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崔骃《官箴》《铭》

4月21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略钞

太尉箴

天官冢宰,庶寮之率。师锡有帝,命虞作尉。爰叶台极,爰平国域。制军诘禁,王旅惟式。九州用绥,群公咸治。干戈载戢,宿缠其纪。上之云据,下之云戴。苟非其人,斁我帝载。昔周人思文公,而《召南》咏甘棠。昆夷隆夏,伊挚盛商。季世颇僻,礼用不匡。无曰我强,莫余敢丧。无曰我大,轻战好杀。纣师百万,卒以不艾。宰臣司马,敢告在际。

司徒箴

天鉴在下,仁德是兴。乃立司徒,乱兹黎蒸.芒芒庶域,率土祁祁。人具尔瞻,四方是维。乾乾夕惕,靡怠靡违。恪恭尔职,以勤王机。敬敷五教,九德咸事。啬民用章,黔甿是富。无曰余悖,忘于尔辅。无曰余圣,以忽执政。匪用其良,乃荒厥命。庶绩不怡,疚于尔禄。丰有折肱,而鼎覆其餗。《书》歌股肱,《诗》刺南山。尹氏不堪,国度斯愆。徒臣司众,敢告执藩。

司空箴

普彼坤灵,侔天作则。分制五服,画为万国。乃立地官,空惟是职。茫茫九州,都鄙盈区。纲以群牧,缀以方侯。列列隽乂,翼翼王臣。臣当其官,官宜其人。九一之政,七赋以均。昔在季叶,班禄遗贤。掊克充朝,而象恭滔天。匪力斯人,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王路斯荒,孰不倾覆。空臣斯土,敢告在侧。

尚书箴

龙作纳言,帝命惟允。山甫翼周,实司喉吻。赫赫禁台,万邦所庭。无曰我平,而慢尔衡。无曰我审,而怠尔明。四岳阿鲧,绩用不成。虞登八凯,五教聿清。举以无私,乃忝服荣。正直是与,伊道之经。先人匪懈,永世流声。君子下问,敢告侍庭。

太常箴

翼翼太常,实为宗伯。穆穆灵祇,寝庙奕奕。称秩元祀,班于群神。我祀既祇,我粢孔蠲。匪愆匪忒,公尸攸宜。弗祈弗求,惟德之报。不矫不诬,庶无罪悔。昔在成汤,葛为不吊,弃礼慢祖。夔子不祀,楚师是虏。鲁人跻僖,臧文不悟,文隳太室。桓纳郜赂,灾降二宫。用诰不祧,故圣人在位。无曰我贵,慢行繁祭。无曰我材,轻身恃筮。东邻之牺牛,不如西邻之麦鱼。秦殒望夷,隐毙钟巫。常臣司宗,敢告执事。

大理箴

邈矣皋陶,翊唐作士。设为犴狴,九州允理。如石之平,如渊之清。三槐九棘,以贤以德。罪人斯殛,凶族斯迸。熙乂帝载,旁施作明。昔在仲尼,哀矜圣人。子罕礼刑,卫人释艰。释之其忠,勋亮孝文。于公哀寡,定国广门。夐哉邈矣,旧训不遵。主慢臣骄,虐用其民。赏以崇欲,刑以肆忿。纣作炮烙,周人灭殷。商用淫刑,汤誓其军。卫鞅酷烈,卒殒于秦。不疑知害,祸不及身。嗟兹大理,慎于尔官。赏不可不思,断不可不虔。或有忠而被害,或有孝而见残。吴沈伍胥,殷剖比干。莫遂尔情,是截是刑。无遂尔志,以速以亟。天鉴在颜,无细不录。福善祸恶,其效甚速。理臣司律,敢告执狱。

河南尹箴

茫茫天区,画冀为京。商邑翼翼,四方是营。爰作卿士,以尹皇州。风化攸兴,万国承流。唐、虞、商、周,河、洛是居。成王郏鄏,以处鹑墟。诸夏劲强,是从是横。彻我墙屋,而师尹不匡。霸夺其权,宗器以分。图籍迁齐,九鼎入秦。

