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伊斯兰在中国】福建泉州与穆斯林的渊源

回汉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回族谚语)

福建伊斯兰教的传入比较特殊,穆斯林来源广泛、居住分散、汉化程度高,风俗民情同西北穆斯林有较大差异。

伊斯兰教于唐武德年间随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贾从海路传入泉州,并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建起福建第一座清真寺——泉州麒麟寺。此后百余年间,福建伊斯兰教始终与对外贸易往来并兴共荣。

宋代,海外贸易空前繁荣,大批穆斯林商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接踵而至,伊斯兰教在泉州十分活跃。到了元代,泉州继续成为世界贸易大港,伊斯兰教在福建有了很大发展,福州、邵武先后修建起了清真寺,全省穆斯林达数十万之众,并设立了伊斯兰教公会。

展开剩余79%

元末,泉州爆发长达十年的战乱,并波及福州、莆田等地;明初,泉州港开始没落,大批穆斯林商人从海路离开;而清代,海外穆斯林已不再从海上来,而福建地处东南一隅,与内陆穆斯林联系多有不便,伊斯兰教远不如宋元时期兴盛。

目前,福建约有穆斯林2000人,主要分布在泉州、厦门、福州、邵武4个城市及周边县区。有泉州市清净寺、厦门市清真寺、晋江市清真寺、福州市清真寺和邵武市清真寺5座清真寺(其中已正式批准登记的4座)。

福建现有省级伊斯兰教协会1个,地市级伊斯兰教协会2个,市县级伊斯兰教协会2个。另有5个清真寺管委会,福建伊斯兰教界人士在参政议政方面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福建泉州的伊斯兰教史迹全国罕见。著名的泉州清净寺(又名麒麟寺、“艾苏哈卜清真寺”,俗呼清真寺)更是国内现存四大清真古寺之一,还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伊斯兰教寺院,其绝大部分的建筑都是由花岗岩叠砌而成的,雄浑而又不失雅致。门楼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形式建造。大门用青、白两色花岗石精雕三层穹形尖拱顶,层层缩进,顶盖采用中国传统的莲花图案,表示伊斯兰教崇尚圣洁清净。

这里见证和叙说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一千多年友好往来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泉州因“海丝”而与古寺结缘,古寺又见证了泉州商贸及宗教文化的辉煌。

一千年前,丝绸流彩、辞赋满江的大宋王朝正值“咸平之治”,位于东南沿海的泉州,海外贸易更是空前发展。

当时来华之西域穆斯林,无论背景是阿拉伯人或波斯人,以其特有之宗教文化与聚居社群形态,被称为带有域外侨居者意涵的“蕃客”。自唐末至宋代,随着“世居蕃客”现象的延续发展,都意味着包括泉州在内的中土穆斯林,其在文化特征与社会互动形式上,都开始与周边的汉族人群产生密切的交流关系。而其中唯一没有产生变迁者,即为对于伊斯兰信仰的坚持。

公元1009年,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出资,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了泉州清净寺,满足了众多穆斯林举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礼拜宗教活动的需求。

清净寺自创建以来,历代穆斯林相继集资修葺,并勒碑为纪,保存寺内。现寺中还有值得重视的附属文物,如历年遗留下来的汉文和阿拉伯文的石刻。尤为珍贵的是公元1407年明成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净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也嵌置于寺北的墙壁上。

寺内还设有“伊斯兰史迹陈列室”,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考古专家前来探访。

来源:闽南文化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同清真大寺
宗教建筑 | 伊斯兰教在中国
泉州杂谈 046: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清净寺
为何阿拉伯文化在元朝如此繁荣?各种交流渠道都已被打通
【世界文化遗产】清净寺 | 泉州这里藏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背后有太多故事……
福建名寺(2)——清净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