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节气申遗成功代表了什么?
头条问答 2016-12-01 15:26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祖祖辈辈流传,正是这样的点滴传承,传递着非遗保护的实践诉求,通过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那么,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意义究竟何在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

有助于扩大非遗影响力,增强非遗保护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对一个民族来说,非遗是珍贵的传统文化记忆和精神血脉的延续;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是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申遗,即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遗产这个具体的非遗保护行为。

那么二十四节气申遗有何意义呢?其实,申遗是一种手段,是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的索引。非遗潜藏于经史子集,也存在于传统伦理道德,更扎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调研与保护的今天,非遗更是我们的重要“索引”和宝贵财富。让非遗面向未来,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非遗影响力,增强非遗保护力度,但还需小心重申遗、轻保护:申遗,说到底,不是为了加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或名册,而是为了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传承其蕴含的文化传统。在我国非遗保护的道路上,申遗是值得记取的精彩华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传统文化保护经验。二十四节气申遗,是为了面向未来的传承文化传统,也是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与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

冯骥才:“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增国人文化自信

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敬畏。”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说。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宇宙观、哲学观的显现,也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的体现。“二十四节气”顺应了自然规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得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定。它的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冯骥才最后表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是终点,应该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国家和地方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骥才:春节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资源如何对接财富与资本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名扬海外
中国5000年以来传承的文化还有多少保留下来了?(近代如梦令的回答,13赞)
冯骥才做文化最重要的是情怀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为什么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