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文虚词一:副词

第二章 虚 词

第一节 副 词

古代汉语的副词,大致可分为七类:

一、程度副词

1.表示稍微

常见的有“少”、“略”等。例如:

 

①太后之色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籍)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少”、“略”译为“稍微”、“略微”。注意:“少”在古代汉语中常作程度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稍”,而古代汉语的“稍”,则一般作时间副词,当“逐渐”讲,例句见时间副词一节。

2.表示比较

常见的有“尤”、“益”、“弥”、“愈”等。例如:

 

①衡善机巧,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后汉书·张衡传》)

②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深。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③奉之繁,侵之急。

(苏洵《六国论》)

 

“尤”译为“尤其”。“益”、“弥”、“愈”、译为“更”、“越”。成语有“精益求精”、“欲盖弥彰”。

3.表示高度

常见的有“极”、“至”、“颇”、“甚”、“殊”等。例如:

 

①初狭,才通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古之治天下,悉也。

(贾谊《论积贮疏》)

③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惊动。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④人马烧溺死者众。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⑤老臣今者不欲食。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极”、“至”、译为“极”。“颇”、“甚”、“殊”译为“非常”、“很”。

二、范围副词

1.表示全部

常见的有“皆”、“具”、“俱”、“悉”、“尽”、“毕”、“咸”等。例如:

 

①失期,法斩。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良乃入,告沛公。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野径云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④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如外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有之。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⑥群贤至,少长集。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上面加点的字,均译为“都”、“全”。

2.表示共同

常见的有“共”、“同”、“并”、“相与”等。例如:

 

①风烟俱净,天山色。

(吴均《与宋元思书》)

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③远方之能疑者,举而争起矣。

(贾谊《论积贮疏》)

④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面加点的字,均译为“一同”、“共同”。

3.表示仅独

常见的有“止”、“独”、“唯”、“但”、“直”、“徒”、“特”、“才”等。例如:

 

①虎因喜,计之曰:“技此耳!”

(柳宗元《黔之驴》)

②鲁肃不言。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不闻机杼声,闻女叹息。

(《木兰诗》)

④不闻爷娘唤女声,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同上)

⑤虽千里不敢易也,岂五百里哉!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⑥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孟尝君鸡鸣狗盗之雄耳。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⑧初极狭,通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上面加点的字,均译为“只”、“仅”。注意:“但”在古代汉语中不作表转折的连词。“但”作范围副词,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保留,如“不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三、时间副词

1.表示过去、正在、将来

常见的有“既”、“业”、“尝”;“方”、“正”;“将”、“且”、“行”、“欲”等。例如:

 

克,公问其故。

(《左传·曹刿论战》)

②若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袁枚《黄生借书说》)

③陈涉少时,与人佣耕。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④余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苏轼《石钟山记》)

⑤可怜身上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⑥君之病在肌肤,不治益深。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⑦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⑧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⑨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搏人。

(苏轼《石钟山记》)

 

①②的“既”、“业”,译为“已经”(“既”也可译为“……以后”)。例③的“尝”译为“曾经”。以上表示过去。例④⑤的“方”、“正”译为“正”,表示正在。例⑥⑦⑧⑨的“将”“且”、“行”、“欲”译为“将”、“将要”,表示将来。注意:古代汉语表“曾经”,一般用“尝”。“曾”在古代汉语中则多作语气副词,当“竟然”讲,例句见语气副词一节。

2.表示初始、最终

常见的有“初”、“始”、“本”;“终”、“竟”、“卒”等。例如:

 

,先生救我时……

(马中锡《中山狼传》)

②余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

(姚鼐《登泰山记》)

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列子·愚公移山》)

④虽欲强聒,必不蒙见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⑤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亡秦。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②的“初”、“始”译为“起初”、“开始”。例③的“本”,译为“原本”。以上表示初始。例④⑤⑥的“终”、“竟”、“卒”译为“最终”、“到底”。表示最终。

3.表示时间长短

常见的有“素”、“雅”、“立”、“即”、“旋”、“暂”、“寻”等。例如:

 

①吴广爱人。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安帝闻衡善术学。

(《后汉书·张衡传》)

③自此,指物作诗就。

(王安石《伤仲永》)

