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黄附子汤·温脾汤

温脾汤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功效: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实证。

现代运用:胆囊炎、阑尾炎、肠梗阻、尿毒症等

张秉成:“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阴寒成聚,偏着一处,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散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积,故以附子、细辛治辛热善走者搜散之,而后大黄得以行其积也。”(《成方便读·卷之一》)

汤头:大黄附子细辛汤,寒积腹痛便秘方;冷积内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治下久赤白连年不止,及霍乱,脾胃冷食不消。

大黄四两    人参    甘草    干姜各二两    附子一枚,大者

上五味,哹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临熟,下大黄,与后温脾汤小异,须大转泻者,当用此方神效。

功效: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主治: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

现代运用:消化性溃疡、口腔溃疡、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幽门梗阻等

张璐:“温脾汤为冷痢门中首方,而热痢例中以小变,而治久痢连年不止,非人参、甘草不能任荡涤之威,非干姜、附子不能资人参雄健之力,乃长沙公附子泻心汤,金匮大黄附子汤之变法,咸取附子开结破滞,以助大黄推陈致新之功,其附子泻心汤更以芩连大黄附子汤内陷之表邪;大黄附子汤更以细辛佐大黄附子散经络之引急;此以干姜、人参、甘草佐大黄附子散胃肠之积热也。”

汤头: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我记方剂7-温下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
温补脾阳,攻下冷积——温脾汤!
温脾汤
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干姜和生姜的区别,中药干姜图片
80、大黄附子汤
(16)[转载]易道医解伤寒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