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时南京中央国术馆教材《少林正宗练步拳》

《少林正宗练步拳》为旧时南京中央国术馆首期教授班通用教材,根据四川民间拳术“龙拳”而易名。民国20年(1931年)春,央馆编审处第二任处长吴志青,将刘崇峻顾问之“龙拳”整理成文并自作示范图像交由上海大东书局正式出版且易名为《少林正宗练步拳》。

1972年底,笔者偶遇旧时央馆教习、年已69周岁的罗玉(1903~1979年)老师并向其学练传统武术拳械,而“龙拳”则也在所学之中。去岁某日,笔者在旧时央馆教习陆林老师之子陆德霖处巧逢其父之传人胡振国,交谈之下得知陆、胡二位也会龙拳。待观其演练之后,竟然与笔者于32年前所学套路拳趟相同,丝毫无错,由此可知均同出刘崇峻老师一枝。在陆德霖、胡振国二位同源异流之兄弟的鼓励、动员下,笔者特将吴志青于民国20年所出版的《少林正宗练步拳》拳趟进行剖析编排并结合自己从罗玉老师处所学的龙拳重新整理,撰写此套路以飨传统武术的爱好者们。

第一势并步撑掌

两腿并步成立正姿式站立。两手分别垂于体侧。挺胸直背,头部端正。眼看前方。接着,两手同时向胸前上方抬起并上,下对应,即左手手心朝下放在心窝平行线上,右手则手心向上置于肚脐前。(图1)

第二势弓步横掌

左脚向体之左侧横跨一步使之形成左弓箭步;与此同时,右掌变拳收于右侧腰际,左手成柳叶掌(五指并拢伸直且仅将拇指内扣略屈),并以其掌心与掌根为力点向左侧方横推且高至肩平。眼随左掌延伸。(图2)

第三势虚步挂肘

两腿不动。人体略向左侧下方倾出(但人体重心仍在两腿之间且不得偏重于前面之左腿以防被敌借势出击)并伴着右拳向左腿前下方捣击(其奉眼斜向上),左掌则顺势回收至右肘内面作挂掌(其掌指向上、掌心向内);跟着,人体重心移向左脚并将右脚向前拖进半步且转身约170°,形成右寒鸡步(右虚步势),而右手臂则以外侧为重点力点自左向右上方作外格、挥动状且最终形成右臂在胸前竖立(右拳立起且拳面向上)、左掌护靠右肘关节内侧的姿势。(图3)

第四势弓步触拳

右脚向前迈出半步使之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右拳以拳面为重点向前速点击一次(拳面向前、拳眼向上)。眼看右拳。(图4)

第五势上步横掌

两脚碾地并伴随身体向左转动约90°,令两腿先变为骑马势略作停顿;跟着左脚向前迈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箭步势。而右拳则顺势收于右侧腰际,左掌先回收置于右肘上方再复旋动,令掌根与掌心为重点向前横推(掌心向前、掌指向右)。眼看前方。(图5)

第六势弓步撞肘

两腿不动,依然保持为左弓箭步势,左手臂内旋并变左掌为并指拳后则以左肘关节之顶尖为重点与力点向前方快速顶击(高与肩平)。眼看左肘部位或正前方。(图6)

第七势上步击拳

左脚不动,右脚上前一步使之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右拳自右侧腰际发出并向正前方直击(其拳面向前、举眼向上)。眼看右拳。(图7)

第八势退步栽拳

右脚朝后倒撤一大步,左脚则跟随后退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势(左虚步势);与此同时,左拳向左膝前方下栽击打(拳面斜向下),而右拳则收至右侧腰际抱肘(拳心向上)。(图8)

第九势上步击拳

左脚上前半步并踏实地面,右脚跟进迈出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左拳向前上方竖起直立(拳眼朝下且高与眉齐),右拳则向前直击冲拳(拳面向前、拳眼向上)。眼看前方。(图9)

