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庙会最常见的“三大巨头”,对孩子来说竟有安全隐患?

又是一年春节到,假期的日程是不是都安排上了,好不容易有个小长假自然是探亲、访友、旅行…但是常爸在这里还是要啰嗦一句:“带孩子出门,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除了小心、小心,还是小心!”

之前有常粉留言,说为什么自己当年能安全活下来?父母那一代的安全意识肯定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强。

这个问题常爸也想过。首先是物质条件丰富起来,自然会诱发很多安全隐患;再就是消息的流通,网络的发达,很多危险的发生已经不是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等级了。既然我们知道了安全隐患,那我们一定要去小心避免。

春节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自家孩子肯定也撒了欢儿地到处跑闹,总有那么些“熊孩子”突破家长的层层“关卡”,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

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带孩子容易忽略的春节中的安全隐患。

要说到最有新年氛围的地方,那肯定是庙会了,不仅有好吃、好喝、好玩的,更能让孩子感受到传统民俗和文化。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带孩子去逛一逛吧?感受传统文化虽然重要,但是庙会里隐藏的“安全杀手”你注意到了吗?

棉花糖、糖葫芦、氢气球并称为庙会的“三大巨头”。仔细想想是不是每回去庙会都会给孩子买那么一两样?但是这些深受孩子喜爱的玩具、零食往往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

气球虽美,危险是真

1

极易爆炸的氢气球要远离

就在前几天,常爸看到了一个新闻,普宁市马拉松比赛现场,一个升空的氢气球突然爆炸。三个孩子头发被烧焦,等家长赶到的时候,三个小孩都满脸通红,倒在了地上。

送到医院以后,孩子脸上和手上的皮都掉了,还有一些水泡,大部分都是二度烧伤。

正常情况下,气球里应该充惰性气体——氦气,这样气球不会有爆炸的危险。但是有不法商贩为了节约成本,选择用氢气充气球——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炸。

所以这次发生爆炸是不是因为有“熊孩子”正在玩火呢?而当询问烧伤孩子:“旁边有人烧火吗”?孩子的回答是没有。

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原来正常环境下,氢气的最小点火能(能够引起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的最小火花能量)很低,只有0.019毫焦耳。可能提到这个数字大家一下子没有办法度量出来,简单来说就是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未熄灭的烟头甚至汽车喷出的尾气,都有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而冬天天气更为干燥,极易产生静电,氢气球更容易发生爆炸。

一旦发生爆炸必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暂且不提皮肉之伤,光是气球的爆炸声就有可能震伤孩子的耳朵。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没有造成孩子生理上的伤害,只是受到惊吓、惊吓过度也可能会导致孩子生病或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一旦发生爆炸,孩子娇嫩的皮肤被烧伤,恢复期漫长,那时候再流泪、后悔就实在太晚了。

既然氢气球这么危险,那用自己吹气的普通的气球给孩子玩就安全许多了吧?

2

气球+橘子≈杀伤力武器

春季聚会,家里突然冒出个吓人的爆炸声,多半罪魁祸首就是这个了。气球有一个“天敌”——柑橘类水果,包括橘子、橙子、柚子、柠檬等。它们皮的汁水一旦与气球邂逅,瞬间就可以引起气球的爆炸。

原因就是:柑橘类的水果表面凹凸不平,布满了小疙瘩,这就是它们的油脂腺,里面含有植物性芳香物质,这种物质能够溶解做气球的橡胶或乳胶,而吹涨的气球壁很薄,溅上之后瞬间就爆炸了,类似于我们用针刺气球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扛着“大串”那都不算过年--刘辉
年俗礼俗|国画里的春节
这几种玩具有风险,株洲家长们有没有告诉孩子?
【易特杂谈】吃完橘子橙子千万要先洗手再摸它!别说我没告诉你!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糖葫芦:用广告气球一年多赚20万的冰糖葫芦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