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熊厚英《阴符经》第七讲 第三节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作者:熊厚音

 

《四维奇藏——阴符经讲解录》第七讲第三节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1、玩火者自焚,歙歙焉“慎独”方保无虞,常在河边走,难以不湿鞋(谐),系缘解缘只用真情。
  情欲如水火,恣纵者就像自己走入到深水、火坑中一样,是自取灭亡。
  水火无情,在修炼中玩弄水火的人也是很危险的。所以,有为的修炼方法一定要谨慎,只有在无为之中行有为方能保证其修持的安全。
  水乃命根,火是神种,水火既济,人心难用。
  沉溺入水、火的调济之中,希望能结成大丹的人,无异于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所以老子开创出“神修丹道”一脉,就是给人们指出了一条修真的康庄大道。“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去攀登那崎岖的山路呢?“以无事取天下”,无为的好处从此应该引起大家重视了。

  2、修炼中有天、地、人三元丹法,大道均将其容载,而人却以自己的习性取舍,原因是在人心的负阴抱阳之特性。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这句话是接着上句话说下来的。“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也就是说以平常心去对待自然之道,所以他知道自然之道,无非是水和火的问题。方向上,东西为木金,南北为水火,南方为火,北方为水,这四个方向,我们人居其中。人居其中,所以我们说这个“东西”怎么怎么样,这个东西好不好,说明它是有形的东西。南北是水和火,水和火根本没有办法把它拿在手里,它们是抽象的存在。它们的生和长,出和消,以及运动方式,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好把握的。譬如说水,古代大禹的父亲鲧治水时,他认为治水的方法应该“堵”,结果呢?堵去堵来,把天下堵得到处都是水灾害。
  这个水别看它静,它生起害来,是人所不好操控的,它往往比火来得更猛烈,或者更有摧毁性。后来,大禹接受了他父亲鲧治水的失败经验,把治水的方针由“堵”改为“疏”,疏是疏导,到处挖沟,开河,去疏导这个水,让它自然而然地流向大海,这才是成功的治水之道。
  有一次去看了“都江堰工程”,那里的碑文上面也有治水的六字方针:“深淘滩,浅作堰”,我看了以后,觉得古人的智慧的确太深邃了。下面演示一下都江堰工程:岷江从岷山下来,直接进入都江堰市,古人在这里建造了都江堰工程(可参考初中课文对都江堰的示意图介绍),在岷江边开挖了一条支流(深水沟),这条支流挖得很深(深淘滩),岷江和支流的分水处是分水堰,分水堰的头部很尖,这是人为做的,以便将水一切两份。站在高山一望,岷江波涛滚滚,到了人工开挖的支流(深水沟)后却水平如境,根本看不出水在流动,这就叫深。这个地方一深,江水一到分水堰这个地方,很快就被深水沟吸收过来了。吸是什么意思?阴性状态才吸,深即为阴。这是深所造成的一种效果;也是古人最朴素的智慧运用。这个地方一深,它自动地就把大量的水往这个地方吸,一吸过来了,就进入到了飞沙堰区段。飞沙堰是用来泄洪的,意思是进入到人工渠的水量一旦过大,水又要从人工渠重新排泄到泄洪槽中去。这个飞沙堰它做得特别的低矮,这个低所起的作用就是水很容易漫过去。漫过去的目的是为了泄洪,这是“浅作堰”的意图。人工渠中的水为什么能够自动调节呢?它是通过宝瓶口发挥作用的。
  当然,这是从实践上,给大家演示一下古人的智慧。宝瓶口这个地方有一座山,然后人为地做了两堵墙,把这个水沟就约束过来了。本来支流很宽,但是到了这个地方突然一下变窄了,这个地方就称为宝瓶口。水流到了宝瓶口,只要流量过大了,宝瓶口的水位就瓶口的束流作用自动往上升,水位一旦超过飞沙堰高度的顶部,水就从飞沙堰漫过去。所以宝瓶口这个地方的水位总会保持在一个基准,这个尺寸非常的标准,它要保证成都平原大部分的地区都能够得到足够的水灌溉,这是当时体现出来的一种古代智慧,是这六个字“深淘滩,浅作堰”。看了这个工程以后,觉得它既简单,又非常有效率,具有朴素的大智慧。读中学的时候,课本上讲都江堰工程,还觉得是不是说得有点过头了;以为只是一条水沟嘛,有什么值得说的!跑去一看才知道,这种简单的工程意境能够创造出来这么大的长久经济效益,让成都平原万顷土地2000多年来享受着这种智慧成果的灌溉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这也是李冰父子一大功劳。