第十势马步横拳

两腿不动,左拳变掌先向前做一横拦击打之后则收回置于右腋下;跟着,左脚上前一步变为左弓箭步势,右拳则先收回置于胸部前方并再变为八字掌向前上方作斜截拦击状(掌心斜向上、掌指向右)。最终,两脚碾地并伴随人体右转约90°后则变为骑马步势,而左掌则从右腋下伸出并变作并指拳向左侧方直击(举面向前、拳眼向上),右掌回抽且变拳横在胸前形成拉弓状(拳心朝下)。眼看左拳。(图10)

第十一势上步横擂

人体向左转动约90°使之形成左弓箭步势;跟着左拳变掌向前横搂,再上右脚形成右弓箭步势;最后右拳以拳轮为重点自后向前横击(拳心向上,高与肩平),而左手则托在右肘一侧作掩护状(掌心向上、掌指向右)。眼看右拳。(图11)

第十二势虚步摆掌

右脚不动,左脚上前一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势(左虚步势);与此同时,右拳变掌并会同左掌一同在胸前摆掌(掌指向上且与肩大致相平,且左掌之掌心向右侧方,右掌之掌心向左侧方向)。眼看前方。(图12)

第十三势上步托掌

左脚尖略向左外侧偏转,右脚则跟进上前一步使之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右掌向前上方猛力斜撑而出(掌心斜向上、掌指向右侧前方),左掌则回收置于右胁下作护卫状(掌心朝下、掌指向右侧方)。眼看前方。(图13)

第十四势马步拦截

左脚不动,右脚抬起跟进,左拧腰并伴随右脚跺地后形成骑马步势,而左手则同时上架至头顶(掌心斜向上、掌指向右),右拳则先收于右腰际复变为掌向大腿右侧下格截拦(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右掌。(图14)

第十五势上步撑掌

两脚向左碾动并伴随人体向左转动约90°使之形成左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左掌先向左侧下方搂扫,右掌则跟进向前下方撩击(掌心向前、掌指斜朝下),而左掌则护于右手腕前搭靠。眼看前下方。(图15)

第十六势退步截拳

右脚不动,左脚后退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势(左虚步势);与此同时,左掌变拳向前下方即左膝前方下截击拳(拳面斜朝下、举心向内),而右掌则收至右侧腰际抱拳。眼看左拳。(图16)

第十七势上步横擂

左脚上前一步,右脚复进一步使之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左拳变掌向前搂手后收至胸前作护卫状,右拳则以拳轮为重点与力点向前横击擂打(拳面向前、拳心向上)。眼看右拳。(图17)

第十八势马步拦截

两脚碾地并伴随人体左转约90°使之形成骑马步势;与此同时,左掌向头顶上方挑起且上架撑托(掌心斜向上、掌指向右),右拳则变掌向右腿外侧下按拦截(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右掌。(图18)

第十九势仆步截腕

左脚不动且提起右腿,跟着身体向上纵起离地腾空;与此同时,左掌搭向右手腕并随即以右手为重点作向右翻绕的缠拿擒扑和压状,再借助人体落地,左脚提起后复仆出,即转体约180°并形成左仆步势的动作而完成整个缠压等技术方式。眼看两手。(图19)

第二十势 上步横擂

身体立起并将右脚向前迈出一步使之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左掌向前搂扫、右掌变拳并以其拳轮为力点向前横行侧击(拳心向上、拳轮偏向左侧。而左掌则回收至右臂内侧作托靠状)。眼看右掌。(图20)

第二十一势 弓步斜撑

两脚不动,左掌以其掌根与掌缘为重点自右臂下向前上方横撑截击(掌心斜向上、掌指向左侧前方),而右拳则变掌收至左腋下作护卫状(掌心朝下)。眼看左掌。(图21)

第二十二势 转身滚肘

两脚尖向左碾动并伴随人体向左转动约180°使之形成左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左掌先向左侧方扫盖,右臂则以其肘部为重点向左侧方滚动直至身前平胸之时方才停止不动,而左掌则拍击右臂一次后保持停留在右臂一侧成静止状(掌心向上)。眼看前方。(图22)

