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财神范蠡的故事


来源 :吉林大学学生励志读书社



       范蠡,是春秋末期的大政治家,有文财神,商圣之称,也称陶朱公,后来又称为巨富的商人。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同时也是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他曾经“三致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在秦汉时代,人们就把那些巨富们称之为“陶朱公”,其名字就成了财富的代名词。范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样的一个奇才,他的人生历程是怎样的呢?

智谋超人位居名臣

       提起范蠡,人们自然会想起越王勾践,想起那句脍炙人口的成语“卧薪尝胆”这个典故出自春秋时代吴越争霸的一段历史。说的是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立志复仇,夜卧柴堆上,屋梁上悬挂苦胆,每日舔舐,用苦涩来警醒振奋意志,时刻不忘复仇大志,最终成功击败吴国,称霸诸侯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般人想到的是越王勾践的隐忍和意志力。其实,主导整个故事发展方向,并最终是它有个圆满结局的却是足智多谋的范蠡。如果没有范蠡和文种两人的辅助,勾践是绝不可能战胜吴王的,正是范蠡洞彻历史人生的大智慧,主导了这一段精彩的历史

       范蠡本是楚国的一介平民,因不满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与文种一起投奔越王,被拜为大夫。到越国不久,越王不听二人劝谏,贸然与吴国开战,兵败被围。危机中范蠡献计,使越王留的性命。后来,他又与文种一同制定灭吴九计,帮助越王灭掉吴国,称霸中原。范蠡与文种便自然成为越国最大的功臣,被尊为上将军,高官显位,荣华富贵,自不待言。就在这功成名就之时,范蠡却毅然向越王辞行,越王为了挽留范蠡,先是承诺富贵,继而威胁,然而范蠡最终还是辞掉了高官厚禄,将家产全部充公,离开了越国。这就是范蠡第一次散尽家财。


白手起家成为巨商

       离开越国的范蠡,先是来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这个古怪的名字,指的是当时的一种大皮囊,范蠡的用意很明白:人,有时就要象这种皮囊一样,混沌能容。在齐国,他亲自率领家人在海边辛苦劳作,治理产业。他们垦荒种地生产粮食,还利用海边的渔业盐业资源,开展商业贸易。经过全家人辛勤劳作,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积累了数十万家产。齐王听说了他的才干,便派人请他做齐国的宰相。而范蠡却喟然感叹道:“治家理财,有千金之富,又有宰相的官职找上门来,这些看似幸运的事情,对我这样的布衣百姓而言都是些不详的征兆啊”。他归还了齐王的相印,邀来朋友乡人,把数十万的家财尽数分给他们,只留下些便于携带的珠玉,作为日后经商的资本。散尽家财后,他连夜走小道离开齐国。这是他第二次主动从事业的巅峰激流勇退。

从头再来成就辉煌

       后来,范蠡又迁居到陶,再次改名换姓,自称朱公,人称陶朱公,在陶地他率领家人重新创业,不久便再次成为当地首富,财产远远超过在齐国的时候。据史书记载,在他从商的十九年中,几次积攒了数以千计的黄金。“天下言富者,皆称陶朱公”,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为当时天下首富

三聚三散布施典范

       范蠡曾经“三致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就是放在今天这个时代,也是个奇迹!古人有“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的说法,但范蠡却能算得上既富且仁了。司马迁曾评论他是“富好行德”。他富裕之后,没有象其他有钱人那样购田地,建城堡,而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周围的民众遇到灾害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布施。有一年,天下大旱,几乎颗粒无收,范蠡除了保留自己的生活必需,把自己的全部财产拿出来布施给国人。亿万家产,一日荡尽。谁知道,这次散财之后不到几年光景,他再次积累起了万贯家产,速度之快,现代人炒股票恐怕都比不了。

       但是,范蠡的善举并没有因此止步,当灾害出现的时候,他再次把全部家产布施了,这样的布施一连有三次之多。范蠡因为善于致富而又乐于施财济众,所以被世人奉为财神!为了表示对他人格的仰慕,后来做生意的人就把他的像贴挂起来,以他为榜样。可是,随着时代的推移,慢慢的大家不知道陶朱公是谁了,只晓得他是财神,礼拜财神也不是为了学布施,而是想从他这里求发财。

       看完范蠡的故事,很多人会羡慕范蠡,怎么就那么容易的“财源广进”呢?自己为何没有那样的好运气?其实很简单,财布施就能得财富。

       什么是布施?布,就是散布;施,就是施予。向你之外的一切人散布,施予,物质,精神等层面上的帮助都叫布施。布施分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中国人经常讲一个词“舍得”,很多人都会用,就是“布施才能得到”的意思。你舍财,你得财富,你舍法,你得聪明智慧;你施无畏,你得健康长寿。你舍什么,你就会得什么;你舍得多,你就得的多,你舍的少,你就得的少,你不肯舍,你就一无所得。

       当我们种下帮助他人的种子,我们收获到了就是获得他人的帮助。如果我们种下的因是有所求,我们得到的果,也是有限的因果的力量。

      所以,我们布施的时候一定要欢喜的去做。所以,不要怨天尤人,纠结自己现在的财富多少,要积极去布施,这样我们的将来才会得到果报。许有人说:“我没钱,怎么布施呢?”

其实,布施分三种

       财布施:内财布施:内财是指身体,用我们的身体,脑力,时间去帮助别人;外财布施:身外之物(金钱,财物等)做义工就是内财布施,财布施的结果就是得到财富,用心做内财布施,所得的福报比外财布施要大。如果我们在做义工的同时,不断修正自己的心念,行为,做出很好的榜样,大家都愿意去效仿,就是一种法布施。

       法布施:就是帮助他人断烦恼,开智慧。法布施的果报就是得到聪明智慧。

       无畏布施:安慰别人,吃素等。果报就是健康长寿。

       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就先去付出,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尽自己的能力,不要勉强。布施最关键的在于我们的心。布施的钱虽多,心不真诚,收货就很小;布施的钱虽少,但出自于真心,则功德大。大富贵人家做好事,吩咐下人去做,没有真诚,修的是小福。亲手布施,诚诚恳恳,福报就大。没有钱财一样能布施,做义工是布施,孝顺父母是布施,以劳力奉事父母,细心照顾父母的生活是内财布施。劳力,财力的供养的财布施;照顾他人是法布施;帮别人去除烦恼是无畏布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大观(四)范蠡的故事
财富是什么
古代商圣范蠡:3次经商,3散家财,商训12计,道尽了人性的弱点
老子:中华5000年的智慧,就凝练成这2个字
范蠡的财富观
佛法与财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