【注】箴:古代文体之一。以告诫规劝为主。多为韵文。西汉末扬雄作《百官箴》,崔骃仿拟。

太尉:官名。秦至西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天官:官名。《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冢宰:周官名,为六卿之首,亦称太宰。《尚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孔传:“天官卿称太宰,主国政治,统理百官,均平四海之内。”庶寮:亦“庶僚”,百官。率:领导者,统帅,首领。师锡:《尚书·尧典》:“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孔传:“师,众;锡,与也。”后因以“师锡”指众人举荐推许。帝:此指尧帝。虞:虞舜。尉:官名。掌管军事。爰:于是。叶:古同“协”。同众。台: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广雅·释诂一》:台,侍也。极:最高的地位。特指君位。此指尧帝。国域:犹言国家区域。制军:编制军队。《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诘禁:谓按照禁令究办。《周礼·夏官·大司马》:“制军诘禁,以纠邦国。”郑玄注:“诘,犹穷治也。”贾公彦疏:“诘禁者,按士师有五禁,天子礼;此诸侯国亦当有五禁,以相穷治,相纠正,故云以纠邦国也。”王旅:天子的军队。《诗经·大雅·常武》:“王旅啴啴,如飞如翰。”惟:无义。式:通“试”。使用。用:表示结果,相当于“因而”、“于是”。绥: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群公:总称诸侯和朝臣。《尚书·康王之诰》:“群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孔颖达疏:“群公,总谓朝臣与诸侯也。郑玄云:群公主为诸侯与王之三公,诸臣亦在焉。”咸:全,都。《说文》:咸,皆也,悉也。干戈:干,盾;戈,古代一种长柄横刃的兵器。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载:无义。戢:聚藏。宿:指西方白虎星宿。西方白虎星宿是廿八星宿中的西方之七星,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在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故名'白虎’。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缠:围绕,缠绕。纪:星纪。《尔雅·释天》:“星纪,斗、牵牛也。”郭璞注:“牵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终始,故谓之星纪。”云:文言助词。据:占有,占据。戴: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斁(dù):败坏。载(zài):事,事业。周武王时,召公姬奭为西伯,有善政。相传他到乡间曾在棠树之下处理政务,时人为了纪念他而作《甘棠》之诗。甘棠,据《尔雅·释木》说就是杜。有赤白二种,赤曰杜,白曰棠,即甘棠,又称棠梨。《诗经·召南·甘棠·序》:“《甘棠》美召伯。召伯之教,明于南国。”《甘棠》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召南:今陕西岐山之阳一带。召公: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后为燕国第一任君主。昆:同。夷: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夏:夏朝。此指大禹平定东夷各部落。《史记·夏本纪》:夏禹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伊挚:伊尹,名挚。初为庖厨,后辅佐商汤灭夏建商。任丞相。隆、盛:兴。季世:末代;衰败时期。桓宽《盐铁论·授时》:“三代之盛无乱萌,教也; 夏商之季世无顺民,俗也。”此谓夏桀商纣周幽。僻:邪僻。礼用:谓用礼仪约束。匡:纠正,匡正。无:不要。曰:说。莫:没有什么。丧:丧失。轻战:谓轻忽战事,不怕打仗。卒:终。艾:终止,断绝。此谓终止恶行和错误的做法。宰臣:帝王的重臣;宰相。司马:掌管军政、军赋、马政的执政大臣,亦称“大司马”,相传殷朝已置。《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郑玄注: “此亦殷时制也。”西周为三公之一。际:时候,时期。在际:犹言在此时。

司徒: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周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汉哀帝元寿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东汉时改称司徒。鉴:明察,审查。在下:在下之众民。仁德:指致利除害爱人无私的崇高道德。《逸周书·大聚》:“生无乏用,死无传尸,此谓仁德。”是:无义。乱:治理。黎蒸:亦“黎烝”。黎民,众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寤黎烝。”黎:假借为“齐”。众多,数目很多。烝:众,众多。芒芒:广大辽阔貌。《诗经·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庶域:四方,各地。率土:“率土之滨”之省,谓境域之内。《诗经·小雅·北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中》:“《尔雅》曰:'率,自也,自土之滨者,举外以包内,犹言四海之内。’”祁祁(qí):众多貌;盛貌。《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毛传:“祁祁,众多也。”民具尔瞻:民俱瞻尔。具:通“俱”。尔:指司徒。此谓要求司徒以身作则。《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维:维持,维系。《诗经·小雅·节南山》:“秉国之钧,四方是维。”乾乾:自强不息貌。《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孔颖达疏:“言每恒终竟此日,健健自强,勉力不有止息。”夕惕:谓至夜晚仍怀忧惧,工作不懈。葛洪《抱朴子·吴失》:“ 吴主不此之思,不加夕惕,佞谄凡庸,委以重任,危机急於彍弩,亡征著于日月。”靡:不。怠:怠慢。违:背。恪恭:恭谨,恭敬。《国语·周语上》:“王则大徇,耨穫亦如之,民用莫不震动,恪恭于农。”王机:朝廷的政事。机:机密,机要。多指军国大事。敷:传布。五教:五伦之教。传说舜时司徒所掌。《尚书·虞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在宽。”《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 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九德:古人指九种美德。在古籍中,所指随文而异。《逸周书·常训》:“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尚书·皋陶谟》:“亦行有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此九德则为度、莫、明、类、长、君、顺、比、文。事:奉行。啬民:亦“啬人”,农夫。啬(sè):收获谷物,“穑”之古字。用、是:无义。章:通“彰”,彰明,条理化。黔:本义黑色。《说文》: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发也,同谓之黎民。指百姓。甿(méng):古指农村居民,泛指百姓。余:此可指君主。这是以皇帝的口吻说话告诫。悖:违反,违背。尔:指司徒。辅:辅佐之职责。忽:忽视,忽略。执政:掌管国家政事。《左传·襄公十年》:“有灾,其执政之三士乎?”匪:不。荒:荒废,荒疏,迷乱。厥:其。命:命令,政令,教令。庶绩:各种事业。《尚书‧尧典》:“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孔传:“绩,功也;言众功皆广。”怡:和悦貌。疚:因有过失而感到内心惭愧痛苦。《诗经·小雅·大东》:“既往既来,使我心疚。”尔禄:你的俸禄。丰:盛多。折肱:出自《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三折肱,就是三次折断手臂,比喻多次失败。亦比喻阅历深,取得丰富的经验,自然造诣精深。此处前义。餗(sù):鼎中的食物,泛指佳肴美味。《周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此以鼎喻司徒,餗喻君王或国家。《书》:《尚书·舜典》。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左右辅佐之臣。《尚书·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尚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契: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舜帝命契为司徒。《诗》:《诗经·小雅·节南山》。刺:讽刺,指责,揭发。《诗经·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毛序诗》:“《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朱熹《诗集传》:“此诗家父所作,刺王用尹氏以致乱。”尹氏:西周大夫。不堪:不能承当;不能胜任。《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国度:国家的法度。斯:则,就。愆:违背,违反;丧失,失掉。徒:众。司:臣。藩:王侯的封国。藩:本义篱笆,屏障。封国乃朝廷之屏障,故此称。