  水与火的调整,刚才讲了水,水的管理需要疏导,刚才谈的是自然之间的一种智慧体现,现在谈水在我们身上的体现。身上的水是什么呢?是津、精、液,津是口水,精是肾脏中的精华,液是身上的血液、唾液、尿液、汗液等其他的分泌物。这些都是人身上的平衡要素。
  说话的过程肯定要消耗水分,很多的唾沫跟着说话的时候就喷出来,消耗很快,身体中为什么不会感觉缺水呢?因为身体中有一个器官“肾”,它是分管水平衡的,它利用另外的体液如:血液、尿液等的转换来化成人体需要的水分,所以肾精的强弱可以从耐渴的时间间隔反映出来。肾精为什么能够调补津和液的平衡问题,是因为这个精华它是与先天相通的,它本能中就有这项功能。
  当然,肾藏是处理后天之水的,人所吸进去的水,都要靠这个先天的器官过滤。过滤、交换以后,再提供给心脏,也就是血液中需要的水分,这个东西它在转换的过程中和我们的医学上、生理学上所说的交换观念不一样。肾它利用了先天与后天之间的交换桥梁“真气”。人体内的真气启动以后,可以促进人体的水平衡交换和信息的交换。这都是在课中已经讲过的东西,靠什么东西启动真气呢?
  “禽之制在气”,擒服欲念的规律性方法就在用气上。气靠什么去擒服呢?气要靠修心才能调服。“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句话放在“禽之制在气”的前面,会发现人心里想的:人不是为了几个工资糊口,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存在,而是“天之至私”,这个私是一种大的存在。天有多大,摸不着它的边。看天道至私,但是因为它太大了,所以它“用之至公”。人也是这样:精神境界高了,志向大了,即使他所行似私,其实用却大公。为何会至公?因为真境界、宏志愿都是出于对社会对众生对自然的公心、公念。公心公念然后才有己,这样建立的人生观才是修炼者所为。
  人生观是现代名词,或者说是“天人合一观”,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关联,实质是精神和物质的互动和互用。观念的转变是法的转变;观念的转变造成方法的运用能够很恰当地调动所有的存在。存在的调动是靠人的情感,情感的作用能够沟通宇宙的能量,能量转变成为人的精华,精华转变成为人的性命存在,这个存在是人的长生久视之道。当然,这里实践的是一种小范围的存在,这小的存在,推广到大的存在没有什么区别。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意思是说,水火之道,这个事物一定要很仔细,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放纵。原来是这样说的:情欲如水火,恣纵者就像自己走入到深水火坑中一样,是自取灭亡。这样一句话比较容易理解,酒色财气,古人说“色是刮骨的钢刀”,希望大家能够认识水火无情这一面。在生命中玩弄水火是非常危险的;火还有另外一面,人的生命就像一把火,能量燃烧完了之后,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那么有没有燃烧不完的情况?从什么地方才能够取得那种源源不绝的,永远燃烧下去的能量呢?这是我们大家很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先讲了水,然后讲火,这也是阴阳之道,当我们知道了水的好处以后,然后再讲火的好处。中国的火神是谁呀?传统上称火神是祝融。祝福的祝,融合的融。火是我们烹调食物的一种基本能量。

  3、用水火只不过阴阳之道,存在也只不过阴阳之配比,如何放置?莫若知虚无通神明。
