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我不是爸爸亲生的,可能反而会原谅他”

看【狗十三】的时候,我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国产的青春电影哭。



中国银幕这些年骤然兴起了一股青春热,催生出太多不知所谓的青春片,那些青春不再的演员们画着浓妆穿上校服,轮番上演着车祸、堕胎、打架、退学、没完没了的撕逼和三角恋。


看得多了,你甚至怀疑自己过了一个假的青春。


这也是为什么荧幕上的演员越是哭得撕心裂肺,命运越坎坷波折,越想把针狠狠扎进你的心口,台下的观众越是一脸麻木,无动于衷,甚至爆发哄堂大笑——


因为这剧情和真实的青春没有任何碰撞和共鸣,好像两个永不交错的平行时空。


但【狗十三】真真切切让每一个人感到了疼,这种疼是无声无息的。




影片讲了一个如此普通的故事:买狗,丢狗,再买狗,狗再次被丢弃。所有的故事都围绕少女李玩和两条叫做爱因斯坦的狗展开。



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李玩对成长还一无所知,她青涩,单纯,又有那么一点点孤僻不合群,热爱天文和物理,总想去研究宇宙的另一头到底有没有平行时空。


李玩的父母很早就离异了,她被爷爷奶奶带大。老两口很疼爱这个孙女,骨子里却仍是重男轻女。


爸爸和继母生了一个弟弟,全家人欢天喜地独独瞒着她一个。这个出发点是善意的,可是善意的背后,情感的重心还是不知不觉发生了微妙的偏移。


面对叛逆期的女儿,爸爸并不愿花时间去了解她的内心世界,他关爱的方式就是送来一只小狗哄女儿开心。



李玩把狗当做自己的亲人,和它同吃同睡,和狗的友谊映衬的是她在现实世界中无人能诉的孤独。


狗意外走丢了,李玩疯了一样找狗,一家人被闹得鸡犬不宁。没人真正去安抚她的伤痛,他们抱回来一只长得有几分相似的狗,坚称它就是丢失的爱因斯坦。



她接受不了这样的欺骗和愚弄,用最激烈的方式反抗。


被偏爱才会有恃无恐。她任性,叛逆,胡闹,是因为深信身后有无条件爱她包容的家人。


直到被父亲的一顿暴打彻底镇压。


前一秒还说着“我的孙女我不疼谁疼”的爷爷目睹着这一切,一言不发。


她终于明白了这份爱有着最严苛的附加条件,随时都可能撤回,这是她懂事的开始。



她懂事地为从天而降的弟弟庆祝生日,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了这个家可有可无的局外人。


她懂事地接纳了那条不是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却眼睁睁看着它被家人丢弃,再一次从自己的生命里消逝。



爸爸是爱女儿的,至少他自己是这么深深以为的。可是他从来不了解她的喜好,不明白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甚至连她不喝牛奶都不知道。


她只有英语考第一,物理竞赛拿一等奖的时候,他才是眉开眼笑的。



他代表着最典型的中国式父母,总把爱孩子挂在嘴边,却永远只爱优秀懂事的孩子。


你乖,你优秀,要什么我都满足你。你不听话就是欠揍。我打你,也是因为爱你。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任何时候你都要服从我的安排。


在这样有条件的爱之下,她终于被彻底驯化了,再也不敢发出一点不合时宜的声音。



得知第二只爱因斯坦的死讯时,她波澜不惊地对爸爸说“谢谢”。


面对饭局上的狗肉,她沉默良久,夹起一块强颜欢笑咽下去。



她又何尝不是那只笼子里的狗,听话就有肉吃,不听话就是一顿鞭子,直到老实为止。


她甚至比爸爸还要成熟了,在他情绪突然失控崩溃大哭的时候,她仍能一脸平静地说:要不要给你换一首【男人哭吧不是罪】?


