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奇的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

几年前,在接待一位英国教授时她突然问:有一个方法,针对自闭症儿童建立沟通和言语治疗很神奇。你知道吗?当时我正心不在焉看着车窗外时时闪过的那绿悠悠刚发芽的树叶,被她问的有些愕然。这时她说:“PECS”。自此,PECS在我心目中就落下了“神奇”的印象。

真正亲历它的神奇,是看到香港中文大学 言语治疗中心李月裳教授和罗家东博士在我们济南中心的言语治疗示范课上。当时全场近百人鸦雀无声地亲眼目睹到在近60分钟的治疗课上一位三岁自闭症小男童从无到有所建立起的沟通欲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掌声雷动叹服李教授治疗技术高超的同时,PECS的运用之神奇令我和同事们惊叹。


必须承认,在自闭症教学中,沟通欲望的建立是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克服孩子核心障碍的唯一出路。无论自闭症儿童所拥有的沟通系统是语言,还是其它可以学会的替代沟通的方式,他们在学习使用这些系统前都需要明白什么是沟通。很多家长被“业内”外行所误;认为如果自闭症儿童得到了辅助沟通的方法,例如运用卡片符号或手势,那么他们就会“放弃”说话,满足于这个“比较简单又方便”的沟通系统。但所有循证依据都显示,让他们学习一种他们有能力运用的辅助沟通系统,可以大大增加他们建立说话的能力;重要的是建立有意义的说话能力,而非简单的仿说。

很多时候,家长对自闭儿是没有足够认识的,会误认为孩子们的沟通能力低下是智商问题。真相恰恰相反,说起自闭症患者的智商:多数自闭症儿童的智能并非低下,而是缺乏接收与表达信息的适当渠道,从而导致孩子们在与外界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错失了表现自己认知水平的大好机会。

因此,自闭儿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问题也并非孩子们的核心障碍。如今,业内所有内行人士都知道自闭症的沟通困难是最核心的障碍。但更头痛的问题接踵而来:“沟通”不就是“说话”嘛?便有家长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会说话了,就可以摘掉“自闭症”的帽子了。

但是,倘若真正理解自闭儿以后,就会发现没有口语的孩子不代表不能理解,如何引导这些孩子的沟通?在我们近几年的实践教学中,使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来帮助自闭儿建立沟通渠道;特别是建立有效沟通和情绪控制亦十分顺畅。


PECS由Bondy和Frost所创(Bondy and Frost,1994,2001;Frost and Bondy,2002),初期用于美国德拉瓦州自闭症计划(Delaware Autistic Program),最初的想法是想教导自闭症儿童的自发性沟通技巧。PECS与其他的图片训练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普通图片训练系统以训练孩子指认图片为主,此类方法在开始训练初期,会消耗大量时间教导孩子认识物品,学习名词以及将物品与图片配对等。Bondy和Frost(2001)认为在教导孩子指认图片或者其他视觉符号的时,如果教导的情景不是用来与他人交谈或交换信息,就不能达到功能性沟通的目的。

因此,在真正使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教学时,要求孩子要主动、清晰地将图片交给沟通的对象,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需求。因为学习过程中满足了孩子的需求,沟通则变得具有真实的意义。


实际上,要讨论PECS的成效,可以从沟通的本质来看。研究沟通的发生过程,主要包含四个基本条件。而每一个条件中,都有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可以发挥功效的地方。

第一个基本条件:沟通的内容。

若对自闭儿有真正的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自闭儿与其他普通儿童一样有许多需求(包含对物件的需求以及情感的需求),但他们因自身存在诸多障碍,并不能顺利意识到自己需要和拥有的是什么。这与他们中央聚合能力缺陷有关。

因此,我们在早期的干预中,需要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并且以更加具体的方式将沟通的概念和模式建构出来。让各种沟通技巧(例如:口语、手势、文字和图卡)可以依附在这些具体的图卡甚至是物品上面,更容易被孩子所习得。

第二:沟通的工具。

诚然,口语是人类沟通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但在实际生活中,非口语的沟通(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却占据了整个沟通过程的70%以上。然而对于自闭儿来说,口语却是他们最蹩脚的沟通工具,甚至部分自闭儿很难获得使用口语表达的能力。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却从视觉的角度,为孩子们的沟通找到了新的辅助工具。并且,自闭儿的视觉学习优势明显,因此图片沟通可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孩子建立沟通的管道与外界联系。

