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风〖倚岸原文〗

家风〖倚岸原文〗  

2014-03-13 14:31:44|  分类: 杂感杂文 |举报 |字号 订阅

 

文/倚岸凝眸

 

中央一套正在播放的《父母爱情》电视剧,很生活化也很温馨,许多情节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模样,大家庭多子女生活状态,勾起成长过程中难忘的记忆。这些传统家庭严格的规矩,成为当时一种风气,也让我们从小变得胆小束缚,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出格的事,每件事都在父母的监督之下,每句话都凝聚着父母的严格指教。其中严格家规是传统家庭不可少的好风气。

 

严格的家规。吃饭不准说话聊天,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传统家庭在饭桌上,从来不许边吃饭边说话,一是避免说话时饭粒不小心噎到喉管,二是说话时吐沫星会落到饭菜里不卫生,三是嘴里含着饭菜说话听不清,四是谁吃饭时说话,父亲会用筷子猛敲脑袋警告,或者收掉饭碗不让吃;家里来客人谈事或者亲戚串门,大人在谈事或聊家常时,小孩在旁边只能竖着耳朵听着,不允许乱插嘴说话,如果谁忍不住接话了,会被大人训道“去去,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接着被哄到外面;家庭严格小孩不准乱说乱动,如果有什么想法,只能私下问父母,比如最傻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是从哪儿来的?父母回答“小孩家懂那么多干什么,一边去”就不准再问了,说明有些事不许小孩子知道。在学校里,也是要问与课本有关的知识,如果超出范围外的知识,老师会问你在哪儿看到听到的,必须刨根问底“你家大人知不知道这个问题”,得到肯定后才回答。严格的家庭教育和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小孩子从小就懂规矩地生活,意识中“有些东西长大了自然会懂”盼自己快快长大成熟。为此,传统教育里的孩子知识面窄,许多东西都是模糊懵懂,甚至无知。

 

学做人懂礼貌。学会礼貌待人,见到长辈要叫人,不准没有规矩,做事要认真细心,说话要有礼有节,不要马虎行事,被人误为没教养,封建似的男尊女辈教育方式比较浓厚。大家庭里的孩子一般都很多,少则二三个多则五六个,而且是大孩子带小孩子,一个带着一个长大;若女孩子是长女,那更是辛苦带每个弟妹,所受的传统教育,必须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贤惠,既要有大家闺秀型婉约,又要有小家碧玉的腼腆教育方式,让女孩子从小懂得“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的样子,说话做事要小心翼翼,不准大声说话,让人听到误为“没有教养”的孩子,见到熟悉的人要笑着叫“叔叔阿姨好”,走路不准乱蹦乱跳,要顺着墙边轻声地走;在家里女孩子做事很多,基本上都比男孩子多学会很多家务事;家里来客人时,女孩子必须要给客人端上洗脸热水、让座泡茶,然后到房间里呆着不准出来,如果是谈到女孩子的事,可以端坐在一旁规规矩矩地听,不准直视客人眼睛,只能低头听着客人说话,免得客人误会不懂规矩,还要陪着笑意回答客人问题。

 