司空:官名,相传殷朝为辅政大臣之一。《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郑玄注: “此亦殷时制也。”西周为三公之一,亦作“司工”、“大司工”、“大司空”。《盠方彝铭》: “用司六师王行,叁有司: 司土、司马、司工。”《周礼·冬官》有大司空、少司空,掌土木工程,春秋战国置司空,职掌营建城邑宫室、修治道路、平整水土等土木工程。王室所置为卿爵,诸侯国所置为卿或大夫爵。晋国三军亦置,掌军事工程。宋国因避武公讳,改名“司城”。战国时都、邑、县等亦多置,称“多司空”、“县司空”等。时因所领工徒多系囚犯,故亦作为狱名。汉朝犹置都司空、水司空、左右司空诸狱。普:遍。坤灵:古人对大地的美称。侔(móu):齐等,相等。作则:《礼记·哀公问》:“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郑玄注:“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本谓统治者的言行为百姓所效法。后指做榜样。五服: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尚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孔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周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尚书·康诰》。画:划分,划分界限。地官:周朝设六官: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司徒为地官,掌管土地和人民。《周礼·地官》:“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空:司空。惟: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是:这个。职:职务,职责。都鄙:周公卿、大夫、王子弟的采邑,封地。《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 郑玄注:“都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 孙诒让正义:“凡公卿大夫贵戚有功德,得世禄者,皆颁邑以为其禄,是谓采邑;在王子弟无官者,虽无禄,而得以恩泽食邑。”亦指京城和边邑。《左传·襄公三十年》:“ 子产使都鄙有章。” 杜预注:“国都及边鄙。”《国语·吴语》:“天夺吾食,都鄙荐饥。” 韦昭注:“都,国也,鄙,边邑也。”借指全国。区:区域,地区。纲:系束。群牧:古称九州治民的官长,后用以泛指众诸侯或地方长官。《尚书·舜典》:“觐四岳群牧。” 蔡沉集传:“群牧,九州之牧伯也。”缀:连结。方侯:古指邦国之君,亦借指地方长官。列列:行列分明貌。隽乂:才德超卓的人。隽:通“俊”,优秀,才智出众。翼翼:恭敬谨慎貌。《诗经·大雅·大明》:“惟此文王,小心翼翼。”郑玄笺:“小心翼翼,恭慎貌。”《汉书·礼乐志》:“王侯秉德,其邻翼翼。”颜师古注:“翼翼,恭敬也。”当:充任,当任。宜:合适,适宜。九一之政:亦作“七一之政”。七政:指天、地、人和四时。《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七赋:指五谷和桑、麻。 扬雄 《法言·问道》:“五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中於天地者为中国。” 李轨注:“七赋,五谷桑麻也。”季叶:犹季世。班禄:分等制定俸禄。《管子·权修》:“察能授官,班禄赐予,使民之机也。” 遗贤:谓弃置贤才。掊克(póu):亦“掊刻”。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一说,自大而好胜人。《诗经·大雅·荡》:“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毛传:“掊克,自伐而好胜人也。”朱熹集传:“掊克,聚敛之臣也。”《汉书·叙传下》:“曾是强圉,掊克为雄,报虐以威,殃亦凶终。”朝:朝廷。象恭:犹言貌似恭敬,后多以喻巨奸大恶。《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孔 传:“静,谋。滔,漫也。言共工自为谋言,起用行事而违背之。”蔡沉集传:“静则能言,用则违背也。”滔天:比喻罪恶、灾祸或权势等极大。《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孔传:“言共工……貌象恭敬而心傲很若漫天。”匪:不。力:致力,努力。政:主持政事。敕:皇帝发出的命令。市宠:博取别人的喜爱或恩宠。市:买。苞苴(bāo jū):苞:通“包”,即蒲包,用苇或茅编织成的包裹鱼肉之类食品的用具。《礼记·少仪》:“笏、书、脩、苞苴……其执之,皆尚左手。” 郑玄注:“谓编束萑苇以裹鱼肉也。”《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簞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孔颖达 疏:“苞者以草包裹鱼肉之属也,苴者亦以草藉器而贮物也。”此喻指贿赂。鬻:卖,出售。王路:犹王义,指先王的法度。《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周秉钧易解:“总言君臣共同遵守之准则,以韵文出之,即《韩子·有度篇》所谓先王之法。”《史记·儒林列传序》:“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倾覆:颠覆,覆灭。《左传·成公十三年》:“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土:土官。侧:旁。

