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心性修炼

浅谈心性修炼

           马仲谦


2011
年元旦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文化源远流长,占有十分重要成分。三家全重视心性修炼。儒家为存心养性;释家为明心见性;道家为修心炼性。心是人的六个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意的综合器官,心不是人的本体,人的本体是性。因为万物的本体是其性能。所以不是“心有多高,功有多高”,而是“性有多高,功有多高”。修炼者首要的是存心、明心或修心,这是因为心是丧失性能的器官。尤其是人在成长中,从“生”的先天阶段进入“老、病、死”,即生命途程的后天阶段,受到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污染,其心已经很不纯净了。其性亦变的远离天真,因此要恢复纯洁善良的天性,修炼成先天的的心性,必须首先要修心。

心与性的关系:心是后天之性,性是先天之心;不动之心为性,已动之后性即是心;未发之前心是性,已发之后性是心。修炼道家功法首先应修心修德。常言人之德行,德为功之母,德大功大,因为人性表现为德。积德必须有善良之心,要关爱他人,与人为善,要帮助弱者,慈爱生命。要淡化七情六欲,不为名绳利锁所困扰。因为只有控制住心,才能利于炼性,而性的作用是要把心拴住。心动则失性,避免心动,面对花花世界的引诱不去动心才是养性的根本,有性才有能。人性、灵性多少是人的根本能量标志。老子在教孔子学道时说:“一如视,正如行,摄如知,道将为你居,法将把你容”。这是道家养性的范例。

修心炼性的标准:道法修炼者追求的是《黄老之路》,其目标首先是得到真实的健康,并走向长生久视。为达此目标,首要的是积善养德,亦就是修炼心性。古圣葛洪提出:“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悯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侫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他明确地说明了修道者当先立功德。《周易参同契》说:“世人好于求,不审道深浅。弃正从斜径,欲速阏不通。”说明修道者若一味追求法术,而忽略了自身心性和道法思想的修养,只能误入歧途,走入损人又害己之途,这是修炼道法者应十分警惕的。

炼性的途径是“无量”即守常。每天做平常应该做的事,成为一种习惯坚持下去,就是炼性的过程。例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院”;修炼道家功法过程中,按导师要求的每日应做的动功、静功,读文、习经典等,均须养成每天定时、定量地炼。使之成为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就是炼性。惯者,性也。守常、守一为养性,因为在你修炼日日功中,自己的意识远离了七情六欲,名绳利锁的污染与困扰,久而久之养成习惯,顺其自然而不再对名利等动心,动意念了,就走上了养性之道,因为心动则会漏性,而念生则性亡。

古人说修炼有身、心、性、法四个层次。身是表,心是本,性是跟,法是缘。若按古代人体生命科学区分,修身是指现代体育运动或外家拳,它炼的是筋骨皮;修心是指以道家功法为基础的,能炼聚先天真一之气的内家之拳;修性是指以修心养性为主的儒释道功法;法是缘是指一个人选择修性道路不能凭主观想象,想修什么法就去修是不行的,只有靠缘分才能遇到导师指引你入某一法门,所以古人说修行名师是“可遇不可求的”。所指缘分,我认为是指一个人的祖上与前世的道德积累水平或其心性的善良程度决定了你能否遇到名师或啥功法的名师,而不是靠你今天主观想象去寻求的。而且,你若执意按主观想象去寻求,往往被引上邪道,这是应当谨慎小心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修炼常识一百问(之三:21-30问)
道教指南-道学入门-浅谈道家内丹修炼流派形成及渊源关系和修炼方法
道家功法
全真道性命双修的内丹学
连载 I《兴南子站桩歌玄华注》之七
浅谈武当松溪派功法种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