合肥率官办团练围攻太平军)作战。1860年(咸丰十年)奉曾国藩之命攻打并守卫芜湖,授知府衔。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打上海,上海士绅及洋商恐慌,请求清廷派兵解围。清廷命驻辕安庆的曾国藩出兵。曾国藩限于兵力不足,命李鸿章(当时在曾国藩幕府办事)招募合肥一带团练创办淮军。李鸿章深知合肥西南乡团练久与太平军作战,富有作战经验,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只有依靠这支力量。他召来张树声,叫张回乡找刘铭传、周盛传、周盛波、潘鼎新(庐江籍,世居三河城)、吴长庆(庐江人)等人到安庆来见曾国藩。曾认为“几人皆可用”。叫他们回乡招集团勇,“二个月成军”,于1862年春开赴上海作战。张树声在其中起了召集人的作用。他率兄弟统领“树字营”,在上海屡胜太平军。后又在江苏、浙江数次恶战。张树声被授直隶按察使,赏卓勇巴图鲁名号。又随曾、李镇压捻军。1871年(同治十年)授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1872年(同治十一年)署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次年任江苏巡抚,在任内曾大力疏浚太湖流域水利。1879年(光绪五年)授贵州巡抚,旋任两广总督。1882年(光绪八年)因李鸿章回籍治母丧,张树声代理直隶总督。适值朝鲜内乱,日本派兵侵朝,企图迫使朝鲜订立不平等条约。张树声果断派淮军将领吴长庆率军入朝,帮助朝鲜政府平定内乱,日军被迫退走。清廷认为树声处理有方,赏加太子少保衔。第二年还督两广,法军侵略越南,张树声派淮军将领潘鼎新、黄桂兰等入越抗击法军。因朝廷战和不定,致使战备受到影响,北宁失陷,自请解除总督职,专治军。不久受革职留任处分,病逝广州。谥靖达。编着有《张靖达公奏议》8卷及《庐阳三贤集》16卷等传世。

  张树珊(1826-1866),字海舸,随兄加入淮军,官至记名提督、广西右江镇总兵,勇号捍勇巴图鲁,一品武职。1866年(同治五年)在湖北尹隆河倒树湾与捻军打仗战死。赠太子少保、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勇烈。

  张树屏(?  一1891),字建侯,官至记名提督,太原、包头、大同镇总兵。1887年(光绪十二年)请求卸任回家休养。勇号额腾额巴图鲁,一品顶戴。

  张树槐字尔荩,随兄加入淮军,负责树字营军需购运接济。功保花翎盐运使衔山东知府。1870年(同治九年)在山西河防案内叙功以遣员留山东补用。同治末年病卒于家。

  张氏后裔中的知名人物,有解放前牺牲的北方左翼作家联盟执委张璋烈士;当代作家、民俗学家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等。肥西教育界中也有不少张氏后裔。

  张氏于光绪年间与刘铭传、周盛传、丁寿昌等共同捐资创办“肥西书院”,位于张老圩西二华里马跑寺,供几个家族子弟入学。李鸿章亲题“聚星堂”匾额。后其旁兴起集市,即名“聚星集”。解放后“肥西中学”原设肥西书院,后迁到张老圩内,现名“聚星中学”。 

  张氏家族的两座庄园

  张氏兄弟做官以后,在故乡建有两座庄园,一座为张老圩子,一座为张新圩子。

  张老圩子,在肥西县聚星乡周公山下,三面环山,相传有九路水脉直来圩子。圩子座北朝南,像三个盘子拼在一起,吊桥向西开,过牌楼是五进正厅,每进十五间,分东、中、西三个大门,内分正大门、客厅、书房及张树珊灵堂。张氏兄弟八人,在大厅北面建造内室,各房单成一个小院落。北濠外是花园和小姐们住房,一石桥通连圩内。

  张氏兄弟众多,原圩狭窄,又在东濠沟外翻扩一倍,濠上架座石拱桥。东边扩建时,原设计为九进大厅,因张树声光绪十一年病逝广州而停建。东边只建有仓房、兵勇、家什等住房。圩内各式建筑三百多间。现为聚星中学。解放后圩内建筑迭经改造,原貌已不多见。现今圩内尚存有两棵两人合抱不过来枝叶覆盖一亩多地的法梧树和一棵高大的广玉兰树。