尚书: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逐渐重要。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大削弱。龙: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此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纳言:官名。亦作“内言”。相传舜时有此官,职掌承上启下,传宣上命,受纳奏言。《尚书·舜典》:“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孔安国传:“纳言,喉舌之官也。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信也。”允:诚信。山甫:即仲山甫。周宣王时的贤臣。后因用以代称贤臣。司:承担。喉吻:喉与口。喻指出纳王命。禁台:犹台省。指禁中尚书台等官署。亦为中央级官府的统称。庭:朝觐,到圣地去进香。慢:怠慢。衡:衡量,评定。四岳:传说尧舜时主方岳的四时官,一说为羲和四子分掌四岳诸侯。《史记·五帝本纪》:“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裴骃集解引郑玄说:“四岳,四时官,主方岳之事。”张守节正义引孔安国说:“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阿:偏袒。鲧(gǔn):夏禹的父亲。绩用:犹功用。《尚书·尧典》:“九载,绩用弗成。” 孔传:“三考九年,功用不成,则放退之。”虞:虞舜。登:进用,选拔。八凯:亦“八恺”。相传古代高阳氏的八位才子,以自己的才德治理百姓,使天下和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孔颖达疏:“恺,和也,言其和于物也。”聿(yù):文言助词无义。清:清明。忝: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服:担任。荣:显荣。与:给予,施予。伊:文言助词。经:经过,经历。流声:流播名声。下问:问于在己之下者。如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以上问于下,皆谓下问。侍庭:犹言庭中侍臣。

太常:职官名。掌理宗庙礼仪。秦时置奉常,汉更名为太常,历代沿用之。宗伯:官名。周 代六卿之一。掌宗庙祭祀等事,即后世礼部之职。因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尚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周礼·春官·宗伯》:“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郑玄注:“宗伯,主礼之官。”穆穆:端庄恭敬。《尚书·舜典》:“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曾运乾正读:“宾读为儐。四方诸侯来朝者,舜宾迎之也。四门穆穆,《史记》云:'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尔雅·释训》:“穆穆,敬也。”《大戴礼记·五帝德》:“亹亹穆穆,为纲为纪。”灵祇:神灵,天地之神。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礼记·月令》:“寝庙毕备。” 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 孔颖达 疏:“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庙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寝制唯室而已。故《释宫》云'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是也。”奕奕:高大貌。称秩:谓按照次序举行。元祀:指大祭天地之礼。《尚书·洛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 孔传:“有大功则列大祀。”班:排列。群神:指主山川的众神。《尚书·舜典》:“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孔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渎之属,皆一时望祭之。群神谓丘陵坟衍,古之圣贤皆祭之。”《国语·鲁语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韦昭注:“群神谓主山川之君,为群神之主,故谓之神也。”祇(qí):很大,盛大。粢(zī):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孔:大。蠲(juān):洁。公尸:古代天子祭祀,代被祭者的神灵而受祭的活人,由于以卿为尸,故称公尸。《诗经·大雅·既醉》:“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毛传:“公尸,天子以卿,言诸侯也。” 孔颖达疏:“天子以卿,谓以卿为尸也。卿而谓之公者,言此卿之尊比下土诸侯也。诸侯称公,故亦谓卿为公也。”匪:无。愆:过失,罪过。忒:差误。攸:所。宜:适宜。《诗经·大雅·棫朴》:“奉璋峨峨,髦士攸宜。”弗:无。矫:假托;诈称。诬:欺骗。罪悔:罪过。《诗经·大雅·生民》:“后稷肇祀,庶无罪悔。”郑玄笺:“无有罪过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下》:“家大人曰:'悔与罪义相近。《笺》云:无有罪过,是以过释悔也。’”葛:葛国。古国名,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北。《孟子·滕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弃礼:抛弃礼制。慢:怠慢。夔子(kuí):春秋时夔国的国君,与楚国同姓。在今湖北秭归县境内,后被楚灭。《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秋,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跻(jī):升,登。僖:鲁僖公。鲁闵公先立为君,其庶兄僖公后立,所以祭祀时应当把闵公神主放在僖公之上。但僖公之子鲁文公祭祀时却将僖公神主放在闵公之上。《左传·文公二年》:“秋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逆祀也。”杜预注:“僖是闵兄,不得为父子,尝为臣,位应在下,令居闵上,故曰逆祀。”臧文:臧文仲。春秋时人,臧孙氏,名辰,字文仲。鲁国大夫,世袭司寇,执礼以护公室。历仕于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世。文:鲁文公。隳:毁坏。太室: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尚书·洛诰》:“王入太室祼。” 孔传:“太室,清庙。” 孔颖达疏:“太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桓:鲁桓公。郜:郜国。始祖为周文王之子,后被宋灭,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一带。郜大鼎是春秋郜国造的宗庙祭器,郜国国宝。后被宋国取去。宋国又将此鼎贿赂鲁桓公,桓公献于太庙。《左传‧桓公二年》:“(宋)以郜大鼎赂公……夏四月,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纳於大庙,非礼也。”《穀梁传‧桓公二年》:“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纳於太庙。桓内弒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诰:告诫,劝勉。祧(tiāo):祀远祖、始祖之庙。慢行:怠忽的行为。刘向《说苑·修文》:“内须臾离乐则邪气生矣,外须臾离礼则慢行起矣。”轻身:谓不尊重自身。筮(shì):古代用蓍(shī)草占卜的一种迷信活动称“筮”。牺牛:古代祭祀用的纯色牛。《礼记·曲礼下》:“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周易·既济卦》:“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东边的邻居举行杀牛的太牢祭,不如西边的邻居举行夏季的蔬菜祭,以诚实的态度来赢得神灵的赐福。东邻虽然祭品丰厚,是一头牛,但是不够钦敬诚信;西邻虽然只进行蔬菜祭,祭品很薄,但是内心很虔敬诚信;能够受到神灵的赐福。秦殒:秦二世亡。望夷:秦代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南,因东北临泾水以望北夷,故名。秦末,赵高迫杀秦二世于此。《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杀之,心不乐,怪问占梦。卜曰:'泾水为祟。’二世乃斋於望夷宫,欲祠泾,沈四白马。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其弟赵成谋……阎乐曰:'臣受命於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隐:鲁隐公。毙:死。钟巫:神名。春秋时诸侯及大夫立以为祭主。鲁隐公十一年十一月,公子翚趁鲁隐公祭祀钟巫之际,住宿在大夫寪氏家中时,派刺客刺杀了隐公。并拥立桓公为君。随后,以隐公在寪氏家中遇害为借口,讨伐寪氏。《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常:太常。宗:王室祭祀之事。执事:有职守之人;官员。《尚书·盘庚下》:“呜唿!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有隐哉。”孔颖达疏:“其百执事谓大夫以下,诸有职事之官皆是也。”