第二十三势 转身横肘

两脚向右碾动并伴随人体右转约180°使之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左掌贴在右拳之上推动右臂并以其右肘尖为重点与力点自胸部一侧向前横顶肘。眼看前方。(图23)

第二十四势 马步双按

抬起左脚并以右转动约180°后则落下左脚使之形成骑马步势;与此同时,两手臂上举,右拳变掌并与左掌一道自上朝下按掌于腹部前下方(掌心朝下、掌指向前)。眼看两手。(图24及附图)

第二十五势 转身双推

提右脚并以左脚为轴向右转体约225°后将右脚向前侧方踏出,使之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两掌上抬过头并自头部上方作画弧绕动后收于左,右腰际(掌指朝下、掌心向前),且再由腰际同时向右腿膝部前下方拦出(掌心向前、掌指朝下)。眼看两掌。(图25)

第二十六势 弓步撩掌

两脚向左碾动并伴随人体向左转动约180°后形成左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左手向前下方搂扫,右掌则向前下方撩击(掌心向前、掌指朝下),左掌再搭靠在右腕上。眼看前下方。(图26)

第二十七势 虚步下截

右脚不动,左脚回收半步并脚尖点地形成左寒鸡步势(左虚步势);与此同时,左掌变拳向左腿膝关节前下方栽击(拳面朝向前下方),右掌则变拳抽回置于右侧腰际。眼看左拳。(图27)

第二十八势 弓步横擂

左脚向右侧前方迈一小步,右脚跟进一大步使之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左手先向右侧前方搂扫,右手则依然为拳,并以拳轮为重点向前横扫击打(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左手再收至右臂一侧作托护状。眼看右拳。(图28)

第二十九势 上步横擂

右脚向左侧前方迈出一步,左脚再跟进一大步使之形成左弓前步势;与此同时,右手向左侧前方横搂,左拳向前方横击(其拳心向上且力达拳轮),右手再托靠至左臂。眼看左拳。(图29)

第三十势 掀手勾拌

左脚不动,右脚尖勾起内屈并自后方向前侧方猛然勾踢上挑(其脚尖向上);与此同时,左拳变掌向前上方掀出,右掌变钩手向右侧后方挂去。眼看前方。(图30)

第三十一势 弓步横擂

右脚后撤一大步形成左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左手向前平搂、右钩手变拳向前横擂,左掌复托右臂。眼看右拳。(图31)

第三十二势 退步横擂

右脚不动,左脚后退—大步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右手横搂在前,左掌变拳横击在后,再将右掌托住左臂。眼看左拳。(图32)

第三十三势 转身双推

提右脚并碾动左脚向右转动约160°形成右弓箭步势;与此同时,左拳变掌与右掌同时上举至头顶并画弧双分后收至左、右两侧腰际,再向前下方反掌双推(掌心向前、掌指朝下)。眼看前下方。(图33)

第三十四势 回身双推

提左脚并向左转身约110°后则将左脚向前跨落使之形成左弓箭步势;与此同时,两掌上扬后分置左、右两侧腰际并自腰部双双前推至左腿下方(掌心向前、掌指朝下)。眼看双掌。(图34)

第三十五势 并步捧掌

左脚后退一大步,右脚再撤退一步,最终左脚复向右脚并靠使之形成并步立正势;同时,两掌回收至胸腹前作托拜捧状,即左掌在上与胸齐平、右掌在下与腹平齐且两掌心相对。眼看前方。两掌收回即放置大腿两侧(左掌放在左大腿外侧、右掌则放右腿外侧且两掌心均向内)。全套拳趟完毕。(图3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凤池闯少林拳
少林正宗练步拳(下):迅雷闪电进攻,环环相扣,防不胜防
少林罗汉功!罗汉门秘传硬功!
武当 内家秘传正宗五行功*
少林拳 | 正宗少林八步连环拳(全)
字门八法归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