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生奇才为谁用

天生奇才为谁用

 

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被诸葛亮那杰出的军事才能、治国、平天下三方略所折服,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刘备的“三顾茅庐”而走出隆中,为刘备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人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偶像。人们不仅要问,诸葛亮抱有宏图伟业,属匡世奇才,为什么不去投效曹操和孙权,而投效于当时举步维艰的刘备呢?这个问题,从书中得到答案。

曹操是一个性格很复杂有着两重性格的人物,属一代枭雄。在政治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在实力上,他统一了北方,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在个人能力,他堪称雄才大略,当时的政治家无人与他相比。对待人才上,他求贤若渴,“三次颁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贤才,天下读书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时对待人才来访他既可以连袜子也来不及穿就跑出来欢迎,也会引一些小事而翻脸无情,杀害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朋友,对忠诚于己的人,因猜疑而成为他的“刀下鬼”,这是他致命的弱点,如此之人,诸葛亮是绝对不会投入他的麾下的。

孙权文韬武略,胆识过人,他据有江东,兵精而粮足。论条件是非常优越的,特别是他爱惜人才,与自己手下相处很好,并且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早被他重用,诸葛亮投效孙权会很有前途的;而亮没有。其实,在赤壁大战之前,刘备派诸葛亮联合东吴抗曹时,孙权手下大臣张昭想留下奇才诸葛亮,被亮婉然拒绝。为啥,事后诸葛亮的一番话点破玄机,“孙权当然是人中豪杰,但是我看他的度量,他有可能会对我很好,但不会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不能留下”。亮为鸿鹄之志离他去。

刘备,一个一生极其坎坷的人,一个扮演“炮灰”的新野牧,大半生及其悲切。初,家乡起兵参与了镇压黄巾起义,后卷入诸侯混战,几十年东征西讨,凭着感情,义气拉起了一支队伍,时而投靠陶谦,时而联合吕布,时而归顺曹操,时而依附袁绍,始终被他人利用,大半辈子,连个立身之地都没有,是投靠刘表后充当前沿防敌的新野牧。但刘备的过人之处,就是对朋友诚恳,很讲信义,对一般人也很有礼数,礼贤下士,对百姓仁慈,为此,很多人死心塌地地跟着他。特别他“三顾茅庐”請诸葛亮“出山”,可见他对人才的渴望。一位年近半百的老将军,肯屈尊拜访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可见他尊重人才之心是感天地,昭日月,亮之奇才所用,非他莫属。

诸葛亮,一个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历经磨砺,志向远大,学识渊博,关注社会民生的奇才,面对着刘备的诚恳、重托、信任,义无反顾地投效于匡扶汉室的艰难事业,他对刘备衷心耿耿,忠诚于刘备的事业,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自己敬仰的人。他治军有方,留下了“挥泪斩马谡”的佳话。为国家统一,图霸中原,数出祁山,熬尽了心血,病死于征战中,留下了千古美谈。

国力的较量在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人才,重视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潜能的软环境尤为重要,但愿企业公司的决策者们能够借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奇才为刘备所用的范例来吸纳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操,孙权知道诸葛亮是大才会三顾茅庐吗?
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投效强大的曹操而投效刘备?
诸葛家分仕魏、蜀、吴三国,是门阀的保全之策,还是偶然为之?
庞统为何最后还是选了刘备
诸葛亮放走曹操的理由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投靠曹操?-雨泪星晴的回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