  张树声死后,众兄弟分家。张树屏在离老圩北面五里远的地方建造新圩。详见另文。

  张老圩的田产,分布至聚星、官亭、焦婆、大柏等乡,年收租总计达四万多石。在合肥、南京、苏州、上海、天津等城市有商号和市房,建有张公馆,直至解放前,张氏后裔在外,可在公馆内支取生活费用等项。地方上有“张氏富一房,刘氏(刘铭传叔侄等)富一族”之说。

  张树声和他的父亲张荫谷葬在焦婆乡张祠村的龙颈子(原名狗颈子),墓室和墓道据说是用从广西运来的青石砌就的,墓前有石旗杆和石翁仲、石兽等。墓地周围被古柏簇拥着。另据说桂系军阀李品仙主持皖政时,曾令人将张氏父子墓地部分青石、大理石起出运回。该墓后被挖掘。

叶志超家族

      叶志超,号曙清,肥西县花岗镇圣井村人。生于1838年,卒于1898午,终年61岁。行伍出身,以淮军末弁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后得李鸿章赏识,1875年由练军统领任正定镇总兵,1889年任直隶提督。1891年镇压热河教民起义。1894年6月,应朝鲜邀请,率军赴朝,屯兵牙山。7月,日军发动进攻,于成欢驿与日军激战。后被数倍于己的日军包围,与外界中断联系40余日,终于绕道撤军至平壤,升任援朝诸军总指挥。9月,日军进攻平壤,被迫弃守平壤撤回国内,受到清廷的革职“斩监候”处分。1897年获释,1898年病死。《清史稿》有传。

  关于叶志超在朝鲜战场的功过是非,过去的说法是:他毫无斗志,贪生怕死。而对他撤军的缘由不作客观的具体分析。现在史学界已有新的较客观的详析。如:《历史知识》1984年第5期《叶志超和平壤之役》、《安徽史学》1989年第3期廖宗麟《实事求是地评价平壤之役中的叶志超》等文,认为:“清军在平壤败绩,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备战不足,仓促应战。叶志超在危险之际,力疾受命,努力组织平壤防务,在给敌人一定的打击后撤出平壤,是尽到了军人保卫国家的责任的。过去的研究强人所难,对他责备过多,这是不够公正的”(廖文)。

  叶志超绰号叶大麻子,又叫叶大呆子。自幼父母双亡,被千字山下的舅舅程姓收养,从此就在舅舅家放牛、干活。他长大后,变得五大三粗,就离开舅舅家,参加了同乡王岗解光亮办的团练,先在圩中当伙夫。一天,解光亮带人打王二堰圩子,他被允许参战,激战中被对方一土铳火药击中腰部而倒地,别人皆以为叶大呆子死了。没料到他忽地从地上站起继续战斗,原来弹药击中在他的腰刀上,没伤到身体。解光亮认为叶志超是星宿下凡,以后每战都让叶志超上阵。而叶志超在战场上总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屡建战功。后外出投军。死后,尸体运回花岗,葬于花岗镇善岗村黄老郢月亮塘上首。棺材上有三道铜箍(一说漆有三圈黄杠)。

   叶志超家族世族表

  叶志超生子二。长子叶御璜,清授资政大夫,二品衔,广东即补道。他主持兴建叶大圩子,在今芮店乡,圩于座北朝南,位于两岗落冲之一边,占地六十余亩。圩子建于光绪初年,过吊桥牌楼是五进大厅,圩内建筑约一百多间。1958年后为粮站所用。次子御璋。叶志超的两个儿子均先于其父早卒。

  叶氏田产分布在肥西孙集、芮店、花岗和舒城县干镇一带,年收租约两万担。天津有部分财产。

  叶志超长孙叶伯瑜为叶御璜长子。民国初年任炮营营长,驻防上海。二孙叶冶秋,在合肥干过慈善机构万字会会长,后来死在叶大圩。三孙叶斗楠,在合肥创办最早的电灯公司,任经理(约在民国十几年的时候)。日军侵占合肥后回家。解放前夕去香港和台湾,后死在那边。

  叶冶秋之子叶传麟,原在国民党部队当兵。1948年去台湾,在海军后勤服役。后退役经商。近年曾回乡探亲到叶大圩。

  《叶氏宗谱》保存在花岗镇仓房村圣井队叶苑开家。原共10卷,现缺第9卷。此为三修谱,民国七年续修的。谱创修于清道光七年(1827)。重修于同治十三年(1874),有李鸿章序。三修谱有北洋政府内阁总理王士珍序。

