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调补脾胃的良方——资生丸
userphoto

2023.04.21 湖北

关注

调补脾胃的良方——资生丸



临床工作中我观察到,有的人苔黄或厚,明显是湿热或湿浊内滞。初用健脾化湿之法,如三仁汤合香砂六君汤等,间或缓解数日,或前几剂似有效,但之后又见反复。对于这样的病例,为什么健脾化湿效果不明显呢?

我的观点是,此类病症源于脾胃过虚,导致运化功能下降。此时用方当补调相兼,且不可过温或过润。过温则燥,过润则便溏。我的方法是,选择资生丸,往往疗效非常满意。

资生丸出自明代医学家缪希雍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据与缪希雍交好的王肯堂的记述,本方得之秘传。王肯堂在《证治准绳》资生丸条下说:“余初识缪仲淳(即缪希雍)时,见袖中出弹丸咀嚼。问之,曰:'此得之秘传,饥者服之即饱,饱者食之即饥’,因疏其方”。

从资生丸的组方来看,有参苓白术散的底子。可以说,资生丸应该是在参苓白术散基础上加味而成。



资生丸能治哪些病呢?

缪希雍原书用资生丸治疗:“妇人妊娠三月,阳明脉衰,胎元不养的妊娠恶阻”。阳明脉多气多血,显然,这是一个养气补血养胎的药方。

关于资生丸的功效,清代大医吴谦在《医宗金鉴》做了一个总结:“资生脾胃俱虚病,不寒不热平补方,食少难消倒饱胀,面黄肌瘦倦难当”。可以说,这首诗对于资生丸的功用、主治证侯及特点论述地非常精当,较为公允。

并且,吴谦在《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再次论述资生丸:“治妇人妊娠三月,脾虚呕吐,或胎滑不固。兼丈夫调中养胃,饥能使饱,饱能使饥,神妙难述。”

吴谦指出,资生丸可治疗两个方面的疾病:一是妊娠脾虚呕吐,胎滑不固;二是调理杂病,特别是适合于脾胃俱虚。这就明确地扩展了资生丸的应用范围。此后资生丸为大家重视并广泛应用于脾胃病,不只限于“保胎资生”。

我在临床上应用资生丸,亦主要用于调理脾胃虚弱。我的体会是,不管是何种疾病,只要表现为脾胃虚弱,运化功能下降,或兼有湿浊,都可首选资生丸。这是一个高效健脾化湿方,而且药力非常平和,绝无伤正之弊。



一切慢性衰弱性的疾病,往往都具有“阳明脉衰”的病机。也就是说,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即可用此方,或用汤剂,或以丸药。

我在临床上特别重视调补脾胃。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一虚,则气血不足,就不能充分濡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由此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之所以持久难愈,且病状逐渐加重,其根本原因即在于脾胃太虚。对于此类病机的任何病证,都可考虑先用资生丸来调理脾胃。

明代大医吴琨在《医方考》中说:“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这个观点非常正确,我也非常认同。

证之临床,人之生以后天为本,先天必赖后天不断充养,人体方能生生不息,而多种内科疾病造成食少难消、身体羸弱者也必以调补中州为第一要法。脾胃相表里,脾易生湿浊,胃虚易酿食积,故治中虚除健脾益胃外,必祛湿化浊,消积导滞,开胃增食,方可收功。资生丸可谓是贯彻以上理念的典范。



分析资生丸的组方,其中用参、术、苓、山药、白扁豆健脾益胃;芡实、薏苡仁、豆蔻、藿香、黄连、泽泻以祛湿化浊,包含甘淡渗湿、苦寒燥湿、芳香化湿之祛湿三法。

为什么要化湿?因为脾虚则易生湿,所以健脾必兼化湿,而要祛湿化浊,则需用几味芳香之品,豆蔻、藿香二药既能芳香化湿,又能健脾助运,两擅其功,不可或缺。

主中还有生麦芽、山楂、陈皮,能消除食积,兼以开胃增食,如此,脾胃强健,湿消积化,饮食增加,则中州健运,后天得养,身体强健,诸病渐消。

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准的“不寒不热平补方”。当代大医岳美中老中医称之为“调补法”,认为此方以“补”为主,辅之以“调”。这个总结也非常到位。资生丸不是一个单纯的补益方,而是补与调相结合的药方。

为什么治脾胃虚弱不能纯补呢?我的理解是,脾虚固然当补,但胃气不运又需以调为主,若能调补配伍合度,则补而不滞,调而不虚。元代大医罗谦甫称赞资生丸:“既无参苓白术散之补滞,又无香砂枳术丸之燥消,能补能运,臻于至和,用以固胎,永无滑堕,平人服之亦有调中养胃之益。”这个评价非常中肯,且切合其方之旨。

