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中医临床方证(口舌生疮糜烂胃肠溃疡冠心病)

胡希恕中医临床方证(口舌生疮糜烂 胃肠溃疡 冠心病)

2012-06-21 09:27阅读:26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疮、口



一些医书也多认为是上热或湿热,:“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口舌生疮糜烂,名曰口糜,乃心脾二经蒸热深也”。“口糜本于湿热”。临床确实有为上热者,以法治之当然有效,但有不少患者为上热下寒,如囿于上热,必医有不周,使不少人含冤受苦。
1
36岁五个孩子的妈妈:患口舌糜烂已两月不愈,多处投医无效。视其方皆为山栀、黄芩、黄连、知母等苦寒清热泻火之品。近口舌糜烂痛剧,难以进食,甚则饮水都难。患者见人就哭,缘因饮食不足,奶水已无。难以哺乳双胞胎,孩子将饿死。时感头晕,心下痞满,腹胀,便溏,咽干不思饮,舌红绛,口腔、舌严重糜烂及乎看不到正常粘膜。脉沉细。
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生阿胶。
半夏泻心用芩连,参姜草枣一并添;寒热互结心下痞,和胃降逆病自痊。
分析患者症状特点:上火是明显的,但为什么不用三黄泻心汤,而用寸草泻心汤?一是前医已数用苫寒不效;二是有头晕、心下痞满等症,为饮留邪聚,已示胃气不振.故是上热下寒之证,且示中气显虚而急迫舌,恰为甘草泻心汤方证。方中以牛夏、干姜驱饮和胃,以党参、大枣补中健胃除痞满,用黄芩、黄连清上热,井用大量甘草缓急安中。因其标热也重,故加入生石膏以清热,因其阴伤而虐,故加入阿胶养阴生津。因方药对证,故见效电迅速。
2
女32岁:原有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常鼻衄和口糜。3 月曾患口糜,服半夏泻心汤加生石膏、生地黄三剂而愈本次发作已一周。舌及下唇溃烂,痛甚,口苦咽干,心烦思饮,鼻衄,苔白,舌红,脉弦细数。
“本例不是上热下寒的甘草泻心杨方证,而是里热、上热明显的三物黄芩汤方证
生地黄八钱,苫参三钱,黄芩三钱,炙甘草二钱,茜草二钱
三物黄芩汤:治妇人草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与三物黄芩汤,胡老在注解此条时写道:“产后中风,由于失治使病久不解,因致烦热。若兼见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即解。如头不痛但烦热者,已成劳热,宜三物黄芩汤主之,虚劳及诸失血后多此证,宜注意。读至此则豁然明了,该患者有鼻衄、心烦等,已说明里热明显,同时也说明津液伤明显,因此不但要清热,而且要生津,故治疗时以黄芩、苦参苦寒清热的同时。重用生地黄、茜草凉血清热,生津增液,药后热除津生,故使衄止、口糜已。【三物黄芩汤苦参干地黄】{劳热}
胃及肠溃疡
胃及肠溃疡
1
男,46岁10年多来胃脘痛疼,近来加重,在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中药多是温中埋气、活血祛瘀之品。西药治疗无效,动员其做手术,因惧怕拒绝手术而来京治疗。近症: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烧心。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
苔白舌尖红,脉细弦。X线钡剂造影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积O.4xO.4cm/。
与小建中汤:当表邪存在时,治疗不解表,专温补或理气血,造成外邪久不去,且引邪入内,故胃脘痛长期不愈。当治以温中同时解表,则胃脘痛很快缓解。本患者因有汗出恶风、头晕心悸等症,即有邪在表,并现表虚证,因为小建中汤的适应证。
外寒常被忽视
外寒里虚胃脘痛 易攻为补常建中
小建中汤之所以谓之小者,以其来自于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补的大建中汤【椒参姜】则比较为小也。【蜀椒(6-10克)炒去汗 干姜(10-15克) 人参(6-10克) 补虚缓急,散寒止痛】
2乍看是虚实是实 本是瘀血怎温中
男,40岁1962年即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去年又查出有慢性肝炎,经常疲乏无力,纳差,右胁痛,胃脘痛,时有头晕、吐酸烧心,怕冷,前医辨证为脾胃虚寒,投与黄芪建中汤加味,服六剂,头晕加重,每早起右胁痛,胃脘痛更明显.咽干思饮,大便干,苔白腻浮黄,舌尖有瘀点,脉沉细。
瘀血胃脘及胁痛,
少阳阳明合病,本例还有两个特点,即一是右胁痛,一是舌尖有瘀点,为有痴血的特征,本例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并挟瘀血,
为大柴胡汤
合桂枝茯苓丸方证
【桃芍丹】
故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阳明,并以桂枝茯苓丸祛除瘀血。其
3虚寒见证确实多 温补力药却不同
以上所述皆提到误用温补,是在强调注意解表(例1)和祛瘀逐实(例2),不是说溃疡病不用温补,相反四溃疡病虚寒证确实多见.用温补的方法也就很多;但胡老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的不同,辨出不同的方证,而用不同的方药。常用的方证有:大建中汤、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去芩莲加旋复花代赭石】、黄土汤【附术胶芩甘地黄】阳虚便血。用以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吴茱萸汤等。
4
男,45岁,近一月来又常胃脘痛,饭前明显,口干不思饮,时感头晕、乏力,大便溏黑,潜血强阳性,苔白,脉沉弦细。
与黄土汤
【附术胶芩甘地黄】
5
男,32岁胃脘痛反复发作已一年,近一月来加重,食前食后皆痛,常噫气、呕吐、心下痞、烧心、时脘腹胀满,苔白,脉弦细。x线钡剂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
与旋覆代赭汤【半夏泻心汤去芩莲加旋复花代赭石】、
合茯苓饮加乌贝散
乌贝散:【海螵蛸(去壳)850g 渐贝母150g 陈皮油1.5g】:
6
男,33岁于1963年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来常胃脘痛,饥饿时明显,泛酸.欲呕,吐白沫,时头痛,腹胀,苔白根腻,脉弦。
与吴茱萸汤合半夏厚朴汤加陈皮:
半夏厚朴汤:姜苏苓