④哙曰:“此迫矣!……”哙带剑拥盾入军门。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⑤有奇字素无备者,刻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⑥卿但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

⑦未果,病终。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①②的“素”、“雅”译为“平素”、“向来”,表示时间长。例③④的“立”、“即”译为“立刻”、“马上”。例⑤的“旋”译为“随即”。例⑥的“暂”译为“暂时”。例⑦的“寻”译为“不久”。以上表示时间短。

4.表示快慢、变化

常见的有“疾”、“急”、“遽”、“速”、“徐”、“渐”、“稍”等。例如:

 

①老臣病足,曾不能走。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击,勿失。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③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契其舟。

(《吕氏春秋·察今》)

④不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⑤入而趋。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⑥时政事损,权势下移。

(《后汉书·张衡传》)

⑦蔽林间,出近之……

(柳宗元《黔之驴》)

 

①的“疾”译为“快”、“快速”。例②③④的“急”、“遽”、“速”译为“急速”、“迅速”。以上表动作快。例⑤的“徐”译为“慢”,表动作慢。例⑥⑦的“渐”、“稍”译为“渐渐”,表逐渐发生的变化。

四、表数副词

1.表示约略

常见的有“可”、“且”、“几”等。例如:

 

①潭中鱼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列子·愚公移山》)

③汉之为汉,四十年矣。

(贾谊《论积贮疏》)

 

“可”译为“大约”。“且”、“几”译为“将近”、“接近”。

2.表示频率

常见的有“数”、“累”、“辄”、“每”等。例如:

 

①广故言欲亡……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召不应。

(《后汉书·张衡传》)

③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积年不徙。

(同上)

④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数”、“累”译为“多次”、“屡次”。“辄”、“每”译为“常常”、“经常”。

3、表示重复

常见的有“复”、“更”、“又”等。例如:

 

①壮士能饮乎?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②欲穷千里目,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复”、“更”译为“再”。注意,古代汉语表“再一次”,多用“复”,不用“再”。“再”在古代汉语表“两次”或“第二次”,如“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古代“再拜”是一种隆重的礼节,指拜两次,而非又一次跪拜。

五、否定副词

1.表示叙述否定

常见的有“不”、“弗”、“未”、“非”、“微”。例如:

 

①锲而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②衣食所安,敢专也。

(《左传·曹刿论战》)

③愿及填沟壑而托之。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④此庸夫之怒也,士之怒也。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①②的“不”、“弗”译为“不”。例③的“未”译为“没有”。例④的“非”译为“不是”。例⑤的“微”译为“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微”一般只用于事后否定性的假设,如此例。

2.表示命令禁止否定

常见的有“勿”、“毋”、“无”。例如:

 

①愿诸君复言。

(陈寿《隆中对》)

②距关,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③苟富贵,相忘。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勿”、“毋”译为“不要”。“无”同“毋”,也译为“不要”。

六、语气副词

1.表示疑问

常见的有“何”、“胡”、“曷”、“奚”、“安”、“焉”。例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间焉?

(《左传·曹刿论战》)

不见我于王?

(《孟子·公输》)

③寓形宇内复几时,不委心任去留?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既自以心为形役,惆怅而独悲?

(同上)

⑤徐公能及君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沛公曰:“君与项伯有故?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⑦则将用彼相矣?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①②③④的“何”、“胡”、“曷”、“奚”均译为“为什么”。例⑤⑥⑦的“何”、“安”、“焉”,则均译为“怎么”。注意:“何”、“胡”、“曷”、“奚”、“安”、“焉”,既可用作疑问副词也可用作疑问代词(见疑问代词一节),其区别主要在于:疑问代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而不能作状语;而疑问副词则只能作状语。

2.表示反问

常见的有“岂”、“宁”、“庸”、“其”、“独”。例如:

 

①赵王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王侯将相有种乎?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③吾师道也,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

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相如虽驽,畏廉将军哉?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句中加点的字均译为“难道”。

3.表示揣测

常见的有“其”、“殆”、“盖”、“庶”、“庶几”、“得无”、“无乃”。例如:

 

①圣之所以为圣,愚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

②郦元之所见闻,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苏轼《石钟山记》)

