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人九胃”!艾灸三个穴位,调理肠胃有奇效

俗话说“十人九胃”,也就是说10个人当中9个人有胃病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你是否有过暴饮暴食、食不定时、零食代替正餐、抑郁、压力山大、熬夜等不良习惯呢?

相信对于上班族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通病了。所以胃病的发生趋势也越来越年轻化。

市面上各种胃药也是层出不穷。但是面对这些品种繁多的药品,你能了解它治疗的到底是哪种胃病、有什么副作用吗?

其实,真正安全的“健胃三剑客”就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因为我们的穴位都是双向调节的,寒的热补,热的寒凉,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一个均衡的方向,保持胃的健康。

这里所说的健胃三剑客就是“上脘、中脘、下脘”三个穴位,分别位于肚脐上方5寸、4寸、2寸的地方。

脘指的就是胃,古人说“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

太仓是什么意思?一个官名,古时候有太仓令丞,就是替皇帝管粮食的官。中医根据脾胃的作用,也将其命为仓廪之官,也就是人体的后厨房。上中下脘,表示这几个穴分别处于胃的上中下部。

强力健胃三穴位:上脘、中脘、下脘

1.上脘穴

上脘在胃的上部,和贲门相对应,贲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管,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上脘穴在这个位置,对于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它原因而导致的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上脘穴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胃经别上通于心,而且穴位近心募,胃与心有直接联系,故上脘穴除用于改善胃部疾病外,还可用于由于神志不畅所导致的一些心身疾病。

长期刺激本穴位,对反胃、呕吐、胃脘疼痛、腹胀、呕逆、消化不良、胃炎等胃肠道系统的各种症状以及虚劳吐血、咳嗽痰多、心绞痛等症均具有良好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2.中脘穴

中脘穴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对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脾胃病的常用穴。现代研究也发现,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动会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

可用于缓解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胃、十二指肠疾病。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

3.下脘穴

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胃和小肠连接的转变处。胃虽然是消化器官,但它只对食物进行粗略的加工,就好比我们榨果汁,先要用刀将水果切成大块,再放到搅拌机当中。胃就相当于这把刀,只做一部分简单的工作,真正的消化过程是在小肠中完成的。

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处。对于食物在胃中下不去导致的腹胀,胃痛,呕吐等都有很好的消积化滞的作用。而且,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于因为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状也有很好疗效。

从这里可以看出,上中下脘“三兄弟”在胃上形成一条线,相当于脾胃的卫士,对于和脾胃有关的疾病都有很好地防御和治疗作用,是胃的忠实护卫队。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同时刺激到它们,这就是艾灸。

艾灸调理胃部疾病效果好

艾灸在修复胃肠粘膜、恢复肠胃功能的同时,对周边脏器包括肝、脾、胰、胆等的抵抗力及综合免疫力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提高胃肠整体的免疫抵抗机制,为疾病的康复打下基础。

达到中医所说的“治一病而惠全身”的效果。

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遇到肠胃病,在有所偏重的艾灸上中下脘的同时,艾灸内关(宽胸理气,宁神和胃)、足三里(气虚血虚首选足三里、消化疾病首选足三里),调补脾气、健中和肠的功效更显著。

胃病现在是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十人九胃,想要胃好,就得防治,赶紧艾灸起来吧!

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很多胃病都可以用1个穴位来改善,老大夫希望你知道
胃病治疗在于养
艾灸治胃病
想要艾灸养脾胃,2个穴位就足够了!
春季养胃应该如何预防?
肚腹尽在三里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