冠心病多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2条曰:“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正是说冠心病(胸痹心痛)多见邪实之证。胡老从六经辨证及辨方证上研究.常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认为本病以实证多见。
1
男,67岁近症以左胸灼热痛,气短,动则明显,时寒时热,心下堵,口苦、时头胀,失眠.大便微干,舌苔黄,脉弦滑。
与大柴胡汤
合桂枝茯苓丸加味: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桂枝三钱,茯苓四钱,桃仁三钱,大黄二钱,生石膏一两,炙甘草一钱






二诊:6月1日:上药服三剂.各症均已.唯感夜间憋气,食后烧心,大便干,舌苔黄,脉弦滑略数。上方增大黄为三钱。
三诊:12月23日:上药服二剂夜间憋气已,外出活动仍感气短,但休息后症状渐惭消失,未再来诊,今咳一周而来诊,与半夏厚朴汤加味,
按:本例在前后治疗过程中,都用了活血理气药,但前医无效,而胡老治疗疗效明显,其关键是:前医未注煮患者的寒热虚实,而胡老首先认清是实热,并定位在半表半里,再进一步辨出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故效如桴鼓。
2
痰饮瘀血阻胸阳;祛痰活血理应当[由两治疗验例可看出,祛除痰饮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之法。]
冠心病常有血液循环不好,而出现四肢发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等.中医辨证当属阳虚,但进一步分析,这种阳虚是标,而痰饮瘀血阻滞是本,胸阳被阻使阳气失运。即这种冠心病也是邪实之证。
女,74岁患心绞痛一年多,常胸前剧痛,每发作则不能平卧,呼吸困难,经常服用硝酸甘油,氨茶碱等,大汗出,口干不思饮,大便干,舌苔白厚,脉弦细。【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治胸痹,痰浊较甚,心痛彻背,不能安卧者。】
证属痰饮阻胸,瘀血阻络,治以化痰通阳,祛瘀通脉
与瓜蒌薤白半夏黄酒汤加味:桂枝三钱,枳实三钱,桃仁三钱,陈皮一两,白芍四钱。
3
痰饮停久致心衰 温阳利水本应该:
长期的冠心病往往发生心功能不全,出现心悸、浮肿等症,已示正气明显虚时,也要据证用补,胡老也用理中汤、真武汤等方治疗。《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胡老注解道:“心下痞,指心中痞塞气不通之意。气结在胸,谓气结于胸中而胸满闷也。胁下逆抢心,谓自觉有气自胁下而逆于心胸感。枳实薤白桂枝汤,功能降逆行气以消胀满,故主之。而人参汤亦主之者,以中气人虚,饮自下乘,亦可能有气结胸满的类似证候,但虚实不同耳。”可见胡老在治疗冠心病,遇到中寒气虚证时也用温朴中气之法,而同时仍要祛除痰饮,因“中气大虚饮自下乘”。冠心病病久心衰,更易出现这些证候。[瓜蒌薤白桂枝枳实厚朴汤: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4
男,62岁近症:胸闷,心悸,头晕,气短,心下痞满,口唇紫绀.口干,大便干,小便少。双下肢浮肿明显,舌苔白腻.舌暗紫,脉沉弦细。
与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木防己汤治:支饮 湿热痹 中风 悬饮【参桂膏】
本例是中气虚寒非常明显的冠心病,因此以党参,桂枝温补中气。因中虚寒甚而饮邪上逆,故见胸闷、喘满、心悸等症。又因饮邪盛溢于下,故见双下肢浮肿。此时应温阳利水,用温补中气药理所当然,但痰饮停久,常易化热,乘虚上逆,治本应降逆.更强调的是桂枝降冲逆的作用,是与黄芪升提正相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煌:小柴胡汤治不了的病,试试大柴胡汤!
今天继续写“三人行必有我师”系列。我有一...
半夏泻心汤合方及其应用的思路与方法
胡希恕中医临床方证2
《经方实践得失录》学习笔记(1)
【胡老专题论述(选)】胃肠疾病证治(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