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育健康土壤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 刘菲菲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由于不合理的化肥施用等原因,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的土壤面积已经很大,因此,培育健康土壤刻不容缓。随着农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如今,北京农业正向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转型升级。北京的土肥事业如何适应新时期的新发展,为培育出健康土壤提供科技支撑?让我们听一听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赵永志阐述的新时期土肥发展的设想。

    记者:在发展土肥事业中,为何要重视土壤健康培育?北京市土肥站在这方面有哪些探索?

    赵永志:土壤内源污染主要是由农民不合理的耕种方式造成的,主要表现为用水方式不当、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作层变浅,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农业必须重新审视土壤健康的重要性,合理施用无机肥, 给处于亚健康和有病的土壤保健, 重建健康有生命的耕地土壤。耕地和肥料质量不仅对农产品产量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对农产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提高耕地和肥料质量,是从源头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关键,这对于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有机农业及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前,北京市非常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对提高耕地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工程,有效提高北京土壤质量和肥力,特别是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生物生态环境。同时科学合理处理农业废弃资源,做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田景观。

    二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秸秆当中含有大量养分,秸秆还田可以降低土壤容重,提高通透性,达到改善土壤结构、优化土壤溶质运移等效果。同时避免了由于焚烧的温室气体释放,真正推动循环农业的进程。目前,小麦全部实现了秸秆还田,玉米秸秆推广面积达到60%以上。

    三是大力推广绿肥种植,可以大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氮素等养分,同时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特别是豆科类绿肥通过根瘤菌生物固氮作用,可以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有机氮。

    四是积极推广缓控释肥技术。缓控释肥是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有效调控肥料释放速度和比例的新型肥料,它可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环境污染等,与普通肥料相比,可使肥料养分有效利用提高20%以上。

    五是大力发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发展低碳农业的主力军,该技术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降低能耗和化肥污染的主要措施。

    此外,还有水肥一体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农田修复技术,对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土壤健康都有很好的作用与效果。

    最后,是土壤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和氮、磷等污染风险预警监测。通过有效的监测和科学评估,为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提供坚实可靠的科学决策依据。

    记者: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将成为北京市今后工作的重点,其中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科技支撑被提出,您能介绍一下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已经取得的推广实效吗?

    赵永志:发展现代节水农业,亟须破解缺水难题。专业统计显示,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用水总量4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600亿至3800亿立方米,占农业用水量的90%至95%,农业用水中的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在我看来,水肥一体化是实现农业大幅节水的高效途径。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技术,其借助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不仅可以实现节水、节肥和节药,,还可以大量减少以往灌水施肥的劳动投入和强度。同时,该技术还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由于水肥适时合理供给,可显著增加作物产量,进而提高单位耕地的产出效率,因此也提高了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水肥一体化技术由于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可以降低化肥使用,能有效避免土壤退化,有效改变土壤生态环境,有利于土壤健康。

    近些年,北京市一直积极推行该项技术,在蔬菜、瓜果种植上已逐步探索出运用精量滴灌施肥、环绕滴灌施肥、微喷灌溉施肥、覆膜沟灌施肥和膜面集雨滴灌施肥等多种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大田作物上推行雨养旱作技术,并推行随机灌溉管理、墒情自动监测等管理节水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推广应用效果。粗略估算,北京大田应用该技术,年公顷可减少用水量900立方米,与传统大水漫灌相比,可节水30%以上。同时,由于实现局部精准施肥,减少了肥料土壤固定和环境损失,提高了肥效,因此,可以减少肥料用量,节约肥料投入。另外,在温室大棚中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常规的沟灌施肥技术相比,棚室的温度、湿度明显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从而显著减少了农药的投入。如昌平区鑫城缘草莓基地通过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由之前大水漫灌300立方米减少到120立方米,节水幅度高达60%。

    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所带来的效益,绝不仅仅是大家所见到的节水和节肥,它将会使农业的生产空间观念发生改变。“万物土中生”,这是古今中外人所皆知的道理。然而,随着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模式的推广与应用,这一传统观念正在被打破。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在空间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出“土壤”环境,实现了草莓各种样式的立体栽培模式,将草莓生产领域扩大到空间,温室利用面积、草莓产量均增加一倍以上,这也是高效农业的一种体现吧。

    记者:目前,北京的土肥工作已经有了不少创新举措,您认为将来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再创新?

    赵永志: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我们在之前的工作中已经进行了多方面有效探索与实践,当然还有很多需要努力与探索的,土肥工作离不开创新,我的理解是需要坚持从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坚持观念创新。现代农业要首先从观念上进行创新,相比于传统农业的精工细作和使用有机肥,现代农业更注重利用化肥来促进农作物产量提高。然而,化肥用量过度增加,不仅没有增产作用,反而对环境、特别是土壤造成污染,耕地质量逐年下降,不仅对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对土体、地下水、河湖、空气等环境产生直接污染和潜在的危害。

    因此,必须树立现代农业的观念,即用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农业,用市场化、产业化思想与方法经营农业,用现代高效生态安全技术手段武装支撑农业,用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标准科学检验评价农业。做好土肥事业就是要按照低碳、绿色、生态、安全、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技术转化和技术服务上注重和坚持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实效化和长远化。

    第二,技术推广方法创新。创新实用型农业技术及其产品最终要由农民来操作和使用,旧的推广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需要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方法与服务。北京市土肥工作站注重传统的大课堂培训,包括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推广手段,以及示范带动、现场观摩等模式。同时,更加注重田间培训,大力发展“田间学校”,让农民可听到、可看到、可学到、可操作、可实践,相互交流,寓教于乐,让农民能够更轻松地接受和掌握科技知识与技术,是更直接、更实用、更有效的方法。

    第三,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就要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发展需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在大力加强和发挥农业技术研究推广部门主体地位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全社会的关注、支持与参与,更加注重加强行政、科研、技术、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多元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挥,更加注重法律制度保证、行政推动、技术支撑、政策引导的有机结合。

    第四,技术产品创新。施用于农田的技术产品应该是简单实用,便于农民操作。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例,技术很复杂,配方的完成需要研究土地的有机、无机元素含量,需要清楚不同农作物的需肥规律及各种肥料效应等等,农民对这类技术理解起来很费劲,但我们把肥料做成配方肥,就像“中成药”、“保健品”,使用起来既简单又有针对性,这就是一种创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化肥减量增效的成效与举措
2016年安徽省土壤肥料工作总结
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的应用
水肥一体化
一文带你详解水肥一体化技术
陈清:水溶肥在微灌施肥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