  谱序载:“始祖为汉后帝内总官,越数世传自南阳,移籍于庐郡。”叶氏为南阳郡,积善堂。字派十六字。首字为十二世:儒林励志,御苑传科,名成德立,望重学波。

  叶氏祠堂原在花岗镇叶氏岗庙,咸丰年间焚于兵乱。后迁到周屯寺西门口重建,后来拆毁建学校。

  《叶氏宗谱》中记有不少重要人物家世轶事,摘录如下:

  叶志超的曾祖父儒怀。祖润林字振传,赠封荣禄大夫。父讳励占字聚川,赠封荣禄大夫,生子三:长志英、次志超、三志元。生女二。

  叶志英  字志华,号良材,又号国祯,清军功花翎都司。生子三:长御球殇、次御亮承二胞弟志超祧、三御山字坤耀,号少阶,清花翎游击衔尽先都司。

  叶志超  字冠群,号曙青,清授荣禄大夫、头品顶戴、赏穿黄马褂、额图珲巴图鲁、直隶提督、云骑尉世职。生于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二月初三日午时。元配孙氏,封一品夫人,生子二:长御璜、次御璋、女一殇。立大胞兄志英次子御亮为嗣;继配戴氏,封一品夫人,生子二:长御原殇、次御贵殇,女一殇;侧室高氏,咸丰八年生。叶卒于光绪廿四年十二月十六日酉时,与元配孙氏合葬黄老郢。

  叶御璜  字殿选,号少卿,清授资政大夫、二品衔、广东即补道。生于同治元年(壬戌·1862)十二月初四日子时。元配戴氏,封二品夫人,生子三:长子苑思承三胞弟御璋祧;次子苑圃承二继弟御亮祧;三子苑铎兼承胞弟御柱祧。女二:长殇;次女嫁清封建威将军、中书科中书刘盛儒长孙朝珩子文蔚。璜卒于光绪廿年八月廿日寅时,葬曾大塘东首。年33岁。

  叶御璋  字文达。生于同治七年九月廿八日卯时。聘庐江蔡耨之次女,未婚守节。立胞兄御璜长子苑思为嗣。卒于光绪七年六月廿一日,终年14岁。葬芮店西首。

  叶御亮  字光荣。生于同治三年十一月廿四日午时。配解氏。立长兄御璜次子苑圃为嗣。卒于光绪八年六月廿八日子时。年19岁。葬张老家西傍。

  叶御标  字锦堂,号茂生,清花翎、头品顶戴、捷勇巴图鲁、记名提督、借署直隶开州协。生于道光廿九年九月初八日。元配涂氏,封一品夫人。立继配贾氏子苑琼为嗣。女一,嫁庐江记名提督、绪勇巴图鲁刘永昌长子郡庠生荣坤。

唐殿奎家族

  唐殿魁、字俊侯,清代合肥西乡(今肥西袁店乡)人。咸丰年间与弟定奎等在乡办团练。同治元年加入淮军铭字营,镇压太平军、捻军。升至总兵。殿魁在湖北尹隆河战役中,被捻军打死。谥“忠壮”。定奎代领其军,升至记名提督。同治十三年日军侵台,定奎奉李鸿章、沈葆桢调遣,率铭军13营自徐州赴台湾抗日,迫使日军议和退走,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台湾建立功勋。被实授福建陆路提督。驻江苏江阴休养防卫。光绪十三年病死,谥“果介”。《清史稿》有其兄弟合传。

  出身贫民

  唐家原居住地在肥西山南镇南8里唐松墩(今江桥行政村),村旁有一松树大墩子,村名由此而来。因唐氏祖居,又名“唐老家”。现有20多户,百余口人。

  据住唐祠堂“山人”(风水先生)、唐氏后裔唐德庆(72岁)说:唐家祖坟更远一些,在红石山(今肥西县烧脉乡)。位于唐松墩北约55里处。有唐上湾、中湾、下湾。唐松墩的唐姓系从红石山一带迁移而来。

  唐殿魁兄弟青年时,为贫苦农民。地方传说:唐氏兄弟曾在富户帮工。冬闲时,也做小贩。他俩排行老四、老五,绰号“唐四肚子”,“唐五肚子”。有唐家兄弟卖欢团的故事,在山南一带流传很广。

