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建立企业的数据化管理体系?企业都在追求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
如何建立企业的数据化管理体系?

企业都在追求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化管理,企业没有数据,精细化管理无从谈起。建立企业的数据化管理体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厘清整个数据的底层逻辑,数据化管理,顾名思义,这里的数据主要用于管理和经营,和财务报表的数据会有一定的区别,因为导向不一样。
财务数据主要来自于财务报表,导向是满足于税务的要求,用的是统一的财报模板;
经营管理数据主要来自于内报表,导向是满足经营管理的需求,由于每个企业经营的需求不一样,经营模式不一样,经营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不同企业的内报表会有很大的差异。

2.内报表的经营管理数据有几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是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应收应付原则,按照产品或服务交付完成计为营收,而不是首付实现制的现金收付原则中按收到多少资金记为收入;
第二个是一一对应的原则,也就是成本和收入之间一定是对应关系,成本是基于这一个产品或者服务的直接相关的料工费等,很多企业在做成本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成本和收入不对应的问题。
第三个原则是费用摊销和计提,摊销是对于一些固定资产投入和大额费用的开支不能在一个月全部体现,会直接营销月度的利润,因此按摊销规则进行多个月的分摊,而对于一些预期未来要发生的一些大额的费用,我们要做相应的计提,以保证到时候费用能正常支出,从而不影响月度利润的实现。

3.经营管理数据底来自于哪里?
既然叫经营数据,那它一定来自于经营,它来自于经营的全过程,或全流程。
比如说一个生产型的企业,那从订单开始、到生产计划、到物料采购、到原材料质检入库、到生产排产、到领料生产、到品质检查、到成品入库、最后到交货,这是一个从订到到交货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就有特别多的基础数据,比如,订单量和金额、采购及时率或延误天数、来料质量合格率、生产产量产值、直接人工工资、间接人工工资、生产效率、品质一次合格率、交期延误天数、客户投诉次数等等,这些数据都可以一一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就是企业的基础数据,有了这些基础数据才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做分析。

4.刚开始收集数据的时候,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先有后优,先收集起来,再不断分析,不断优化,我们没有办法说一次性把它做到100%。先多搜集数据,当这些数据沉淀一定的时间了之后,就可以分析和筛选,把一些有问题的数据进行修正,对于一些价值不大、不能支持经营的数据进行舍弃,对于一些高价值数据要做深度分析,不断提升企业的数据化管理能力。

5.让团队养成一个用数据的习惯,比如开会的时候看数据、聊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经营价值;在做计划和目标的时候,做到以数据的量化为基础;在做总结的时候,做到数据说话。
要求公司的领导和团队在整个工作的过程当中去多用数据,多去做数据的量化,数据的总结,让整个的团队养成用数据来表达的习惯。因为经常在用,经常关注,潜移默化中,团队的数据化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完)

6.数据能否用起来,团队数据化的理念和运用是否能形成习惯?很重要的一点是数据化和团队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那建立关系就是建立相应的机制,比如说激励,让团队的收入和数据产生紧密链接。

对于管理者的KSF一定要做起来,如果你的数据基础稍微弱一点也没关系,KSF的指标可以先少一些,哪怕先做三个、四个指标也行。如果数据不是那么精确的时候,可以把激励稍微放小一点点,通过激励让团队把数据关注起来,用起来。

不管你现在企业数据化管理的基础是好是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朝着我们需要的,或者说我们制定的目标不断地去优化。只要每天都有积累,未来一定能够变得越来越好,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其实一个是一个不断打怪升级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每个企业必经的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建立企业的数据化管理?
POS的意义
【天职洞察】我们是否偏离了财务共享的本质而全然不知?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这几个亮点不容错过!
空降年薪80万财务总监:看完人家的20套财务数据化分析,真心服
企业成长进化,如何找到“规模”和“敏捷”之间的平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