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丈夫生于世间

天大地大人大

中国的圣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宇宙之间有四个伟大,第一个是道大,就是自然规律伟大;第二个是天大;第三个是地大;第四个就是人类伟大。那么为什么人能够与天地甚至和自然规律并称伟大呢?原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天赋的灵性和能力,他可以领悟和效法自然规律。《三字经》上讲:“三才者,天地人。”在万物之中,只有人类才有资格与天地并称为三才。所以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效法就是完全地遵守,完全地相信,人效法天地,天地效法自然,这句话所揭示的真理是人类可以通过领悟和学习,使自己的德行和自然规律相吻合。所谓“与天地,合其德”,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能够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并且能够完全落实在生活中的,这样的人就叫做聖,这样的教育就叫聖賢教育。


中国文化把它浓缩起来可以有一个心法,只有三个字,我们就很好时时提起来观照有没有在圣教之中。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哪三个字?「君,亲,师」。天地之间最尊贵的就是天地君亲师,很多的省分现在的祠堂供的那个牌位还有天地君亲师。


其实这些君亲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天地之德落实在立身,落实在齐家,落实在贡献社会上。所以中国人对于君、亲、师特别的恭敬。而这个君亲师除了身分之外,还有它本质的意义,我们只要时时告诉自己有没有「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这样你就能时时在圣道之中。那很多人说:我又不是企业老板,怎么作之君?这个君是指以身作则的意思,是指领导,以身作则,也就是身教;再来作之亲,这个亲是指关怀、爱护,把他当一家人看待,叫作之亲,爱护关怀;再来作之师,师是代表教导,代表因材施教,这是教导,是言教的部分,也是抓住很多的机会教育点。而君、亲、师一定可以解决所有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当人与人的问题可以解决,那人与社会的问题能不能解决?整个社会只是人群的积累,所有对待人的态度你只要掌握到了,人与社会的问题就解决。那人与自然一定可以和睦相处。因为孟夫子告诉我们「亲亲而仁民」,就可以爱护人民,爱护众人;「仁民而爱物」,就可以这种仁慈之心延伸到对于万物的关怀、的尊重。所以只要能把人与人的关系处好,将是天下太平。所以我们在人与人当中时时提醒自己有没有做到君、亲、师,用这样的态度道业精进很快。







这个远虑,就是很深远地为国家社会、为民族着想,而不只是我做个好人就好了。



图片


我们这个大时代,其实是最需要深谋远虑的时代。因为我们遇到的是空前严重的问题,而我们的危机意识却是有人类以来最迟钝的。

 

我们面对最大的危难,却最没有敏感度,只想着明天吃饱就好,我这个月薪水发下来就好。谁在想怎么让下一代还能生存下去、真正学到伦理道德这些做人的根本?



现在人看得很短。以前的人为什么不轻易离婚?因为想到自己的孩子。现在的人为什么这么轻易就离婚?他不考虑那么多,好恶情绪特别强烈。其实都是功利的思想观念侵蚀了我们的心,现在人想到的多是自私自利,而不是道义,这是最大的危机。

 

“君子安而不忘危”,这个态度非常重要。人没有忧患意识,就像温水煮青蛙,青蛙很温暖、很舒服,最后被煮死了。真的,人过安逸的生活,欲望就不知不觉地膨胀。下一代没有勤俭的态度,都是享受,他就懒惰,就不感恩。

 

我们的爸爸妈妈勤俭,又特别感恩,又特别有责任心,都是从刻苦当中形成的德行。所以假如你们家很有钱,不要让孩子知道,这才是有智慧。孩子三四岁坐在车上就想,以后我妈的钱是我的。养个败家子,三四岁就在打父母财产的主意,家长还觉得小孩子好可爱,这就是没有防微杜渐的洞察力。真的,有钱,最保险的是放在哪里?放在阴德里面,“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深远的思虑,必然遭遇不可预测的忧患。现在的人,往往夫妻、孩子、亲人之间出现一些状况,就会措手不及,甚至于很难接受,怎么我儿子会这样?怎么事情会这样?其实这些事,可能三年五年前都有征兆了,看不到,都没有去分析、去思考,都忽略了。



图片





《韩诗外传》里面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偷到一个大户人家偷金子,光天化日之下当场被活捉了,把他押到县衙,县太爷很纳闷,你大白天到大户人家偷东西,这么多人,你没看到吗?他说,有吗?我只看到金子。

 

这个故事,很值得人深思。现在的人重名重利,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钱而已,或者只看到升官。孩子需要什么、家庭需要什么、父母需要什么,他可能麻木不仁,没有那个感同身受的心,都被欲望给障住了。


所以这提醒我们,做事目标要远大、要有远虑,办事要周详,还要预防流弊,这么做了,后面会不会有副作用、不良影响?人要清醒到这种程度,要很冷静。

 

做人,我们学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然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要想得远。怎么经营我的家族、团体,怎样给这个社会带个好头,这是远虑。现在商场没有商道,社会危难,从我开始。现在社会缺乏伦理道德,从我的小区开始来落实伦理道德,给天下做榜样。把我们学的修齐治平真正落实在我们这一生。

 

所以这个远虑,就是很深远地为国家社会、为民族着想,而不只是我做个好人就好了。孔子讲,“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心量要够大,希望把自己的家庭跟单位搞好,能够带动社会良善的风气。商道从我开始,师道从我开始,医道从我开始,君道从我开始,夫妻道从我开始,媳妇道从我开始,丈夫道从我开始,孝道、为人父之道、为人母之道从我开始复兴起来,这样就对了。


我们假如还不能这样远虑,下一代能不能承传文化,能不能继续生存在这个地球上,都是个问题。我们出现在这个大时代,要不怨天、不尤人。孔子就是这样,“下学而上达”。“下学”,学伦常道理,从所有人事物当中明白这一生的责任在哪里。“上达”,达天命,知道这一辈子不能混,该干什么重要的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每个人曾经发的愿,一定要圆满,不然就不守信用。


其实人生很有意思的,以前我总想着要做生意赚钱,怎么干到最后还得回来当老师。所以,该你干的,跑都跑不掉,老实一点,欢欢喜喜去做,干了以后,心里特别踏实,这就是孟子讲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那种快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道”
范浚《尧典论》人事必须合乎天理
百博回音丨道家文化和孝道文化的生命力
《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该作何解?其实是在讲天地自然规律
经典《老子》原文及百字解读——为野云《诗说道德经》作
心存敬畏,行止有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