  欢团,用糯米泡、糖稀做成,球状,既好吃又好看。乡人因其价廉物美,常买来哄小孩,所以叫“欢团”。唐氏兄弟到冬天不忙时,就凑几个本钱,到东南20多里的桃溪镇(在合肥、舒城两县交界处,属舒界)贩欢团回来卖。有一次,他俩挑欢团回家,走到团堰,因下雪路滑,摔了一跤,挑的欢团都滚到堰里的冰冻上去了。加上北风一吹,滚得满堰都是。那堰水很深,冰还很薄,人不能上去。怎么办?殿魁急得要哭。定奎想了一个点子,招呼四哥跑到村里草堆旁向人家要些稻草,搓成“草绕子”,兄弟俩一人拉一头,从冰上围过来,欢团都被草绕子围到堰边,拣起来还是好好的。兄弟俩高高兴兴地回来了。这故事常常为乡人乐道,说定奎聪明。

  故居遗迹

  唐氏兄弟五人,殿魁、定奎兄弟官至提镇大员,唐家渐成富户。便在离唐松墩南十几里的地方,选择“风水宝地”盖了三个圩子。皆在今袁店乡境内。即唐大房圩、唐三房圩、唐五房圩。相距各二、三里,约呈三角形分布。

  大房圩在今袁店乡利和行政村,向南去乡政府所在地唐新街约一华里。圩子旧貌仍然,有老房数幢,中有乡福利院。此圩为殿魁长兄所建。

  三房圩,今为周桥行政村所在地。旧房于1958年拆除,后人在此建房居住,约十六、七户。著名美籍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唐德刚即此圩后裔。

  五房圩,也是四房圩,为殿魁、定奎兄弟俩合建,殿魁早死,定奎为主,所以习称五房圩。据唐德庆等人说:于光绪年间建成,烧过一次,唐定奎儿子治隆(字少侯)于宣统元年重建。圩内现存古建筑有转心楼一座、平瓦房两幢。转心楼形式美观雅致,东门有一石刻匾额,文曰:“紫气东来”。相传为李鸿章所题。圩濠沟三面环水,一面填平,今圩内为袁店中学校址。唐氏后裔多人在此任教。著名美籍学者唐盛镐即五房定奎的直系重孙,曾在故乡江桥小学设立奖学金基金会,赞助家乡教育。

  除了以上三个圩子,还有唐氏祠堂一座。位于袁店行政村所在地。建于清光绪年间,现存旧式瓦房两幢,飞檐斗拱,雕刻精美。有古树数株。今为袁店小学。

  家谱概况

  唐祠堂西一里,半个店村农民唐照甫家,保存一部《唐氏家乘》。此谱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修《唐氏家乘》,为“匡”字号,共24册,保存完整。有一精美谱盒装存,平时放在堂屋正中香火柜上,执礼甚恭。1966年“文革”初期烧家谱,扫“四日”时,收藏秘密处,得以幸免。

  全谱有卷首及卷末“不列卷”、另l~18卷。扉页有果介公(定奎)画像一幅,很珍贵,笔者拍有照片,惜因年代久远,不甚清晰。

  卷首有李鸿章、刘铭传、殿魁及定奎兄弟、段祺瑞等人谱序。据谱序:唐氏自明嘉靖时由江西迁肥西,至大经公已八世。至殿魁兄弟为十世。同治四年,定奎以淮军副将身分请假归省,主持纂修家谱。为肥西唐氏修谱之始。

  唐氏辈分,自定奎父辈开始,共20字,为:邦家治理,盛德照世,永继祖声、克敦尔纪、以正人伦。

  谱中关于殿魁、定奎家世史料颇丰,谨择要述之如下:

  奎祖父名大经,字五伦,号理斋。先世自江西迁肥西,至公已八世。公爱习武,读过县学,“三试南闱,不获一第,遂绝意进取”。卒年76岁。以孙殿魁官提督,赠建威将军,妻赵氏诰赠一品夫人,有子六人。(卷十五《五伦公传》)

  定奎父亲名邦治,据定奎亲撰谱序“余兄弟性稚鲁,早失怙”,自幼“奉母太夫人之懿教”。说明父死较早,因之家境艰难,致使定奎兄弟成年后务农帮工、做小贩。但其祖父是读书人出身,家教沿袭,定奎父亲及定奎兄弟略通文墨。

