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到了四岁就难管?两条建议,帮助家长走过“忍无可忍的四岁”

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无时无刻不过着和娃儿们“斗智斗勇”的日子。

就连国外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Terrible2、Horrible3、Unbearable4,翻译过来就是:可怕的两岁、恐怖的三岁和忍无可忍的4岁。

很多家长都体会到,在这个时期基本拿孩子没辙。可爱的小天使,一到四岁就变身成了“大魔王”。这究竟是为啥呢?

之前我在幼儿园做家长课堂时,有位妈妈就跟我讲,她的孩子自从上了中班就开始不听话,叫他干什么他就不干什么,以前说的话他是听的,可是现在就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比如,原来一进屋就脱鞋还放在门边指定的位置,现在要叫他脱鞋后放整齐,不说还好,一说之后竟然穿着鞋子跑进客厅……

接下来这位妈妈又讲了好几个类似的例子,并叹着气,说自己真不知该怎么教孩子了。

我告诉 这位妈妈,孩子已经四岁了,这是儿童生理意义的独立期,属于正常的表现,而且是独立意识的表现。

在对幼儿成长的研究中,发现寻求独立是儿童潜在的天性。比如在一岁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他们最喜欢的是挣脱父母牵着的手,然后就是”不会走路就想跑“,当然,家长会担心儿童摔倒,会进一步抓紧儿童的手,可正因为如此,儿童的挣脱意识会更强烈,这是为何?从根本上讲,这是儿童成长的内因在起作用。

上述可谓第一次寻求独立,是行动上的独立宣言。而当孩子到了三岁或四岁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次是寻求意识上的独立,是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一种表达方式。正如那位妈妈所描述的,孩子们开始与家长的绝对控制做斗争,其实,这一阶段儿童不是不懂道理而是刻意地用行为明示家长,让家长对他们的存在给予“人的重视”。

这个阶段的问题在幼儿园中班体现得非常明显,幼儿园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验:

小班的孩子尽管自理能力弱一些,可还好管理。等到了中班就有了主意,有时候很难管,必须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来硬的常常不会有效果。而且,道理讲深了他们听不懂,只有用最合适他们这个年龄的故事来说事,并透着对他们的尊重,才是最恰当的做法。

结合以上的理论和实践,我可以给正在经历“忍无可忍的四岁”的家长们提供两条建议:

首先,从思想上欣赏孩子的独立意识,在行为上多一些教育的艺术

千万别扭着孩子强制,千万别用逆反来说这事,要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长

而且,关键的是善待和引导孩子的一些正确的独立行为

比如,孩子把所有的玩具都翻腾出来后,扔了一地不收拾。这时候我们越是强行要求,他们或许越不喜欢去做。

如果反过来,跟孩子说:你长大了,都能自己玩了,还能自己收拾房间,真好!

或者,本着“分享而不教导”的原则,边做示范边说:我最喜欢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了。

其次,遇事多和孩子商量,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

这属于因势利导,是对儿童成长的正视。

些时,作为家长或教师,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儿童一个较为宽松的行为空间

甚至,有时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无理行为,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过分坚持自己的意愿,缓一步,慢半拍,学会等待

尤其不要强制儿童,要在提出自己的要求之前,认真地把孩子当作“平等的朋友”,把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和他商量

写在最后的话:

事实上,每个儿童都会出现这样一个阶段性的问题,只不过有的儿童表现得强烈一些,有的或许因为性格较弱,在这一问题上有所掩饰。

但心理活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意识。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都必须给儿童理解和等待。

过了四岁之后,当儿童的自制力初步具备之后,当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基本社会意识有了对接之后,通常,此类问题便会得到自然的消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规矩多孩子不听话,规矩少孩子又难管,3-9岁的规矩意识让人头疼
中国感觉统合教育的现状?
规矩太多孩子逆反,规矩太少孩子难管,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给娃“立规矩”的黄金期年龄段,别惯着了,不然越大越难管
教会孩子这几个能力,比弹钢琴或背古诗更重要,孩子会终生受益
家庭在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中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