大理:职官名。古代掌刑法的官。秦为廷尉,汉景帝时更名大理,武帝建元时复为廷尉。皋陶:传说虞舜时的司法官。《尚书·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姦宄,汝作士。’”《论语·颜渊》:“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翊(yì):通“翼”。辅佐。唐:唐尧。犴狴:监狱。犴(àn):古时乡亭的拘留所,后泛指监狱。狴(bì):传说中的兽名。古代牢狱门上绘其形状,故用为牢狱的代称。允:诚信,公平。三槐九棘:周代宫庭外植有槐树和棘树,天子会见群臣时,三公面向三槐而立,群臣立于左右九棘之下。《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像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棘”为三公九卿之代称。斯:则,就。殛(jí):诛,杀死。凶族:原指与尧舜部族敌对的四个部落。后亦泛称敌对的民族或恶人。《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穷奇、檮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迸:奔散,走散。熙乂:兴治。熙,振兴,兴起;乂,治理,安定。帝载:帝王的事业。《尚书·舜典》:“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官揆,亮采惠畴。”孔传:“载,事也。”旁施:广施。刘向《新序·节士》:“《书》曰'旁施象刑惟明’,及 禹 不能。”哀矜:哀怜;怜悯。《尚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子罕:春秋宋国司城。礼刑:谓使刑罚合乎礼法。释之:张释之。西汉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中国西汉法律家,法官。曾事汉文帝、汉景帝二朝,官至廷尉,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班固《汉书·张冯汲郑传》。勋:特别大的功劳。孝文:汉文帝谥号。于公:于定国之父,《汉书》称“于公”。西汉丞相。字曼倩。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少时随父学法。为狱吏、郡决曹。宣帝时,任廷尉。为人谦恭,能决疑平法,被时人所称赞。后为丞相,封西平侯。见《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寡:寡妇。定国:于定国。广门:谓光大,光耀门庭。《汉书·于定国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 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夐(xiòng):远。《广雅·释诂一》:“夐,远也。”邈:远。虐用:犹虐待。过度地役使。《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崇:通“充”。充满。肆忿:肆怒。应劭《风俗通·皇霸·五伯》:“庄王僭号,自下摩上,观兵京师,问鼎轻重,恃强肆忿,几亡宋国,易子析骸,厥祸亦巨。”纣:殷纣王。炮烙:相传是殷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荀子·议兵》:“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裴骃集解引《列女传》:“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格之刑。”淫刑:重刑;酷刑。汤誓:商汤灭夏前作《尚书·汤誓》,以约束军纪。酷烈:残暴。《荀子·议兵》:“秦人,其生民也狭厄,其使民也酷烈。”卒:终。殒:死亡。嗟:叹息。兹:此。断:判断,裁决。虔:诚敬,诚心。或:有人。沈:古通“沉”。伍胥:伍子胥。剖:此指剖心。商纣王把比干剖心。莫:不要。遂:成,从志。截:断。亟(jí):急。鉴:审察,观察。