  定奎兄弟五人,大房名家颂,二房家松、三房家锦、四房家桢(殿魁)、五房家祥(定奎)。

  殿魁初娶宋夫人,继娶蒋夫人。有一子名治安。殿魁夫妇合葬墓在“东八里岗”(肥西四合乡境)宋家仓房。在唐五房圩东十里处。

  定奎与夫人合葬墓,在肥西与六安县交界处的双河镇西街外北岸青龙庵旧址(六安界)。

  两墓皆有坟地及守坟屋。

  据家谱卷十八“忠壮公图说”:合肥城内后大街,唐家置有市房一所,房租供城内“忠壮公祠”(祭殿魁)修理、祭祀及管祠人生活费用。系殿魁子治安所立。民国十三年殿魁长孙理源报告该房迭遭兵火,毁坏不堪,经族议易以田地保祠用。说明“忠壮公祠”,民国间仍存。

  从家谱可知,唐家与肥西淮军将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家及肥东李(鸿章)、吴(毓芳)等家皆有姻亲关系。如某学者曾询及,唐家与肥东吴家是否有亲戚关系?经查此谱即知:唐家大房家颂三子治恒之三子理璆(为殿魁侄孙)字揄洋,号之华,生于宣统二年正月十二日,聘江苏即补知县署四川彭水知县吴毓芳之女(生于宣统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为妻。由此可知,吴毓芳女为殿魁侄孙媳妇。

  另外,谱中卷九还记载大房圩淮军将领唐先泰史料:先泰谱名治圣,原名宗德,字子舒。生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七月二十四日。同治间投效淮军,隶铭军。功授武功将军、补用协镇、赏戴花翎。卒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二月二十三日,享年六十四岁。

  唐殿魁兄弟的传说

  马塔的来历

  唐殿魁当年是刘铭传部下的一名将领,他率领的佐军节节胜利,攻打到乌沙罐一带,唐殿魁偶中火药炮弹,身负重伤,他几次欲上战马,但受伤的双腿怎么跨也上不去。正在这时,那匹白色战马,忽地跪下前腿,俯在地上,大将军连忙趁势跨到马背上,战马便飞一般地跑了起来,等到了军营,这位赫赫有名的唐四将军已气绝身亡。

  后来,唐家的人为了报答战马的俯地之恩,特将那匹战马牵到唐圩精心饲养,死后,还特地为战马修了一个塔,以此纪念。

  这个马塔直到解放后才被人拆毁,马塔所在村至今还叫马垱村(马垱,繁体写作“马垱”,当为“马墖”之误。“墖”音ta,“塔”之异体字,古人常写为“墖”,后人易误为“垱”,又简化为“垱”),在今袁店乡南部。

  唐殿魁之死

  唐殿魁奉刘铭传之命,率领军,攻打捻军,节节胜利,屡立战功。

  这日,正当他准备决战之时,忽听差使来报:“四大人,前方已达险要地带乌沙罐。”“乌沙罐?!”唐四将军听后心里“咯咚”一声。

  原来,唐四将军排行老四,而且自小肚子特别大,人称唐四肚子。这位四将军一听前方已达乌沙罐,心里暗惊:这乌沙罐不是正好装我这唐四肚子吗?

  尽管这是笑话,可多智多谋的唐四将军果真战死在乌沙罐。乡人传说:“肚子入罐”,犯了地名忌讳,所以唐殿魁就死在那儿啦。

  唐五肚子后添汤

  唐四大人在战场上阵亡之后,清政府连忙派一差使前往唐圩送信,让唐五大人替职。

  唐定奎当时正在田间劳动,(《清史稿》:“定奎方省母回里里。”———编者注)一听差使来报,且悲又喜,悲的是哥哥阵亡,喜的是自己将能在战场上一显身手。他整整衣衫,带上礼帽,毕恭毕敬,庄严地接过委任状。他就这样走上了战场。

  这就是人们听说的:刘六麻子李鸿章,唐五肚子后添汤。其实唐五大人就是去顶替四哥的职位。

  唐殿魁娶妻

  唐家原先也是个很贫穷的家庭,至今还有人说起殿魁和定奎兄弟二人贩欢团的事呢!

