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火与剑》观后感点评

  “To be or not to be?”,在莎翁的剧本<<哈姆雷特里,有这样一句着名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今天我向老师您推荐并评论的这部电影,就是关于生存还是毁灭这样一个命题。

  在许多“骑士文学”题材的文学作品中,骑士往往是勇敢、忠诚的象征,几乎每一位骑士都以骑士精神作为守则,是英雄的化身。每当骑士遇到自己无法匹敌的敌人时,往往会带领着自己的队友,喊起:“忠诚、信仰、荣耀、勇气”,最后,这些骑士会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自己的家园,骑士们永远不会背弃自己的家园,即使代价是死亡。而根据波兰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长篇电影《火与剑》改编的电影正好符合这一骑士的训诫。

  电影讲述了发生在欧洲大陆不同民族之间的一场激烈战争。波兰、沙俄、哥萨克酋长国、瑞典王国和克里米亚汗国,欧洲大陆的五大国纷争不休。在战争中,爱情与友情、忠诚与背叛,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波兰这个国家和我们中国有许多类似之处,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朴实的人民,一样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遭受着外敌的侵略,深处内忧外患之中,引用梁启超的一句话:我们中国是老大帝国,积弱已极,而波兰又何尝不是。

  在十四十五世纪时,波兰还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大帝国,电影《火与剑》表现的是1648年开始的波兰国王军与哥萨克之间的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波兰收留了乌克兰的难民,这些人被称为哥萨克,这些人骁勇善战,却桀骜不驯,哥萨克的武装暴动时有发生。电影中记载的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五十万哥萨克发起武装暴动,随即演为波及乌克兰全境的战争。

  这也拉开了波兰“历史的悲剧”的序幕,瑞典,沙俄,克里米亚汗国,鞑靼几国瓜分波兰,波兰从此一蹶不振,在期间主角索克斯基出身一个破败的小贵族家庭,实则与破产的农奴们无甚差别,青年时穷困潦倒,拿着家传的贵族族徽无人赏识,没有一个领主愿意接受他的效忠,甚至把他的效忠蔑称为“雇佣兵对金钱地位的追逐”,郁郁不得志,屡屡碰壁。可是在波兰动乱,祖国受到外国武装干涉之时,毅然决然的拿起骑枪为祖国的自由而战,甚至牺牲了自己的青春与爱情,在战争的残酷背景下,主角和海伦娜的爱情一波三折牵动人心。

  而对于另一主角维西斯基公爵,从电影中的几幕出场不难看出,这是导演经过理想化的人物。他百战百胜,英勇无畏,有政治远见,又深受人民爱戴,他对敌人残酷无情,而对部下有如慈父一般,他既能从大局出发,忍辱负重,又能从太湖小处着想,以身作则。他严于军法,能与手下官兵同甘共苦,他的威名令所有哥萨克都闻风丧胆。导演对维西斯基公爵是怀着敬佩与敬仰的心情镜头的。

  在导演镜头语言的组织下,我发现,波兰民族是个充满血性的民族。首先,就维西斯基公爵手下的士兵来说,他们对于战争的热爱,对于流血的兴奋不亚于那些狂热的哥萨克和暴民们。导演在电影中那些血淋淋的镜头,虽意在突出战争的残酷,暴民们的残忍,和将士们的爱国心切,却也在另一方面表现出波兰人同样的残忍和无情,只不过,在这残忍的表面被蒙上了一层爱国与复仇的幌子罢了只是导演站在波兰的角度罢了。波兰人对敌人,对自己同样残忍,尤其是后来,皮瓦富车则大溃败后,所有的军队都不愿听从统帅的指挥,甚至公然对其辱骂,威胁,因为败军之将失了所有人的尊重,而这背后都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波兰民族精神深处的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人对待朋友的义气超出常人的想象。当我们的主角索克斯基的爱人海伦娜被哥萨克头领包洪截走时,他的三位最要好朋友都能够挺身相助,甚至不惜冒生命危险勇闯敌营。而且他的其他朋友都能与他同欢喜,共忧愁,真可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点,我想也应该可以放大到全民族的精神,而这一点,同样也是我最为钦佩的一点。为朋友两肋插刀,说来容易,真要做到,却是不易的。

  更为突出的,是波兰人对英雄的崇拜的激情。尽管这是一本电影,内容有所虚构,但所有的虚构都是基于现实的。因为维西斯基公爵的威名,竟让几乎所有的军队都对他俯首称臣,虽然他只是罗斯地区的总督,但他最后竟让堂堂共和国大统帅单膝跪地地将权杖敬献在他面前。此时此刻,他是全波兰人的英雄,也是显克维奇心中的英雄。为了他们的英雄,波兰人可以为之献出生命。正是这种对英雄的敬仰,对英雄的敬畏,还有波兰人民强大的爱国热情,不光是在本电影描述的时间,而是贯穿于整个波兰民族的历史间。而正是这种对祖国强烈的热爱,让受尽十字军骑士团压迫的波兰人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并最终推翻了十字军骑士团国的统治者,也正是这种热爱,让维西斯基公爵和手下一万五千名官兵在赫米尔尼茨基的五十万大军围困下坚守兹巴拉日要塞数十日之久,并最终同会合的王军一举踏平敌阵。而同样是这种热爱,让波兰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毫不屈服,为了民族的解放与德国纳粹斗争到底。所有的人,男女老幼,都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献身: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这种强大的爱国之情,纵横于波兰的历史中,更让每一个试图践踏,蹂躏这个民族的人吃尽了苦头。这也是波兰民族最伟大的地方,最值得全世界人敬佩的地方,也是让我们中华民族惺惺相惜的地方。

  将电脑合上,望着眼前还在冒着热气的花茶,感觉仍旧有点意犹未尽,导演将第聂伯河的急流险滩,将黑松林的松涛阵阵,将尸横遍野的兹巴拉日要塞,将《火与剑》的整个罗斯-乌克兰大荒原像羊皮画卷一样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阖上双眼,眼前依旧是最后的百人翼骑士团的骑士们高插的翎羽,平举着骑枪,或绝望或热血的高唱着火与剑之歌冲向数万人的哥萨克大兵团,这是翼骑兵最后的辉煌,但不是英雄的落日余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波兰黄金时代的结束、火与剑的前奏:瓦迪斯瓦夫四世
盛极而衰,17、18世纪波兰立陶宛王国的繁盛与危机——波兰简史6
被低估的乌克兰人:骁勇天真的武士民族与大国霸权的毁灭者
都和哥萨克有缘,俄罗斯和乌克兰,谁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
普京的最后一张底牌,不是车臣部队,而是一个让车臣仰望的民族
两个世界的激烈碰撞:蒙古铁骑横扫东欧(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