河南尹:官名,东汉置,为京都洛阳所在郡的长官,秩二千石,掌京都,典兵禁,特奉朝请。春行察属县。劝农桑;振救贫乏;秋冬审囚徒,平定罪法;年终派人向朝廷汇报,有丞一人,为之副。见《后汉书·百官四·河南尹》。天区:谓上下四方。冀:冀州。《周礼·职方氏》:河内曰冀州。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直隶山西、河南各府州,淮南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这里的冀州是西周以前的地理概念。商邑:指商朝的都城。翼翼:整治雄伟貌。后用以赞美都城的壮丽。《诗经·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营:建造,经营。卿士:官名,又称“卿事”。周朝王室及诸侯国执政大臣,六卿之长。《诗经· 大雅·常武》: “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史记·管蔡世家》:“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尹:治理。皇州:帝都,京城。风化:犹风教;风气。《汉书·礼乐志》:“盛揖攘之容,以风化天下。”承流:谓接受和继承良好的风尚传统。《史记·三王世家》:“百蛮之君,靡不乡风,承流称意。”唐:唐尧。虞:虞舜。河洛:黄河,洛水。是:助词,帮助宾语提前。郏鄏(jiá rǔ):周朝东都。故地在今河南洛阳市。《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杨伯峻注:“郏鄏即桓七年《传》之 郟,周之王城,汉之河南,在今洛阳市。《楚世家》索隐云:按《周书》,郏,雒北山名,音甲。鄏谓田厚鄏,故以名焉。”鹑(chún):星宿名。南方朱鸟七宿的总称。古代以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如:以鹑首对应秦,鹑火对应 周,寿星对应郑,析木对应燕,星纪对应吴越 等。《国语·周语下》:“岁之所在,则我有 周之分野也。”韦昭注:“岁星在鹑火。鹑火, 周分野也,岁星所在,利以伐之也。”诸夏:指中原地区的诸侯国。亦泛指中国。劲强:强健有力。从:古通“纵”。彻:拆毁,拆下。墙屋:房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毛序》:“《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师尹:指西周太师尹氏。匡:正。宗器:宗庙祭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庆封如师,男女以班,赂晋侯以宗器、乐器。”杜预注:“宗器,祭祀之器。”《礼记·中庸》:“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汉书·韦玄成传》:“及至幽王,犬戎来伐,杀幽王,取宗器,自是之后,南夷与北夷交侵,中国不绝如线。”图籍:地图和户籍。常以指疆土人民。《荀子·荣辱》:“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所,慎不敢损益也。”杨倞注:“图谓模写土地之形,籍谓书其户口之数也。”《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鲍彪注:“土地之图,人民金谷之籍。”九鼎:九州之鼎。相传大禹筑,周成王入九鼎于洛阳,后秦统一六国灭东周而得。《史记·封禅书》:“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张守节《史记正义》:“器谓宝器。禹贡金九牧,铸鼎於荆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馀八入於秦中。”图籍迁齐:史不明。

车左铭

虞、夏作车,取象机衡。君子建左,法天之阳。正位受绥,车不内顾。尘不出轨,鸾以节步。彼言不疾,彼指不躬。元览于道,永思厥中。

车右铭

择御卜右,采德用良。询纳耆老,于我是匡。惟贤是师,惟道是式。箴阙旅贲,内顾自敕。匪望其度,匪愆其则。越戒敦俭,礼以华国。

车后铭

敬其在路,体貌斯恭。望衡顾毂,允慎兹容.无或好失,匪盘于游。顾省厥遗,虎尾斯求。昭德塞违,抑盈以无。虽有三晋,咸然若虚。

仲山父鼎铭

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有福。足胜其任,公餗乃珍。于高斯危,在满戒溢。可以永年,天之大律。

樽铭

惟岁之元,朝贺奉樽。金罍牺象,嘉礼具存。献酬交错,万国咸欢。

冬至袜铭

机衡建子,万物含滋。黄钟育化,以养元基。阳升于下,日永于天。长履景福,至于亿年。皇灵既祐,祉禄来臻。本枝百世,子子孙孙。

六安枕铭

枕有规矩,恭壹其德。永元宁躬,终始不忒。六安在床,匪邪匪仄。

刀剑铭

欧冶运巧,铸锋成锷。麟角凤体,玉饰金错。

龙渊太阿,干将莫邪。带以自御,烨烨吐花。

刻漏铭

天德顺动,人以立信。乃作斯策,以咸渥润。封传今览,爰暨四极。

缝铭

惟岁之始,承天嘉德。皇灵愿国,丝绥充贽以朝迪。

扇铭

翾翾此扇,辅相君子。屈伸施张,时至时否。动摇清风,以御炎暑。

有圆者扇,诞此秀仪。晞露散霾,拟日定规。朗姿玉畅,惠风时披。

【注】铭:为着确立持久的或公开的记载而刻写或题写的文辞(古多刻于钟鼎,秦汉以后有的刻在石碑上)。

车左:古代车战时,站在御者左边执弓矢的武士。兵车,则车左者执弓矢,御者居中,车右者执戟以卫。将帅所乘之兵车,则将帅居左,御者居中,执戟者居右。车右一般选择力士,用于近战。行车遇到障碍时,则下车助推。虞夏:指有虞氏之世和夏代。《礼记·表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国语·周语上》:“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取象:取某事物之征象。机衡: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玑(天机)与第五星玉衡的并称。也代指北斗。建:建立,创设。法:效法。阳:阳气;太阳。正位:指御者。绥:借以登车的绳索。鸾:通“銮”,指车衡上的金属铃。节:节制,管束。指:指向。躬:通“穷”,困苦危难。元览:玄览;深察;明察。厥:其。