  唐殿魁自小就在地方一位名叫宋坤耀的豪富家帮工。宋坤耀有个女儿长得非常漂亮,这位漂亮的宋小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见到了健壮聪明的唐殿魁,她没有嫌弃这个贫穷的伙计,偷偷地爱上了他。

  后来,唐殿魁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连连受到嘉奖,以致成为赫赫有名的唐大将军,他也没有忘记那位宋小姐。

  后来两人终成夫妇。

段祺瑞家族

       曾任民国总理、最高执政的“段合肥”段祺瑞是肥西人,祖父段佩是淮军铭军将领,官至记名总兵。段家祖籍江西饶州,明代迁安徽,先落户英山县(时属安徽,今属湖北),到清初,其九世祖段本泰由英山迁寿州(今寿县)南乡保义集。清道光年间,段祺瑞的曾祖父友杰迁家于六安太平集以北三里。

  祖父身为淮军将领

  太平集紧邻合肥西乡边界(今肥西金桥乡),段家离大潜山北的刘铭传家不远,段祺瑞祖父段佩早年与刘铭传是贩私盐的伙伴好友,不料竟影响了段家以后的命运。

  段佩字韫山,青年时同刘铭传结伙贩私盐,咸丰年间同办团练打太平军,也常与富户和官府作对,散兵游勇来骚扰逮了便杀。以后与张树声等团练联络一气,受官府调遣。同治元年编入淮军,段佩为铭字营马队管带,官至记名总兵,一品衔,赏戴花翎,赐励勇巴图鲁勇号,诰封三代一品恩典,妻赵氏、继室曾氏皆封一品夫人。光绪五年(1879)闰三月初二日卒于宿迁防营。

  同治四年二月初九(1865年3月6日),段祺瑞出生于六安太平集祖居。

  段佩办团练时,曾杀过刘枬、刘枢两个土豪。他加入淮军后,在外省打仗,仇家便对段家报复。同治八年(1869年)初,段祺瑞父亲段从文为远避仇家,又搬家至寿州城里居住。不久,刘铭传、段佩剿平捻军后回乡,段家不再怕地方土豪,同治九年迁至离合肥西仅四十里的小蜀山南麓的大东郢(今属肥西县五十里小庙镇四十埠村)置产居住,后又在小蜀山南十几里、离合肥西门约三十多里的大陶岗(今肥西县城西桥乡大陶岗村)买了一百多亩田地,定居下来。段家搬到大东郢时,段祺瑞年方6岁。   

  父亲在半路遇害

  段祺瑞父从文,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生务农,后因子贵追封荣禄大夫,振威将军。妻范氏,也是农民,后来因子贵追封诰命一品夫人。

  段祺瑞8岁时,段佩奉统“铭军”直属马队三营驻苏北宿迁,因爱长孙,将祺瑞带往任所,教之读书。

  同治十二年正月十一日,段祺瑞二弟启辅(字必清)出生。启辅长成后,也是个粗识字的农民,后倚仗兄势力在地方充土绅士,人呼“段二大人”。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日,三弟启勋生,字子猷,早年随兄祺瑞到北京,送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回国后,曾任陆军第二镇参谋官,及奉天参谋处总办、宪兵学堂办等。民国初年,段祺瑞与王士珍合办山西井陉“正丰煤矿有限公司”,启勋任总经理,生意兴隆,发展颇快。1927年去世。

  在1879年,段祺瑞祖父去世于宿迁。祺瑞哭护灵柩归葬于合肥家乡。又在侯戴维庄(今肥西五十里小庙镇马场村,在大陶岗之北十余里)读一年多私塾。老师姓侯。此时段家景况大不如前,学膳费经常拖欠。因此段祺瑞17岁,即停学不念,只身步行两千余里,去山东威海卫投靠在淮军任管带的族叔段从德,在淮军营中当了一名司书,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政生涯。

  第二年,段从文到山东看望儿子祺瑞。回家时,行至合肥西郊七里塘,离家只有二三十里,天色已黑,他急着想赶到家,摸黑走路,竟被同路者杀害,腰里带的钱也被抢走。时为光绪八年(1882年)八月二十日,年仅39岁。段祺瑞闻知凶信,请假奔丧,未获批准,只得去信合肥知县,请求缉凶。范氏也携次子启辅到县报案。不久破获,凶犯正法。可是数月后,范氏因哀痛过度,竟又去世。

