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含嘉仓:从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来看隋朝的灭亡

洛阳市老城区的北侧,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古代粮仓遗址。遗址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约700米,总面积42万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粮食存储基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和粮食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主角。再加上自古以来中国大地分分合合,每隔数百年就会爆发持续数十年,席卷整个中华大地的大规模战争。因此从古至今,各个王朝和政权都将如何保存粮食视为重中之重。为此,中国从古至今修建了众多规模巨大,容量惊人的超大型粮仓。

含嘉仓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含嘉仓仓窖遗址

从含嘉仓的规模可以看出,隋朝时国家十分富裕,粮食不可胜数,因此才可以营造如此大规模的粮仓。随着以含嘉仓为首的众多粮仓遗址的发掘,史书上的记载的“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似乎也并不是空话。然而,隋朝却只存续了不足四十年就被唐朝取代。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富而不与民共享”

和富余的粮仓形成惨烈对比的是,当时生活在隋朝的农民,却饱受饥荒的折磨。开皇十四年,天下大旱,粮仓里明明有充足的粮食,但是隋文帝却坚决不开仓放粮。最后导致无数饥肠辘辘的灾民饿死在粮仓之外,而就在一墙之隔的粮仓之内,就富集着能够支持他们渡过大旱的粮食。《贞观政要》记载:“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图片源自网络,隋文帝杨坚

事实上,隋朝末年农民起义打出的旗号要么是吃不上饭活不下去,要么徭役太重活不下去,而存储在朝廷粮仓中的粮食明明足以供应天下数十年。隋朝富裕而又强盛,但却迅速消亡,令人唏嘘。隋朝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极为少见的亡于富强的王朝。

隋朝在位于全国各地的各大粮仓中存储了巨量的粮食,隋炀帝之所以敢征兵八十万走路去攻打高句丽,底气就在于此。

图片源自网络,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路线图

但是如此巨量的粮食储备却并没有成为隋朝强盛的根基,反而在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后成为了自身灭亡的加速器。

就拿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中最为著名的一支,瓦岗军来说。为什么瓦岗军一个小小的山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巨大的军事力量,文有魏征、徐懋功等一众名相,武有秦琼、单雄信等一帮猛将,兵力最多时竟然有几十万之众?这些人是怎么来的?难道真的如《隋唐演义》中所说的,是慕着瓦岗英雄的名头而主动前来投奔的吗?

现实中当然不会是这种原因。事实上,瓦岗军之所以能够壮大,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李密。在他的带领下,瓦岗军先后拿下了兴洛仓,回洛仓,黎阳仓等三个大型粮食储存基地,相当于今天整个河南省和山东省的储备粮都掌握在瓦岗军的手里。在饥寒交迫的老百姓眼中,什么英雄的名声都是无稽之谈,谁有粮食才是硬道理。也正是因此,瓦岗军才能快速发展壮大,在隋朝灭亡的战争中当了一把主力。

古代的农民起义不管如何成功,或多或少都会有粮食补给问题。然而,这种问题在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却可以说几乎完全不存在。起义军根本不需要考虑粮食的问题,聚集起来,只要抢下一个大型粮仓,就可以说有了长期割据,称王称霸的资本。

图片源自网络,瓦岗寨起义

除了这些以外,隋文帝还设立了“义仓”,后世也被称为“社仓”。农民可以在丰收的年头,将手中多余的粮食存进义仓中。等到了灾年,义仓就把粮食在分发给大家,使得大家可以度过灾年。义仓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社会效益,所谓“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就指此。可以说,义仓就是一种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但过了一些年头,隋文帝突然宣布,义仓要收归国有。《隋书·食货志》记载:“是时义仓贮在人间,多有费损。十五年二月,诏曰:'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是久计,轻尔费损,于后乏绝。’二月,又诏社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

这就相当于,你交了一辈子的社保钱,就打算老了能给自己养老,结果突然对你说,你交的社保钱都没了,全部充公,被收归国有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这么一搞,直接把朝廷的信誉搞没了,百姓不再相信朝廷,这也是隋朝灭亡的一个诱因。

图片源自网络

说回含嘉仓。很多人以为,粮仓就是一个大型的仓库。就是一个或多个房子,里面是堆积如山的粮草。但事实上,古代的粮仓根本就不是这种简单的东西。古代的粮仓,就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城堡,一座小一些的城池。

图片源自网络,古代粮仓城墙遗址

含嘉仓有独立的城墙,有固定驻扎的士兵,城墙边还有岗哨。俨然就是一座独立的城池。可以说,打下一个粮仓,就和打下一座城池一样困难。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小说和电视剧中连夜偷袭,火烧敌方粮仓的行为,其实在现实中,是很难会发生的。因为少量的奇袭部队,是几乎不可能攻破防卫森严的粮仓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称国之富者莫如隋,为何隋朝靠几十年就可以做到如此富裕?
唐朝人吃隋朝粮,短命的隋朝只有38年,哪来的这么多的粮?
天下粮仓:从古到今是怎样存粮的
1971年,一处位于洛阳千年前的粮仓被发掘,有一处粮窖存储着数十
史鉴 | 隋朝灭亡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历史真相官:历史上隋朝剩下的粮食被唐朝吃了五六十年?谣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