卜:选择。右:车右。即参乘,古代战车上站在右边负责警卫的武士。询纳:谓向人请教并采纳其意见。《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上垂询纳之弘,下有匡救之责。”耆老:老年人。《礼记·王制》:“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亦特指致仕卿大夫。《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 郑玄 注:“耆老,乡中致仕之卿大夫也。”耆(qí):老。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说文》:耆,老也。《礼记·曲礼》:六十曰耆。匡:帮助;辅助,辅佐。式:榜样;楷模。箴阙:谓规戒过失。箴:规劝,告诫。阙:缺点,错误。旅贲:官名。《周礼·夏官·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左八人,右八人,车止则持轮。”自敕:自我告诫。敕:告诫,嘱咐。望:怨恨,责怪。度:法制,法度。愆:超过,延误。则:准则,法则。越:传播,宣传。敦俭:敦厚俭朴。华国:光耀国家。《周礼·春官·典路》“凡会同军旅,吊于四方,以路从。”郑玄注:“王出於事无常,王乘一路,典路以其余路从行,亦以华国。”

斯:则,就。衡:车辕前端的横木。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允:诚信。慎:谨慎,慎重。或:通“惑”,迷惑。好:好事,宠好。盘:徘徊,逗留。顾省:顾念省察。司马相如《封禅文》:“ 舜在假典,顾省阙遗。”吕延济注:“言舜居重位,常自顾省察。”厥:其。虎尾:比喻危险的境地。《周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履虎尾,咥人,凶。”王弼注:“履虎尾者,言其危也。”昭德塞违:彰明美德,杜绝错误。《左传·桓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盈:自满,满足。三晋:战国时赵、韩、魏三国的合称。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战国初,分晋各立为国,故称。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及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后“三晋”又为山西省别称。《战国策·赵策一》:“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此天下之所明也。”《史记·燕召公世家》:“孝公十二年,韩、赵、魏灭智伯,分其地。三晋强。”咸:全,都。

仲山父:亦“仲山甫”。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裔,平民出身。西周周宣王时任太宰官职。其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不侮鳏寡,不畏强暴,总揽王命,颁布政令,《诗经·大雅·烝民》有其颂。仲山甫的突出政绩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即废除“公田制”和“力役地租”,全面推行“私田制”和“什一而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大力发展商业等。这些改革的成功,造成了周宣王时期的繁荣景象,所以称为“宣王中兴”。鼎耳:鼎上两耳。鼎腹两边高出部位谓之鼎耳,中空以便于穿进横木杠,搬运鼎身。革:免除或丢掉。雉膏:指甘美的山鸡汤。方雨:谓正在下雨。《周易·鼎》:“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鼎的耳朵被破坏了,无法被移动,鼎中甘美的山鸡汤也喝不上了。足:完全。胜:胜任,禁得起。公餗:鼎中的食物,君主、贵族所享用的盛馔。《周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孔颖达疏:“鼎折足,覆公餗者:餗,糁也。八珍之膳,鼎之实也……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高:高位。溢:漫出。永年:长寿。《尚书·毕命》:“资富能训,惟以永年。”亦指长久。大律:重要的原则、法则。《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班固 《典引》:“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

樽: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岁:年。元:始。《说文》:元,始也。朝贺:诸侯百官每年岁首朝见拜贺皇帝的仪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岁首,规定十月朔日(初一)举行朝贺仪式。入汉因之。诸侯王、列侯等如不按规定参加朝贺,要依法治罪。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后,朝贺改在正月朔日举行。后代亦有此制,礼仪日程或有因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奉:两手恭敬地捧着。后作“捧”。金罍:饰金的大型酒器。《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朱熹集传:“罍,酒器。刻为云雷之象,以黄金饰之。”牺象:古代饰有鸟形﹑鸟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於大庙,牲用白牡,尊用牺象。”郑玄注:“尊,酒器也。牺尊以沙羽为画饰,象骨饰之。”《左传·定公十年》:“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杜预注:“牺象,酒器,牺尊,象尊也。”孔颖达疏:“郑众云……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凰。阮谌 《三礼图》:牺尊画牛以饰,象尊画象以饰,当尊腹上画牛象之形。王肃以为牺尊象尊为牛象之形,背上负尊。魏太和中,青州掘得齐大夫子尾送女器,为牛形而背上负尊,古器或当然也。”嘉礼:古代五礼吉、凶、军、宾、嘉之一。指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膰、贺庆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郑玄注:“嘉,善也。所以因人心所善者而为之制。嘉礼之别有六。”具:古通“俱”。献酬:谓饮酒时主客互相敬酒。《诗经·小雅·楚茨》:“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郑玄笺:“始主人酌宾为献,宾既酌主人,主人又自饮酌宾曰酬。”交错:指古代祭毕宴饮时互相敬酒的程序。东西正对面敬酒为交,斜对面敬酒为错。《仪礼·特牲馈食礼》:“众宾及众兄弟交错以辩,皆如初仪。” 郑玄注:“交错,犹言东西。”

