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国维的三道背影

  喻军

  去海宁寻访位于盐官镇西门直街的王国维故居,并非闹市,而是隔一道南城墙即与钱塘江相望的僻静之地。其建筑外观颇似宽长的块面,粉墙黛瓦,无甚装饰。中辟一石库门,门楣上方系朱穆之题写的“王国维故居”石匾。门前斜右立一王国维坐像,神肖而非形似,运用了很写意的雕塑手法。

  故居为木结构庭院式独立院落,共二进。一进平屋有三,二进亦然,中隔天井、厢房等。此系王国维10岁时,其父王乃誉所建之“娱庐”。少年王国维,正是在这里开始了手不释卷、焚膏继晷的读书生涯。他孜孜于经史大义,却不喜帖括(应试时文)之术。正是在钱塘的潮汐声中,王国维从少年成长为青年,22岁时,涉世未深的他离家出走上海。先在梁启超任主编、持改良立场的《时务报》任校对文书,始知世上有“新学”。后遇擅长考古、精通金石文字兼做古董生意的罗振玉,在其创办的东文学社任庶务,深得赏识。蒙其资助钻研学问,结为终身之交。

  可以说而立之年以前的王国维,主要精力用在研读西方哲学和美学上。由康德哲学旁涉叔本华哲学,被其门生谢国帧称作“兼通数国文字,学博中外,首倡尼采学说,实为介绍西哲之学第一人”。后来他在诗词创作、诗词学(代表作《人间词话》)方面均取得傲人的成就。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师范学校教习,讲授哲学与文学。后再到京师图书馆任职,从此不屑革新人物,标榜志士忠节,讥讽袁世凯为“焉知今日新朝主,原是当年顾命臣”。在富藏甲骨金石的罗振玉等人影响下,再次大跨度扭转治学方向,埋首于古文字、古史地和古器物的研究。他素抱学术实证精神,考释出殷代王朝帝系,为近两千年来纠正《史记·殷本纪》学术缺漏之第一人。

  在罗振玉的引荐下,王国维被清廷征召为南书房行走,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座师。清华设立研究院,欲请王国维任院长,他视之为“二臣”之举而坚辞。后经胡适说动溥仪下诏,才勉强接受聘书。和辜鸿铭一样,清帝逊位后,王国维衣冠不异旧时,脑后仍垂一根小辫子,世人遂以迂腐目之。

  如果说王国维从盐官出走上海,是留给故乡的一道矫健的背影;那么作为学者,矻矻致力于中西学术而视通古今,学究天人,堪称留给近代学术的一道伟岸的背影。那么,至今原因为谜的王国维之死,则以其自沉昆明湖,成为王国维留给时代的一道黯然的背影。

  对于王国维学术方向的扭转和投湖,应取怎样的视角?以为前者并非简单的学术路径选择,而应寄予了王国维对于故国文化的坚守姿态,和在时代变局中寻求精神解脱的苦心孤诣。至于他的死,有说因清帝逊位而决计“离此人海”,虽可逻辑自洽,但王国维投湖是在1927年,清朝被推翻是在1911年,清亡十六七年后王国维才想殉清,恐不合常理。王国维虽为清朝覆灭“常泣下”,却不能视之为直接死因。他之所以走上不归路,大概还是基于一种理想的破灭吧。王国维长女王东明曾言:“父亲一生是一个悲观的文人,他的死亦如他的诗有着孤寂之怆美”,虽不能概括其生平,却与他当年苦闷孑然的精神状态不悖。或许可以从王国维当年的同事、也是其遗嘱指定处理其书籍庋藏之“文化托命人”陈寅恪、吴宓的观点中窥见端倪,他们皆认为王国维的死是自殉于传统文化,而非外人揣测的殉清。

  另外,王国维死前一年,其最心爱的长子王潜明病亡,令他悲痛不已,埋下“生无可恋”的伏笔之一。而后北伐军攻破南京北进,不断有人登门劝王国维剪辫子。是时,他既不能适应时代之大变局,又感到孤立无助,遂留“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言。死前无异常,说明并非临时起意。投湖后虽很快被人救起,但他口鼻满为淤泥所塞,显然是采取了头部朝下的决绝一跃,未给生还留一丝空隙。

  当然殉清一说,有人指系罗振玉非要塑个死节之士所致。王国维死后,罗振玉唆使其子模仿王国维的笔迹,以满纸凄楚之言伪造了一份所谓王国维的“遗章”,感动了废帝溥仪,遂下“诏书”加以吊唁。这事的经过,后来在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有所披露:“王国维死后,社会上曾有一种关于国学大师殉清的传说,这其实是罗振玉做出的文章,而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这篇文章的合作者。”至于王国维苦于亲家罗振玉逼债而自尽一说,也曾被很多人引为死因。陈寅恪先生在1953年《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曾再度提及“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作为知情人和人品高洁、学风严谨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先生之言足可采信。

  那日在盐官镇王国维故居的各种陈列中,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帧先生头戴瓜皮小帽、颔上两撇八字胡、鼻上架一副圆边眼镜、身着对襟大褂的黑白照。作为清华国学院四导师之一,其不苟言笑且明显老于年龄的形象,与印象中神采焕发、碧梧翠竹的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相比,更显朴实无奇。但他貌不惊人成就惊人,生不惊人死却惊人,其遗泽于世的,乃百年来一颗璀璨的学术明珠。何止文字学、考古学、词学、曲学、红学、金石学,即便放之于哲学、美学、文学、史学诸领域,亦属赫赫其高、巍巍其峻,实堪矜式后来、洵足共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的悲哀
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外传
「罗振玉」甲骨书法第一人,学术成就巨大,晚年却亲日复辟
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王国维书法
百年疑团:一代大师王国维之死(上)|读嘉人物
刘梦溪:王国维的学术知音究竟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