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口占绝句
作者
道潜
简介

道潜

(1043-?),俗姓何,字参寥,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自幼出家。与苏轼诸人交好,轼谪居黄州时,他曾专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禅院。因写诗语涉讥刺,被勒令还俗。后得到昭雪,复削发为僧。著有《参寥子集》。

主题
中国佛教诗词 佛教 宗教
哲学宗教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诗偈卷
内容介绍
原文
原文

口占绝句①

道潜

寄语东山窈窕娘②,好将幽梦恼襄王③。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侯鲭录》曾载此诗的本事,大意说: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参寥自钱塘来访。苏在酒席上令一位妓女向参寥求诗,参寥当即口占一首,满座闻之大惊,自此,参寥名闻海内。

②东山窈窕娘:典出《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东山携妓事,点出妓女身份。

③幽梦恼襄王:典出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有云气,崒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 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 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恼,引逗、撩 拨。

赏析
赏析

【赏析】

题目是“口占”,名符其实,通篇以口语出之,从“寄语”之下,都是答辞。前二句是告诉那位妓女,不要来纠缠自己,还是找别人去吧!后二句解释原因:“禅心 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柳絮沾泥后不再飘飞,比喻心情沉寂不复波动。絮之在天,犹如人之浮于世;絮之沾泥,犹如人之出于世。此即禅心所在。佛门说 法,本重比喻,道潜以佛徒身分而用之于诗,可谓不忘其本。而此喻之妙,犹有可说者。春风飘絮,本是自然现象,春天最容易引起感情的波动,柳絮也常以其“轻 浮”之质,被赋予男女感情的色彩。这里,不仅柳絮沾泥,风吹不起为人们所习见,因而颇能引起会心的感受,而且,在禅心观照下,以轻质为重质,化喧为寂,设 想也颇为别出心裁。

由于作者是位佛徒,人们理解此诗,或许多着重于他对佛门戒律的自觉遵守,即所谓不涉邪淫。然而,从禅家理论来看,其意义尚不止于此。《大乘义章》卷十三 说:“禅定之心正取所缘,名曰思维。……所言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禅定,本指坐禅时住心于一境。广义地看,坚守禅心,不受干 扰,如絮之沾泥,风吹不起,不也就是禅定的功夫么?诗人不受女色之诱,并不是由于意识到佛门戒律,更不是害怕别人的指责,而是他本来就心如止水。这不由得 使我们想起了“二祖安心”的公案。禅要自己参,心要自己安。道潜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正是他本人已经“安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