冬至袜铭:冬至后日渐长,古代有献鞋袜的礼俗,表示长久履祥纳福。机衡: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玑(天机)与第五星玉衡的并称。也代指北斗。建子:指以夏历十一月(子月)为岁首的历法。属周正。滋:通“孳”。滋生;繁殖。黄钟:古代为了预测节气,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黄钟律和冬至相应,时在十一月。《淮南子·天文训》:“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 高诱注:“黄钟,十一月也。钟者,聚也,阳气聚於黄泉之下也。”蔡邕《独断》:“周以十一月为正,八寸为尺,律中黄钟,言阳气踵黄泉而出,故以为正也。”育化:犹化育。天地生成万物。《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元基:宏大的根基。特指国基。阳:阳气。永:永久,永远。履:践踏。景福:洪福;大福。《诗经·周颂·潜》:“以享以祀,以介景福。”亿年:万万年。极言年岁久长。班固《东都赋》:“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皇灵:指祖先。蔡邕《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君秉皇灵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祐:保祐,旧指天、神等的佑助。祉禄:福禄。臻:到,到达。《说文》:臻,至也。本枝百世:亦“本支百世”。谓子孙昌盛,百代不衰。《诗经·大雅·文王》:“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毛传:“本,本宗也;支,支子也。” 郑玄笺:“其子孙适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规矩:一定的标准、成规。《韩非子·解老》:“万物莫不有规矩。”壹:专一,统一。元:大,善。宁:宁可,宁愿。躬:亲身,亲自。忒:差误。邪:不正当,不正派。仄:狭窄。

欧冶:即欧冶子。春秋时著名铸剑工。《吕氏春秋·赞能》:“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桓宽《盐铁论·通有》:“公输子以规矩,欧冶以熔铸。”铸:锤炼,雕琢金属或以液态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浇制成器的统称。锋: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锷:刀剑的刃。麟角:麒麟之角。《诗经·周南·麟之趾》:“麟之角,振振公族。”此指刀柄之饰形。金错:谓在器物上用黄金涂饰或镶嵌文字或花纹。《后汉书·杨赐传》:“玉壶革带,金错钩佩。”龙渊、太阿:皆古剑名。《战国策·韩策一》:“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龙渊亦称“龙泉”。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太阿:亦“泰阿”。《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干将、莫邪:传说春秋吴王 阖庐使干将铸剑,铁汁不下,其妻莫邪自投炉中,铁汁乃出,铸成二剑。雄剑名干将,雌剑名莫邪。事见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陆广微《吴地记·匠门》。后因用作宝剑名。《荀子·性恶》:“ 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自御:谓自我防御,保护。烨烨:明亮貌;灿烂貌;鲜明貌。吐花:犹吐华,放射光华。古“花”通“华”。

刻漏:古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孔,壶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壶中水滴漏渐少,箭上度数即渐次显露,视之可知时刻。荀悦《汉纪‧哀帝纪上》:“刻漏以一百二十为度。”按,《汉书‧哀帝纪》作“漏刻以百二十为度”。颜师古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天德:天的德性。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天德施,地德化,人德义。”顺动:谓顺应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运动。语本《周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蔡邕《汉太尉杨公碑》:“及至太尉,四时顺动,三光耀润,群生丰遂,太和交薄。”策: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渥润:润泽。渥:沾润。传:留传。暨(jì):到。《玉篇》:暨,至也。四极:四方极远之地。《楚辞·离骚》:“览相观於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朱熹集注:“四极,四方极远之地。”李斯《峄山刻石》:“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惟:句首文言助词无义。嘉德:美德。《左传·桓公六年》:“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愿:希望。绥:借以登车的绳索。贽(zhì):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朝:朝拜。迪:开导。

翾翾:飞貌。《韩诗外传》卷九:“夫凤凰之初起也,翾翾十步之雀,喔吚而笑之。” 翾(xuān):低空飞翔。《说文》:翾,小飞也。辅相:辅助,帮助。《周易·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孔颖达疏:“相,助也。当辅助天地所生之宜。”《晋书·陶侃传论》:“古者明王之建国也,下料疆宇,列为九州,辅相立功,咨于四岳。”屈伸:屈曲与伸舒。《礼记·乐记》:“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施张:张开,展开。干宝《搜神记·卷十二》:“ 牛哀得疾,七日化而为虎,形体变易,爪牙施张。其兄启户而入,搏而食之。”御:抵挡。诞:生育,出生。秀仪:犹言秀美仪姿。晞露:日晒使露水蒸发。霾(mái):风夹着尘土。拟:模仿。定规:画圆形。朗:清澈,高洁。玉:美。畅:舒畅。惠风:和风。嵇康《琴赋》:“清露润其肤,惠风流其间。”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披:拨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应麟《汉百官朝会殿记》注(上)
10字以下名人名言短句
2、对官职的安排
云峰刻石注释(八种)
四、礼的关联典籍
子居:清华简十《四告·禽父之告》解析 | 中国先秦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