第三:沟通的目的。

几乎所有的自闭儿沟通的目的都来自生理需求,当孩子们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他们便会爆发难以收拾的情绪。教导自闭儿使用图片建立沟通,可以令周围的人清晰了解他们的需求,避免糟糕情绪产生的严重后果。

最后:沟通的对象。

因自闭儿互联注意的缺失,多数孩子仅仅将沟通对象当作实现自己需求的工具。我们恰恰要教导孩子们正确的沟通方式,即是将“信息”有目的地传递给对方。借助图卡,可以教导孩子们,在将图卡有目的地交给沟通对象的同时,亦将专注力跟随着图卡传递至别人身上。

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可以快速帮助孩子们掌握沟通的基本元素。

另外,从自闭症的诊断以及康复理念的发展来看,增补性沟通系统(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简称AAC)的出现,也可以为我们找到PECS能够有效提升自闭儿沟通能力的证据。


1946年,正是精神分析学派盛行之时,十一位自闭症幼儿的行为特征出现在Kanner的论文中。因此即使Kanner 在文章中使用大量篇幅来描述这些患儿的语言特征:即像鹦鹉学舌一般重复别人说话,错误使用“你、我、她/他”等人称代词,只照字面意思解读语言等。但受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自闭症患儿的语言障碍仍然被认为是心理问题所呈现出来的表面现象(Despert,1951;Bettelheim,1967)。所以当时的治疗方法仅仅集中在心理治疗方面,并未能提供系统的言语治疗。

直到70年代,自闭症主要致病因素是脑神经生理因素的观点被提出,越来越多的观点开始认为治疗方法不能仅集中在心理治疗,从而开启了行为学派的治疗模式。以行为学理论为基础,以回合训练为主;辅以不同的行为训练技术,并奖励儿童的恰当行为。不仅教导自闭儿适当的行为,也会教导儿童学习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但此种教学方式仅仅能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如何“开口说话”的技巧,也仅仅是改善自闭儿因障碍而存在的表征,却并不能治疗其根本。

对于自闭儿来讲,其根本障碍在于沟通。不管孩子是否能发展出口语,沟通欲望就像是建立语言的“引擎”。直到1980年,随着自闭儿的核心障碍逐渐明显,治疗的趋势已经从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技巧转移到了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上。训练的内容也不再集中于使用回合教导语言的运用上,而是开始站在自闭儿的角度协助他们与人沟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结构化教学法(TEACCH)。在TEACCH的教学体系中,学习目标的制定、教学流程以及环境的设置都以自闭儿的强项为出发点,帮助孩子学习概念、理解环境要求、了解别人的想法以及与他人沟通。训练过程也不再是集中的一对一的回合模式,而是更加强调功能及实用性,帮助自闭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建立沟通。

随着对幼儿沟通能力发展的认识日益增加,协助自闭儿克服沟通障碍的方向也逐渐清晰。反观普通儿童的沟通能力是在日常环境的社交互动中习得的,要帮助自闭儿与他人沟通,就必须在日常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并且所训练的内容必须要有实际的意义。由此可见,现今的训练趋势也明显受到了社会认知论及建构主义学派的影响。

另外,自闭儿的社交沟通障碍与他们的沟通能力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异于常人的兴趣常常影响他们与别人互动的方式。一部分自闭儿虽然可以运用语言与别人沟通,但他们的沟通十分有限,仅限于满足某些需求,远远未达到社交沟通的层次。可想而知,训练方向若仅仅停留在口语上,收效一定甚微。因此,训练时一定需要考虑到社交沟通的层面。

因此,分析自闭症的诊断及训练治疗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们认清自闭儿需要怎样的协助去改善核心障碍。对于相当一部分自闭儿来说,即便已经拥有口语能力,但使用口语来进行沟通仍旧不是孩子们所擅长的技能。面对在沟通上存在诸多困难的自闭儿,我们需要采用增补性沟通系统(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简称AAC)用于增强孩子们的沟通互动能力,减少不适当行为的发生。

当然,增补性沟通系统的种类很多,包括符号(symbols)、辅助工具(aids)、技术(techniques)及策略(strategies)。亦包括神奇的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得出,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的确可以成为教师引导自闭儿学习沟通的良好策略。歌德说过,神奇的东西未必都是“奇迹”!然而一个好方法,之所以神奇,亦需要真正懂得的人去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成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对自闭症孩子的意义
没有语言的孩子如何沟通?
自闭症孩子脾气大爆发,家长应该如何处理?
教研活动:图片兑换沟通系统(PECS)的训练
运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改善自闭症学童的沟通能力
图片沟通交换系统(PECS)夏令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