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黄点、小绿点、小黑点都是难治的病啊!


黄瓜小黄点—靶斑病


【症状表现】黄瓜靶斑病又称“小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1毫米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 


黄瓜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 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可辨,两面均无霉层。 黄瓜靶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 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处明显,并且病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很平。 


【防治方法】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多通风,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降低棚内湿度,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最好不超过30℃。另外要选择对路药剂及时进行防治。目前防治靶斑病较好的方法是:

苯醚甲环唑(或者氟硅唑、戊唑醇、咪鲜胺等)+甲基硫菌灵(俗称:甲基托布津、甲托)+有机的铜制剂(如噻菌铜、喹啉铜、松脂酸铜等)+任意一样霜霉药(最好是内吸性强的,如甲霜灵,或者烯酰吗啉、氟吗啉等)以上药剂都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其中甲基硫菌灵的用量根据病情轻重可选用每喷雾器30克到50克,自己灵活掌握。


甜瓜小绿点— 细菌性叶斑病


【症状表现】细菌性叶斑病侵染甜瓜果实,常造成发病处果皮呈绿色不转色。远远看去,果实表皮密密麻麻着生小绿点。此病为害叶、茎、瓜,以叶受害较严重。在甜瓜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子叶受害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变成黄褐色。果实和茎蔓染病,病斑呈油浸状,深绿色,严重时龟裂或形成溃疡,溢出菌液。果实发病,病菌可向内一直扩展到种子,使种子带菌。  

【发病规律】在甜瓜迅速膨大期及转色初期易发生细菌性叶斑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常与其它病菌复合感染引起甜瓜瓜腐现象。病菌主要通过伤口或气孔、水孔侵入,果面有结露时发病重、传播快。病菌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内越冬。通过伤口或气孔、水孔和皮孔侵入,发病后通过雨水、浇水、昆虫和结露传播。病菌生长温度1-35℃,发育适宜温度20-28℃,39℃停止生长,4-50℃致死。空气湿度高,或多雨,或夜间结露多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播前用50~52℃温水浸种30分钟后催芽播种。

(2)用无病土育苗,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3)合理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应注意通风降湿,缩短植株表面结露时间,注意在露水干后进行农事操作,及时防治田间害虫。

(4)药剂防治。

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很多,以链霉素、新植霉素和铜制剂为主。链霉素、新植霉素是内吸性药剂,以预防为主;而铜制剂是触杀性的,发病后喷洒都能抑制住病害的进一步扩展。建议喷用3000倍链霉素或新植霉素预防细菌性病害,如发现有细菌病害发生,可喷施噻菌酮600倍或DT500倍防治。

注意:可杀得喷洒药量过大或喷洒次数过多容易导致果面出现小斑点,叶片变厚变硬,菜农应慎用。

【专家提醒】采取套袋生产的甜瓜,由于植株结露和棚内滴水现象,不少甜瓜套袋内会有积水,这些瓜体发病就格外严重。另外,套袋口系不紧的瓜码发病格外重一些。因此,菜农发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排出袋内积水、系紧袋口,以减少发病几率。

 

番茄白泡泡— 细菌性溃疡病


【症状表现】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又称鸟眼病。病菌在种子上或病残体上越冬,通过表皮伤口侵入植体,借助引种、育苗及雨水传播。溃疡病可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病叶似缺水状卷缩,有的植株一侧叶片凋萎。病茎的髓部变褐腐烂,或在茎部开裂生长不定根潮湿时有白色脓状物流出。病果胡稍突起园斑,其边缘为白色,中央部分为褐色(似鸟的眼睛,故又称鸟眼病),后期果肉腐烂,并使种子带菌,有的幼果皱缩停止生长。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由各种伤口侵入,也可从植株茎部或花柄处侵入。病菌传播主要靠种子、分苗移栽及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进行。棚内内温暖潮湿,结露持续时间长或棚内滴水严重的棚室,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格封锁疫区,并全力扑灭溃疡病。

(2)种子必须消毒,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或硫酸链霉素200毫升浸种2小时,或3%微升白粉浸种5分钟,浸后均需用清水冲洗。

(3)无病土育苗。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进行三年轮作。

(4)清除田间杂草,农事操作应在叶面露水干后进行,拔除病株深埋。

(5)药剂防治。可使用铜制剂、农用链霉素轮换喷施,适乐时、恶霉灵或多菌灵等药剂进行灌根处理。

   

辣(甜)椒鱼眼斑— 褐斑病


【症状表现】主要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发病初期病斑呈褐色,随病斑发展逐渐变为灰褐色,表面稍隆起,周缘有黄色晕圈,病斑中央有一个浅灰色中心,四周黑褐色,就像是鱼眼似的,因此菜农把这种病害称为鱼眼斑。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茎部也会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 

【发病规律】病菌可在种子上过冬,或以菌丝体在蔬菜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害常开始与苗床中。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该病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落叶,集中烧毁;每次整枝打杈后,要及时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 

(2)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后冲净催芽。直播时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 

(3)设施消毒:保护地栽培时,定植前用烟雾剂熏蒸棚室(此时棚室内无蔬菜),杀死棚内残留病菌。生产上常用硫磺熏蒸消毒,每100立方米空间用硫磺0.25千克、锯末0.5千克混合后分几堆点燃熏蒸1夜。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或70%丙森锌500-600倍液,或25%苯醚甲环唑1000-15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1000-1500倍液,每7天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中)
甜瓜叶枯病与叶斑病有什么区别?如何对症防治
甜瓜病害
甜瓜细菌性叶斑病导致叶长斑果腐烂,采取4项综合措施有效防治
黄瓜细菌性圆斑病的防治
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识别与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