我的体会是,资生丸方中诸药味虽然平淡无奇,但用于临床,只要对证,则能每起沉疴,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此方的名字,之所以取名“资生”,当是取义于《周易》:“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其意思是说,万物的生命是由于顺从大地“坤元”之气而资生的。而人之脾胃属土,为一身之“坤元”,欲资生后天气血,必助脾胃元气方有所得。

关于资生丸的临床应用,不妨先看看历代大家的理念:

明代医学家王肯堂称,彼初得缪氏此方时,“颇不信其消食之力,已于醉饱后顿服二丸径投枕卧,夙兴了无停滞,始信此方之神也。”

当代大医蒲辅周先生善用此方治疗脾胃病,指征为:食欲不振,消瘦,大便溏。

岳美中先生特撰《资生丸治疗脾胃证》一文,并有治验二则附以佐证:一例12岁女童,自幼发育不良,读书片刻即感目抽而痛,因此休学。岳老辨为脾胃不足证,以资生丸培育后天之本,治疗月余,食量大增,视力亦见增强。另一例古稀老人,患肝脾虚症,见腹胀,纳呆,便溏。岳老用资生丸补气健脾,治疗月余,肝功改善,脾虚告愈。岳老云:“本方治纳食少而不馨之脾虚证,效果良好,尤宜于老年人。”

1973年10月底,岳美中先生应邀为越南领导人阮良朋治病。阮患有慢性肝炎,腹胀不消,食欲不振,嗳气不止,大便稀溏,中药禁服之品达百余种。形体消瘦,脉象缓弱。岳老认为是脾胃受损太甚,化源不能资生,故停用其他药物,用资生丸一剂,以将药物剪成细末,每日煎服三钱,煮取两盅,早晚各一次。服用月余而愈。

王国三为岳老入室弟子,临床亦善用资生丸。常告诉我们注意研究古方源流,临证灵活应用。王老指出临床应用本方指征:阳明脉衰,中州虚弱。应用范围有二:一是脾胃本病见中州虚弱;二是他病见脾胃中虚者。调理脾胃为治病之王道,不论脾胃本病日久,或其他系统疾病迁延不愈,都可表现“阳明脉衰,中州虚弱”,李杲谓“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反言之,“调理脾胃,百病皆愈”。故内科临床多种疾病可广泛应用此方。

王老曾治一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余年之患者,骨瘦如柴,纳呆,日食不足2两,食后腹胀,大便干稀不调,溏泻为主,舌淡苔薄白腻,脉沉细。多医调治无效,以小剂资生丸改汤剂内服,后以丸剂长服,调理年余而愈。



按上文所述,资生丸并非完全的补益剂,而是补中有调,调中见补,可谓半补半调之方,尤宜于老年人。

老年人的特点是,一则脾胃易虚,二则湿浊易滞,或见各种消化不良。此时即当半补半调。

我临床常用资生丸来治疗老年人的多种慢性疾病,只要病机属于脾胃虚弱,或兼有湿热者,即可放心施用,所治病例甚多,疗效也极为满意。一般来说,凡慢性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病、慢性消化不良、消化道肿瘤等等,只要病人表现为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胃中不适,恶心呕吐,消瘦,脘腹胀满,大便稀溏,神疲乏力为主要症状,即可应用此方。

而且,此方亦可用于儿童。今时由于过度重视营养,导致不少儿童摄入了太多的肥甘厚腻,容易造成脾胃虚弱而运化不足,此时即可应用此方。

再者,此方亦是大病之后脾胃困顿的调理方。不管是何种疾病,只要见有上述症状者,皆可考虑首选此方。

关于服用资生丸的疗程,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其一,如果是用汤剂,建议至少服一个周至十天,这样才能看到疗效;

其二,若是用丸剂,至少要服一个月;

其三,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建议至少服三至六个月;

其四,即使是见到了疗效,建议不要轻易停药,不妨继续服下去。或者,改汤剂为丸剂,坚持再服两三个月;

其五,若服用数天后未见明显效果,亦不必轻易更变处方,不妨继续服用,疗效自然会慢慢出现;

其六,服资生丸后若出现口干、胃满、便稀等症状,这属于“瞑眩”反应,不必担心,可停药三五天,然后可继续服用。或者可减半量服用。

其七,具体要服用多久,要根据体质和病情而定。有记载,王肯堂的父亲常年服此方,年近90而终。显然,此方颇有养生延寿之功。

其八,若服后感觉各种不舒服,亦不必勉强,建议及时停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参苓白术散”的几则医话
天天肠鸣腹泻不消化,是脾虚了,十年的旧疾,2个步骤可调理
脾虚常用6种中成药,好用不贵,收藏转发备用
一、 从脾胃本脏论治
补气类食物
简简单单两味药,专门针对脾胃虚弱,健脾消食、行气化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