  段祺瑞祖父、父母相继去世,家道徒然中落,全家生活重担落在他的肩上,而他在军营收入甚微,进身又无门,不胜狼狈。   

  段家的家庭概况

  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鸿章接受淮军“盛军”主将周盛波、盛传兄弟建议,在天津紫竹林创办“天津武备学堂”(又名北洋武备学堂),聘德国军官任教。段祺瑞以淮军营司书资格,考取“北洋武备学堂”一期预备生,成绩优秀,名列前茅。由此开始成名。这年他21岁。两年后段祺瑞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被派到旅顺口监修炮台。段祺瑞24岁时,考取官费留学德国学习军事。据说他在5名考生中成绩第一,受到李鸿章接见、褒扬。次年春入柏林军校炮兵科学习,读书一年半,入克虏伯炮厂实习半年。行前,吴氏已有身孕,该年生长女宏淑,后嫁李鸿章侄孙李国源。光绪十六年秋(1890年),段祺瑞回国,任北洋军械委员,正式成为一名淮军军官。次年调回威海,任淮军随营学堂教习。

  当段夫人吴氏病逝于济南后,袁世凯将义女(袁家称大小姐)嫁段祺瑞为继室夫人。此女本姓张,名佩蘅,陕西泾阳人,祖父张芾曾为江西巡抚,父亲随袁世凯从祖袁甲三剿捻阵亡,仅遗一女。因袁世凯夫人于氏只生袁克定一个儿子,没有女儿,就收留张佩蘅为义女,至此嫁给段祺瑞。

  张氏生女4人。式彬,为段次女,嫁合肥人张宏道,现居住美国;三女式巽,嫁袁世凯弟袁世普的孙子,名袁家鼐,夫早死,后一直随父亲段祺瑞生活。现居上海,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四女式筠,嫁浦镇人奚曙东,夫妻均留学美国。五女式荃,嫁傅世昌。

  段祺瑞先后娶妾五人。陈氏,娶于张佩蘅前,生一男一女,皆早夭。其余四妾皆张氏后来为段代纳。二妾边氏,保定人,生一女名式梅,为段第六女,原住上海,现不详。三妾刘氏,生双胞胎,女早夭,男长成,名宏模,很早离开段家,解放后曾当工人。现不详。一般人多说段祺瑞只有一个独子段宏业,其实是不对的。四妾刘氏,五妾李氏,皆未生育。

  晚年终日

  吃素礼佛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三月十七日,北京学生举行反日大会,并派代表到国务院请愿,要求政府驳回日本纠集《辛丑条约》关系国发给中国的最后通牒,驱逐署名的公使等。执政府卫队向学生开枪,死伤十几人,酿成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四月,冯玉祥的国民军包围执政府和段宅,段被逐下台,第四次到天津闲住,从此离开政治舞台。

  段祺瑞到天津后,住日租界须磨街。终日拜佛诵经,将住处命名“正道居”,还出版了《正道居集》。有时也携妻妾去大连等地游玩。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后,极力拉拢段去东北做伪满政府傀儡,已投靠日本的原安福系国会议员合肥人王揖唐也利用同乡关系极力劝驾,多次纠缠。段坚决拒绝。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深恐段被日本利用,与南京对峙。以学生身份致信段祺瑞,邀段南下,并派高级将领合肥人吴忠信为专使北上迎接。按月送段生活费二万元,委段“国务委员”虚衔。

  段祺瑞到上海后,住霞飞路陈调元公馆(今淮海路上海新村),仍吃素礼佛,以围棋为乐,曾去庐山避暑,参观江南造船厂及吴淞炮台旧址等。蒋介石及段旧部同乡曾至段宅看望他。1934年夏,段曾欲应安徽省主席刘镇华(保定军校毕业)邀请回家乡探亲,因身体不适未成行。1936年11月2日因胃大出血去世。时年72岁。灵柩运回北京,暂厝西山卧佛寺。1963年移葬西郊万安公墓。

  段的家乡肥西县城西桥乡大陶岗,原有段家盖的圩子,为段二弟启辅所建,有瓦房数十间,两角有亭子。但圩子只建一半,濠沟挖了三面,据说挖时地下流出红色液体,当地人说挖断龙脉,就停工了。段家老坟在城西桥街不远处,原有石碑、石人石马,建筑规模很大,葬段佩、段从文及段祺瑞母亲范氏等。栽有不少柏树,是当地一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军故里圩堡群撷珠(4)
一花一世界——广玉兰
花卉传说故事之荷花玉兰
合肥市(二线城市)
安徽合肥:地名故事, , 肥西地名中的“郢”“圩”及其他
“张家四姐妹”从有形或无形的张老圩里走出 | 伍佰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