  同样,在人身体内部要想烹炼和造化,也少不了用火。但是用火它有个候问题。有个时机成不成熟的、到不到来的问题。所以说不能盲目地去烹炼,存在一个火候问题。火候到底是什么?就像春天一样,春天的气息这个就叫火候。春天它到来了,这个生长之火就来了。从天文物理学上说,是说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慢慢地在移动,这个移动并不是太阳在移动,而是地球在它的公转轨道上移动。因为地球的轴心永远地指向北极星,当地球在作公转运动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就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摆动,这就形成了四季分明的变化。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以南北极为轴进行自转,自转一周为一昼夜,公转一周为一年。我们处在北半球,当太阳白天照在南回归线的时候,我们处在冬季。地球在移动的过程中,阳光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慢慢地移动,春天就慢慢地到来了,这就说明春天的气息是靠阳光造成的。阳光是火,火有它的定数。古人就说自古火候无人传,并不是火候没有人传,而是因为它没办法定性定量且千篇一律地传。
  就像今年的季节一样,今年的季节明显地提前了将近十多天,差不多一个节气了。这就说明天地之间的变化是反复无常的,是很难以用一种严格的定量数字确定下来。一年365天,它还要多5小时48分46秒,一年下来要多5个多小时,这样呢,将近四年的时间,就多了一天,所以要设一个闰年插进去。
  这说明人类从理念上,要想把这些变化和差异总结成文字掌握在手里就非常困难。这也是“至静之道”给人的一种限制。它不允许人掌握其全部,这个火候是固定不了的。神仙也不会给你传什么火候,只要求你修心。修心之后能无为,无为就是为了适应这个动态的火候。
  为什么无为能够适应动态的火候呢?无为以后,人内在的机制由先天的感觉支撑,这个感觉就像万物对春天的感觉一样,春天到来的时候,生物们每一步都准得很,根本不用人提醒,它就自动地从地里冒出来了,自动就会发芽;当它不该发的时候,你想它发,它也发不了。所以说春天的气息和火,和阳光的运动,有相关的联系。人和植物毕竟不一样,植物可以改变它的小环境。
  人的信息与天地也应该有相通的一面。由于人拥有后天意识,后天意识就造成了人的先天不相通,后天主宰过量,过量了的意思是说过于操纵自己的存在,这是人的特点。
  人的特点,主宰过量就叫“机”,“天性在人,人心在机”的这个机破坏了人对先天的一种感应,这种感应在人创造性的过程中是个重要素质。人的心机对个体生命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应自然的能力有削弱作用,这是客观的存在。所以说,人的心机这个存在对生命的进化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这种情况下,《道德经》提出的无为之道,无为之法,我们就要好好地去揣摸,好好地去努力,从中明白怎么样和天地相通。人的主观意识放松一点,放下一点,或者放弃一点,人的先天就自然而然地和先天相通了。相通的意思是说它能够很准确地揣测自然选择的要求,去运用自己的物质。过去叫“和合四象,攒簇五行”。哪四象?哪五行?前面章节已经跟大家解释过了。大家如果感兴趣,想继续研究,可以找机会再交流。
  火候的概念已经解释清楚了,如果人要想在修炼上有所作为的话,火候最好的适应方法是人的无为。《阴符经》在告诫我们,按那些复杂的方法去实践的话,那也只有任你自然,后面它还有话。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这个事物不好控制的,你非要按这个东西去算,那谁也阻拦不了你。算的结果怎么样呢?算计的结果是你自己容易伤害自己;“爰有奇器”意思是说人要靠先天的元神去掌握自己后天的造化,“先天的元神启动后,去掌握后天的造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八卦而小成
西派丹法的炉鼎与药物、火候,怎样理解?
性 命 要 旨 [清]汪启濩 撰
黄帝外经(外经微言)
《天元入药镜》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