她仿佛一夜之间,就从童年进入了成年,而成长,就是一场残酷的自我阉割,割掉身体最尖锐的那部分,去迎合这个庸俗的世界。


为什么这个电影让人有如此强烈的共鸣,因为它的每一个细节都足够真实。狗十三的字面意思,大概就是狗日的青春。




从电影院出来,我坐在车里,跟老笨聊起童年,我说这几乎就是我自己的故事,太多的场景都似曾相识。


说着说着又哭了。在影院我是收着哭的,这一次是崩溃的哭,哭到不能自抑。那些我以为已经忘了的一幕幕,又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出来。



我想起我养过的宠物们是怎么在我妈的激烈反对下,一个一个被送走,每一次我都能哭上一个星期。


我想起我拿奖的时候,全家是如何沉浸在一片欢腾中。而我成绩下滑时,看到的又是怎样的愤怒甚至冷漠。


初一那年我爸爸开完家长会回来,眉飞色舞地回忆着自己是如何接受老师的夸赞,被家长们追着介绍经验。


可是我不争气,初二那年成绩下滑,还因为看小说被老师逮住留堂,来接我的时候,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朝脸就是一记耳光,然后一把薅起我的衣领,从座位上跩出来,一路拽出校门口。


影片里,爸爸暴打完李玩后抱着她悔恨不已,一遍一遍说着“爸爸爱你”的场景,恰恰是贯穿我整个童年和青春期的日常。



我的一次次不懂事和不优秀激惹着他,打人前他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可是打完后他又懊悔流泪,他总是抱着我说:爸爸错了,爸爸再也不打你了。


打完我的那几天,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每当我终于要相信这件事的时候,等来的总是新的巴掌。


一次次的恨与和解的纠结,都是在之前伤口上的一场撕裂。


我的经历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类似的记忆存在于相当一部分80后的心灵深处。



我们并没有那么叛逆,别说堕胎流产三角恋,可能甚至连早恋也没有过。我们没有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也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人生变故,反而因为是独生子女,被家人倾注了全部心血。


一切暗流汹涌都藏匿在平静的外表之下,看上去,我们就是那么一个个平平常常,按部就班的孩子。规规矩矩读书,考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




前两天我转了一篇讲亲子鉴定的文章,一个不太熟的朋友突然跑来问我知不知道哪里可以做这个。


我说你怎么会有这个需求?她沉思一阵后说,我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爸爸亲生的。


“如果不是,我想自己反而会好受得多。”


我被这段话堵了很久。



我身边很多人对父母都是又爱又恨的态度,其中有个女生前前后后跟她的母亲拉黑又和好了四五次。


她一时声泪俱下的控诉母亲对自己的冷漠,一时又开开心心秀母女间的日常,她的内心是极度矛盾的,心底已经远远拉开了距离,却又渴望得到认可与接纳。


我也常把对父母的爱挂在嘴边,却没有耐心和他们花时间聊天。我常常很想念我爸,可是每次电话接通时,我就下意识把手机交给我妈:是我妈找你,你们聊。


每当我妈兴致勃勃跟我聊业主群又做了什么事的时候,我总是不耐烦:做这些没用的事有钱赚吗?


直到有一天,我妈妈非常委屈,她不明白女儿怎么就不愿跟她多说几句。


我也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于是一路追溯到小时候。我想起自己在饭桌上刚想谈起学校日间的趣闻时,也总是被他们粗暴打断,铁着一张脸问:你说的这些事跟学习有关系吗?