③未几,敌兵果舁炮至,五六百人也。

(《冯婉贞》)

④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刘侥幸卒保余年。

(李密《陈情表》)

⑤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①②③的“其”、“殆”、“盖”译为“大约”、“恐怕”。例④⑤的“庶”、“庶几”译为“或许”、“也许”。例⑥的“得无”译为“该不是”、“该不会”。例⑦的“无乃”译为“恐怕”。

4.表示希冀

常见的有“其”、“庶”、“幸”、“惟(唯、维)”。例如:

 

①安陵君许寡人!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

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孔雀东南飞》)

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的“其”译为“可要”、“一定要”。例②③④的“庶”、“幸”、“惟”,均译为“希望”。

5.表示肯定

常见的有“诚”、“信”、“实”、“良”、“必”、“固”、“曾”、“乃”、“即”。例如:

 

①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臣之进退,为狼狈。

(李密《陈情表》)

④清荣峻茂,多趣味。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⑤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苏轼《赤壁赋》)

⑦老臣病足,不能疾走。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⑧今公子有急,此臣效命之秋也。

(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⑨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今之累然在墓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①②③④的“诚”、“信”、“实”、“良”均译为“确实”、“实在”。例⑤的“必”译为“一定”。例⑥的“固”译为“坚决”。例⑦的“曾”译为“竟然”、“居然”。例⑧⑨的“乃”、“即”译为“就是”。

七、表敬副词

1.表示尊人

常见的有“敬”、“谨”、“请”、“幸”。例如:

 

①太后曰:“诺,年几何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③楚王曰:“吾无攻宋矣!”

(《墨子·公输》)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赦臣。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现代汉语已无此种词类,故可不译。注意:表敬副词(包括尊人与自谦两类)基本由动词虚化而成,翻译时切不可按其原作动词时的词义理解。如例③的“请”,绝非“请求”之意,因楚王是无需请求公输的,“请”只表示楚王对公输的一种敬意。

2.表示自谦

常见的有“窃”、“辱”、“猥”、“伏惟”。例如:

 

①寡人窃闻赵王好乐,请奏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左传·僖公四年》)

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同上)

 

同尊人的表敬副词一样,以上表示自谦的副词也可不译,如硬译,像例①的“窃”译为“私下里”,则显得语意太实,太重了。

八、见、相

古代汉语中,“见”和“相”是两个特殊的副词,它们可表称代,各称代不同的人称,用作及物动词前置的宾语。

1.见

作为副词,“见”只能称代第一人称。例如:

 

①冀君实或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②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

(《孔雀东南飞》)

 

“见”代“我”。“见恕”可译为“宽恕我”。“见录”可译为“记得我”。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保留。如“见笑”、“见谅”、“见怪”、“见教”。

2.相

作为副词,“相”除了表示“互相”外,还可表示偏指,可指代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例如:

 

①儿童见不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②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

(《孔雀东南飞》)

③幸可广问讯,不得便许。

(同上)

④吾已失恩义,会不从许。

(同上)

⑤杂然许。

(《列子·愚公移山》)

⑥狼不敢前,耽耽向。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①②的“相”代“我”。“相见不相识”可译为“见了我不认识我”。“相遣归”可译为“把我送回去”。例③④的“相”代“你”。“相许”可译为“应许你”,“相从许”可译为“答应依从你”。例⑤⑥的“相”代“他”和“它”。“相许”可译为“赞同他”。“相向”可译为“对着他”。这些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实不”、“好言”。

练习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副词所表示的意义(一)。

①盖石油多,生于地中无穷

②古法采草药多用二八月,此未当。

③乃自强步,日三四里,益嗜食,和于身。

④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成列,楚人未既济。

问天下所疾恶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副词所表示的意义(二)。

①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半。

②愿即刻撤兵下船,不敢行滋扰。

③此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⑤日食饮得无衰乎?

3.解释下列句中“见”、“相”的意义。

①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煎何太急。

②不久当归还,还必迎取。

③勤心养公姥,好自扶将。

④府吏丁宁,结誓不别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
词类活用
解题指导|文言文特殊句式题型
特殊句式之判断句
文言文解题技巧与考点梳理
2009高考文言文18文言虚词终极整理版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