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识别谎言——行为心理学解密

心理学头条号神奇小小,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将更新认知心理学、《消失的性格》、《梦心理》系列文章,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哦。

如何识别谎言?

发现谎言是很容易的吗?事实上准确的发现欺骗行为是很难的事情,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包括警察、联邦调查局探员、特工)发现对方的欺骗行为概率低于了50%,即便是行为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概率也很难超过60%,编造谎言的人都具有哪些心理行为特征呢?

FBI

FBI的一位资深情报员,乔·纳瓦罗回忆做特工期间,曾经进行过一次特别的审讯,审讯过程中,并没有完全限制对方权利,被审讯男子自由度很高,这个男子做了什么事情呢?他不断的使用各种工具在特工面前建立壁垒,使用了包括水杯、钢笔、文件等等,最后还在两人中间放了一个背包。由于男子是一点点打造的,这些细节起初并没有引起特工乔·纳瓦罗的重视,被认为是习惯性小动作,后来在乔·纳瓦罗分析审讯资料、回放审讯录像的时候才注意到这些细节。这些行为的目的是通过制造距离,来得到心理安慰,而得到了足够心理安慰的结果是乔·纳瓦罗得到的大部分审讯结果被查实都是谎言。

安慰行为——容易导致谎言的产生,有心理学家提出,反利用这种心理,我们可以通过构建舒适区,来发现谎言。我们应该都有说谎的经历,那么大家应该都有体会,谎言带给我们的负罪感,或者说是一点点的罪恶感让我们紧张很难完全放松,这个时候,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最有可能暴露我们的谎言,因为我们认为安全了,不在刻意隐藏自己的情绪。

FBI

马文·卡尔林斯探员在佐治亚州Macon调查某个案件,有一个女人是关键的审讯对象,探员对她进行了3天的审讯,3天的时间里面,女人特别配合,涛涛江水般的提供了几页的信息,探员特别激动,审讯结束以后,马文·卡尔林斯探员认为自己掌握了大量线索,开始花费大量资金调查这些信息,用了一年的时间调查,结果让他失望,女人给出的全部信息都是假的,包括对自己丈夫的描述,由于描述过程连贯如将故事一般,竟然没有引起马文·卡尔林斯探员的怀疑,导致了巨大损失。

心理误区——喋喋不休的言语真实性较高吗?对于欲言而知,表述不完整甚至有漏洞的言语,我们都会怀疑,是否是谎言,不能通过信息量的完整性判断,证据是判断的唯一标准。

原因

普通的人隐藏情绪,高超的编造者会“忘记谎言”,将谎言赋予真实的情感,从心理彻底抹除谎言对你造成的心理负担,这个时候,厉害的心理学家也难以判断真假了。对于普通人而言,说谎伴随心理变化:

语速变化

在说谎的时候,由于谎言是不真实的信息,我们会下意识的改变语速,大多数的人会加快语速,希望减弱对方对信息的接收和判断,同时也是希望对方在不准确判断下的对自己的认同。当然对于说谎就变得结巴,组织语言较慢,语无伦次的人,暴露无遗。

阶段性放松

我们先将真实信息到不真实信息再到真实信息分为三个阶段,现在你将这些信息告诉对方,在不真实信息结束阶段,人都会出现一个阶段性放松,因为谎言已经说了,接下来都是真的,我们心理会这样反复暗示自己,这种放松情绪很容易被心理学家读出,表现为语气,眼神变化。是否与你的经历相符呢?你的好盆友,神奇小小,期待着你的留言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让人喜欢我?FBI探员教你使用心理学,提升人际关系!
前FBI教你神奇读心术
审讯心理学(第3版)
心理学:如何卸下对方的心理武装
如何识破他人的谎言,前FBI特工告诉你|国外心理学前沿
每日心理学——美国FBI戳穿谎言的九大秘笈,你也可以用哟! - 猎奇 - 爱左岸_Blo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