原来我一直都在报复,在潜意识里,用他们忽视我的方法去忽视他们。


这些被压抑的记忆都在成年之后不着痕迹地反弹到了父母身上,这就是功利的,有条件的爱留下的创伤。



狗十三首映礼那天,半个影视圈都来捧场了,席间有个导演说,二十年前我一定是心疼这个女儿的,可是现在反而更心疼这个爸爸。



他用自己的方式爱女儿,自以为把最好的都给了女儿。


女儿是第一次做女儿,爸爸又何尝不是第一次做爸爸。他想用父亲的权威去镇压她,又尴尬的想竭尽所能讨好她。


这些年我爸爸总是战战兢兢,像一个等待审判的战犯,每当我写完一篇谈教育的文章,他就认真给我发来一大段读后感,自责当年不懂得如何爱女儿。


而我妈妈则在用最激烈的方式去反抗我的不满,随随便便一件小事就能让我们吵到不可开交,直至歇斯底里。我们互相觉得对方不可理喻,却没有人愿坐下来就事论事。


我们的关系走过很多弯路,可笑的是我们都以为自己才是对的。


我甚至试过在争吵时用心理学的理论头头是道地剖析她,长篇大论指出她的认知错在哪里,这让她更加愤怒:别想解读我,你不过是学了一点心理学的皮毛,就在这里瞎说八道!


因为愤怒能掩盖内心的伤痕。



可是有一次我只是无意中说了一句:我能走上这条写作之路,其实都要感谢你从小不厌其烦给我讲故事,领我读诗,带我打开文学大门。


她突然就掉眼泪了,然后反复问我:你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吗?我多担心你恨我啊。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给他们的伤害其实比他们给我的要深得多,是我让他们一直活在“糟糕父母”的阴影里。


我在等她的道歉,而她在等我的道谢,如果没有人先开口,也许我们注定无法和解。




童年他们没能给我们无条件的爱,成年后我们给他们的爱也默默附加上了条件。长大后的李玩也许孝顺懂事,但父女之间注定隔了一条河,谁也无法越过。


她一定也以为自己已经给了父亲最好的爱。


我听过很多父母抱怨子女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不是想要他给我花钱啊,我只想他能多关心一下我,有空陪我聊聊天,不要没事就跟我顶嘴惹我生气。


你不知道的是,你的孩子曾经最需要的也不是那些最流行的玩具,最时髦的衣服,而是你能无条件去爱他,陪他,认可他,不因为他的不优秀而责骂他,羞辱他。


给你花钱是他能做到的最简单的事,恰如当年给他花钱是你能做到的最简单的事。


我很庆幸【狗十三】的上映迟了整整五年,这五年,恰恰是我不断自我修复的五年。


五年前,我断然不会心疼果静林扮演的那个爸爸,可是五年后,我理解了他,比心疼女儿更心疼他,就像心疼我的父母,我心疼他们的那份无力感。


他们自己何尝不是原生家庭的牺牲品呢。他们这代人没有学过心理,把原生家庭的一切全盘接收给我们,以为已经付出了全部。



我们这一代人自以为什么都懂了,可是又怎样呢?读懂并没有帮助我们和解,反而学会把一切的不幸都归咎给了原生家庭,站在原地再也不肯成长。


我们这代人和父母的关系,比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好像还要更糟。我们明知道人生的上半场留下了太多遗憾,下半场却还是要相互折磨。


可是原生家庭给我们的一定是最坏的东西吗?不是的,当我下意识去走一条跟他们不一样的路时,它变成了滋养我的土壤,我因此学会了如何去爱,无条件地去爱我的孩子。


我循着来路,把埋在童年里的雷一枚一枚地挖出来,然后领着他,一步一步走下去。


当我拿到这把解码幸福的钥匙时,才真正放下了怨恨。原来我也可以把这份无条件的爱去给予我的父母,他们比当年的我更需要倾听与认可。



如果是五年前看这部电影,我大概只会哭,只会站在原地心疼自己。可是五年后,我懂得了成长并不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坏事,至少它给了我们力量,让我们的子女不再重蹈覆辙。


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看到这部电影对我说:


它到底在讲什么,为什么我一点感觉都没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想寻回亲生父母,跟身世和解
孙俪的原生家庭那么糟糕,可为什么她的婚姻那么幸福?
再婚家庭,该怎样与孩子相处
这位出轨的爸爸,用48年走出情感泥潭——揭秘原生家庭(二)
撒贝宁妻子生下龙凤胎,突然煽情:我最爱的女人,再也不回复我
父母疗愈好了自己才能教育好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