培养勤劳持家。父母从我们懂事就教导我们:要爱劳动,从小事做,不准懒惰游手好闲。所以按排从饭后涮碗筷开始,培养爱劳动节俭持家的好习惯。小到吃饭的饭粒洒到桌上要捡起来吃掉,碗里不准剩饭菜,还要舔干净;大到兄弟姐妹饭后轮流排班涮碗筷,女孩子要学会扫地、涮碗、洗衣服、端茶做饭、绣花、编织毛衣等,男孩子负责挑水做家庭重活累活。六七十年代人口多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平时没有零用钱,没有新衣服穿,市场衣服很贵品种少,一般都是扯花布找裁缝做,兄弟姐妹多的家庭,穿衣服都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一个跟着一个长大的孩子,衣服是一个接一个穿,破了补上一个布补丁,再接着给老小穿;我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候,端午节前父亲出差从外地带了一件咖啡色白点的短袖上衣,穿在身上感觉自己像公主一样,走路一蹦三跳,喜欢的不得了,妹妹跟在后面好羡慕地瞧着,第二年因为个子长的快,衣服小了,袖口处补了一块后给妹妹穿上了,还哭了一晚上呢;初中时候,穿了一件姐姐穿小的厚毛尼外裤,那时候能穿上毛尼裤很高兴,膝盖缝了一块碗大的黑布丁,母亲说:这毛尼裤虽然破了一块但厚实保暖,三丫头冬天先穿着保暖吧。我喜叽叽地穿了一个冬天暖和得不舍得脱;平时小孩子很少有零花钱,父母工资低,生活都是精打细算,母亲是会计特别能管理财务,哪儿用钱了,哪儿节俭花,都算计得很细,每晚睡前能听到母亲拨算盘珠的声音,还伴着母亲劝父亲的嘀咕声:你那酒少喝点,烟也不要再买了,这每天的菜钱都不知道从哪儿出了。我们都知道:母亲又在算计第二天的开销生活了。这样节俭的家庭,哪有闲钱给孩子花呢,就是有也不会给,所以小孩子都盼着过春节穿新衣服,在鞭炮声中跪拜长辈讨要压岁钱,既是一种盼望已久的幸福等待,也是一种不可少的礼节索求。六七十年代的压岁钱大多是一毛一毛的新票子,摞起来也就是十元钱最多了,看着新票子不舍得用,留着上学凑着买新书本,或者馋嘴的时候买些黑糖(甘蔗做出来的糖块)、爆米花吃,脑子里根本没有经济概念。艰苦朴素的传统,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就是上班工作,也不敢大手大脚地花钱,节俭生活,艰苦朴素,一直左右着生活态度,如今面对什么都放开的市场,对孩子仍然要说艰苦奋斗,勤俭过日子重要。

 

由此想想,生活在哪个年代,生活的状况和经济能力也有所限制。就象电视剧《父母爱情》里每个年代的爱情故事演变的过程,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出生成长,当年穿花俏衣服、喇叭裤的年青人变成现在穿花俏衣服、跳广场舞的老人了,旧的观念逐渐消失,新的制度在破除旧的观念;经济全面开放后,成长环境更是宽余无揽,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主义也是泛滥成灾,想说什么就在网络上吐糟什么,想发表什么都是口无遮拦,短信、微博、微信等电子交流环境,都成了年青不可舍掉的掌上宝,电子时代、科技时代越来越快捷,那些老的操作方式也在丢失;在公交车上、马路上到处可见低头看手机的人,专心涮微博、微信交流平台的人随处可见,老人摔倒,病人需要帮助、做人的美德和道德休养却看不见,有时真让我们传统教育中成长的中老年人,无奈于年轻人的所作所为,无奈于当今美德的失传,因此,越来越迈入老年的人都在担心,思想开放后,很多传统美德在丧失,看着现在的孩子,不得不更加回忆自己成长中的好美德,好传统,老祖宗的教育方法,虽然是约束的成长,却更让人懂得做人的美德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思想和道德教育。

 

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如春风,家规如春雨,虽然是一个家庭的点滴美德,却也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有每个家庭文明细节的组合,好的传统不能丢掉,道德休养好品质,春风化雨滋润生命的成长,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在沐浴阳光温暖,享受和谐平安生活同时,也要有规矩可见,中国是礼义之邦,是《老子》《孟子》的故乡,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认真,有几千年的家教家风、家规家德,老祖宗的传统美德何时都是经典宝贵。



景由心饰回复  倚岸凝眸
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的同时,也无声地将美德传承着。有百善孝为先,有尊老爱幼,有谦逊有礼,有先人后己,等等,尤其是在孔子《论语》熏染下长大的我们,更是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而当今的社会,我们看到的更多的现象是快餐文化,以及道德的沦丧和缺失,更有思想的扭曲,这些现象,不仅令人担忧和顾虑。同时也令我们更加怀念传统教育带给我们的人格成长。
读过此文,令我感触颇多,深深共鸣其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说我的家风家训故事作文900字
家规●家训●家风
【“中国梦•家风美”征文比赛:70号作品】 辜秋凤 ||我的家风
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
传统文化中的家教家规缺失,父母学再多教子方法也会失灵
弘扬优良家风,从慈孝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